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398章

明末苍茫-第398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这个败家子全无察觉,他立即决定任命老中松平信纲为总大将,准备船只跨海剿灭叛乱。

    但是,剩余不多的水军向他禀报,破虏军的战船已经在隔绝了北九州,摆明了就是不让幕府派军平叛。

    一时间,德川家光有吐血的冲动,这个赵烈真是德川家的死敌,什么时候都是阴魂不散。

    但是想起酒井忠世的死谏,德川家噶按捺住愤怒决定隐忍。

    当然隐忍不意味着全无举措,坐看叛乱蔓延,他同大佬老中们商议后作出了决断,派人乘船出海绕道前往西南九州的萨摩藩。(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三章 济州备战

    林庆业接到王上的命令是统领五千火铳手、步弓手以及长枪手前往仁川港集结,等待明军前来汇合,最后的目的地是倭国,也就是说这只朝鲜军要同明人一同征伐倭国。

    身为一个弱国屈指可数的几个能建奴甲兵对阵一番的将领,林庆业这辈子有几个念想,一个就是能歼灭北部的蛮狄,恢复朝鲜的名望,他一想起丁卯胡乱时朝鲜被迫屈膝投降的事情就是奇耻大辱。

    当然,对倭国这个占领蹂躏了大半朝鲜国土并且焚毁了王国的死敌,林庆业也总想有一天与其一较长短,击败倭国武士恢复朝鲜的荣光是朝鲜武人的夙愿。

    当然依朝鲜可怜的军力根本没有攻伐倭国的希望,北面的蛮狄不断的入侵,几年就来一遭,抢掠银钱和丁口,朝鲜自身难保,何谈攻伐倭国,林庆业估摸他这辈子没啥希望。

    不过幸亏朝鲜还有大明这个宗主国,大明要攻伐倭国,朝鲜也终于有了搭顺风船的机会。

    此番他林庆业能被大王任命为这支军兵的节制使,是王上对他的看重,也是他林庆业的荣耀,他这支军兵定会为大王击败倭寇,一洗百年屈辱。

    当然林庆业也是心中腹诽,都是火铳手和步弓手,长枪手和刀盾手,骑军呢,这样的军兵列阵同倭寇野战是不成的,他询问的结果就是明人只要求了这些增援,林庆业一头雾水。

    五千余人在仁川港登上明人巨舰,随着庞大的明人舰队来到了济州岛后,林庆业被告知,他们这支队伍要去攻伐建奴而不是远征倭国。

    这个倒没什么,建奴也是朝鲜的死敌,更是朝鲜啊最现实的威胁,如果说对朝鲜的威胁的话,如今建奴的威胁比倭寇大多了。

    问题是,这些朝鲜军兵被要求都要学会骑马,这也可以,但是提供给朝鲜军兵都是济州马,而明军的骑兵的坐骑都是高大的石岛马,这是什么意思呢。

    “本将问一下马总镇,我朝鲜军为何乘坐的都是矮小的济州马,而这些军兵都是石岛马。”

    趁着总镇马全福来到这里时候,林庆业上前质问,语气大大的不善。

    林庆业此人敢于打硬仗,也善于操练朝鲜军兵,按说早就应当是北地边军的一方节制使大帅,到前些时候还是掌控三千人的偏将,就是因为他这个臭脾气,要不是朝鲜北部蛮狄入侵频繁,需要他这样善战的将领把守当炮灰,他林庆业早不知道被玩死多少回了,到了这里他这个脾气还是不改啊。

    黄茂林对朝鲜军兵这些手下败将本来就不大看得上眼,此时看到这个朝鲜军将这么炸毛,心中不忿,就待发作。

    马全福拦阻了他,平日里脾气暴躁的马全福此时却是笑眯眯的,没法子,赵烈大人严令,同朝鲜军兵相处好,只要能将他们哄上战场同建奴死拼就是胜利。

    因此马全福这个态度就好上不少,他是不敢忤逆赵大人的意思行事。

    “林大人,你有所不知啊,这些战马动辄百两银子,我军没有那么多战马,这些石岛马都是给战兵准备的,只要是火铳手都是济州马。”

    “不是马总镇看不上我朝鲜军,故意不给配足了吧。”

    林庆业那是心里想啥嘴上突突啥,就是一个招人烦的命了,一般人就是心里这么想,嘴上也不能直接说出来,他这张臭嘴也是没治了。

    马全福心里这个腻歪,特么的这个瘦高个的朝鲜人真是个万人厌啊,主公怎么找了这么个刺头。

    “这样吧,林节制使同我到那边的军营走一遭,眼见为实嘛。”

