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385章

明末苍茫-第385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人还有什么要求。”毛利秀就一看就明白了,明人肯定是提出了一些条件了这是,否则山内信正不会这么为难。

    “秉家主,明人要求五年付清,到时须还付三十五万银小判,如果是十年嘛,就得是四十万银小判。”山内信正躬身道。

    “啧,这明人真是吝啬之极,”看到明人要了利钱,毛利秀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家主,此番是本藩有求于明人啊,如果明人不借出银钱,我军恐怕无力东征。”山内信正伏地劝道。

    毛利秀就无奈的点点头,“信正,你同明人相处日久,你认为明人扶持我长州藩,攻伐德川幕府,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

    山内信正思量半天一咬牙,“明人大将军赵烈此人对我国颇为戒备,他打击幕府,扶持我长州藩,估摸就是为了分裂我国,让我国不能统一在一个大将军之下,分裂内乱的我国对他才是最有利的。”

    毛利秀就点点头,长叹一声,“我长州藩就是知道赵烈的筹谋,却也得依照他的吩咐行事,否则就是自取灭亡,他赵烈自可找到其他大藩合作,而我长州藩却失去了自救的机会。”

    长州藩如今就是知道前方是火坑也得跳,如今幕府对各处大名监看的十分严厉,作为西军的主力的毛利家更是在幕府的严密监视下,毛利秀就也是逼不得已,朝不保夕的感觉太难熬了。

    他不知道德川家光什么时候就突然对长州藩下手,毛利家的苗字在他手中断绝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毛利秀就绝不能允许的,这也是他要拼死一搏的因由。

    虽说知道明人不怀好意,甚至是恶意满满,长州藩为了自家的延续也只能从了明人。

    “明军此来的骑军战力如何。”毛利秀就抛开了脑中的杂念,此时他只能上船不能下船,想多了徒增烦恼。

    “臣下正要禀报家主,此番前来助战的两千余骑军战力强悍,藩主可曾听闻从武藏向东向北向西纵横千里不败的明人骑军,就是他们这两千余人。”

    山内信正谈起这个明人骑军,是信心满满。

    哦,原来是那支杀人放火的骑军,这两伙瘟神如今在本州是大名鼎鼎,他们几乎让上野下野武藏等处近半的村庄化为白地,至今也没有恢复元气,他们的凶名传遍本州中东部。

    听闻这支骑军前来助战,毛利秀就心里有了底。

    第二日,毛利秀就召集一众家臣前往阿武川入海口游历,藩主的命令家臣当然是莫敢不从,家主的八大家老都随着一同前往。

    当他们一行人进入入海口处的明军大营看到全身甲胄的明军骑军和全身护甲极为精壮的常备时,这些家臣才如梦方醒。

    此时毛利秀就将事情和盘托出,一句话长州藩大举反攻中国故地的时候到了。

    许是看到明军相助,许是看到常备的精壮,这些家臣倒也极为激昂的支持藩主的决定。

    毛利秀就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有其考量的,如果没有看到明军的援军,表明击败幕府大将军的明人支持长州藩,这些家臣能有一两个支持就不错了,甚至可能有人要出首告发他。(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三章 势如破竹

    随着破虏军商船到达的三十万银小判给了长州藩极大的支援,让长州藩上下都是极为的振奋。

    长州藩立即开始从城下町大肆采购米粮,但是还略显不足,毛利秀就甚至向破虏军提出了购买米粮的请求。

    李虎当然全盘答应,放着北华那个大粮仓不用岂不是可惜了,如今北华可是在华都、方茂等处设置了四个大粮仓,那里的堆积的粮食真是太多了,都是依照大人的命令储备的。

    但是北华的粮食还是太多,如今商人们已经开始向大明贩卖了,当然登莱系和扬州孟家还是主力,将陈年的粮食发卖出去,而将新粮储备起来是北华如今的一大要务。

    既然如今有人上赶着要替北华消化陈粮,破虏军当然是不会拒绝不是。

    当半月后所有的粮秣齐备后,长州藩立即发动,他们将幕府派来的两名所谓的兵法师范扣押起来,其实这就是幕府在长州藩的耳目。

    他们关注着荻城的一举一动,使得长州藩不敢轻举妄动,长州藩以往的筹划都是在远离荻藩的地方进行的,但是如今攻伐中国地方故地,要长州藩全体动员,荻城内有敌人的奸细怎么得了。

    当这个眼中钉被长州藩摘除后,长州藩立即在领地里开始动员。

    一般来说,一万石的领地动员两百名足轻,但是紧急时刻可以动员四五百名足轻,将领地内的青壮席卷泰半。

    如今长州藩就是紧急全员的召集,十天后一万一千名足轻汇集到了长州藩镇城荻城。

    当然这些足轻不会东征中国地方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守卫长州藩领地,不要出现前方激战,后路被断的最坏场面就可以了。

