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南洋霸主 >

第406章

南洋霸主-第406章

小说: 南洋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几天里,邓世昌时常以聊家常的名义来找林飞,李鸿章也时常来和林飞闲聊,主要是聊一些文化上的东西,林飞一直在宣传华夏帝国和清国同文同种、同祖同宗,所以李鸿章就和林飞聊诸子百家,聊唐诗宋词,李鸿章对传统文化懂得比林飞多得多,林飞很快就招架不住了,这个时候林飞非常想念溪云……

    时间很快来到了四月份,也就是林飞预测的日军出兵的时间。

632 日俄大战

    四月二日凌晨,林飞正拥着阮福宝娇酣然入眠,阮福宝娇的身子温温的,在乍暖还寒的四月初,搂着睡觉是非常舒服的,如果是在气候炎热的大禹城,搂着凌雪睡觉就很舒服了,凌雪的身子,总是凉凉的。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侍从金明的声音在门外说道:“陛下醒醒,出事情了。”

    林飞放开阮福宝娇,披上衣服开门,只见金明一脸慌张地说道:“陛下不好了,在两个小时之前,日韩联军突然从通化县越过鸭绿江,直扑吉林方向,目前日本政府和军方都没有发布任何声明,也没有宣布进军理由,韩国也什么都没有说。”

    此时清国的东北三省,并不称为“省”,而是称为“将军辖地”,和内地的省是有很大区别的,吉林省被称为吉林将军辖地,最高官员是吉林将军,而不是吉林巡抚。吉林是一座城市,也是吉林将军的驻地,是吉林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林飞问道:“这个消息是从哪里得来的?”

    “是我们在韩国的特工发回来的,此时清国还没有得到消息。”

    林飞冷笑一声,“日本果然先动手了,很好,看来距离俄国出兵也不远了,好了,这件事情我们就当作不知道,回去睡觉吧。”

    转过天来,清国还和往常一样,没有一点遭受入侵的样子,老百姓像往常一样起床买菜做饭,这个时代清国的通讯极其不发达,因为清廷对电报电话极端排斥,清廷都不知道的事情,老百姓怎么会知道呢。

    林飞也不把这件事情说出去,他就当自己不知道,然后偷偷观察各方的动静。

    上午十点,部下来向林飞报告:“吉林送回来了八百里加急文书,清廷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上午十一点,部下再次来报告:“光绪皇帝急招军机大臣入宫,商讨应对之策。”至于光绪皇帝和军机大臣们是如何议论此事的,林飞的特工就不可能知道了。

    下午两点,俄国驻华大使馆发布声明:“强烈谴责日本帝国和韩帝国的侵略行径,要求日本帝国和韩帝国立刻撤军。”

    在万里之外的英国伦敦,俄国代表正式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提议,立刻阻止日本帝国和韩帝国的侵略,不过秘密支持日本的英国拒绝了这一提议,俄国代表和英国代表随即吵成了一锅粥。

    支持英国的法国,支持俄国的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也加入战团,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也加入英法阵营,华夏帝国代表萨镇冰则作壁上观。

    下午四点,韩国发表声明,声称出兵是为了应对发生在三月二十日的韩国边民遇害事件,保护边民不再受害。

    所谓的韩国便民遇害事件,完全是韩国的蓄意挑衅事件,在三月二十日的时候,一伙韩国农民强行进入通化县五道沟村,在村民的耕地上进行春耕。

    吉林气候寒冷,春耕一般都会在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进行,三月二十日的时候进行春耕,完全是胡闹。

    可是清国百姓不能不管,这是我们的土地,你们凭什么在上面种地,于是清国百姓过来制止,可是那伙韩国人竟然蛮横无理,打伤了清国百姓。

    东北民风剽悍,见到韩国人野蛮占地不说,竟然还敢打人,火冒三丈,把十里八村的老少爷们都叫了过来,据说来的还有东北老娘们和大虎妞,纠集了四五百人,当场把那些韩国人一顿暴打,打完之后还把他们的裤子扒下,让他们光着屁股游街,折腾了一宿,这才把他们放走。

    东北百姓下手没轻重,那一顿暴打弄死了几个人,韩国和日本可找到口实了,一个劲地要求清国赔礼道歉,责令清国政府严惩闹事边民。

    清廷虽然对待西洋人如鼠畏猫,不过对韩国这样的蕞尔小国,还是敢摆出大国架子的,清国使者据理力争,把韩国使者柳承玄说了个哑口无言,没想到韩国和日本竟然以这件事情为借口,合兵一处,共同侵入清国。

