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81章

明末苍茫-第81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兄,此番黄家兄弟遇此不幸孟某也是极为悲痛,不过,眼下盐市因此纷乱,孟某也是极为担忧,孟记愿与罗家共同出力接过黄家的烂摊子,还我扬州盐市的安定。”孟广山也是态度恳切,语气哀痛的说道。

    这个混蛋,当真是铜墙铁皮,如果不是事实摆在眼前,罗东辉当真有些相信了对面的这个面相相当之忠厚的中年人。

    罗东辉这个憋屈,几日前还是黄家罗家谋夺孟家,今日孟家惦念上黄家了。

    “这个,”罗东辉摇扇沉吟,说实话他是希望离孟记愈远愈好,太血腥,太暴力了,虽说他有家族作为后盾,也惧怕对方的恐怖的手段。

    只是,他更害怕的是如果他拒绝,是不是某天他也被哪股教匪水寇劫杀呢。他正心头翻滚思虑如何回绝时,老孟说了个让他惊诧的消息。

    “罗兄不知,孟记自有低价盐的来路,不过苦于出货有限,因此想同罗家合伙扩大财路。”老孟放出了诱饵,他就不信罗东辉能稳得住。

    “哦,这低价盐货是官盐几成。”罗东辉不可能不敢兴趣,毕竟几大家放出的盐货大部是私盐,大略只有官盐的七成,这才是盐商们暴利的源头。

    “五成,罗兄,只有官盐的五成。”孟广山继续诱惑罗东辉。

    罗东辉此时已经是被巨大的惊喜包围了,两成啊,如果这一年多出多少进项啊。

    “孟兄,不知盐货产量如何。”罗东辉保持冷静,产量太少还是没有大的裨益。

    “罗兄,此地盐货产量足够扬州各家所需。”

    “哦,如此甚好。”罗东辉眼中精光一闪,这绝对是大进项无疑了,孟家找到自己还是为了开拓盐市,有所求就好,想合伙就好。“不知扬州我罗家可得多少份额。”

    孟广山心中一喜,罗东辉这是开始讨价还价了,事情基本成了。两人商讨了多时,并愉快的共进晚饭后,孟广山才欣然离开,协议已成,双方都是极为满意。

第一百四十章 警讯传来

    刘文正几日后得到了从几个方面得到的消息,孟家身后是一个在北方的军将,具体的情形是不得而知了,不过,只是这一个消息就让刘文正立时汗流浃背。

    大明的骄兵悍将都在北部九边,当年辽镇总兵李成梁以及其儿子李如松,李如柏等李氏家族在辽东就是半独立的军阀,他们利用朝廷拨付的饷银和自家走私经商得来的银钱养了八千精壮家丁,战力在大明可谓顶尖,就连朝廷都得哄着、让着李家。

    其他的如此的军将也是不少,秉性大多凶狠,向来独霸边贸,走私马匹,皮毛,人参,木材等物品,蓄养精壮家丁,心狠手辣,就连向来喋喋不休,到处乱喷的都察院等处巡察御史们也等闲不愿涉及此类人等,都是亡命之徒啊。

    孟家降服于此人,可见其势力远在孟家之上,也在扬州诸人之上,否则孟家绝不会这般有恃无恐。

    刘文正倒是不怕官面上的打压,不过是粗鄙武夫,官场上的文官不会给他们多大的脸面,赤膊上阵为其爪牙,但是黄家的下场呢,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什么手段使不出来。

    刘文正大骂黄明远、罗东辉,尼玛,看看你们惹了什么人,自己将自家身家性命送掉当真活该,死的好。

    问题是将本大人也牵连在内你们当然是该死。刘文正一时惴惴不安,他明白对方一定会找到自己头上,不过到底是寻仇还是协商合作就不得而知了。

    几日来,刘文正无心处理庶务,告病在家,本来是心病,最后竟然身体微恙,卧床休息了几天。

    这日,刘文正身体稍好,管家来报,罗东辉、孟广山前来拜见。刘文正心中终于安稳下来,这是来讲和来的,绝不会错,否则不会是孟广山和罗东辉一道前来,定是两人谈妥了某些条件合流了。

    “刘大人,小人拜见大人,是为了扬州黄家事宜,”见面寒暄过后,孟广山恭敬言道,“今黄家遭遇不幸,我等扬州商人都是大为悲痛,望诸位大人早日抓到匪徒,我等商人才能安心经商。”孟广山一如既往的恭谨。

    “是啊,大人,我等都是兔死狐悲,心下凄然,今日黄家下场太过凄惨啊。”罗东辉旁边附和道。

    “两位放心,官府定会缉拿凶徒,给扬州诸位一个交待。”刘文正正色言道,他对于孟广山一如既往的恭谨十分满意,这也是个晓事的,如今占了上风,却没有一丝得色。

    “刘大人,黄家如今主事人不在,盐业生意混乱不堪,关系扬州盐业昌盛,小人们有意为大人分忧,接洽黄家盐业,理顺扬州盐业贩卖,不知大人的意思。。。。。”孟广山笑容可掬的问道,手里奉上信札一封。

