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389章

明末苍茫-第389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楠勇左右环顾了一下后,这才下马扶起山内信正好生安慰,按照赵大人的说法,对倭国的亲华派要大加扶持,对反抗激烈的势力要集中打击,同时保持倭国的分裂状态,这就是赵大人对倭国的未来的安排。

    按照楠勇的理解那就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让倭国保持分裂状态,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强大的近邻。

    楠勇明白他今日所做的就是倭国分裂的第一步,日后大帅自然还有其他的手段。

    此时益田元家正在组织长州藩的藩兵收缴纪伊藩藩兵的兵甲,纪伊藩藩兵扔在前方的兵甲堆成了小山,太刀、长枪、具足、靠旗到处都是,加上四处散落的尸体,构成了战后的场面。

    两百余名长州藩藩兵将德川赖宣围拢起来,这尊大佛当然不能轻忽,就是日后同幕府交涉起来都是一个极重的砝码,因此出动了这面些的藩兵护卫,其实就是囚禁。

    德川赖宣铁青着脸看到长州藩藩兵将他的护卫的太刀肋差全部收走,就将一个肋差留给了他。

    德川赖宣一言不发的随同对方的藩兵走向对方的军阵,此时此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多说无益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九章 束手无策的幕府

    纪伊藩的降兵们被要求坐在地上,无精打采的他们看着他们的藩主被带入长州藩的大阵中。

    “拜见大纳言大人。”山内信正极为的恭敬的施礼道。

    长州藩是想夺回中国地方故地,但是没想灭掉幕府什么的,那简直太丧心病狂了,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长州藩藩主毛利秀就的打算就是先打后谈,打下来地盘,夺回故地,大胜一次幕府军,然后在优势情况下同幕府军谈判,当然还要有明军做后备,最后迫使幕府接受长州藩回归中国地方的现实。

    一味的攻伐,长州藩的小身板根本承受不住的,这点毛利秀就心里十分的清楚,他还不是德川家的对手。

    毛利秀就也交代了麾下的家臣们,要打要谈,对俘获的敌军重臣要好生相待,日后都是有大用场的,作为他的嫡系部下,山内信正当然绝对服从藩主的命令。

    德川赖宣不屑的看看面前这个中年武士,大步走了过去,他的几名护卫小姓也急忙跟从过去。

    山内信正如今心情大好,对德川赖宣的甩脸子全不在意,位高权重的朝廷大纳言、和歌山藩的家督阁下被他一个长州藩的家臣俘获,心中不爽发泄下也是正常嘛,嗯,可以理解。

    此时东方尘头大起,一队队丢盔卸甲蔫头蔫脑的藩兵们往这里走来,他们手里赤手空拳,身边则是额图浑所带领的骑兵监管着,如有人走的慢了,即刻砍杀,女真骑兵对上这些倭人从不留情,嗜血乃是他们的本性。

    这些藩兵们都是规规矩矩的行走着,深恐被一旁凶神恶煞般的骑兵一刀结果了,从而被弃尸荒野。

    这一大群的其他藩国的降兵也有数千之众,呜呜泱泱的铺满了原野,他们蹒跚的行走着。

    山内信正和益田元家看的是眉开眼笑,原因么,很简单,关西的幕府军军力基本耗尽,看看德川家光还怎么打下去。

    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此战长州藩的常备也是伤亡近半,如果能有个很长时间的休战期,收拢中国地方的封地,整训新的常备,长州藩才能有再战之力,否则长州藩绝无坚持下去的实力。

    此战,俘获杀伤这么多的幕府军藩兵,藩主原先的野望变成了现实,两人怎么不兴高采烈。

    长州藩藩兵押解着一众的俘获向福山城进发,此时,福山城的争执刚刚结束,介于外面不明归属的大股骑兵的威力,水野父子决定不出城夹击长州藩叛逆。

    接着就是长州藩押解着大股的降兵返回了福山城附近的营地,此时接到禀报登上城头观看的水野父子呆若木鸡,在他们看来万事休矣,就是幕府再次派来大军平叛,他们城内的粮米也坚持不住了,他们只有两条路,要么投降,要么出城决战。

    备中国福山城合战的大胜让长州藩声名远播,备前、播磨、美作、内河、纪伊、尾张、大和等地是风声鹤唳。

    这些地方的各藩豪族的半数军兵都应招前往备中参加了这场大会战,几乎全部折损在那里,根本没有余力再次组织大军抗击,只能龟缩在自己的地盘上防御。

    因为年事已高没有随军出征的土井利胜在和歌山城接到了前方大败以及德川赖宣被俘的消息,此时纪伊藩内部乱成一团,德川赖宣的妻妾每日里哭哭啼啼的埋怨江户方面,让土井利胜灰头土脸。

