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163章

明末苍茫-第163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吴大人。”刘福贵给吴群敬礼。

    “哦,百总识得本官。”吴群回礼。

    “大人谁人不识,难民营活人无数,功德无量啊。”刘福贵竖个大拇指。

    “过誉了,吴某不过是执行大人夫人的旨意,要说活人无数那是大人和夫人,那才是真正的万家生佛。”吴群急忙推辞,开玩笑,自家知自家事,他有功劳,不过难民营都是大人千辛万苦费尽周折维持的,耗银钱无数,吴群可是不敢居功。

    “赵大人没说的,那是我等辽人的再生父母,本官的小命还是赵大人亲手救下的,只是,吴大人数年来辛苦操持,那也是劳苦功高,本官敬的就是这般豪杰。刘某在此多谢大人了。”刘福贵郑重一礼。

    吴群也是郑重还礼,心下也是激动,自家埋头难民营数年,其他很多人在其他位置都升职加饷,要说他没有星点怨言,那是不可能的,如今晓得自家在辽人中这般被看重,心道,这几年的辛苦也值了。

    “吴晗,既然回了石岛,还是回家看看。不管怎的,也让家中亲人看看,如今你也是破虏军的什长了,此番也是在涿州立下战功,说不定此番赏功也能升个百总,正好衣锦还乡。你的值守我让人代了。”刘福贵大手一挥定了。

    “多谢刘百总。”吴晗敬礼道。他其实早已想念亲人了,只不过他是偷偷跑出去的,实在是不好意思回去。如今二哥上门还不就坡下驴,回家见见吴家的亲人。

    “刘百总,你这是。。。”吴群看看老柳一家三口,询问道。

    “吴大人。本官这是刚刚说了一门亲,他们上门看看我当差的地方。”刘福贵笑道。

    “哦,恭喜刘大人了,看刘大人也是二十出头了,也该成家立业了。”吴群这一年来看的多了,许多水步军兵丁都相续成家。毕竟托赵大人的福,都安定下来,这成立家业就顺理成章了。

    “恭喜百总大人,得偿所愿啊。”吴晗贼兮兮的笑道。

    刘福贵当然晓得吴晗的意思,以往一提成家,刘福贵就是不愿意,怕战死沙场,留下孤儿寡母辛苦度日,于心不忍。这小子肯定是笑话他呢。

    “同喜同喜。我说,吴晗,都是一什出来的老弟兄了,本官成亲时,你可得上份好礼,太薄了我可饶不了你。”刘福贵也不是省油的灯。

    “没问题,到时看老弟我的。”吴晗对于银钱毫不在意,多大个事啊。

    “吴大人。你看吴晗老弟也到了年纪,家里是不是也为他说上一门亲事。”刘福贵可是不能轻饶了吴晗。

    “正该如此。家母定会张罗此事。”吴群正容道。

    吴晗当时脸上一垮,完蛋,他还没想成亲的事,经常的出征作战,他可是不想有个牵肠挂肚的,二哥恐怕不能答应。

    刘福贵见状大笑。你小子也有今天。

    刘福贵让邹怀恩陪着柳家人,自己入了军营让另一个什长值守,给吴晗请了假,这是有镇抚负责的,须得到镇抚处通秉。

    出了军营。刘福贵、邹怀恩同吴氏兄弟分开,刘福贵、邹怀恩同柳家父女直驱破虏军辎重司,凭着票据取出百两银子。

    此时劝业银行没有在石岛设立,赵烈当下可是不敢如此明目张胆,但是军兵可以领取存钱折子,存在辎重司,否则的话几十上百两的银子实在是不好存放,需用时只需拿着折子支取就是。

    柳家父女如今对于刘福贵、邹怀恩的身份毫无怀疑,而且老柳是暗自庆幸,这可是破虏军的百总和什长,这般的上门女婿哪里找去。

    刘福贵、邹怀恩取了银钱,陪同柳家父女向村里走去,董家洼离石岛只有五里路,人口不多,有三十来户人家,百多口人,是个小村落,不过它坐落在石岛到赤山的官道上,倒也交通便利,不到半个时辰,一行人就到达了董家洼。

    只见村里大多是新建的砖瓦房,显得很是齐整,不过也有一些破败倾覆的土坯房子,这都是当年逃亡的军户留下的,这在登莱很是常见,没有自己的田亩,租种上官的田亩,还有各种杂役,苦不堪言,很多人家支撑不下去了,逃亡者甚众,有的村屯过半逃亡。

    柳家父女接近村子的时候,先后看到两个同村的军户,老柳笑呵呵的打着招呼,两个军户边回应,边惊疑的看着两位军将随着老柳行去,心中画魂这是什么情况,老柳家怎么同破虏军的军将搭个上了。至于说是不是破虏军的军将,这是一看就知,破虏军军兵兵甲齐整,走起路来气宇轩昂,与大明的乞丐兵不可同日而语。

