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90章

明末苍茫-第90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到谁的船上相商气势全然不同。

    明将不屑的笑笑,回身向船上打了个手势。船上传来一声长长的号角。

    后面的一艘较小的盖伦船炮窗开启,

    “轰,轰,”两侧的火炮相续开火,几里外的海面升起十余起水柱,惊得附近的海鸟乱飞鸣叫,打破了海上的宁静。

    “望大人随我走一遭。”明将拱手说道。

    “混蛋,竟敢对大人无礼。”稻田行二气极抽出太刀。

    一时,双方披甲持械戒备,铁炮,火铳放平。

    “住手,放下兵器。”盐田放声大喝。

    盐田部下一一放下兵器,对面明人也放下武器。

    “行二,随大人我走一遭。”盐田不认为对方有恶意,就凭对方的重炮就可以让己方吃个大亏,着实没有必要冒险接近叙话,而盐田也想知道对方的意图。

    至于到谁的船上相商,那就看谁的拳头大了,现下看来对方的拳头更大,此时日本人隐忍的个性主宰了盐田。

    盐田交代了船头,与稻田行二以及两个护卫登上了敌船。

    飞剪船脱离了朱印船,在蓝三的命令下,摆舵挑头向最大的盖伦战舰驶去。

    蓝三在船只挑头后,好奇的看看全身披挂的四个和人,这是蓝三头一遭看到披甲的和人武士,不到二十的蓝三还是保留了青年人的探奇的天性。

    盐田也是瞩目观察对方船上的一众披甲。对方披甲大多身材高大粗壮,被和人较为瘦小的身形大出一圈,只见对方披甲持械围住自己几人,不少人的双目凶光外漏。

    嗯,这些明人很是凶悍敢斗,与他在长崎看到的较为温顺的明人不同。盐田心中暗道。

    接近最大南蛮巨船时,盐田感慨其巨大,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南蛮海船。

    靠帮后,四人登上了巨舰,几十名披甲明军围拢过来。

    “交出你等武器。”一个明军说道。

    稻田行二看看盐田,盐田点点头。几人将太刀,肋差交出。几人在两个明军的带领下走向船头。

    “大人,和人统领带到。”明军在船头舱室外禀报。

    “让他们进来。”一个粗豪的声音说道。

    几人随来人进到宽大的舱室。

    只见一个年轻的黑脸军将坐在案后,此人一身银亮的南蛮具足,方巾束发,目光炯炯的看着几人。身边一高一矮两个身穿南蛮具足的明将侍立。案前一个文士打扮的明人驻立。

    “本人松前藩船务奉行盐田庆喜,见过大人。”盐田躬身施礼。

    “不必多礼。”赵烈起身拱手回礼。

    赵烈接到哨船回报知晓和人战船来到,就带上了方茂港停泊的五艘盖伦战船中的三艘卫青号,彭越号,周亚夫号来会。

    赵烈起身后,盐田发现赵烈高大粗壮的身形在相对低矮的舱室中威势极盛,不禁自惭形秽,不自觉的挺了挺身形。(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启薨

    “盐田大人请坐。”赵烈拱手相让。

    盐田坐在案前长椅上,不过他感到十分别扭,案前位置一向他的属下向他禀报时所做的位置,他只有在向家督松前公广禀报时才坐在这个位置上,坐在这里让他感到没有同对方处在平等地位,低人一等。

    “大人可是大明军将?”盐田鞠躬问道。

    “本将姓赵,我等是吕宋明人,反抗弗朗机人暴政自立,来此就是开拓此岛。”赵烈看着盐田说道。

    一旁文士通译。

    “此处是我松前家百年前发现开拓,大人此番乃是强占。”盐田庆喜急道,眼看松前家步步吞食虾夷地,方才有些眉目,明人前来抢夺,当然气急败坏。

    “若论先来后到,此处乃是阿伊努人先来开拓,却变成松前藩属地,岂不可笑。”赵烈对于日本人的无耻知之甚详,根本没有惊诧。“日本战国下克上之风盛行,盐田大人还是不要说些哄骗之言,否则,德川不会下克上除掉丰田氏夺占大权,一切还是实力为王。”

    赵烈微笑着看着盐田庆喜。

    盐田脸上青一块红一块,真是刺裸裸的打脸,他当然无从反驳德川是下克上,甚至主家松前家也是以下克上。

    实际上在日本战国下克上成风,多少大名被家老替代,就连松前氏也是下克上建立松前藩的,还是那句话还是实力为王,两番大坂之战如果是丰田氏获胜,此时幕府将会是丰田幕府吧。