    林庆业点头同意,这人直行,说什么都不带谦让的,你让我去,我就去看看,什么我去不大好这话他是不会说的。

    马全福心里叹气但是还的协调着办理,没法子,李禄没有从小琉球返回,他就得协调全岛的破虏军以及外军。

    如今大战在即,赵烈已经开始将所有的精兵强将全部调回。

    北华如今有近万的新备军守卫,数万的乡兵协助,已经没什么不放心的了,如今倭国幕府忙着四面救火,根本没有外顾的能力。

    于是马全福和黄茂林以及两万余人的北华军主力来到了济州岛,汇集济州镇五千战兵以及三千朝鲜兵、四千和人军兵一同备战。

    当马全福带着林庆业来到李玄带领的朝鲜军兵所在的军营时,朝鲜军兵正在列队操练。

    三千余朝鲜军兵火铳手四段击,他们射击完毕后前排的军兵迅疾的撤向后方,后面的军兵立即补充到位开火,四排军兵快速准确的完成射击退后重整的行程。

    给林庆业的印象就是流畅没有停滞,火铳手全部发射完毕后长枪手的方阵涌了上来,后面的长枪手们强壮有力,他们组成了移动的枪林,森森然的轰轰的齐整的向前踏步前行,三千人的军势比普通万人的朝鲜军兵的气势还要足。

    林庆业本就以能练兵知名,一打眼就看出这支军兵极为的雄壮,操练这样的精兵那是要极为严苛的整训的,哎,不愧是大明的精锐啊。

    林庆业看看眼前移动的齐整方阵,对当时脆败于建奴手中也就是释怀了。

    “属下朝鲜军指挥使李玄拜见马总镇。”李玄上前抚胸向马全福行军礼。

    “本镇就是带着朝鲜国来的节制使林大人到处看看,不用拘礼。”马全福回了一礼。

    什么什么,朝鲜军,就是济州的朝鲜军兵,对于大明占据了济州,朝鲜王的解释是占用,他当然没有脸面说他已经将济州割让出去了。

    林庆业等人虽说颇有微词,但是王上准了,还是对朝鲜有大恩的宗主国大明所为也就是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听闻他刚才看到称赞的雄壮的军兵是济州朝鲜兵,林庆业可是惊诧万分,什么时候朝鲜军兵如此操练有素孔武有力了。

    “你是朝鲜军将,你的军兵都是朝鲜军兵吗。”林庆业不管这个一叠声的问道。

    “本将正是济州朝鲜军的指挥使李玄,麾下全部都是朝鲜军兵。”

    李玄傲然道,来的朝鲜的军兵他去看过,看到那些登岸时乱蓬蓬的干瘦的朝鲜军兵,他真是看不大上眼,仿佛又看到了昔日朝鲜边军的影子,当然他同李氏有深仇,只会幸灾乐祸罢了,还是那些无用的鼠辈。

    “李指挥这些军兵一看就是精兵,看来李大人也是练兵的好手啊。”

    林庆业眼中放光的看着那些已经操练完毕如松肃立的朝鲜军兵。

    “这都是各个明人总镇大人们教导有方,本将不敢居功。”

    李玄向着马全福微微躬身,他是为了这支朝鲜军费劲了心思,但是绝不敢大刺刺的居功,毕竟明人总镇马全福就在一旁呢。

    “不用谦逊,你练得好就是练得好,李玄你的功劳赵大人不止一次提及,好好干吧,前程无量。”

    马全福一摆手道。

    听了马全福的话李玄的骨头都轻了几分,他可是看出了赵烈将来真是有问鼎中原的可能,无他,就是依仗着破虏军这支强军,而他李玄是不是算是简在帝心呢。

    林庆业则是对这些静立如松的精壮朝鲜军兵百看不厌,他心里想的是,看来我朝鲜也能练出这样的强兵啊,不让明人专美啊,那么回去朝鲜后是不是。。。。

    李玄对林庆业的心思心知肚明,他心中腹诽,就是朝鲜君臣的样子也能练出强军,平日里对武人打压,到了战乱时才想起来晚了,在那里谁有强军谁就是王上和文人大臣的眼中钉,能得善终就是烧高香了,手握强军,那就是自寻死路。

    在这里看到朝鲜军兵的备马也是济州马后,林庆业心里舒坦了点,这么精壮的军兵也是骑乘济州马,他心里平衡不少。

    下一站,他们赶到了另一处大营,林庆业惊讶的发现,这里的军兵都是倭人,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倭人军兵能为明人效力呢,这两方不是死敌吗。

    当得知,这些军兵都是在虾夷地留下的倭人青壮时才释然。

    只见这些倭人军兵正在练习骑马,这个时候大战就要爆发,没有时间按部就班的进行,但见所有的军兵都被绳索绑在济州马上,行不行的成不成的在马背上混吧,这个方法学成很快,但是就一样太折磨人。

    林庆业观察这些倭人确实是能忍耐,他们很多人的大腿内侧和手上被磨得鲜血淋漓,但是还在咬牙坚持不退。

    至此,林庆业没啥可抱怨的,既然其他两军都是济州马,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回去后,林庆业是任劳任怨的整训朝鲜兵,谁敢偷懒,不用明人军将发话,林庆业第一个就不放过,令五千余人的朝鲜军军容整肃起来,火铳手的操练极为的熟练,马术也是同倭人军兵一样绑在马背上来,以图尽快掌握,好在不需要上阵搏杀,就是骑乘罢了。