    “这个嘛,事关朝廷盐业,还须从长计议,”刘文正命家仆手下,口里却是拖延。他心里大骂,方才还同情黄家,如今就要拿下黄家份额,真是口蜜心剑贪婪之辈。

    “正是,黄家方才遭遇不幸,扬州人心不定,大人正须权衡一番。”罗东辉一旁敲着边鼓。

    两人告辞走后,刘文正从信封中取出五万两白银的钱庄银票和城东一个三进宅院的房契,刘文正看的是两眼放光,短短一月内进项十余万两银子。

    刘文正考量半晌,咬牙认了,他晓得这个位子是个肥差,不晓得多少人盯着,他是没有可能常坐下去,在位不多收拢些许好处,过后可是没有这等好事了,至于黄家,不是他刘某人不义,谁让黄家的主事人一个都不在了。再者说来,他刘文正的利益并没受损,不过是换了个合作人选罢了。

    杜立一连几日好好游历了一番扬州风物,扬州的繁华富庶让杜立晓得了大人在此与孟家合作的用意,破虏军的发展离不开海量的银钱,掳掠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借用孟家在扬州立足才是破虏军发展的根基。

    在杜立看来运河上北上南下川流不息的漕运船只就是流淌的银河,破虏军哪怕只是小小的收拢一笔,就足够了。

    晚上在姜载买下的三进宅院后进,昏暗的烛光下杜立正中端坐,而姜载在一旁陪坐。

    “大人,这些备队人员还都在各处宅院等候。”不到三十颇为精壮的姜载低声道。

    “嗯,今日孟家和罗家已经同御史谈的差不多了,再等几日,事情办妥后,我再返回石岛。”杜立转向姜载笑道,“老姜啊,此番事情办的干净利落,我会向大人请功的。”

    “这都是大人整训有方,我等当初不过就是会些打打杀杀的。”姜载笑着拱了拱手。

    “嗯,不是我,”杜立急忙抬手制止,“是大人,我等都是大人简拔出来的,在石岛也都是大人指点下操练的。,这个一定要记住。”

    “是,属下晓得了。”姜载急忙施礼道。

    杜立又看了看姜载,直到姜载又躬了躬身,这才收回目光,他如今的隐秘行当里面门道不少,权限也大,但是这些所有的根基都是建立在赵大人的绝对信任下,没有赵大人的信任,他杜立什么也不是,因此,在军情司,他最忌讳拉帮结派,向来他都是将赵烈赵大人挂在嘴边。

    外面传来轻轻的敲门声,短促而有力。

    姜载起身走了出去,须臾姜载拿着一个信札走了进来。

    杜立一看到这个信札,他不禁一怔,因为上面绑着两根红色的羽毛,二级警讯。

    在赵烈的主持下,军情司和内卫司的通信有四级,一般情形都是一级。而有些棘手的列为二级,很严重的列为三级,关乎赵烈和破虏军生死的列为四级。

    此番杜立第一回看到有一级以上的军情司警讯发出,而且发生在他不在石岛期间,可见很可能石岛有大事发生。

    杜立没有迟疑,急忙起身,从姜载手里接过信札,打开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字,“速归。狗子。”

    狗子是他的副手王弼的小号,除了他没人晓得,杜立来了扬州,在家中坐镇的就是王弼,看来发生了王弼也不能做主的事情了。

    “姜载即刻通晓一声,明日四个队同我返回石岛,这里的事宜你先看顾着,我估摸没有什么大事了。”杜立当机立断,既然扬州的事已经平稳,家里又来了警讯,他是不能耽搁了,须即刻返回,以防不测,毕竟大人如今也不在家中,石岛如今是根基所在,不容有失。

    “大人放心,此处料想刘御史不会再行生乱,他还没有这个胆子。”姜载撇了撇嘴,“只是大人,我姜载同建奴仇深似海,总是在这同建奴搭不上界的扬州无所事事,着实憋屈。”

    “行了,这话以后不要讲了,”杜立打断了姜载的话,“扬州和登州是仅次于石岛的所在,扬州干系我破虏军的钱粮,乃是我破虏军的命脉,我将你放于此处,就是因为你的干练,你晓得吗。”