    赵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要用所谓的大义名分说事。古今征战都是实力的对撼。

    “赵大人。既然实力称雄,你等就不怕幕府雷霆之怒,这是德川家光将军筹划的直领之地。”既然赵烈口称实力,盐田庆喜就用幕府威胁,这个明人总不会不晓得德川幕府的厉害吧。

    “盐田大人,我等既来到此处,就知道日本德川幕府的威势,不过我等着实不惧。”赵烈笑道。“盐田大人折返后,可面陈家督,再呈报幕府。好了,今日言尽于此。来人,送客。”

    赵烈认为该说的话讲完了,不必浪费口舌了。

    余大宝瞪着牛眼看着几个和人,一米九的强壮身形让几个和人胆战心惊。

    盐田黑着脸起身出舱,尼玛,都下了逐客令了,只有离开了。今日之耻来日厚报。

    盐田庆喜灰头土脸的回返己船,对方的三艘巨船回返。那艘怪船则坠在船队之后,盯着四艘松前藩的船只回返。

    一直到第二天下午那艘船才不再跟随,船队高兴而来,败兴而归。

    方茂港周围的景物在不断变化,绿色的荒野被灰黄的土色覆盖,几条宽宽窄窄的道路将炮台、码头、军营、难民营连接起来。道路越发的深入内陆,道路两旁百步的树木都被清除。

    方顺一家和老于头一家正香甜的喝着鲜美的鱼汤,吃着高粱米饭。

    “爹,这鱼汤真是鲜啊,鱼肉真嫩。”方远山大口的嚼着米饭呜咽说道。

    “慢点吃,别噎着。”方顺不满的呵斥了一下大儿子,大儿子今年都已经十八了,还是毛躁,不过,方顺对于他也是极为内疚。

    自家穷困,方远山已经十八了,也没说上媳妇,只能希望在此地分地置业,家境好转了。

    “爹,老于头说了,晚上还有肉吃。”十六岁的二儿子方高山打着饱嗝说道。

    这也是个吃货,方顺看看二儿子无奈的叹道,唯一让他满意的是两个儿子身体还算强健,在这个年月,有个好的身体比什么都强,所以方顺很快释然了。

    当然,两个儿子婚事还是让他极为头疼。

    “好好吃,吃饱了,下午还要将原木、枝杈运到码头,”方顺放下吃完的饭碗,看看已经被伐光树木的缓坡,“明日,我等就得转场了。比这里到港口远些,肯定比这里累。”

    离码头近的几个缓坡上的树木都已经被砍伐一空,露出地表的草木,和远处茂密的林木对比强烈。

    “爹,这几天缓过来了,没有最初几天累了。刚开始那几天那才是。。。”

    一提起刚开始伐木的几天,方高山呲牙咧嘴起来。

    他没干过伐木的活计,砍倒,去枝杈,将原木滚下山,装到马车上,到地后卸下,返回重新来过,一天下来身上没有不痛的地方,方高山甚至半夜疼醒过几次。

    方远山比他也强不了多少,其实方顺比他们更甚,只不过,方顺是咬牙强撑,如果连他都叫苦,他怕儿子坚持不下去。

    “行了,你以为每月的饷银那么好挣。”方顺说了一句,当墩军时说好月饷一两,不过,每年不过发放六七个月,哪够家里嚼谷的,他婆娘和两个大些的儿子都得打短工,才能够家里勉强维持。

    不过,在此地,上个月的饷银已经发了,他们三个发了三两银,两个儿子都把银子放到他这里,都是净剩,每天饭伙和衣物赵大人都包了。

    方顺只是希望多攒些银两,分田后多建几间房,让孩子们成家立业,他这一生于愿足矣,这个愿望实现起来都极为不易,家里可是有三个大小伙子,当然,如今这不是有了指望了嘛。

    坡下马车已经到了,方顺作为工头叫起大伙,还得忙活一下午,把这里的首尾拾到了。

    方远山、方高山和另外两个人用撬棍将一个两人环抱的原木放下山坡,这个活计必须就着山势巧用工具,顺势而为。

    这里最碍事的是翻过伐木剩下的木桩子,大部分的木桩子都被翻起,留作冬天取暖用,同时也是为了开荒收拾收尾,不过还是余下的零星木桩子就成了最大的障碍。

    到了山下,几人用撬棍不断翻滚原木,到了马车旁,几人已是气喘吁吁,歇了一会,气喘匀了几人合力将原木装上马车。

    马车是由六匹济州马拉动,济州马身形小,气力小,如果是蒙古马,只需四匹马足以,不过,在这个地方有济州马装运就已经节省了大批的人力。

    每匹马都很珍贵,人们明白如果马出了问题就得人力顶上,所以马匹都被照顾的极好,上面也发话马匹照料的好,还有奖励,如果伤了马就会被扣饷银,这如何使得,无论马夫还是工匠都将其视若珍宝。

