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苍茫 >

第11章

明末苍茫-第11章

小说: 明末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七章 招募

    两日后,夜不收回报,金军全部撤回金州,旅顺的保卫战结束了。水师决定撤离军旅顺,全力运送难民,旅顺的水师大小十余艘战船回到港口护卫,威海水师押后回航。

    张盘出南城送行,登州水师返航时,只有朱国昌送行,指挥使王佥挥袖而去。张盘自认威海水师敢战建奴,只要杀建奴,就是为了自己报仇,值得交往,至于登州与毛帅的矛盾他就不掺和了,也搀合不起。

    赵烈站在船头看着张盘向福山号施礼,赵海明回礼的场景,心头激荡,只要国家危难之时,中华大地从不缺忠贞之士。

    历史上张盘、朱国昌宁死不屈,旅顺全军为国捐躯,也许这些人不是什么所谓名士,甚至就是喝兵血的兵痞,不过,当外族入侵时,就是这些仕绅眼中的丘八之辈慷慨赴死,反是大明大多数的仕绅阶层都是屈膝投靠建奴,简直可说是跪舔,还不如这般粗汉有骨气。

    可惜,这般忠贞敢战之士在中国历史上总是悲剧收场,远的不说,大明的于谦,戚继光的悲凉经历,何等千古人杰死于帝制屠刀,猜忌。

    同时代的英国将领弗朗西斯。德雷克以海盗之身可以为国激战,荣耀封爵,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法国海外开拓的名将全国尊崇。

    两相比较,中华大地帝制的幽灵令人不寒而栗,压制对他产生威胁的一切,哪怕外族的刀已进抵胸口,中华大地已危在旦夕,还是如此的内斗不止。

    二三百年后她还是如此麻木,险些亡国灭种,这片土地上人们被同一种思想的幽灵禁锢了。

    张盘看着威海水师数十艘战船回航陆续驶出老虎尾,不禁生出孤寂的感觉,自己已是孤军守旅顺两年了,这是自己遇到的第一支敢战能战的外军,只可惜,他们又要走了。

    张盘明白旅顺的结局已经不在自己手中,而在登莱,在宁锦,两地接战、接济不利,旅顺必不能幸免,而自己却看不到一点希望,宁锦能守住已是不错,登莱同皮岛内讧不已,已是两个登莱巡抚与毛帅互参了。

    更怕的是,朝中东林与魏阉争斗不休,辽东建奴始终不视为大祸,建奴之祸再烈不过在东北山海关外一隅,大明中心在京城,精华全在江南,旅顺虽说已是大明在辽东唯一的飞地,唯一的桥头堡,不过在大明士林眼中也不过是荒僻的边地。

    也许,自己就是个战死旅顺的命,不甘啊,死难的几十口亲族在辽阳看着自己,何时可夺回朝思暮想的故乡,收拾父母妻子散乱的尸骨,为他们建立一个体面的可供后人凭吊的墓地。张盘迎着海风望着的船队久久的驻立不语。

    还有一人远远的看着愈来愈远的旅顺久久不语,大明在辽东最后的桥头堡在北方渐渐模糊,张盘与旅顺的命运也在赵烈的心头越来越来模糊,自己拯救了张盘和数千军民的性命,也小小的改变了历史,不过,也因此,张盘及旅顺的今后,自己再也无从把握,但愿,他们可以等到自己重来。

    赵烈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赵烈深感无奈,作为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大明唯一的清醒者,眼看中华的大船慢慢滑入深渊而无能为力,这是怎样的痛楚和无力。

    赵烈在甲板上久久呆立,随从众人看出公子心情不佳,也无声环立四周,别的相伴船上隐隐传来说笑的声音,更衬托出福海的静寂。

    福海号的静寂持续到双岛,水手的降帆,下锚声打破了静默,双岛小小的木质的临时港口容不下几艘船,只有沙船能靠上去。

    赵海明为了历练赵烈,没有上岸,难民事物有赵烈全权处理。

    赵烈等人乘小艇上岸,只见不大的岛上一片狼藉,垃圾到处,难民挤满全岛,已有不少难民随登州水师离开,但此地还是拥挤不堪,许多难民东倒西歪的躺着。

    赵烈带人进入其中,此地臭气熏天垃圾遍地,众多难民麻木的看着到来的兵丁,此处粮食还有,水师运他们到达时,留下不少粮食,还留下百余名兵丁维持秩序,不过,也就是勉强填个半饱,众人更多的是绝望,失去自己家园,亲人,以及自己熟悉的环境的绝望,他们不晓得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还有什么奔头。

    赵烈踏上双岛的地面,就被辽民的惨状所震摄,人间地狱不外如斯了。

    赵烈立即命令黄汉、万基、杜立、张鼓声等人带领兵丁维持秩序,将有伤病的人同健康的难民分隔开来,告知众人只能饮烧开的水,同时命令汪全等人书写告示,告之难民,他们将被船只运往山东,全部都有活计。

