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407章

明末苍茫-第407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才来,我们在这里要冻死了。”刘钧的声音传来,颇有些颤抖的意味,任谁在寒冬腊月在这里苦等了几个时辰都得急了。

    “如果想要安全进去就得等着,要么被守军发现挺尸吧。”

    云姑不吃这套,他们之间谁也别指挥谁。

    “小心潜入前面的坡底,等我信号摸进大堂。”

    云姑转身离去,气的其他三人心里把她祖宗三代骂尽了。

    守卫大厅的两个军兵此时有些迷糊了,后半夜任谁也熬不住,有些小瞌睡是正常的。

    “小唐啊,你们两个到后厨喝点热汤,还有几个饼子,这天太冷了,吃点东西,暖和一下。”

    云姑从外面的黑暗里走入大厅。

    “这,这好吗。”小唐有些迟疑,按说他们不允许擅离职守的。

    “没事,我给你们看会,你们吃完饭再回来嘛。”云姑一副大包大揽的模样。

    “多谢云姑,还是云姑照应我们啊。”

    小唐嬉笑着带着那个军兵走了,云姑总是如此,小唐没有多想。

    云姑看看四下没人,又是发出猫头鹰的叫声,须臾,刘钧等三人摸了进来。

    “东面棚顶有个入口,是留出来修理房顶的,你们爬上去进入顶棚的隔层,那里很宽大,就是有锯末垫底,不过很暖和,食物我给你们送来,快去,时间不多了。”

    云姑很紧张的低声道。

    三人点点头,爬上两丈多高的棚顶对他们不是事,他们甩出铁钩勾住梁柱拽着绳子很是快速的爬了上去,须臾人踪不见。

    等到两个军兵返回时,这里只有云姑等待着他们。(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七章 建奴分兵

    颜继祖听闻建奴大军南下直驱山东时,这位大明山东巡抚立时大惊失色,此时文人出身从未接触兵事的巡抚大人简直可以用手足无措来形容了,兵凶战急的事情他哪里经过,这在大明都是丘八的事情。

    同时他也接到了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杨嗣昌的命令,让山东即刻出兵扼守德州这个山东的北大门,防止建奴大军叩关而入直下济南,到时山东的局面就无法收拾了,建奴可以直下山东中南。

    幸亏介于建奴大军一步步逼近山东,颜继祖已经将驻防青州的刘泽清部调来济南驻守,因此在军务上总算是有可以会商的人选,此时他真是庆幸啊。

    他即刻将山东总兵刘泽清、镇守参将王丰找来商议,没法子,他是山东的军政头一号大员,守土有责,不容推卸。

    “禀严大人,本将观建奴大军南下的目的还是从德州开始向南的一些县城,这些都是建奴可以劫掠的地方,这些地方守城的兵丁不多甚或根本没有,都是衙役和青壮仓促上阵,建奴几乎一股而下。”

    刘泽清此时尽显老将的范儿,一上来就是侃侃而谈,颇为的成足在胸,其实他也是为杨兵部的决断敲敲边鼓。

    他对京师的消息是十分关注的,他可是知道如今杨嗣昌乃是万岁爷近前的宠臣,据说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比首辅还要重要,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这样的人物不恭敬着还要如何。

    他的话就是一个意思,嗯,杨兵部的决断就是高明,没说的,跪添意味明显。

    “刘大人的意思是建奴还是攻打一些小城抢掠。”

    颜继祖眯着眼思量着刘泽清的话。

    “正是,京畿的涿州、保定、天津卫等坚城建奴一个都没有攻击,只是攻伐县城而已。”

    刘泽清给了肯定的答复,他说的他自认为没错,建奴大军确实气势汹汹,但是对有重兵防护的州城和军州都没有攻伐,摆明不想折损太多,说白了建奴就是来大明打草谷的,不是死拼的。

    要不说杨兵部也是有些真材实料呢,看的还是比较准的,知道建奴是柿子捡软的捏。

    “如刘大人所言,德州城才有守军五百岂不是危在旦夕。”

    颜继祖自言自语道,他真是对德州心里没底,德州可算是山东的北大门,杨兵部认为只要守住德州,建奴大军就不敢大举南下了吧,问题是德州如此薄弱的兵力守城是不可能的。

    “刘总兵,本官命你即刻统领三千本部兵马前出德州,一定要守住德州,不能让建奴破城。”

    颜继祖对刘泽清下了死命。

    刘泽清立时张口结舌,他方才说白了就是显示一下他辽镇出身,对建奴的熟识而已,真的,就是显摆一下啊,当然也是恭维一下这位杨兵部,他没想到颜继祖敢派出如今济南的主力守卫德州。

    他相信大明筛子一样的官场,他说的话早晚会传到杨嗣昌耳中,这就是成了,日后再孝敬一下这位万岁爷身边的红人,他这个总兵做的就是更稳了,没想到给自己拉来了这么一个差事,这次显摆的太坑爹啊。