    此时长州藩八千常备已经集结完毕,加上破虏军的两千余骑军开始向东进发。

    长州藩的总大将正是山内信正,藩主毛利秀就在一众家臣面前将山内信正几年来忍辱负重,秘密同明人接洽的事情都摆了出来,可谓是劳苦功高。

    同时恢复山内信正船奉行的职位,出任东征的总大将。

    有了藩主的力挺,看到山内信正同明人军将楠勇确实极为熟识,其他家臣都没有出言反对,毕竟东征成功之后收复旧地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现在真是不急。

    东征军的副大将乃是家老益田元祥的长子益田元家,如今近五十岁的益田元家也是继承了益田家家主的位置,也是毛利秀就的亲信大将。

    而毛利秀就和笔头家老福田家留守荻城,固守长州藩的根基。

    这一日,毛利秀就统领着一众家臣在荻城内丸的后山祭拜了毛利一族的家庙,寄望诸位家主的在天之灵护佑后,一万余军势迈上了向东的征程。

    按照长州藩的筹划,先将北方的石见国等处弃之不顾,长州藩大军就是沿着南部的安艺国、备后,直达备中,锁住中国地方向东的官道,阻挡幕府来军的要道。

    毕竟如果幕府来军从东面杀过来,一般都是走这一线的海滨平原平坦地方。

    而北方的出云、石见绕道攻击长州藩,则是绕道远路,而且山路较为崎岖,不利大军行进,这也是长州藩当先攻击南部的原因。

    再者这里临近纪伊藩和尾张藩两个德川亲藩,他们不等幕府大将军家光的命令当先杀来的可能性是有的,因此在备中锁住中国地方通往东方的门路是至关紧要的。

    大军一路上的行进惊吓了一众同周防接临的豪族,他们经若寒蝉的龟缩在自家的领地不敢迎战,他们的小领地注定了他们只能有二三百的足轻,简直是不值一提。

    山内信正也没有时间搭理他们,全军尽快抢占备中才是真的,这些墙头草最后发觉同幕府失去联系自会向长州藩投降。

    七天后,他们临近了安艺国广岛藩的地盘,此时的广岛藩的藩主是三十岁的浅野光晟,广岛藩可是四十二万石的大藩,常备八千,骑备五百,实力按说不在长州藩之下。

    藩主浅野光晟得知长州藩起兵造反已经好几天了,快马急报江户城此间长州藩叛乱一事,同时广岛藩开始整军备战。

    笔头家老福田家彦认为长州藩来势汹汹,如果不是有了什么依仗,绝不会如此不智。

    因此,福田家彦的建言是固守广岛城或是向东面相邻的大藩福山藩求救,两家合并一处再同长州藩决战不迟。

    但是登上家督宝座只有数年没有太多表现机会的浅野光晟如何肯放弃这样的机会,如何肯退守镇城避战,他还寄希望此番大胜,留下他赫赫威名。

    因此他没有听从福田家彦的劝阻,亲自统领常备八千向西迎敌,留下了福田家彦守护广岛城。

    在浅野光晟看来,双方的兵力相差不大,而他的麾下进步以逸待劳,因此广岛藩的更占优势,至于长州藩,自从大阪战后被减封,如今石高三十二万而已,还不如他广岛藩封地多,不过就是去了势的老虎没什么可怕的。

    浅野光晟气势汹汹的攻打过来,两军在广岛藩西边的边界相遇,立时爆发大战。

    大战伊始,情势确是像浅野光晟想的那样,两军的足轻先是用步弓和一些不多的火铳远距离交火,然后两军近距离搏杀开始。

    但是此时,右翼的广岛藩常备很快就败退下来,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对手是那两千名新常备,这些长州藩常备就是破虏军的山寨版,他们近半都是火铳,虽说是火绳的,但是集中起来三段连击的威力也不是对面只有区区数十铁炮的对手可以阻挡的。

    右翼的广岛藩藩兵在对方火铳的三连击下损失惨重,前排的足轻几乎为之一空,接着后面的长州藩枪足轻就冲击上来。

    这些长枪兵也是仿造破虏军装备的,他们的长枪比破虏军的长枪断了一尺,没法子,他们的体格在那里,这已经是他们能挥动的极限。

    就是这样他们的长枪也要比对手的三间枪长出近尺,这些长度决定了他们可以轻易刺杀对手,而对手则是很难击杀他们。

    立时广岛藩的前两排枪足轻损失惨重,他们嚎叫着倒地挣扎,相对于他们,长州藩伤亡的人数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

