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298章

明末苍茫-第298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是是,此番我等都是沾了二弟你的光了。”方东门点头不已。

    “只是二弟,这个赵烈的麾下怎么这般悍勇,就连女真老爷也是战不过。”

    方东门疑惑道,同是明人,这个登莱军赵烈怎么如此敢战善战,他想不通啊。

    “小声些,”方西门瞪了他一眼,“这是女真老爷思量的事,同我等无干。”

    方东门急忙断了话头,如今二弟的话他是言听计从。

    “大哥,赶明个,你和路有开始将这几家的老幼都送到复州城去。”

    方西门给了方东门一个单子,方东门一看,有二十几户人家,都是在旅顺阵亡的汉军家眷。

    “二弟,这是。。。。”方东门迷惑不解道。

    “这些人家,你对他们说,因为他们的男人都是为国尽忠了,女真老爷们要给他们多分配田亩,因此得到复州去,这里租种的田亩就收回了。”方西门夹了一口菜大口嚼着。

    “唉,拼了性命,总算为家里挣下点家业。”方东门叹了一声。

    “屁,你懂什么。”方西门撇撇嘴,“这些家都是没有其他成丁了,不能耕种田亩,你以为女真老爷会白养着他们,都是收为各个大人的家奴了。”

    什么,方东门张大嘴巴看着方西门,不能吧,这,这可是为大金丧命的啊,女真老爷也得讲理不是。

    “唉,女真老爷要的是能耕种能出战的成丁,如果家里都是老弱病残,你以为女真老爷还能将田亩交给他们耕种不成。”方西门也是叹口气,他作为一个汉人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他更是想到怎么利用这次机会多捞些田亩。

    方西门喝完酒小睡一会儿,方东门坐在院里呆呆的坐了许久,“真特么拿汉人不当人啊。”

    院子里响起一声无奈的叹息。(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一章 长州藩的 好日子

    赵烈离开旅顺的时间可是比皇太极晚多了,他是六月才离开的旅顺。

    赵烈之所以这么晚才离开,是因为旅顺几经攻防,尤其是这一次建奴三十余门大将军炮的摧残,将旅顺南城北城墙的包砖基本摧毁,露出的夯土底座也多处出现大的裂缝,如果经过两季大雨的倾泻,恐怕会出问题,旅顺的南城将不可守。

    因此旅顺南城的北城墙必须要重建,否则也许就在下番建奴的大炮轰击中就会抵受不住,在这个时代这个地点,没有城墙的护佑是不可想象的,难道同建奴野战不成。

    而旅顺北城近十年来经过两次的火烧,可说也是勉力支撑,无论如何坚持不下去了,赵烈决定只能将其修缮,并加固成堡垒。

    只要在两城城头布置好二十四磅大炮,这两城就会成为坚城,即使建奴全军来攻,最后夺取这两座城池,也会让建奴用数万人命来填,恐怕建奴承受不起。

    根据赵烈的命令,石岛舰队派出了他们全部的商船将千吨的水泥运往旅顺,同时运去了靖海卫的备军,顶替北华镇的两千备军和济州的两千战兵,毕竟经过半年的作战和值守,他们也是疲劳到一定的程度,继续休整补充。

    水泥一到,两座城池的整修即刻开始,有了水泥的黏合,其实修整城池很简单,就是水泥打底找平,然后用水泥将城砖一块块的黏合起来,很快旅顺南城的北城头就焕然一新。

    经过整修,外面的包砖重新齐备。下面是半尺厚的水泥做底。就是三十六磅炮的弹丸也决计攻不动。别说建奴最大的不过是十二磅炮而已。

    如果不是说这些山寨版的水泥由于颗粒的细度有问题,大面积的使用极容易开裂,赵烈就将整个北城墙用水泥包裹上齐活了。

    就是如此,旅顺南城也是坚不可摧,建奴下次就是百门大将军炮也会束手无策。

    张盘看着旅顺城如今威武的模样,真是百感交集,喜的是旅顺不可同日而语,不但城墙加固。还增添了数千精锐战兵以及几十门巨炮,战力强悍无匹,悲的是十年来他不断的请求朝廷整修旅顺城,加强兵甲,朝廷给予的援助星星散散,可怜无比。

    经历过辽东失陷又同建奴生死相拼二十余年的张盘如今就一样,谁能帮他复仇,他就谁站在一起,虽说赵烈同朝廷不打和睦,相互提防。但是同他张盘有个毛关系,张盘只要复仇。

    为此。张盘特意提出,一旦北城整修完毕,他就会率部驻防北城,而将南城交由卫铭滔率领破虏军把守,尽显其输诚的心意。

    就是张盘不提,赵烈就也会提及,毕竟将拥有码头的南城由明军把守,数千破虏军的后路交给他人,即使这个人是张盘也不是赵烈能忍受的。

    既然张盘知情知趣,主动退让,赵烈也没推让,为了补偿张盘,将大批缴获的兵甲支援张盘麾下,最起码让张盘手下人手一件皮甲,赵烈还是能办到的。

    于是两家皆大欢喜,赵烈得到了旅顺的主导权,而张盘则是得到赵烈的信任和帮衬,有了这些兵甲很快折损的军兵就会补全操练完毕,实力还会再上一层楼,只要实力在,张盘不信朝廷还能找他的麻烦,即使他向赵烈示好,朝廷还能有余力发动两三万兵马讨伐他不成,绝不可能。

