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南洋霸主 >

第474章

南洋霸主-第474章

小说: 南洋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代和雄却说道:“我们绝对不能撤退,首先,吉林城也有不少日本工矿企业,放弃吉林,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其次,撤出吉林,意味着我们彻底丢掉了清国东北,我们与俄国血战两年,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可是我们真的是无法守住吉林了,经过前面两天的血战,我们的部队都快要拼光了!”

    “我们可以向俄军求援,俄军此时就在松花江东岸,他们一定会渡江帮助我们的。”

    “不要再指望俄国人了,他们要是打算帮助我们,为什么前两天我们和华夏军血战的时候他们不来,他们还不是想要看着我们和华夏军两败俱伤,好趁机摘果子。”

    千代和雄和建川康之介正在争论,乃木希典轻咳一声,“好了,你们不要争论了,我决定了,做最后一次尝试,千代和雄,你立刻渡江,找到俄军指挥官,让他们立刻出兵救援我们,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出兵,我们就全军覆没了。”

    千代和雄答应下来,乃木希典又看向建川康之介,说道:“你立刻去准备撤退计划,如果俄军不是华夏军的对手,我们就只能撤退了。”

    建川康之介也答应下来,和千代和雄各自行动,结果俄军很快同意,出兵支援日军,不过具体如何支援,俄军没有通知千代和雄,给出的理由是保密,千代和雄觉得俄军就是在有意敷衍,十分失望。

    六月二十三日,休整完毕的华夏军再次对吉林城发动了攻击,华夏军得知,吉林城中已经没有清国百姓了,所有清国百姓,都在开战之前逃出了城,因此华夏军放心大胆地对吉林城进行了地毯式炮轰。

    华夏军为了减少人员的伤亡,几乎打算把所有炮弹都射入了城中,炮击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华夏军指挥部里,突然有战士前来报告:“在我军左翼,突然出现一支俄军部队,人数在一万左右,正在向我军后方扑来。”

    李明白的心猛地一颤,一支一万人的俄军部队扑来,很有可能把华夏军的后路截断,一旦如此,华夏军将会面对俄军和日军的两面夹击,因此一定要把俄军挡住。

    这场战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华夏军在东北第一次和俄军交战,能否取得胜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日后双方战役的走向。

    李明白对这次阻击战十分重视,派出装甲第二师三团和第十三师,前去阻击俄军,六月二十三日晚上十点,华夏军与俄军遭遇,俄军似乎是在试探华夏军,与华夏军简单地交了火,随即撤退。

    吉林城中的乃木希典很快知道了俄军撤退的消息,重重地叹了口气,感慨老毛子真是靠不住,于是开始了撤退。

    此时乃木希典还不知道,其实俄军并不是有意不帮助日军,而是俄军见到华夏军的火炮战车,很是发怵,于是不战而退。

    华夏军当然不能让日本人顺顺利利地撤退,派出部队进行截杀,经过几次交战,日军在损失一半的兵力之后,撤回了韩国。

    吉林城中还有一万多日本平民,和奉天一样,他们都是工人和技师以及家属。

    乃木希典当然是不会带着平民撤退的,这些平民很害怕华夏军,于是偷偷渡过松花江,跑到了俄国人的地盘上,寻求俄国人的保护。

    俄国人本来就与日本人有仇,现在日本平民竟然跑到了他们手中,他们可高兴坏了,俄军立刻把老人孩子杀掉,男人运送到西伯利亚去当苦役,女人留在军营中当军妓,俄军当天晚上就要“开荤”。

    有的日本女人宁死不屈,对俄军士兵又踢又咬,俄军士兵当场给了她们一顿暴打,这些日本女人才算老实。

    有的日本女人为了保命,主动向俄军士兵献身,把俄国人当成丈夫那样服侍,丧尽尊严,毫无廉耻。

    俄国人为了管理好这些日本女人,还在她们之间分出三六九等,最好的十卢布一次,最差的一卢布一次,等级高的可以管理等级低的,等级低的表现得好,也可以往上面升,这些日本女人于是就把心思放在了如何挤掉同胞,成为高级军妓之上,再也不想逃跑。

    在战后,这件事情也成了日本博取同情的重要砝码,和奉天战役后的日本女兵一起被称为“人类历史上两大悲剧事件”,至于这两大悲剧事件的主因——日本对华夏领土的侵略,日本人只字不提。

    华夏军占领了吉林之后,立刻着手肃清附近的日本势力,由于吉林距离韩国比较近,所以日本人把不少韩国百姓殖民进了东北,成立了“韩民村”,这些韩国人仗着有日本人撑腰,经常欺负清国百姓,现在清国百姓有了华夏军的帮助,直接把一个接一个的韩民村洗劫一空。

