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120章

明末苍茫-第120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香教乱民数千了。

    “年纪轻轻就深知官场三味,不可如此逢迎。”张可大笑道,心情颇佳的调侃,既然赵烈敢说俘获全在城中,他料定此番没有虚报战功,否则就是取死之道,对于赵烈建功他没有妒意,他已是武职巅峰的二品总兵,升无可升,当下他只求安稳为上了。

    “属下皆是实言,绝无逢迎之意,望大帅明察。”赵烈笑着施礼道。

    “呵呵,”张可大大笑两声,“好个黑小子,口才了得,与你面相不符,老赵有福了。”

    张可大与赵海明会过几次,知晓赵海明颇为知兵,识大体晓进退,可惜只是水师军将,升迁之路太过狭窄,这辈子没有大的指望了,如今的都指挥同知恐怕也是其武职顶峰了,嗯,这老赵埋下了伏笔,让其子从军步军,重新开辟局面,也是个聪明人。

    “大人过誉,下官不过是黑炭头粗武夫一个,只晓上阵厮杀。”赵烈谦逊道。

    就在此时,几骑飞奔而至,一人滚鞍下马回报,

    “大帅,前锋靖海卫常大人回报,在抚远地界遇敌埋伏,折损百余人,当下与敌相持不下,望大人遣人增援。”

    张可大微微皱眉,几日前捷报,今日挫败,何也。他思量着看看赵烈,“命前锋营莱州骑队即刻出发增援抚远,其他步军休整一日出发讨逆。”张可大发布谕令。

    莱州营兵万般无奈的在大年初一继续出发,心中大骂前方败北的靖海卫这帮子蠢货以及让他们即刻出征的张可大,休整一天能死啊,他们当然知道莱阳城的大餐离他们远去了,而他们大年初一还得继续前行,奔命厮杀。

    赵烈此时命令所部从城内迁出,让出驻地给张可大以及其登州战兵,毕竟他们的驻地是城内唯一可供张可大本队休整的地方,其他卫所兵全部在城外宿营,城内没有位置。

    当整肃的三百余名兵丁出城展现在众人面前时,众人都是一鄂,全身铁甲、整齐划一的行止、以及饱满的精气神都表明这是一支少有的劲旅。

    让几个卫所的指挥使馋涎欲滴,这也是卫所兵,好嘛,比登莱战兵都要精锐,常汝宁也是个有福的,常汝宁如果在此定会哭笑不得,赵烈的桀骜也是随便哪个人能降服的。

    张可大捻须细观,面容整肃,他大略明白以此三四百步队和百余骑队是如何数百破数千的。

    如果都是骑队他也能做到数百败数千,只有数百步队百名骑队他也没有把握,面前的赵烈所部做到了,那么这意味着要么赵海明是一个练兵的好手,要么眼前这个高壮粗黑的小年轻赵烈善于治兵。

    最初他注意到了赵烈护卫的精壮,他也是没有太过在意,家丁的精壮在大明军将中很是普遍,不过,如果眼前的兵丁都是军户的话,这赵家就让人刮目相看了。

    张可大没有多言,在林东泽盛情邀请下进入县城,属下千名骑队也是随同入城。其他卫所都是在城外开始忙碌建营,军将们都随张可大赴宴。

    酒宴没有进行多久,张可大毕竟是有了把年纪多日操劳,早已疲乏,饮了几杯就回营歇息。其他众将酒足饭饱也就散了。

    第二日一早,赵烈照例带领全部兵丁围着营寨全副武装跑了五圈,轰轰的声音让四周的其他卫所兵一阵大骂;大过年的也不让人消停,赵烈是全不在意,完事后这才回营歇息,不过他没有注意几双眼睛在城墙上看了整个的过程。

    “大人,清点完毕,首级、俘虏具皆真实,另外属下询问了打扫战地的莱阳捕快,赵烈数百破数千乱民战报为真,没有一丝虚报。”一个亲将禀报。

    张可大微微眯眼。

    “大人,赵烈这几日来每天都带领属下兵丁操练,让城内军营附近百姓多有怨言,言道扰民太甚,此外,赵烈所部步军都是其所辖军户,骑队乃是其家丁。”另一个军将言道。

    张可大面露笑容,心中快慰,此人有大野心,大志向,一个军中衙内来到小小的破败千户所,投入巨资,整军备战,军兵虽少却个个精壮善战,战阵上赵烈身先士卒,陷于险境,何也,恐有戚爷、李成梁之志。

    张可大不怕手下有大野心,这与他无碍,甚至大有裨益,身为登莱总镇,随时可能被朝廷一纸谕令调至辽西或东江,与建奴搏命,他当下最为担心的是手下可堪重用的军将太少。

    虽说登莱战兵七千有余,卫所兵四五万名,不过这都是账面上的数字,他可是深知麾下的战力,战兵莱州营、登州营还算满员,文登营的一千战兵大半缺额,至于卫所兵更是大半逃亡,能有两万兵丁就算不错了。