    老柳家的院落也是去年新建的三间瓦房,原来的土坯房子被用作了仓房。

    进得院落,只见一个黑瘦的中年农家妇女正在拾到院里的白菜,院落不小,正好收拾了几垅菜园。

    “老婆子,家里有贵客上门,快烧些水来待客。”老柳进门就喊道。

    “马上就好。”见到两名军将进得院里,妇女急忙起身向房内走去。

    “两位军爷,咱们进屋说话。”老柳谦让两人进得屋内。

    两人看看室内,只有简单的粗苯桌椅,以及一个纺车,很是简陋,同过去辽东的家相仿。

    柳芸柳茵两姐妹则是躲在室外同母亲说话去了。

    “两位军爷,家里简陋,没什么待客的。”老柳搓着手很是惭愧。

    “柳叔,都是自家人,不要客套了。”邹怀恩拦住老柳。

    “柳叔,你看是不是请两个中人,将婚事定下来。”刘福贵最关心的就是这个。

    “中,俺去叫几个邻居来。”老柳急忙出门。

    不一会儿,老柳的婆娘带着两个女儿将烧开的水送将进来。

    刘福贵、邹怀恩急忙感谢,老柳的婆娘不善言辞,客套几句就出门等在房外。

    “富贵,这也太快点了吧。”邹怀恩看左右无人问道。

    “没法子,就这几天假期,只能如此了。要不还想成家,哪里来的闲工夫啊。“刘福贵摇了摇头,”我说,柳芸怎么样,中意不。”

    邹怀恩不好意思的一笑,挠了挠头。

    “跟我你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说,怎么样。”刘福贵拍了邹怀恩一下,什么时候了还这般墨迹。

    “中意,真的,中意的很。”邹怀恩咧嘴笑道。

    “成了,你娶老大,我娶小的,你这样的就得找一个能拿主意的,要不你遇事没个章程。”刘福贵撇撇嘴,这兄弟人好义气,就是临事没章程,凡事把人往好处想,不知道世间艰险,在军中还看不出来,如果是将来退役后就麻烦了。

    “富贵,你中意柳茵吗。”邹怀恩问道。

    “怎么不中意,人长得好,一看就是好女人,将来我主外,她主内,生他几个娃,这好日子不就来了嘛。”刘福贵一脸的希翼,毕竟离着温暖的家太远了。

    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还有人声交映,老柳带着两个中年男人进得室内,同老柳一般都是穿着短打扮,身上的衣物还有星点的补丁。

    “两位军爷,这两位是我家的左右邻居孟奎和孙大海。俺请他们做个中人。”老柳言道。

    老孟老孙都是急忙躬身施礼。

    刘福贵、邹怀恩急忙回个军礼。

    “两位爷真是年轻英武,日后必定有好的前程,老柳,你可是有福了。”老孟很是会说话。

    老柳笑的见牙不见眼,今天老柳是真个高兴。

    “三位,这是一百两银子,此是我等给柳家两姐妹的聘金,麻烦两位邻里给做个中人,见证一番,我等兄弟今日也就算同柳家定亲了。”刘福贵拱手道。

    “好说,好说,老孟,也就你识得几个字,给出个见证。”老孙道。

    “成。”老孟笑眯眯的答应道,看他的样子对于老孙的奉承很是得意,他粗识大字,平日里村里写信都是找他,虽说如今各村办学堂,许多的小子丫头比他识字多,不过老孟威望在那,很多事不是会认字就行了,有时做个中人没有威望压不住场面。

    老柳唤柳芸将她们的笔墨拿来。

    老孟写了一个婚书,言道董家洼柳家同破虏军百总刘福贵、什长邹怀恩定亲,收下聘礼纹银百两,双方定下日期,不日成亲。中人老孟、老孙画押,接着当事双方老柳和刘福贵、邹怀恩画押,就是成了。

    “恭喜三位,以后三位就是翁婿了。”老孟老孙拱手笑道。

    “同喜同喜。这是小小心意。”刘福贵奉上两个一两银子,这是规矩,当然钱数就看翁主心意了。

    “多谢,多谢两位军爷。”老孟、老孙受宠若惊的接过,真是大惊喜,什么时候中人收过如此多银钱,许多时候不过是几斗米粮而已。

    老柳则是高兴的说不出话来了,这般心事总算是了了,他总算是对老柳家祖宗有个交代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章 都是大舅哥

    张环有近一年没有回到家中,在海上经历了太多的疾风暴雨和风平浪静,面前总是各色的海水有些让人生厌了,对于家的思念日甚,有时候做梦都梦到吃着老妈做的饭菜,和妹妹弟弟笑闹着,最后醉倒好好睡了一觉。