    土井利胜此时根本没有理由离开,一个是此时外面什么传言都有,从尾张那里参战逃回的豪族的说,这次起了决定战力的那些外族骑兵就是两年前在倭国烧杀抢掠的明人骑兵,这个消息很致命,因为这个消息真实与否,决定了明人是否支持长州藩到了直接派军参战的地步。

    再有这几个封国地界上乱成一团,需要他这个幕府老中在此坐镇稳定局面不是。

    土井利胜先是派人快马飞报江户,禀报大将军备中合战幕府军大败并且失陷了大纳言的消息,请将军殿下定夺。

    接着他派出得力的人手不断前往各处询问此番合战逃回的亲历者,终于确定一件事,这支突然杀出的骑兵同上两年在上野武藏相模国等处烧杀抢掠的那只明人外族骑兵极像,极有可能就是同一支骑兵。

    土井利胜即刻将这个消息发往了江户,他则组织留守的纪伊藩藩兵备战,虽说从目下看,长州藩连备前都没有突破,就是巩固已经占据的地盘,但是有备无患是必须的,毕竟如今长州藩势头正盛。

    江户城接到禀报后,德川家光、井伊直孝、掘田正盛、酒井忠世等人都是被震惊的无以复加,他们不是没想过战败,毕竟长州藩既然敢同幕府叫板,肯定有杀手锏在手里。

    但是,整个大军才跑回来六千余人,一万多人伤亡被俘,这种惨败谁也没有预料到。

    幕府立即加紧准备征伐的大军,此时幕府常备两万,关东的各个藩国的征集令也发出,预估能有四万到五万大军征伐备中。

    当然这么多的常备藩兵征伐,这里的钱粮不是小数,如今幕府每年都要给破虏军拨付巨额的赔款,此番又要远征,说藩兵那部分大部分由本藩自己负责,但是幕府不拿出来一些好处,谁还肯给你卖命。

    井伊直孝这些天来绞尽脑汁调拨钱粮,可谓是痛苦的********,这里还没有忙碌完毕,又一波军情报来。

    首先,福山城在城中米粮断绝后,水野胜成父子被迫带着五千藩兵以及两万余百姓出城投降,至此备后、备中、安艺等处全部失陷。

    其次,土井利胜发来消息,备中大战中起了奇兵作用的那只外族骑兵可能就是两年前明**乱关东各国那只外族骑兵。

    这不啻于一声惊雷平地起,如果这里面有明人插手,长州藩的叛乱可是无法善终了。

    你可以痛恨在倭国无恶不作的明人,但是他们骑军的战力你只能拜服,有这样强悍的骑军相助,还怎么征伐长州藩,再来一次长崎大败吗,没有搞明白明军为何出现在长州藩叛逆中间,武力讨伐是不用想了。

    “明人究竟想做什么,难道想要灭亡我德川家吗。”德川家光眼睛冒火,这些年他可是被破虏军折腾惨了。

    从水军覆灭到江户被围,再到屈辱的史无前例的两千万银小盼,需要幕府几十年偿还的赔款,简直是将他德川家光钉在了耻辱柱上。

    好在这些都是密约,只有极少数的家臣知道,而明人也算是守信,没有将这个消息扩散开来,给他德川家光一些颜面。

    但是这个消息早晚会扩散出去,区别就是他在位时还是退隐或是过世后才传播开来而已,他德川家光注定在后世的国人和家臣以及其他藩主武士看来是个窃据要职的无能之辈,将家族的荣耀丢了个一干二净,是德川家和倭国的奇耻大辱。

    德川家光自认错判了局势,招惹了强大的敌手,因此再三失败,被打上门来,也是该着,他认了。

    但是如今,他已经是屈辱向赵烈这个盗贼献上大笔的赎身银子,明人到底还想如何,要他的命的话尽管拿去,德川家光已经有些疯癫再也忍受不住的意思了。

    “将军殿下,明人不会如此不智,我们德川家每年给他们献上如此大笔的银子,这个赵烈如何能让我们德川家失去将军的大位,否则日后他们从哪里得到这些银钱,这里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虽说掘田正盛提到赵烈时颇为的咬牙切齿,但是,他还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众人一时百思不得其解,掘田正盛说的没错,没这么干的,将契约三十年的长工弄死了,上哪里找人干活去。

    谁还能认这个契约,不可能嘛,谁也不能做出这样的蠢事来。

    到时明人岂不是鸡飞蛋打,两手空空。

    由于倭国同大明的断交,加上征战,他们得到的明人的消息都是一知半解,知道赵烈在登莱独霸一方,也知道天子同赵烈相互有些猜忌,但是具体情形不是很了解嘛,毕竟得到消息的来源都是到倭国海贸的商人,他们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得到消息大多数都是风闻而已。

    “那么明人只有一个想法,或是明人的天子或是明人赵烈,那就是不能让倭国统一在一起,他们或许认为我们倭国对大明极为的仇恨,如果有一天终于一统会给他们造成威胁。”