    这其中大半还是拿起棍子的农夫,如是在东江游击作战尚可,如是在辽西与建奴对阵,这些兵丁必败无疑,绝无幸理。

    偏偏当今天子宠信袁蛮子,任其为蓟辽总督,甚至将登莱巡抚裁撤,登莱也是听命于袁蛮子,登莱所部随时可能加入辽西战阵,这让张可大极为心焦。

    他也想加强战力,不过登莱支应登莱卫所以及东江各岛已经是左支右绌,没有钱粮打造兵甲、勤练兵丁了,他张可大只是一个武将,而钱粮都在文臣手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也就是勉力维持,甚至连空饷都不多占以维持战兵的满编,只有战力此时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

    赵烈所部战力强横,这般部下是愈多愈好,可惜了,资历浅薄,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户。不过,张可大在此记下一笔,以图日后重用。

    午饭后,张可大率军出发,赵烈所部留在莱阳,谁让赵烈所部受伤者众,这是谁也没法妒忌的,当然赵烈心知肚明,大部是虚报的。这也是赵烈所望,他是安心在莱阳整训。(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家团聚

    抚远没有激战,朝廷大军来袭,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如何做,闻香教徒化整为零,消散在乡野。

    如此,靖海卫指挥使常汝宁临阵败退,未探查敌情,至敌匿踪,让张可大训斥一番,让其他指挥使好一番嘲笑,颜面大失。

    按说他也够倒霉的,赵烈数百破数千,他也就认为自家千余军兵也能战而胜之,不成想,两地的闻香教徒合流又成了六七千人的大股,在邻近抚远的地段伏击了靖海卫军兵。

    常汝宁所部接阵盏茶功夫,属下兵丁被弥勒降临、刀枪不入的魔音弄的大溃,死伤近二百人。

    常汝宁懊悔的直抓头皮,贪功冒进啊,太高估麾下的战力了,只好厚颜求援,当张可大率兵赶到,他就悲剧了,成了登莱的笑柄,属下数百破数千,他这个上司千余人被乱民大破,情何以堪啊。

    张可大即刻命令队伍也化整为零,进入乡村进剿,近月的光景,击毙俘获闻香教乱民四千余人。

    当然杀良冒功是肯定的,其中闻香教大香头李成、许汤被杀,不过,所谓的大护法李盛明匿踪不见,当真是条老狐狸,见势不妙早就溜了。

    至此,崇祯二年初,登莱闻香教叛乱被弹压,教众或是被杀或是星散,留在莱阳、抚远的是烂摊子一片,没有三五年缓不过这口气来。这也是今年大明常态,自万历末年来大明就是内忧外患不绝,风雨飘摇之中。

    登莱军除了留下了威海卫军兵留守当地防止复燃外,其他兵丁整装回返。

    在莱阳汇集后,张可大对于赵烈大加赞赏,言明必报知朝廷为其请功。

    常汝宁看到这个局面是彻底熄了对付赵烈的心思,只要张可大在登莱一天。赵烈他就是动不得的,毕竟张可大可是兼着登莱都司都指挥使,虽说他不具体过问卫所事宜,不过如果赵烈向其求助,他可是有权过问,常汝宁当下可是不敢再让张可大注意到他。

    回到卫所已是二月中。亚历山德拉几日来放下琐事就是陪伴赵烈身边,以慰相思之苦,赵烈也是深感歉疚,每日里尽量多陪伴亚历山德拉骑马游玩,顺便提高他的骑术。

    二月末时,赵烈安排五千辽民开赴卫城,由赵达、汪全统领,赵达掌总,汪全负责内卫。他对于常汝宁实在是不放心。

    不过,一切十分的顺利,常汝宁此番是再无任何动作,辽民开始搭建营地,整修城墙,没有遇到什么阻碍或是暗箭,让赵烈也是暗自纳闷,这常汝宁也太过安静了吧。难道另有阴谋,让赵烈画魂了好些日子。

    回到石岛后。济州的几封加急信函早已等候多时,

    一个是皮岛总兵毛文龙派人求援。

    自去年以来,东江、登莱、辽西事权统一归于蓟辽总督袁承焕,而毛文龙向来桀骜,袁承焕的谕令他也是阴奉阳违,袁承焕于是断绝东江后援。严令登莱不可有一粒粮食流入东江,结果就是东江外援断绝,粮价腾升。

    毛文龙向朝鲜敲诈了两万余石粮食,不过相对于几十万的东江军民也就是杯水车薪,因为缺衣少食近两千人死于饥寒。今春数万人面临着断粮死亡的威胁,这不,刚刚开海,毛文龙就向济州求援,当真是急如星火。

    他是不能向袁承焕低头,只要低下头,以后就没有东江半独立的地位,袁承焕定会通过掺沙子步步加紧控制东江,迫使毛文龙降服,这是毛文龙绝不可忍受的,于是两个大人物的对决千万的屁民成为牺牲品。