    “原来如此,属下受教了。”姜载躬身道。

    “至于建奴那里,我今日答应你,将来必让你有报仇雪恨的一天。”杜立看向姜载。

    “谢大人成全,属下必会在扬州尽心办差。”姜载拱手道。

    两日后,孟广山和罗东辉被告之,刘文正刘大人召见。

    ps拜求推荐收藏,谢谢诸位支持。

第一百四十一章 风雨欲来

    近十几日相安无事,从登州陆续传来的消息,杨景堂和他的长子杨泰并没有什么过多的举动。

    杨景堂还是照常到都司当值,而杨泰根本是踪迹全无。

    但是,赵海明一点都没方松心思,本人不动,不意味着杨家没有在暗中行事,毕竟杨家门下行走的人可是不少,私下的动作根本是监看不到的。

    这日,西北风大起,寒风带着浪峰不断拍打着海岸以及岸边的战船,飞溅的水雾四散,战船则是随着海浪起伏着。

    “秉大人,苍山号和乳山号巡海还没归来,大人您看。”黄铁山向赵海明报秉道。

    赵海明推开窗户看看外呼啸的北风和拍击的海浪,“派出一艘海沧通晓他们即刻回港避风吧。虽说,现下风浪尚可,只怕明日更甚。”

    “属下即刻派出战船。”黄铁山躬身道。

    “晓得船头,风大浪急,还须小心行船。”赵海明叮嘱道。

    “遵命。”

    黄铁山起身而去。

    “大人无须多虑,都是老船头了,自会小心行事。”王哲在一旁宽慰道。

    “但愿如此啊,这个鬼天气,着实让人头疼。”赵海明阖上了窗扇。

    外面传来叩门声。

    “大人,登莱巡抚衙门差人到了,这是李巡抚的谕令。”马彪进来奉上一个信札。

    赵海明闻听微微一愣,旋即接过信札,拆开一看。

    上面俱言,登莱都司镇抚王宁几日前向李嵩告发威海卫指挥使赵海明,罪责是克扣粮饷,中饱私囊,隐秘水师船只,公器私用,走私海货。

    而登莱总兵杨国栋附议申斥,杨国栋是名义上的登莱总镇,他既是登莱总兵,也是登莱都司的都指挥使,他既掌控战兵,也节制登莱都司的卫所兵,加上又是大阉魏忠贤一系,在登莱可谓权势熏天,就是登莱巡抚李嵩也得敬着点这位爷。

    李嵩在谕令中明示,五日后赵海明须到登莱巡抚衙门应讯,届时登莱巡抚李嵩、登莱总兵杨国栋、以及登莱都司的三位指挥同知都会在列,到时,赵海明可为自家辩解云云。

    赵海明皱眉将信札看完,转身递给王哲,“看来杨家当真是想让我赵家身败名裂啊。”

    王哲接过信札,细细研读。

    “前些时日,亏我还让崔海走了趟石岛,通晓赵猛诸人,小心在意杨都司,烈儿正是在都司治下,没想到,这个杨景堂根本没看上烈儿的左千户所,而是盯上了我找某人的乌纱帽,哼哼,真是睚眦必报啊。”赵海明切齿痛恨。

    赵海明万万没想到,杨景堂根本就没想找回些许面子,而是让他这个家主去职丢官,进而毁了赵家在登莱的根基,够毒够狠。

    “大人,此番这个王镇抚肯定是杨景堂授意出来诬陷大人,只是这个贪墨粮饷就是个恶心人的,隐秘船只公器私用诸事,也是不易查实,除非。。。”王哲询问的看向赵海明。

    “除非威海水师营有人指认。”赵海明脸色沉了下来。

    所谓贪墨粮饷,就是泼脏水用的,很少能用这个借口惩戒军将,这是因为,粮饷从兵部谕令发出,户部划拨那刻起就开始被漂没了,到了下面的千户所,只剩下区区五成多点。

    这期间,兵部户部,登莱巡抚衙门,登莱都司,卫指挥等等克扣,如说克扣粮饷,这线上的一串各个衙门诸位大人都得牵连下来,这要是一层一层的往上追究,能到得朝廷六部内阁去,谁能追究的了,就是万岁爷都捏鼻子认了这个漂没成例。

    因此,这个举告真是杀人的罪名是隐秘船只,公器私用,走私海货上,这个罪名虽说人赃俱获很难,但是,如果有部下出首指认,背叛了赵海明,那么李嵩虽说没有将赵海明革职的权利,但是有举告,有其部下出首,那么李嵩就可以下令让赵海明停职待勘了。

    只要赵海明离开威海卫指挥使的位置停职回家待勘,那么接下来,在威海水师稽查赵海明的罪名甚至栽赃赵海明的罪名,就易如反掌了,想来杨景堂有的是办法,而落井下石的人也不会太少,趋红踩黑人之常情。

    赵海明有没有贪墨军饷以及其他问题,当然有,不克扣军饷如何豢养家丁,没有精锐家丁如何上阵杀敌,这都是如今大明军将的成例了,至于隐秘船只那更是有了,赵烈起家的船队就是赵海明的赠与的。

    其实就是没有罪责,杨景堂诸人在赵海明停职的水师营,炮制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此时又回到开头,人赃并获真是太难了,那么只要有人出首,有个停职的借口足以了。

    “今日有几个船头没来。”赵海明问道。

    “大人,有汤节、胡胜等八个船头没有在值,其中六人是出海归来休憩船只,汤节、胡胜是昨日称病告假三天。”王哲想了想道。

    “王先生速速列出一个名单。”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