    下午五点,俄国发表声明,俄罗斯帝国不会看着日本和韩国侵吞清国东北,俄罗斯帝国正式给日本帝国和韩帝国下达最后通牒,如果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日韩联军不全部撤退到鸭绿江以南,俄罗斯帝国远东军,将会给予日韩联军毁灭性的打击。

    俄国这份声明一出来,美国第一个蹦了出来,下午五点半,美国政府发布声明,美利坚合众国希望俄方和日方保持克制,美国愿意为双方居中调停此事。

    美国对这件事情如此积极,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借助这次日俄开战,介入清国东北,攫取清国利益。

    美国发出这样一份声明之后,英国、法国和德国不甘落后,下午六点,英法德三国发布联合声明,愿意组成联合调停组,为俄国和日本调停。

    面对着西方各国的调停请求,俄国和日本的态度只有一个——老子用不着,谁都知道,西洋人是打着调停的名号来拿利益的。

    下午七点,清国终于发布了声明,声明中说,大清帝国对俄国和日本即将爆发的战争高度关注,如果两国一旦开战,清国将严守中立。

    日本和俄国在清国的土地上开战,清国竟然要严守中立,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此时的世界诸强,唯有林飞的华夏帝国没有做出任何表态,世界各国,都在等待着林飞的反应。

    林飞此时处在十分微妙的境地,首先他不可能用武力威逼日俄停战,其实以林飞的实力,做到这一点还是很可能的,以林飞此时独步亚洲的海军,只需要派出几艘王朝级战列舰、大帝级巡洋舰,就可以封锁仁川港,仁川港是连接韩国和日本的主动脉,这里一被切断,日本和韩国的联系自然就被切断。

    日本和韩国的联系一被切断,日本就必然停战,日本一旦停战,俄国也就没有继续进军的借口了,这场战争,根本不会打起来。

    其次林飞不可能发出一份不痛不痒的声明,因为清国民众都在看着林飞呢,这样做无疑让那些对林飞抱有巨大幻想的百姓深感失望。

    林飞斟酌良久,发出了这样一份声明,声明中说,飞帝已经关注到了日本和俄国在清国东北的冲突,飞帝希望双方保持克制,以对话手段解决国家争端。

    林飞同时表态,希望日俄双方不要把无辜平民当成攻击目标,华夏帝国愿意出兵保护清国百姓,希望清国为华夏开放盛京边境。

    华夏帝国还愿意把清国难民接出来,对此华夏希望,日本帝国能够开放清韩边境的港口和旅顺港,允许华夏帝国战舰进入,把难民接出来。

    旅顺港,这座亚洲第一军港,此时是被日本占领的,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就霸占了这座军港,再也不走了。

    清国和日本当然不敢开放边境和港口,林飞的部队都是虎狼之师,人尽皆知,要是让林飞的部队进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于是清国和日本断然拒绝,这下林飞再次赢得了民心——不是我林飞不出兵救援,是清国和日本不同意我救援。

    林飞靠着这样的计谋收获了民心,不过有一个难题摆在了林飞的面前。

    在林飞时代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和俄国都屠杀了大量清国百姓,东北的清国百姓毕竟是林飞的同胞,日后是林飞的劳动力,林飞当然不会让日本和俄国士兵屠杀他们,于是林飞秘密会见俄国使者卡巴罗夫斯基和日本使者儿玉源太郎,告诫他们,不要对清国平民动武,否则,我会让你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卡巴罗夫斯基比较强硬,听到林飞这满是威胁的话当场拍了桌子,“我们俄罗斯帝国不受任何人的威胁。”

    林飞冷笑一声,“你们的士兵,有办法打我的飞艇吗?知道我的飞艇在战场上杀了多人吗?”

    卡巴罗夫斯基听到这话就蔫了,俄军的确没有办法打掉林飞的飞艇,他只好表态,只要清国百姓不帮助日本,俄军就不会杀害清国百姓。

    日本方面,儿玉源太郎要比卡巴罗夫斯基温和多了,儿玉源太郎很痛快地表示,只要清国百姓不帮助俄国,日军就不会杀害清国百姓。

    林飞于是拉着俄国和日本签订了《东北战争人道主义公约》,公约中写明,交战双方都不准对平民动用武力。

    林飞的这一举动,赢得了清国上下的一片赞誉,更赢得了国际社会,尤其是中东酋长、南美洲小国的一致好评。

    战争已经像脱缰的野马,没有人能拉得住,四月三日,俄国宣布与日本断交,随后出动兵力,直取正在进攻吉林的日军。

    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军舰队也启程前往旅顺港,准备和日本海军一决死战,此时的日本海军,已经恢复了元气,足以和俄海军一战。(欢迎加入沧海读者群——412216023,沧海期待着大家的加入)