    赵烈对此只是无奈,东江听命辽西加入大战,肯定是死伤惨重,毛文龙当然不傻,而锐气十足但是战略眼光有限的袁蛮子劲头上来皇帝老子也不在他的心上,双方无关正义,只是大明官场争斗的常态,只不过个头极大就是了。

    只是他们对待大明百姓的态度让赵烈心寒,一个国家的基石就是百姓,而两位大明二品大员却将百姓视如猪狗,大明完了。

    赵烈给济州的命令是要粮食人来换,赵烈目前对于人口的需求当然是无穷的。

    二是济州岛上第二骑兵千总兵员和马匹已经准备完毕,开始操练,从北华岛抽调的第一骑兵千总的人员将会很快回返。

    这让赵烈松了口气,冷兵器时代没有骑兵就像是后世陆战没有装甲兵团一样,心中没底,即使这些骑兵人员操练时日短,战力不强那也是骑兵,也能完成掩护步兵方阵两侧弱点的目的。

    三是,最新一批的十艘五百吨级的唐级战舰下水了,水师兵丁已经上船操练,估计两三个月内成军。

    赵烈的批示是,放缓唐级的建造,加大百余吨的小盖伦和八百吨盖伦战舰的建造,刻不容缓。

    四是江户幕府任用尼德兰人开始建造盖伦战舰,据澳门人探查,已经有数艘小型盖伦下水,日后还有大型盖伦下水。

    这点让赵烈极为警觉,毕竟这是两个海陆强国的合作,必将对破虏军构成巨大的威胁。

    五是介于北华岛开拓的扩大,破虏军兵力欠缺,黄汉建议将济州岛的朝鲜人武装起来组成辅兵开赴北华岛,投入对阿努伊人的战斗,减少自己的伤亡。

    不过马涛很是顾虑,怕朝鲜人战力不足不可信赖,反坏了大人的好事,黄汉则认为阿努伊人骑兵不多,兵器不良,正可让朝鲜人练手,反正即使伤亡惨重流的也不是明人的鲜血。这点让赵烈极为赞同。

    赵烈回复是,组建三千人的朝鲜步军,千总百总都从破虏军抽调,告之朝鲜军兵,如果杀死五个阿努伊人就可退役,并可在北华岛分配给他们五十亩田亩,五年免税。

    赵烈的想法是好的,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朝鲜兵丁们在北华揭起了腥风血雨。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对于北华岛,赵烈的意思是稳扎稳打,争取在两年内将华北平原开拓出来,辽民在此安居乐业,破虏军也能放下这个庞大的包袱。至于全岛开拓,那就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

    最后赵烈下令组建三个千总的步队,即刻执行,按说破虏军水步军加在一起已经达到了十抽一的地步,好在辽民青壮极多,也是勉力支撑了过来,此次赵烈是介于大明北方的腥风血雨未雨绸缪,不能到了眼前再慨叹兵力不足。

    同时,赵烈告诫黄汉九月底前结束全部的整训,等待石岛召唤。大战将临。

    当四月中旬来临时,赵海明、赵秦氏、赵锋、赵宏、赵娥驾临石岛,筹备六月十八日的赵烈婚礼。

    赵秦氏虽说对于亚历山德拉是西夷人颇有微词,不过也是深知弗朗机人对于赵烈的重要性,勉为其难的恩准了,两年来她为了照顾赵海明的起居以及自家田庄的经营没有来过石岛,与赵烈、赵猛可是两年未见了。

    赵锋今年也是十七岁了,长得也是高大粗壮。上番惹了祸事后可是小心谨慎不少。

    赵娥如今十五了,也是一个大姑娘了。虽说长得不白净,不过很是清秀,见到大哥、二哥还是十分黏人,很是亲热。对于亚历山德拉还是充满好奇,总是对于亚历山德拉的金发和蓝色的眼睛羡慕不已。

    赵宏今年与赵烈同岁,身量很高。不过有点消瘦,一直在帮助赵秦氏管理乡下田庄。

    此番见面可是母子三人人两年来的第一次见面,赵秦氏看到儿子们长大了,完全脱去了青稚的面相。

    通过赵海明她也是知道两个儿子在石岛、济州岛、北华岛开创了大场面,甚至说是奠基开国也不为过。此时她发现两个儿子都是气势威严,周围侍从、幕僚环绕。

    她和两个儿子相聚一个时辰,已经有三伙人前来请示,她是既欣慰又有微微的哀伤,二儿子就要成家立业,离开她了,由另一个女人负责了。

    只是对于赵猛的婚事她也是急的不行,赵猛强调石岛如今是赵家的根本,这两年尤为关键,婚事过两年不晚,这个理由足够强大,赵秦氏只好先放下。

    对于亚历山德拉,赵秦氏还是很喜欢的,没有太多的心机,笑脸常开,对于身边的人极为和善,深受周围家仆的尊敬。

    当然她这个西夷的身份除外,此番赵秦氏给亚历山德拉准备了全套的嫁妆,毕竟亚历山德拉的父母双亲已经不再了,赵秦氏做主为其在登州采买一切,首饰、衣物、妆容、床铺等等。

    都是女人,这方面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