    月余后,济州所有军兵整训完毕,只等号令。(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四章 倾国而出

    盛京大清的王宫内,女真贵族上层齐聚一堂,可说是这两年最为齐整的一趟了,无他,大清的万岁爷皇太极要为他们排排坐分果果。

    如今心宽体胖的皇太极威严的步入龙案后,他看向下面的一种女真王爷、贝勒、贝子、大臣们。

    “此次召集你等朝会,就是商议讨伐明国之事。”皇太极洪亮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

    所有的臣下都是摒心静气的听着,因为皇上的下句话就关系到各自旗属的喜怒哀乐了。

    “寡人思量多时决定命武英郡王阿济格、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睿亲王多铎、贝勒阿巴泰统领大军攻伐大明。”

    皇太极此言一出,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都是露出了笑容,而其他一些王爷贝勒则是失望起来。

    其实只要是大的征战比如说伐明,所有的八旗女真精兵都会抽调,但是谁是主将很关键了,他所在旗的固山额真就是收拢缴获的丁口和钱粮的。

    八旗的缴获向来是上交一少部分,多半被八旗军兵私下藏匿,因为这事上两番伐明回来后已经惩处了一些牛录等甲兵,但是这个行为屡禁不止,没法子,八旗军兵出生入死为的啥,为的就是能劫掠一些钱财补贴家中不是。

    所以负责清点缴获的固山额真手对自家的甲兵松一松,自家的甲兵当然赚的是盆满钵满,相对于将主自家甲兵,其他八旗的军兵就没有那么好命了,他们所有的缴获大部分都要被分走。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旗主王爷们这么看重谁能统兵出征的原因。

    毕竟得不到大把的好处,会影响自家在旗中的威信,你说的再好,不如统兵出征,一次统兵出征归来后,收获满满的军兵对旗主王爷的拥戴爆棚啊。

    豪格、岳托、济尔哈朗等人对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个羡慕嫉妒恨啊,满满的嫉妒。

    豪格自持皇子的身份更是将不悦摆在脸上,他不断的看向父皇,心里不甘啊。

    凭什么他身为万岁爷的长子不能成为远征的主帅,他前些时日可是同旗中的固山额真、甲勒额真、牛录额真可是夸下了海口,他豪格肯定能率领大军出发,让正蓝旗的奴才们好生的欢呼欢庆。

    为了出征这个事他还特意向父皇请求,虽说父皇只是说自由安排,但是在豪格看来这事**不离十了。

    但是今天皇太极的安排根本没他什么事,豪格的正蓝旗只能是随着出征打酱油了。

    豪格此时怨念深重,他打定主意一会儿找父皇好好商议一番。

    此时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阿巴泰跪拜谢恩,“臣下必不负万岁爷的重托,必会破关败敌,从大明满载而归。”

    四人自信满满,如今八旗战力不用说,就是这两年操练出来的汉八旗也算是强兵,单独遇上明军也能战而胜之,何况还有蒙人轻骑,早两月已经向他们发出召集令,命令他们在大军行进的途中相会和。

    凭这样的军力就是大明军举国前来,他们也有信心一战而胜。

    “你等不可轻敌,大明军寡人不多讲了,但是你等要想着最坏的可能,那就是明国朝廷和赵烈部讲和一同与我清军决战。”

    皇太极警告的看向阿济格等人,说实话,今次出征,泰半的军兵伐明,一旦失利对清军影响太大,因为他派出了如今大清最能战的阿济格,但是他还是担心几人对明军过于轻视而吃了大亏,因为将老成持重的阿巴泰派去。

    不过,在这个时候皇太极还是要给他们提个醒,听闻皇太极提到赵烈部,几人心中都是一紧,再狂妄的人也不敢对赵烈轻视。

    “阿巴泰,你是辞去的诸人中最年长的,你要时刻提醒他们不要冒进。”

    皇太极盯着阿巴泰,

    “必要时可乾纲独断。”

    皇太极这是给了老好人阿巴泰一个杀手锏。

    “臣弟敢不从命。”阿巴泰颇有受宠若惊的意思,他因为是庶出,自幼就明白他的劣势,因此从不相争,他没想到此番皇太极会给他如此重任,用女真人的俗话讲就是那个勒马缰绳的。

    阿巴泰跪倒拜谢。

    皇太极虚扶一下,阿巴泰叩谢后这才起身。

    “同时,为了防备赵烈的登莱军从辽南进犯,寡人命豪格和岳托统领大军进驻金州。”

    皇太极接下来继续命道。

    豪格和岳托上前躬身拜领,他们的声音可是没有那么高亢有力了,中规中矩罢了。

    皇太极看出他们的不爽,但是皇太极没有理会他们,

    “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