    接连两次的巨大伤亡动摇了广岛藩右翼军兵的战心,不是什么军兵都能在一边倒的战阵中坚守下来的,很快广岛藩右翼雪崩般溃散下来,广岛藩的军阵登时七零八落。

    失去了右翼的保护,中路的广岛藩藩兵也是很快败退下来,接着就是追与逃开始了。

    浅野光晟等人骑马先行,后面是大股的步军凌乱的奔逃着。

    此时一直无所事事的明军骑军开始催马追击,一时间马蹄踏地的轰响声震动大地,广岛藩数百骑着矮小战马的可怜骑兵很快就败下阵来。

    破虏军的两千余骑兵和长州藩的五百骑军开始在后面大砍大杀,一直追击了十余里,广岛藩的藩兵最后只有数百人逃离了这个血腥的战地。

    浅野光晟欲哭无泪的带着数百人逃回广岛城,但是区区不足千人的守备不够站满城墙的,怎么守护广岛城。

    浅野光晟只好同家臣们一起带着家眷向东逃向福山藩,至于其他的都是顾不上了,只有幕府大军重来战败长州藩,他才能收回失去的镇城和封地,浅野光晟坚信他不用离开太长的时间。

    因此浅野光晟对广岛城全无破坏的离开了,如果破坏就是破坏他自己的镇城,他当然不会去做。

    长州藩在付出了四百余人伤亡后长驱直入广岛城,占据了广岛藩的镇城。

    长州藩在这里修整了数天后,留下五百足轻把守广岛城,其中还有两百余伤兵,其他大队人马开始向东进发,直驱东边的福山藩。

    福山藩如今的藩主是水野胜成,如今的水野胜成已经是七十二岁的高龄,他是德川家康的从兄弟,也是德川家康的亲信部将,因此福山藩也算是德川家的亲藩,负有监看中国地方各处的重任。

    如今水野胜成年纪已大了,腿脚不良于行,更多的时间是在榻上度过的。

    他的嫡子水野胜俊已经开始负责藩内的庶务,水野胜成打算明年交出家督的重任退隐,福山藩将开始二代家督的新时代。

    就在这个时候,福山藩接到了长州藩反叛的紧急军情,水野胜成即刻向幕府呈报。

    福山藩也开始了全力备战,毕竟对手离着备后可是不远,随时可以攻击此处。

    虽说福山藩有三十余万石高的封地,但是他的常备也就是五千人,因为从秀忠开始,哪怕是亲藩,幕府也是极为关注其常备的数量,深恐对幕府的统治构成威胁。

    因此离着江户城较远的水野胜成为了避嫌,只是保留了五千常备,此时战事一起,就有些不够看了,因此,是不是全领地的动员足轻,让水野胜成极为的犹豫。

    结果就是他还没有做出决断,广岛藩的数百名残军败退到了福山城。(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四章 内忧外患

    离着江户围城战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江户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城内的人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起来。

    城下町更是极为的繁荣,街上人的摩肩接踵,显而易见的能为江户带来更多的财赋收入。

    但是德川家光清楚,倭国再也不是宽永之殇之前的倭国了,如今倭国颇具实力的大名都是蠢蠢欲动,其中既有西部的长州藩,也有东北部的仙台藩,就连中部的加贺藩这个半个一门众的藩属也有了些异动。

    这些大名们都看到了一个事实,幕府的旗本常备在大战中折损了两万多人,到今日也不过整补了数千常备,那么为什么不全部整补完整呢。

    看来明人榨取了幕府大笔银钱的消息是可靠的,想来德川家光已经没有银钱整补失去的实力,幕府如今也就是六万余旗本常备,但是镇守各处不能轻离的就得有三万多人,幕府如今最多只能出动两万余人攻伐不臣。

    但是对一些大的藩属来说,自己的常备就接近万人,拒城而守还是能抵挡一阵的,当然幕府有助力的各个大名,但是如今各个大名也是观望气息浓厚,如今幕府再次传笺大名殊为不易了。

    德川家光不是不想整补他的常备,而是不能,幕府如今背负着三十年的巨额外债,也就是说这三十年他要紧衣缩食才能安然度过。

    也就是如此家光晓得他这辈子是没有希望向明人报仇了,只能留待后人,如今他就是兢兢业业的守护好这个基业就是万事大吉,为他的子孙守护好倭国如今的局面就不错了。

    这一年多来,家光和一众大佬们小心谨慎的观察各地动静,虽说从各处的暗探打探来的消息各处有些暗流涌动的意思,但是还算平稳,这也让家光松了口气。

    但是这天中午家光接到了大佬井伊直孝的报秉,关西的老对头,那个打不死的小强长州藩再次反叛了,打出的口号就是收复失去的中国地方,恢复以往的家名和荣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