    小小的德洲城哪里有济南府的城防坚固,何况坐拥近二十万百姓,这里面怎么也能征集两万青壮,那么加上守军济南可算是固若金汤来形容了,德州,哎,德州能守住吗,但是他刚才话说的太满了好嘛,怎么破。

    刘泽清此时真是自掘坟墓的赶脚。

    其实这也是老官僚颜继祖留的心眼,他只是说杨兵部下的谕令说山东须得守住德州不失,但是没提援军什么的。

    “大人,济南城可是有德王殿下驻跸,此外还有近二十万百姓,这可是万万不得有失啊。”

    刘泽清急中生智,祭出了大杀器,德王乃是大明的藩王,封地就在济南,这是谁也不敢轻忽的存在,济南失陷德王有失,地方官员几个脑袋都不够砍得。

    “济南城城高三丈有余,乃是有名的坚城,还有王参将一千余军兵,再有城内还有数万青壮,足以守城,倒是德州这个北门一开,建奴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大举南下,还是杨兵部所言的德州紧要啊。”

    刘泽清知道杨嗣昌的位高权重极为受宠,他颜继祖更是知道,他还知道杨嗣昌因为剿灭叛逆有功,甚为天子倚重,甚至凌驾于首辅刘宇亮之上,这样的人物发下的谕令他敢不听吗,如果忤逆这位爷,建奴退去后,他的官途岌岌可危了。

    “怎的,刘总兵连兵部的谕令都敢不遵从吗。”

    颜继祖立时用兵部的这个大棒压人,他可是知道刘泽清这厮也是个刺头,也有抗命的前科,但是方才刘泽清大赞这道命令好时,颜继祖就晓得刘泽清这是向杨嗣昌示好呢,显然很是敬畏杨嗣昌,如此就好办了,他刘泽清有怕的人就好。

    刘泽清面如死灰,杨嗣昌他真是惹不起,到了德州他也没信心守住城池,坐蜡就是说他了。

    赵烈正在官署同兰明山商议留守的两万备军的分布,按照赵烈的想法,主要分成三大块,登州、登州水城以及石岛,这是防护的重点。

    他倒是不怕建奴的来犯,破虏军只要出阵,建奴的大军就不要想攻伐登莱了,他怕的是朝廷的官军在关键的时候扯后腿,这是最致命的,若论无下限大明官场中人是也。

    杜立匆匆进入,在赵烈耳边轻声低语了几句,赵烈听完向后靠坐了过去,他长长的舒了口气,终于等来了建奴的分兵,很好,很好。

    “立即聚将。”赵烈长身而起一拍桌案。

    随着赵烈的发话,快马向军营和水师营飞驰而去。

    但是整个石岛从外表上看还是极为的平静,因石岛的军营已经同外面完全隔绝了,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军营内部的情形,为了达到突袭的隐蔽性破虏军也是做足了功夫。

    晚上,赵烈回到家中,在晚饭时分他宣布了建奴分兵攻伐山东的消息。

    饭桌上立时沉寂,一家老小都是明白赵烈出兵的时候到了,决定赵家命运的时候到了。

    别看赵烈以往拥有对建奴的数次大胜,但是对上的建奴军兵数量不是太多,而且都是猝不及防下被赵烈突袭的或是打击的,可算是剑走偏锋,但是此次决然不同了。

    此番建奴十余万大军,这是一个什么体量的庞大军队他们太清楚了,而破虏军的数量要居于绝对的劣势,这就是一隅对一国的劣势。

    “烈儿,破虏军能有多少军兵出征。”赵秦氏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道。

    亚丽山德拉、李霖、赵娥的眼睛也都是看向赵烈,在没有上阵的女子来讲,看双方的实力当然首先从数量上来看,至于军兵的精锐,再精锐也得看数量吧,这是女眷们看两军对阵首先看的。

    赵烈苦笑一下,他思量了一下,破虏军骑兵加上铁拳、蛮狄骑兵合计一万六千人,战兵两万三千余人,济州营、朝鲜援军合计一万余人,和人军兵四千余人,炮队一千余人,

    “孩儿此番统领破虏军五万五千人全甲精兵同敌军决战,定能大胜而归。”

    赵烈为了安稳女眷的心,没有说这里还有朝鲜和倭人的杂兵,否则更是让她们脆弱的心里无法承受。

    赵秦氏舒出一口气,接着又叹了口气,

    “烈儿啊,按说五万余军兵不少了,不过建奴大军十万余众,你还要同建奴野战,这军兵人数还是多些好啊。”

    赵秦氏极为认真的看着赵烈,眼中神色还是极为的不安

    “烈儿,为娘的看各个卫所的备军操练的相当精练,为何不将他们也带去战阵。”

    李霖、赵娥也是点点头。

    得,还是数量上的事啊,赵烈一时无语。

    “娘,此番儿子要用骑兵突袭建奴大军,备军没有战马无法长途奔袭的。”