    大佬井伊直孝一语中的,基本说出了赵烈的所想,那就是在他一统大明,同建奴、农民军、北掳、大明朝廷交战的时候,破虏军会分身乏术,这样倭国有可能恢复元气,再次成为中原的大患。

    因此分裂倭国,让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最符合赵烈的利益,因此扶持有野心的大名自立就提上了日程。

    德川家光等人听了井伊直孝的话后细细思量,确实这是最为可能的,不过这也意味着攻伐长州藩不可行了,怎么办,这可是愁死人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章 朝鲜出兵

    朝鲜王宫昌德宫里灯火通明,朝鲜国王李倧正在接待大明登莱总兵靖海伯赵烈的来使马涛。

    这一年朝鲜还算康泰,建奴入寇造成的残破正在收拢中,百姓基本返回了各自家中,朝鲜朝廷也尽可能的减免税收,让百姓恢复些许元气。

    看到整个朝鲜形势渐渐好转,李倧算是松了一大口气,当然也不能太过放松,北方的建奴就像是一座大山一般压在朝鲜头上,让朝鲜君臣喘过不气来,建奴可是随时能再次跨过鸭绿江的。

    时隔一年,大明总兵赵烈派人前来拜见朝鲜王李倧,当然是有要事。

    如今朝鲜已经基本晓得了大明援助朝鲜的根底,说白了,同大明朝廷根本没有关系,大明天子根本自顾不暇,援助朝鲜根本就是大明登莱总兵赵烈自行拿的主意。

    为此,即使赵烈相助朝鲜抵抗住了建奴的攻击,朝鲜因此没有投向建奴,让大明东面和东北的局势没有继续恶化,大明崇祯天子还是对这个无诏兴兵的赵烈极为的痛恨和提防,虽说不情不愿的给了一个靖海伯。

    这里面的猫腻朝鲜君臣已经是一清二楚,为此朝鲜君臣的内里的廷议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登莱总兵赵烈绝对不可得罪,甚至要大加笼络,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将来有个大大的臂助,朝鲜国能否顶住建奴的攻击就在登莱赵烈了,这已经是朝鲜君臣的共识。

    为此让亲明派上台,流放亲清派已经在进行中了。

    因此赵烈派出的使臣,朝鲜国王李倧派出了左领政金尚宪、礼曹判书洪翼汉出城十里迎接这位使臣。

    如今朝鲜的领议政还是金鎏,兵曹判书还是李圣求,但是礼曹判书洪翼汉,户曹判书尹集这都是亲明派。

    之所以派出左领政金尚宪和礼曹判书洪翼汉就是为了向赵烈的使臣表明亲近之意,也表示,嗯,我们朝鲜国可都是按照赵烈大人的意思办的,全部都是亲明派掌控实权。

    李倧作为一个国主当然拉不下脸来,赤果果的向赵烈卖好,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委婉的表达出来那就是了。

    马涛被迎进昌德宫这个朝鲜正宫,在大殿里,马涛依礼拜见了李倧,并敬献了赵烈带给朝鲜王的礼物,一套米兰打造的华丽全身甲和相应的铁盾长枪短剑。

    这个东西对赵烈毫不稀奇,澳门那里有的是这个物件,但是对没有同澳门通商的朝鲜李氏来说,这可真是一个稀罕物件。

    虽说,李倧就像一个宅男般的温柔淡静,但是毕竟是一国之主,心里还不能有一只猛虎吗,虽说被建奴和大明压的透不过气了,这支猛虎见不得光。

    不过还不许宅男国王李倧时不时的在心里歪歪一番,他也曾在梦里统领铁军南征北伐,痛击倭寇屠戮建奴,当然醒来后某个国王就是个叹息的命。

    此番看到这个全身银光闪闪的全身精铁甲,李倧真是有些爱不释手了,可以说这个礼物挠到了李倧的痒处。

    李倧心情大好让人收下这个礼物,然后同马涛叙谈一番,不过就是向大明天子问好,询问赵烈的近况。

    当然,马涛对大明天子轻描淡写的几句介绍,以及恭敬的提及自家大帅的样子,让朝鲜君臣都彻底明白大明天子和赵烈真是面和心不合。

    “本官前来是应赵烈大帅的命令,向朝鲜大王请援来的。”寒暄已毕,没营养的话说的差不多了,马涛终于说出了正题。

    “哦,赵烈总兵英明神武至极,不知道我小小的朝鲜能有何襄助之处呢。”

    听到赵烈的求助,李倧心中就咯噔一下,他对赵烈真是怕了。

    上番赵烈来此时,对朝鲜的疏远大明的金自点等人血腥的镇压,对朝鲜勒索钱粮,并且朝鲜君臣一点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让李倧这个宅男国王对赵烈有了深深的惧意。

    这个来使马涛说是求助,李倧当然不会认为什么真正的求助,这样说法就是个他李倧颜面而已,赵烈说的就是对朝鲜的要求,办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