    七月一日,林飞对外界宣布,吉林城全部解放,从次日开始,被日本人野蛮霸占了五年之久的东北,重新回到了华夏的怀抱。

    自此,第二次南洋世界大战的清国东北部分就告一段落,虽然东北还有一半被俄国人占据,可是和日本人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与日本人的东北战争,包括了四场大战役——旅顺要塞战役、大凌河战役、奉天战役、吉林战役,四场大战,共歼灭日军、韩军共计三十五万人,使得日本东北驻屯军元气大伤,只能狼狈撤退回韩国。

    这场战役也是各种新型武器亮相的舞台,以单兵火箭弹、化学炮弹、火龙战车为代表,其中化学武器更是震惊了全世界,世界在谴责林飞使用化学武器的同时,都在潜心研究自己的化学武器,这个时代没有像林飞时代一样,世界各国联合签署一份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公约。

    这一场战争也让日军少壮派军官飞速成长,建川康之介和千代和雄就是鲜明的例子,日后和华夏军作战的,就是这些人。

    林飞虽然宣布了驱逐日寇,收复东北,可是林飞却没有多少兴奋,因为松花江东岸的广袤土地,还在俄国人手中握着,更不用说外东北的土地了。

    林飞秘密命令华夏军,做好攻击俄军的准备,不过想要攻击俄军,必须要做好两点准备,第一,做好渡江准备;第二,做好后勤运输准备。

    俄军在松花江沿岸部署了严密的江防设施,华夏军想要渡过松花江,必须要有大量渡船,这些渡船还不能是普通的渡船,要有一定的战斗力。

    从华夏往东北运输具有战斗力的渡船,这件事情可太麻烦了,于是林飞的眼睛瞄上了吉林的工厂,在吉林战役的炮击之中,吉林机器局并没有遭到破坏,吉林机器局是一座拥有大量设备的工厂,能够生产蒸汽船。

741 对清廷最后一战

    吉林机器局始建于1881年,是清国东北地区唯一一家近代兵工厂,所有设备都从英美购进,具备生产火药、炸药、子弹、步枪的能力,也具有生产蒸汽轮船的能力。

    日本在占领吉林后,把吉林机器局当成了武器弹药补给基地之一,更新了大批设备,到日本撤退的时候,具备了月产子弹十万发、炮弹上千枚、蒸汽江轮十艘的能力。

    林飞命令部队,接收吉林机器局,在接收之后,找到了蒸汽江轮一百余艘,这些江轮都是日军的,日军为了和俄军争夺松花江,从后方调集了六十艘江轮,又让吉林机器局制造了四十艘,组建了一支松花江舰队。

    松花江舰队在华夏军进攻吉林的时候,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因为华夏军都是从陆地上来的,于是日军就把舰队水兵全都改编成了陆军,在撤退的时候,这些用于作战的蒸汽江轮被日军忽略,留在了码头内,日军乘坐运输江轮撤走。

    除了渡江准备,第二点就是后勤补给准备,此时华夏军的物资,都是由台湾起运,运输到营口之后转运的,营口是盛京重要港口,距离奉天一百五十公里,运输距离不算远,可是从奉天到吉林,距离一下子增加到了三百多公里,运输距离陡然增加,后勤压力急剧增大。

    幸好日本人修筑了从奉天到吉林的铁路——奉吉铁路,华夏军的物资运输方便多了,不过日本人在撤退的时候,把铁路破坏得很严重,修复铁路,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华夏军不能渡过松花江,攻击俄国人。

    于是林飞命令东北方面军总司令李明白,停止进攻,积蓄实力,等奉吉铁路修好,再进攻俄国人。

    此时是1901年7月,距离十八国对华夏宣战已经过去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华夏军击溃了日军,击溃英国组建的入侵云南的多国联军,还对缅甸的英国人进行了凶狠打击,更是对日本本土进行了猛烈轰炸。

    林飞开始思考下一个进军方向,北面,蒙古大帝国的存在始终是心腹之患,虽然内蒙古的几个亲王同意臣服华夏帝国,内蒙古足以成为防御蒙古大帝国和俄国攻击的屏障,可是华夏帝国对内蒙古的掌控并不强,一旦俄国和蒙古进攻,内蒙古的亲王说不定会倒戈相向。

    自从蒙古大帝国宣布独立,林飞就一直宣称蒙古自古以来就是华夏帝国领土,不容许任何人的分裂,可是林飞一直在说,一点实际行动都没有,这让林飞颜面无存。

    想要进攻蒙古大帝国,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蒙古的面积很大,又有俄国人在背后撑腰,要打蒙古,就要和俄国全面开战,林飞打算先不进攻蒙古。