    同时,赵烈命令从船上卸载粮食下来,一定要让他们吃饱饭,毕竟到山东的海路也有两三天,太过虚弱的身体怕是挺不到山东的。

    种种举措在一天内发出,岛上辽民的惊喜不断,先是秩序好多了,不再是谁的拳头大谁就吃的多,伤病也有人看护,同时,粮食开始卸载岛上,一天可吃两顿饱饭了,最后,兵爷们贴出告示,他们会被运往山东,都会有地种,有工可打。

    登时,岛上不时发出欢呼声,这是难民知道好消息的欢呼,他们终于有了指望。

    第二天,岛上的难民脸上大都露出笑容,精气神大为不同了,水师兵丁所到之处难民不再胆怯的避开,而是主动招呼帮忙,两方可是相处融洽,气氛缓和。

    赵烈此时无暇他顾,他估算了水师大小船舶的运力,最多一趟三千人,来回八天,那么无论如何也得三个月才能将难民全数运到山东。

    赵烈砸吧下嘴,大明海船这点坑死人的运力,如今西班牙一千多吨的巨舰都有了,短程可运千人,几万人真不是个事,十余艘舰,三四趟功夫而已,威海水师是使出全身的气力也得是三月有余。

    吐槽归吐槽,赵烈还得安排船舶运送。

    毕竟,这几万人谁先上船,谁后上船是有讲究的,必须是安排强壮的人手先出发,到了山东威海,还能为后续难民建造简易的难民营,身体稍差的正可将养几天,待得身体将养的稍好,下一批出发。

    如此反复,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等到最后的老弱到达时,就可以直接进入营中生活,此时营中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活计了,他们到达后正可将养身体,恢复气力。

    招来万基、黄汉等一众军余,按照这个程序叮嘱一番,命令开始挑选比较强壮的第一批上船出发的人,其他瘦弱的难民可以在岛上调养些时日,否则只是短短的几日航程就可能要了他们的性命。

    赵烈又折返船队,登上福山号,面见赵海明详细禀报自己的处置。

    赵海明对于赵烈的安排很是满意,赵指挥自咐如果是自己亲为恐怕也没有儿子安排的妥当,真是大慰本心,心道家族有望。

    同时,赵海明下令船队装载难民准备回返登莱。

    ps新人新书拜求推荐收藏,谢谢各位。

第十八章 惊闻捷报

    ps众位大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求推荐收藏,拜谢。

    惊闻捷报登州水城内登州水师指挥使官衙,王佥正与自己的幕僚张潜商议旅顺善后,自送万余辽民到铁山后,王佥就带领登州水师返回了登州。

    皮岛、铁山、广鹿岛等处已经被辽东难民挤满了,再无余力安置,因此,登州水师已经没有向皮岛等处转运难民的必要,只好折返登州准备运送登莱援助旅顺的军兵,半途王佥就已晓得建奴围困旅顺。

    他心中不禁庆幸自家还算是有先见之明,脱离了旅顺这个死地,只是苦了赵海明,恐怕要受到旅顺败绩的牵连。至于说援兵,那就呵呵了,都磨蹭这些时日了,现下还没出发呢,王指挥可是乐得清闲。

    这不,今日闲暇,他同张潜也议议,王指挥还算厚道,他一边庆幸,一边准备威海水师善后。

    在他看来,旅顺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久攻不下建奴撤围,如旅顺一旦有失,满城军民不保,赵海明统领水师在海上性命无虞,不过威海水师被牵连是一定的,至于被牵连到何种程度,就只能看内阁,魏阉以及满朝舆情了。

    自己虽说牵连不大,不过自己毕竟是登莱水师指挥使,赵海明的上官,必定有所牵连,今日正和张潜相商一旦旅顺失陷,就遣人向朝内哪几位大人上礼求援。

    “回禀大人,旅顺来人回报。”一家丁进内通报。

    王佥看看张潜,心想结果应该到了,

    “唤其进来回禀。”

    须臾,短打扮水手装束的船头徐立进来跪秉:“大人,我登莱水师旅顺大破建奴,杀伤数百,建奴败退回军,旅顺大捷啊。”徐立红黑的脸上激动万分。

    王佥第一时间就想把茶碗摔在徐立脸上,赵海明给了你多少银两,你为他表功到如此程度,你这杀才当战船能开上岸,还杀伤数百,略一思索,旅顺应该失陷了,否则,赵海明决不至于出此虚报战功的下策。