    崇祯八年六月初五,赵烈在码头同张盘、朱国昌、卫铭滔道别,离开旅顺前往济州。

    赵烈深感日后大明内部动荡不堪,他恐怕一时再也无法离开石岛和登莱,因此此番恐怕他最后的自由机会了,他要到济州和北华一行,好好看看海外领地的现状,对当地的军政也好放心。

    十天后,赵烈抵达济州码头,和李虎、李禄到码头迎候赵烈,同时也向赵烈禀明一个消息,本应在今年三月,幕府就应当交付今年的二十五万两银子,德川幕府用种种借口就是不交付,同时正在江户湾大举建造炮台,由尼德兰人提供建造的图纸以及派人指点提供巨炮,此时已经建造过半,很快江户湾就会被二十余个炮台所环绕。

    “大人,倭国德川家就是想炮台封锁江户湾,让水师不得寸进,只要我军不能攻伐江户,就是在其他地方登陆攻伐倭国,倭国那个大将军家光也不畏惧,他们自认为我明人的步战差的太远了,远不是家光麾下旗本的对手。”李虎上前禀报,

    “这都是长州藩派人暗中禀报的,可说句句属实。”方宇小声道。

    赵烈点点头,对于倭国的不老实,他早就想到了,倭国这个民族向来是出而反而,有名的翻脸不认人,倒打一耙背信忘义的事后世做的多了。

    但是这种民族的秉性就是在日本战国时期开始行成的,倭国战国时期百多个大名开展了残酷的争霸战,虽说每个大名的地盘都不大,也就是一县之地,但是相互残杀的争斗却极为激烈。

    此时下克上、吃里扒外等等手段在这里纷纷出现,也就是所谓的礼制崩坏之极,因此从此以后所谓的信诺在这里完全消失,这里只信奉一条,那就是实力。

    也就是说现在的倭人同几百年后的倭人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一般的寡廉鲜耻。

    如果没有彻底的征服他们,他们绝不会屈服,当然如果你将他们打得服帖,他们一定跪下唱征服,跪舔的节奏。

    赵烈早在去年和议初成后就打算毁掉这个和议,毕竟这个和议没有让倭国所谓的大将军废除闭关锁国的命令,倭国的海贸没有恢复,如今就是尼德兰人坐享其成,因为只有他们的海船可以到倭国进行贸易,其他的都不行。

    简直就是垄断了倭国的海贸,赚取的收益让人眼红,已经有很多商人找到济州,希望破虏军水师打开倭国的闭关,为此他们甚至可以提供出兵的银两和奖赏,其中就有石岛的商人罗胖、颜君宜等。

    赵烈略略盘算了一下,建奴刚刚经历旅顺大败,原气多少受损,恐怕今年不能入寇,那么其他方向上也没有敌人,看来今年是个解决倭国的好时机,此番最好是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麻烦,否则日后没有太多的时间被倭人掣肘。

    “发聚兵令吧。让济州、北华的战兵,嗯,还有石岛的战兵在三月内抵达这里,目标,倭国,此番定要一战而定,让倭国从此称臣。”赵烈回身看着众人决断道。

    李虎李禄等人急忙领命,他们的笑意是掩饰不住,此番呵呵,恐怕会赚取不少的军费,加上倭国的赔款,济州水师和战兵的钱粮可是会宽松不少。

    “此番****的军费,济州只能留下半数,其他的都要交于石岛,日后石岛方面担子很重啊。”赵烈一句话立时让李禄等人苦脸,蛋打了一半。

    三日后的一个夜晚,济州城内一个宅院中,如今蓄起发髻的山内信正正在正堂内,等待着,如今他就是专职负责联络济州明人,很多时候就在荻城和济州间秘密行走。

    自从将军大人发下锁国令,他和家督毛利秀就就敏锐的感到机会来了。

    他们最是清楚济州明人对倭国海上商路的看重,否则决然不会同幕府再三交恶,也不会同荻藩有什么私下的来往。

    如今德川家光锁国令一下,他们估摸济州明人定会有大的举动,因此,山内信正奉家主之命前来济州探探风声,好定下荻藩的行止。

    果然,他刚一到济州,被引导到那个秘密港湾登陆,提出要见方宇大人,今日就被引领到这个他极为熟识的宅院,这是提出拜见被引领来最快的一回了,山内信正估摸定是有要事,隐隐感觉同长州藩的干系极大。