    今日得偿所愿,霍去病号和其他几十艘的盖伦战舰已经在石岛等待修缮,舰队统领李虎大人告之,各船水手可以轮班上岸休整,家就在石岛的可以放三天的假回去探亲。

    一时间军兵们欢声雷动,有家的当然高兴的是可以一家团圆,家不在石岛或是没有成家的也可以上岸吃喝玩乐、放松发泄一番,怎能不欣喜若狂。

    张环如今可是霍去病号的船长了,破虏军水师舰只不断下水,原来的老水手们都已经升职,升职的资历不是看年纪,而是看服役年限和远航的时间职务。

    这两项一比较,作为服役四年几番下南洋出征东瀛的张环可谓资历足够了。

    再说他二十出头的年纪,如今在破虏军水师中二十出头出任船长的不在少数,蓝三已经是巡海船的船长,于强也已经是鄱阳湖号的船长了,不过这般年纪就成为三百五十吨盖伦战舰的船长还是极为罕见的。

    作为船长,他要同大副、水手长、甲长等合计船上的饮水、辎重、兵甲等折损更换的问题,还有船只修缮的问题,所以,等事情安排妥当,他才让大副在船上当值。而他则是下船返家。开始了他好不容易等到的假期。

    走在石岛的街头。给他的感觉就是石岛终于像个城镇了,原来空旷的大街两侧竖立起新的屋舍,人们也入住其中,到处有孩子的欢笑和人们的喧嚣。

    张环来到昔日的渔村,只见全部的房子都翻建过了,砖红色的新房让人看了满眼的舒畅。

    张环来到自家门前,只见妹妹张梅正在院里洗衣服,一年没见。张梅已经是一个大姑娘了,瓜子脸、柳叶眉,皮肤白皙,出落的十分的美貌。

    张环没有出声,只是看着妹妹在洗衣板上刷刷的洗着衣物,动作爽利,一看就是经常做家务活的。

    此时,堂屋的门开了,只见弟弟张安冲了出来,他上身只穿了一个小褂。急冲冲向大门走来。

    “小安,上哪去。”张梅喊道。

    “姐。我去找后面的小伟玩会去,反正今日也不开学。”张安边走边说。

    “尽快回来啊,别只晓得疯玩。”张梅叮嘱道。

    “唉。。。,大哥。”张安先是一惊,接着向张环跑来,一家伙冲入张环的怀里。“姐姐,大哥回来啦。”

    张环用双手叉起张安旋转了几个圈,让张安笑个不停,这是哥俩昔日常作的游戏。

    “大哥,你可回来啦。”张梅看到张环,不禁流下两行珠泪,“都快一年了,也没个消息,到石岛水师营打探,军将们每次都说是军务繁忙,母亲都担心死了。这月来私下里哭了好几回了。”

    张梅的琼鼻皱着埋怨道。

    “小梅,别哭,哥哥如今是船长了,确是军务繁忙,军兵有假,我们也没假,这番回来,只有三天的假期,没法子啊。”张环上前替妹妹擦了擦泪水。

    张梅不好意思的急忙用手背擦着泪水。

    “儿子哟,大儿啊,你可回来啦。”门口一声哭喊,张环回头一看,只见老妈扔掉了手里的物件,满脸泪水的疾步向张环扑来。

    张环急忙迎上去,扶住老妈。

    张吴氏哽咽的抱着张环,泪水是不断流下。

    张安看到母亲姐姐哭了,他也敞开小嗓门哭了起来。

    张环这个手忙脚乱,安抚这个,安抚那个,当母女平静下来已经是一盏茶后的事情了。这还是张环询问父亲行踪,转移老妈的注意力的结果。

    “你爹月前随船出海了,去哪里我也不知道,水师营的上官不让他们告诉家中,你爹最多不过是四五月回来一趟,有时一两个月回来一次,哪像你个泼猴,一年也没个音信。”张吴氏使劲捶了张环两下,很是怨念。

    张环夸张的吸了两口气,“娘,别打了,真疼啊。我这也是没法子,上司说到哪我们就得去哪里,半年前我等返回石岛,上司不让军兵下船,装运好军兵后就去了天津卫。我哪敢下船啊,那是不要命了,镇抚晓得了,那是要脑袋的。”

    “唉,”张吴氏无奈的叹口气,“家里如今就剩我们娘三,什么时候能团圆呢。”

    张环心中晓得,日后恐怕舰队会更加忙碌,他哪敢搭话,急忙岔开话头,问晚上吃什么,“娘,儿子可是想老妈的手艺想的紧,晚上我可得大吃一顿。”

    “哎呀,娘也不晓得你回来,娘得赶紧上市场里买些肉去。”听到儿子的话,张吴氏即刻精神抖擞。

    “什么市场。”张环纳闷道。

    “就是过去的集市,不过如今是天天有,石岛赵猛赵大人如今让所有卖菜买米卖肉卖杂货的都到一个大房子里,这番可是让他们高兴坏了,他们天天可以卖,而且还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只是让他们拾到的干净些,如果不干净那可是要罚银钱的。”张吴氏边说边拾到起一个布袋,就要出门。

    “娘,我也一起去。”张梅道。

    于是母女二人兴高采烈的出门采买。

    张安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