    将木头装上车后,几人纷纷返回山坡,开始下一趟的搬运。山上山下喊声不断,要不是放山让大家注意,要不就是滚木下山的号子,一片忙碌景象。

    赵烈满意的看着几个打好地基的炮台,作为北华岛的根基,方茂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作为北地支撑,对手更是可能重兵攻击,所以,这里的炮台要具备四面炮击,存储米粮辎重,驻兵的作用。

    此地的几个炮台都是大型的棱堡样式建造,所以到今日将地基建好已是极为迅速的了,这都是借鉴了澳门炮台的图纸,否则到今日的这个地步恐怕还得半年。

    两个月来,地基总算在冬天到来前结束,在寒冬到来之前还可以建造一层,明年夏天炮台就会建造完成,到时它们会让攻击的敌人流尽鲜血。当然现在嘛,它们还是徒有虚表。

    “大人,船队返回了。”余大宝颠颠的跑来禀报。

    赵烈呼出口气,他最怕船队延期,在冬天到来前没法进入方茂港,耽搁下一步的开拓,此时船队就到达了,当然可以让新来的辽民在冬天到来之前熟悉当地环境,开辟新的营地,更好的渡过北地漫长的冬季。

    赵烈回返栈桥,只见自家船只影影绰绰的出现在海湾,两艘盖伦帆船巢湖号、高邮湖当先靠上栈桥,重新扩建的栈桥可以让三艘大型盖伦商船同时卸载,大大加快了卸载的速度。

    满载的船队还是得用两三天才能卸载完毕,主要是粮食、辎重以及马匹的卸载最是耽搁时间,难民和军兵的下船是最快速的,他们也是最先下船的,好让后续的船只能尽快靠岸卸载,毕竟马匹经过二十天的长途航运,许多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问题。

    “大人,属下带领船队装载原木回返济州,又装运了六千难民,一个千人队,一千匹战马,三万石粮食以及辎重返回,特向大人交令。”李虎登上码头后向赵烈施礼禀报。

    “李统领,幸苦了。”赵烈回个军礼。“你等舰队沟通各个领地,是本将开拓的最大功臣。”

    “大人言重了,没有大人运筹,不会有我军今日之威势。”李虎急忙推辞,他心中明白,本军能有今日,都是赵烈谋划,他人不过都是执行罢了。

    “不必过分谦虚,没有你等鼎力相助,本将也是一事无成。”赵烈笑道。

    “大人,嗯,石岛传来消息,陛下崩了。”李虎看看赵烈说道。

    赵烈略一沉吟,“下令致哀吧。”

    其实这个消息赵烈是心知肚明,他只是不晓得具体的月份。

    李虎依令而去。

    赵烈望着还在忙碌喧闹的码头,脑中却是想到大明最悲惨的时代来到了,陕西大旱已成了吧。

    陕西不是大旱已成,而是民乱已成,这就是赵烈不知晓的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章 松前藩的评定

    松前藩福山城天守阁,坐落在福山城内丸,规模不是太大,毕竟松前藩在日本来说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藩。

    松前藩家督松前公广召集了全部的家老在天守阁评定,盐田庆喜带回的是不是喜讯而是噩耗,它很可能决定松前家的现在和将来。

    三十出头正当盛年的松前公广抿了口茶,挺直腰身看看诸位家老,只见众人都在低头思量,心中暗叹,小藩的日子真是难过啊。

    此时,松前公广最是想念的是祖父松前庆广,自己祖父是奠定了松前藩地位的第一人,不但平定了道南松前,还将势力向东北深入十胜,在战国纷乱时局中永远跟对胜家,先后臣服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是松前藩立藩的第一功臣。

    公广坚信如果祖父不是出身北疆小名家中,而是在本州任一大名门中一定会创出偌大的天地,当下松前藩的局面松前公广更是希望祖父能在身边指点迷津。

    可惜,他老人家已经过世十年出头了。二十岁就奉祖父之命职掌松前藩的松前公广牢记祖父的教诲,松前小藩一定牢牢跟住德川家的步伐,听命从事,这是保住本家的不二法门。

    十余年来松前公广谨慎小心的掌控松前,不让藩务脱离自己的掌握,大泽等两处金矿的发现和开采及时的稳定了松前藩的财政。

    要知道松前藩从前主要是依靠猎场、渔场、山货的贸易立藩,田亩开拓的相当可怜,以至于幕府合计全国藩属时竟然没办法给松前藩订立石高。因为松前藩的田亩产出真是太少了。可以说松前藩是日本唯一的以商立藩的大名。

    正因为有了金矿的开采松前藩才建成了福山城和城下町。武装了旗本,配备了骑备,也有了余力向十胜开拓,但是此番明人和幕府纷至沓来,松前公广深深感觉到无力,这不是一个小藩能抵挡住的。

    “盐田大人,不知你可看到明人除了这三艘巨舰还有什么其他的军力。”福山城城代松前藩一门众的松前景广问道。

    “城代大人,卑职没有办法突破明人的拦阻。无法在西虾夷地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