    王佥哭笑不得的端起那险些碎裂在徐立头上的茶碗抿了一口浓茶,与张潜眼光一对,多年翁主自然明白各自心意。

    他们明白,徐立不明白啊,来此路上船头一想到指挥大人听此捷报,一定是惊喜万分,多少年来无此大胜了,指挥使大人一高兴,不定赏下多少好处,这趟真是一个好差遣啊。

    现下,捷报传上,这,满室安静,大人形容诡秘,这,这,与自己的想象不符啊。

    “徐立,大胆,何人指使你谎报军情,你道水师战船能上岸杀奴,嗯。。。”张潜厉声喝问。两侧亲卫怒目而视。

    徐立登时汗如雨下,娘的,不对劲啊,

    “大人,小人绝无谎言,句句皆实,”徐立磕磕绊绊的把威海水师火烧炮轰,码头歼敌悉数俱言。

    王佥听到此处大怒,好你个赵海明,好你个徐立,真是好手段,编个好故事,杀伤数百,只有几十级首级,你骗鬼呢。

    赵海明你与我共事多年,如你在海上杀伤建奴,我信,好歹你也是水师宿将,偏偏你昏头了,来个陆上杀奴,真个好故事,我如信你上报,到时自己就得给你善后,赵海明,你个老兵痞,亏我刚才还与张潜商议给你也上书减减罪名,好歹让你赵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你这是要把我也拉下马呀,现下,本官与你没完,看我不上书参你。

    徐立呆呆的看着王佥脸上的变换,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指挥使大人大怒,难道指挥使大人与赵大人有隙,不愿赵大人立此泼天大功,嗯,定是如此,王大人这是想独占此功啊,徐立想当然的歪楼了。

    当然,他自己认为猜对了,要不然大人怎么不喜反怒,想到此处,徐立浑身一激灵,坏了,自己这是触了王大人的霉头啊,

    “大人,大人如让小的说大人战胜,赵大人战败,小的无不遵从啊。大人。”徐立想到此处即刻改口言道。

    下一刻,多活了一会儿的茶碗还是无可避免的碎裂在徐立头上,徐立哪顾上额头的鲜血和烫伤,不住的磕头赔罪。尽言王大人胜,赵大人败。徐立都有些神神叨叨胡言乱语了。

    王佥又问几次,徐立尽是胡言乱语,全无头绪。无奈,他让属下招来满船水手,各自盘问。

    这些军兵俱言旅顺大捷,大败建奴,斩首数百,水师斩获数十。王佥与张潜面面相觑,半信半疑,难道旅顺大捷是真的,王佥下令将一船水手尽皆扣押。

    随着后续抵达的船只愈来愈多,捷报纷纷传来,王佥这才晓得旅顺大捷竟然是真的,于是大悔,早知道自己溜回来作甚,如果不逃离旅顺这泼天大功不就是他的吗,暗自后悔不表,急忙亲自报秉登莱巡抚武之望。

    武之望虽是文官,不过毕竟是久经历练,明白旅顺困境,这些日子来坐卧不宁,他自认为一生忠勉谨慎,不愿将临致仕的自己晚节不保,上一任登莱巡抚袁可立任上对建奴作战卓有成效,自己上任则丧师失地,这可如何了局。

    他自己让人嘲笑也就罢了,怕就怕连累了朝中推举自己出任登莱的一众好友同年,魏阉正在那虎视眈眈,相信不会错失良机,武之望可以说是度日如年般熬着。

    今日,终于捷报传来,还是大捷,斩首数百建奴,巡抚登莱武大人立时眼含热泪对西北遥拜,以报君父及昔日同僚好友的知遇之恩。

    福山号,以及几艘苍山船停在登州水城的外海,战后武将向文臣述职是大明的立国的根基。此次出征概不能外,赵海明先差人入城知会登州水师,稍后赵海明在赵烈、李明峪、李虎、赵达等人的陪同下,登上码头。

    只见登莱巡抚武之望、登莱总兵杨国栋、登州水师指挥使王佥及山东都司的一众文武官员已在码头迎候,赵海明上岸后,疾步趋前跪拜,

    “下官威海水师指挥赵海明率威海水师官兵援救旅顺归来,今向武大人、杨大人、王大人交令。我威海水师不复大人所托,炮轰火烧击杀数百建奴,砍下一百二十三级建奴首级,取得旅顺大捷。望大人点阅。”

    赵烈、李明峪、李虎等人随后跪拜。

    赵烈只见当先的一个发须皆白的瘦小老头笑眯眯的虚扶一下:

    “赵指挥一路辛苦,快快请起。”

    赵海明等人起身回礼。

    “赵指挥今次援救旅顺击败建奴,为几年来我大明少有的大胜,大涨我登莱军的军威,可喜可贺,本官定为赵指挥及威海水师官兵向朝廷请功。”武之望笑容可掬。

    “此次大胜而回,一是仰仗皇上宏福,再则也是武大人、王大人的运筹之功,威海水师才能全此大功。下官不敢独居此功。”赵海明恭敬回道,大明武将得胜而回,也是凶险之时,如果居功自傲,独占功勋,麻烦大了,必是四面楚歌。同尘和光才是王道。

    后方的赵烈撇撇嘴,这就是大明,名将之坟墓,锐军之牢笼。

    “赵指挥不必过谦,本官以及王指挥的运筹之功本官自会上奏表明,威海水师泼天大功本官也是不损分毫,本官不是那等推过揽功之人,你等日后自知。”武之望正容说道。

    “正是,赵指挥不必过谦,旅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