633 汽车和坦克

    日本和俄国既然已经开战,就意味着这两个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可能有实力干涉林飞。

    林飞看到日本和俄国开战,欣然返回大禹城,至于日本和俄国的战争结果如何,就不是林飞关心的了,林飞也不想管,不过林飞仍然指示特工,随时报告战役进展,一旦战役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林飞就必须出手,扶持一下弱小的那一方,就像当初在坤甸帮助荷兰对付英国一样。

    林飞回到大禹城,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空降兵组建情况和计算机研制情况。

    空降兵组建方面,由于出现了玉凝霜摔断腿的事故,所以训练更加谨慎了,高空台跳伞被暂时停止,降落伞也回厂重新设计和试验,此时降落伞已经进行了十次模拟降落,没有出现问题。

    计算机研制方面,凌雪遇到了不少困难,很多都无法解决,林飞对计算机科学并不是十分精通,也没法帮助凌雪,只能给予凌雪精神上的安慰。

    林飞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推翻清廷的计划,此时推翻清廷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在两年前,也就是一**七年四月十六日的时候,清廷正式同意了林飞提出的关于结束南洋世界大战中华夏与清国战争的四条要求,凭借这四点,华夏商人开始大量进入清国南方省份,购买各种矿石和原材料,购买的时候使用华夏币进行结算,林飞的经济占领和金融控制战略开始实施。

    现在是一**九年,林飞的经济占领和金融控制战略已经初见效果,长江以南及长江沿岸各个省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北、湖南、安徽都有华夏商人开设的各种各样的工厂和商号。

    林飞还扶持这些华夏商人在清国境内修筑了公路,林飞一直想要修筑铁路,可是对保守的清国官员和百姓来说,铁路让他们无法接受,他们认为铁路和轰鸣的列车会惊扰山神河神,降下灾祸。

    距离台湾最近的福建省曾经修筑过一条铁路,可是刚刚把路基堆好,枕木放下,还没有铺设铁轨呢,附近一个村子突然起了大火,烧死了十来个人,这场大火其实是一个农妇做饭不慎引起的,可是愤怒的村民认为是华夏商人修筑的铁路触怒了火神,把路基全部铲平,把铺好的枕木挖出来,一把火烧掉。

    清廷官吏闻听此事,不仅没有惩罚肇事百姓,反而责令华夏商人,赔偿白银五百两,折合华夏币一万元,用作火神祭祀银,平息火神的愤怒。

    铁路无法建成,那就只能修筑公路了,两年的时间里,华夏商人在清廷官道的基础上,扩宽了路面,加固了路基,甚至在路面上铺上了坚固的水泥,这样一来,马车的运输能力提高了不少,矿石转运更加迅速,清廷也乐见如此。

    其实清廷官吏不会想到,林飞命令华夏商人加固路面,是为了快速进军做准备,此时美国已经有大量汽车了,林飞作为洞悉军事发展方向的穿越者,没有理由不为自己的军队配备大量车辆。

    林飞的构想是这样的,为全军装备大载重量卡车,把全军变成摩托化部队,可是这样做最大的问题是——这个时代的汽车产量相当低,林飞现有十六个主力师,每个师1。5万人,总共24万人,按二十个人一辆卡车的话,就需要一万多辆卡车,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对于林飞来说,研制汽车最大的难关在发动机上,从德国进口的内燃机都是大型内燃机,只能应用在飞艇、潜艇、火炮牵引车这些大家伙上,小型内燃机被德国和美国视为核心技术,坚决不出售。

    林飞只能买来德国和美国生产的汽车,进行仿制,可是仿制的效果一直不理想。

    汽车用内燃机都无法解决,坦克用内燃机就更没法解决了,林飞深知打下清廷之后,被沙俄掠走的土地是一定要夺回来的,那些土地都是广袤的平原,最适合装甲部队冲锋了。

    林飞在清国扩建道路的事情引起了清国有识之士们的口诛笔伐,这些人包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等,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华夏商人扩建的道路,特别适合华夏军队使用,因此他们向光绪帝上书,建议禁止华夏商人修路。

    光绪帝也下达了诏书,限制华夏商人修路,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官吏都很支持华夏商人修路,原因很简单,路一修好就有人走,地方官吏就可以收钱,谁会和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

    与修路相比,林飞的金融控制手段则没有引起清国有识之士们的警觉,毕竟清国懂经济的人太少了。

    林飞为了控制清国南部省份的金融命脉,特地组建了一家银行,这家银行的名字,毫无政治色彩——大富银行,以此降低清国官吏的警觉,这个名字土得掉渣,不过却给人这样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