    山内信正心中七上八下的揣度着,外面响起多人的脚步声,他急忙起身面向门口。

    只见全身甲胄的方宇在几个护卫的随扈下进得室内。

    “拜见明国大人。”山内信正深鞠躬大礼参拜。

    “做吧。”方宇微微一笑拱拱手。

    两人落座后,其他人退出了室内。

    “山内大人一路辛苦,上两番你传来的消息本将俱已收到,可说对我军帮助良多。”

    方宇先是赞许了一番,说的山内信正脸上放光。

    “此番我家大帅已经决定出兵倭国,征伐不臣,到时还望长州藩继续打探幕府的一切消息。”

    接下来就是破虏军方面的要求了,总体来说长州藩这个带路党是极为积极极为顺从的,方宇也是不吝夸奖。

    山内信正心头狂震,终于等到了这一刻,他忍辱负重多年,就是为了这一天。

    至于说明军能不能击败幕府旗本常备,如果换做其他人都会说不可能的事,但是山内出入济州多次,他认为济州明人步军的战力远在幕府旗本常备之上。

    山内信正伏地拜谢,“多谢赵大人,多谢,长州藩感铭五内。”

    山内信正的泪水汩汩而下,特么的终于等到天亮了,长州藩和他的天都亮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十一路路边石10000的打赏,感谢友大行、不灭情火、游戏玩家月票的支持,感谢deng0346ss、不灭情火、陌上飞鸽、三环少主100打赏,感谢会稽山人007、林云仙的打赏,其他老朋友不一一叙述了,感谢订阅打赏推荐的朋友们。

第四百六十二章 巡视北华

    李绩号航行了二十余天来到方茂港,李绩号是在四艘巡海船的护航下来到方茂的,这一路最大的敌手幕府水师已经沉尸海底,这个小小的船队已经是无敌的存在,安全无虞。

    赵烈站在李绩号的甲板上俯视整个的方茂港时,不禁感到沧海桑田风云变,如今这里再也没有当年小渔村的印记,如果不是海湾依旧,真是给人不知身在何地的感触。

    四个巨大的炮台威严的看护着海湾,海湾里海船渔船穿梭,码头上很多人忙碌着,纷乱而喧嚣,沿着缓坡到处是二三层的宅院,这里让赵烈仿佛到了石岛的节奏,熟悉的很。

    踏上军港时,赵达先到岸上接洽,值守的水师军将吓了一跳,这是破虏军的大帅登临方茂好嘛,而且他是毫无准备,急忙派人通秉方茂的镇守顾大人,而他则是急命镇守方茂码头的五百备兵紧急出动,将军港围拢起来。

    三百名护卫先行登岸,将四周控制起来,赵烈在余大宝等人簇拥下登上故地。

    当赵烈等人步出军港水师大营时,顾五岳带着滕海等人急忙赶到。

    “大人恕罪,恕罪,”顾五岳满头是汗,如今正值盛夏,在跑动起来当然满身是汗,“大人怎的不通晓一声,我等也好迎候。”

    “哈哈,故地重游而已,就不要兴师动众了。”赵烈一摆手,继续前行。

    众人急忙将赵烈护佑在其中,向镇守府步去。

    看到一路上繁华的街市以及衣着体面的来往人群,自豪之情自心中生,这就是他赵烈创造的新世界,要晓得如果不是他,这里将是倭人的天下。成为倭国的粮仓,同时也是倭人疏散流民的所在,地狭人稠的倭国没有后世的北海道,人多地少的矛盾该是早就爆发了。

    如今此处是汉人的治下,街市商铺到处是汉字,来往的人群是汉装。说的是汉话,而那一世他来到小樽时,这里是倭人倭言倭国治下,到处都是是似而非的片假名。

    赵烈贪婪的看着大道两侧的景色,显得很是高兴。

    看到赵烈心情如此好,作为东道兼属下的顾五岳一一点评了这里的风土人情。

    赵烈一指一群很明显的阿努伊人穿戴的人问道,“这里的阿努伊人现下可是习的汉话。”

    “遵照大人的训示,此地的阿努伊人同和人如果家中的孩子不识汉字不能讲汉话,家里的田亩都要被收回。甚至被圈禁在集中营,直到习得汉话,因此,这里的阿努伊人倭人的子女习得汉话,只是他们的成人虽说能讲几句,但是大多识得不多,会写的更是几乎没有。”

    顾五岳一一解释道,说来尴尬。虽说镇守府几番下令,但是这些阿努伊人和倭人的成人真是蠢笨。汉话对他们犹如天书,太过困难了些,能流利讲出来的寥寥无几。

    “哈哈哈,很好了,我们只要从娃娃抓起,一代以后。恐怕他们汉话会说的很溜,他们的语言会说的磕磕绊绊,不急。”赵烈一摆手,哈哈一笑,这个后世多了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