    东面,华夏军正在和俄军隔着松花江对峙,想要进攻俄军,需要等到两个月之后。

    驻韩国日军态度不明,不知道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反攻华夏军,而华夏军一时间还没有能力进攻朝鲜。

    南面,缅甸潜艇与反潜艇的战斗仍然在继续,林飞将最新入役的四艘地狱级潜艇投入了战场。

    在潜艇的绞杀之下,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经济一落千丈,在缅甸拥有巨大利益的资本家们,损失无数,这些资本家拼命鼓动英国政府,对华夏帝国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

    而英国国内,却有另外一股政治势力在压制在缅甸拥有利益的资本家,这就是在非洲和中东拥有利益的资本家,这一派资本家希望英国将更多的军事资源投入到中东和非洲,而不是亚洲,甚至主张和华夏帝国和平共存,平等贸易。

    后世的历史学家把这股势力称为“中东派”,中东派的想法得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支持,英国皇家海军是潜艇战的最大受害者,举世震惊的苏禄海大海战,华夏潜艇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多艘战列舰,让英国海军一直对华夏潜艇心存忌惮。

    英国皇家海军一直在研制寻找潜艇的声呐,他们在声呐没有研制成功之前,不想冒险进攻华夏帝国,此时的英国皇家海军也在声呐技术上做出了突破,皮埃尔??居里(就是居里夫人的丈夫,压电效应的发现人,压电效应是声呐的重要理论基础)组织的研究团队,为英国海军设计了声呐方案,英国海军正在紧锣密鼓地把方案变成现实。

    英国海军按兵不动,陆地方向,林飞也没有进攻缅甸,因为缅甸边境难以大规模用兵,而且华夏帝国对占领缅甸准备不足,对当地风土民情缺乏了解。

    西面,就剩下清廷了。

    自从华夏军攻克武昌汉阳、洛阳开封,清廷就被压在了中国地形的第二阶梯之上,掌控的地方只剩下陕西、山西、四川、宁夏、甘肃等偏远省份。

    清廷被压在第二阶梯上的时间是1900年11月,距离现在已经快要九个月了,这九个月的时间中,林飞把华夏军主力都放在了对抗日本和俄国上,没有对清廷动武,而**无能的清廷,也没有能力对华夏军反攻,双方的战线一时间僵持下来。

    战线虽然僵持,可是战争准备林飞是一点都没有少做,首先是促进粮食生产,实现华夏军军粮自给,这一点已经实现了,中原地区、两湖地区、江浙地区的粮食获得丰收,在清国驻扎的华夏军,不仅实现了粮食自给,甚至可以把粮食转运到东北地区,供东北方面军使用。

    有了军粮还要有战士,在促进粮食生产之后,林飞就命令华夏军,在清国各省招募兵力,以求达到清国的华夏军完全由清国百姓组成的目标,这样做也是有重大意义的,之前华夏军兵员都是由华夏帝国本土人员组成,这些人肯定会想家,长期在异域他乡驻扎,必然影响战斗力。

    这个目标完成得还算不错,驻扎在清国的华夏军,华夏帝国本土人员组成的部队只有百分之二十,其余人员都是从清国招募的,从清国招募百姓组成的华夏军,已经有二十个师,三十万人,这些部队在清国各个省份驻守,相当于华夏帝国的主力师和守备部队。

    最后是武器装备的生产,新招募的三十万兵力,需要大量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不能都依靠华夏帝国的工厂生产,林飞把清国原有的军工厂利用起来。

    在这个时期,清国建立了一批规模不小的军工厂,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比如说,天津机器局、吉林机器局、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建船政局、汉阳钢铁厂等等,虽然这些工厂的设备比较落后,可是毕竟有厂房,有技术人员,有基础,总比林飞在空地上新建设一座工厂要强得多。

    林飞派出技术人员,为这些工厂改进设备和工艺,九个月的时间,这些工厂纷纷重重开工,为新组建的华夏军提供了武器装备。

    在这九个月的时间里,林飞还依托华夏帝国的人员和设备,在清国沿海地区建立了五十余座工厂,包括炼铁厂、炼钢厂、机械加工厂、化工厂等等,全部都和军工生产有关系。

    在这些工厂的支撑下,新组建的华夏军纷纷装备了lbq…1型步枪、hp…1型60毫米迫击炮、sld…1型手榴弹等等武器。

    不过新组建的华夏军炮兵比较弱小,一个师才装备了十五门hp…2型75毫米榴弹炮,没有装备hp…3型105毫米榴弹炮,这是因为炮兵是技术兵种,发射的时候需要很多数学计算,清国百姓很多都是文盲,训练炮兵需要一段时间。

    林飞决定,对清廷发动最后一战,打下西安,彻底灭亡清廷。

    如果西安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