    赵烈苦笑道,抽取了六千精兵后,剩余的备军相比还是差些,当然如果有备马,让他们上阵还是可以同汉军旗对战的,但是马匹呢。

    赵烈为了给这五万余人配备战马已经是竭尽所能了,不是钱的问题,银钱赵烈有,但是马匹呢,能够购入的战马就是这些了,由于石岛商人在各地购入战马,这两年大明的战马一匹已经到了六十余两银子,这往往还是有价无市。

    在这还要留些力量卫护登莱这个大本营,尤其是石岛,绝不容有失。

    “好了,不要婆婆妈妈的了,若论战阵争雄,你的儿子可是戚爷再世。”

    赵海明笑着拦阻了赵秦氏的继续惦念,赵海明拿起一杯酒,

    “烈儿马上就要出征了,为父的坚信烈儿定会尽歼蛮狄,为我汉家重整河山,来,饮胜。”

    赵海明话充满对赵烈的期许,他相信他的这个二儿子定会大败建奴,甚至,鼎革江山。

    赵烈、赵猛一同举杯轰然引胜,气氛热烈。

    其他女眷也说不出什么来,赵家如今看来就是大明抗击建奴的最后指望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八章 恨欲狂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赵烈站在院内同家人依依惜别,他抱起了三个儿女好好的亲热了一番,并许下了无数不平等条约,答应他回来后一一弥补。

    之后赵烈同亚历桑德拉、李霖一一拥抱告别,两人都是眼睛红肿着,他们知道这一别再相聚不知何时,昨晚都是以泪洗面。

    赵烈最后跪拜在赵海明和赵秦氏面前重重叩首,“孩儿此去定斩胡虏于马下恢复汉家荣光,家里一切劳烦二老了。”

    “我儿为国尽忠,是我赵家的荣耀,家里自有我和你大哥,你绝无后顾之忧,到时定会还你一个安稳的石岛。”

    赵海明上前扶起赵烈,他也是眼中含泪,他深知此战的艰险,不过赵家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我儿谨记,如事不可为不可固执行事,退回登莱方是上策啊。”赵秦氏擦着眼泪叮嘱。

    “胡说,未战先言败,哪有这番道理。”赵海明一瞪眼。

    赵秦氏根本不看他,这是她同儿子的谈话,同这个老头子没啥关系。

    赵烈自行离开,而家人都留在院内,如今蒙蔽行动还得继续。

    赵烈一行人入驻石岛大营,立即开始准备出征的一切事宜。

    “禀主公,二十艘宋级战舰,三十余艘唐级战舰以及三十余艘商船全部准备好了,军兵随时可以登船出发,火铳、刀枪、铁盾、铁甲、马甲全部发放,马匹也全部集中起来,粮秣也已经装运上船了。”

    韩建将所有的事宜禀报了一番,如今他就是破虏军的大管家,掌管着破虏军此番出征的一切筹划的落实。

    而黄汉已经被赵烈派往济州,他被授命统领早已在济州待命多时的数万破虏军直达莱州湾,在那里济州和石岛的破虏军将会会师共同参与这场前所未有的国战。

    “很好,你们同万基、唐显文完成的很迅快,此战你们当属头功啊。”

    赵烈表示满意。

    “主公,这么多的军兵登船,恐怕有心人会看到,会不会走漏风声。”

    唐显文有些不安,他深恐屏蔽行动功亏一篑。

    “无妨,对外宣称就是出击辽东,石岛这里的军兵较少,凭着这里的一万多人,就是建奴的细作也不会认为我们是前去决战的,嗯,放出风声,近日破虏军出击旅顺。”

    赵烈一摆手安抚了唐显文,同时下达了新的命令。

    “大人,此番是否不去祭拜忠烈祠,属下怕朝廷会狗急跳墙。”杜立有些担忧,最近他感觉很不好,但是还没有摸着门路。

    “去是必去的,这是告知这些年为国捐躯的老兄弟们,此番是为他们报仇雪恨去了,至于安全,那是你们的事。”

    赵烈不会改变他的这个习惯,英烈必须要得到尊重,有了这次就可能因为其他的事情有了第二次轻忽,这样每次大战前祭拜英灵就要被搁置,这是赵烈不允许的。

    如果他轻忽了,他的后人呢,他做到从无遗漏,后人自己看着办。

    这一日晨时,忠烈祠突然拥入了大批的破虏军军兵,他们将大门口守护住,任何人不得入内。

    赵烈的护卫们仔细搜查着忠烈祠里面的人和物。

    接着赵烈在百余名护卫的随扈下进入忠烈祠,按照习惯,他直奔后面的陵墓。

    赵烈在祭坛上郑重上香祭拜,献上三牲祭品,一切仪式结束后他看着前方从平地蔓延到后面山坡的无边无际的墓碑久久无语。

    这些热血明人用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