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32章

重笙-第32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伯叹了口气:“你不知道这其中的因果,付门主为人大方豪爽,讲义气有手段,朋友也多,在江湖上很吃得开,三年前他们付家出了件大事。付门主相谐二十几年的原配夫人突然病故。没过多久,他那十分宠爱的小老婆也跟着去了,丧事一桩接着一桩,大家都说付家撞了邪。跟着付春娘原本订下的亲事也莫名其妙地黄了,又有流言说,那原配其实是上吊死的,妻妾相争,大老婆吃了亏,一时想不开。那小老婆的死却是跟付春娘有些关系,毕竟吊死的那位是她的亲娘。这么看来,传言十九非虚啊。”

    文笙面饼了放到唇边,微张着嘴。不知说什么才好。

    “付兰诚也是,教了闺女一身武艺,现在不定怎么后悔呢。朝廷若是认真追究起来。够他喝一壶的。”

    文笙觉着吴伯这话的重点不对。

    许是见到文笙的满脸不以为然,吴伯又感慨道:“逼得原配寻死。想来那位姨娘也不是什么善茬子,老话说得好。一山不能容二虎……”

    文笙嗤笑一声,淡淡地道:“争宠不对,想不开寻死不对,报复杀人更不对,只有始作俑者是无辜的,他唯一的错处,便是教会了女儿武艺。”

    “啊?”吴伯搔了搔头,脸上不禁有些尴尬。

    顾姑娘没有说他话讲得不对,好像只是把他的意思总结了一下,配着她那似嘲非嘲的口气,听着怎么就这么不是味儿呢?

    文笙虽然对江湖很是好奇,却不喜欢听这样的故事,这里面夹杂的夫妻恩断,骨肉反目怎么听都是一幕人间惨剧。

    不过文笙并不认识那位马贼首领付春娘;日后也不想同她有什么瓜葛,议论完了这一句就把她抛到了脑后。

    数日之后,两人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邺州长晖。

    长晖位于邺州的中心枢纽,县衙和府衙只隔了一条长街,商业发达,店铺林立,街上人流如织,常有达官贵人出入,是大梁最繁华的几处重镇之一,远非文笙在大兴呆过的那些城镇可比。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幸好二人要找的那一位厉建章在长晖本地十分有名,稍一打听就按照路人的指点找到了他位于城南的家。

    文笙没有急着上前叫门,先站定了离远观察了一阵,这位羽音社的厉大家无疑家底颇为丰厚,城南住的都是有身份的人,来来往往非富则贵,能在这么一处寸土寸金的地界,拥有这么一片大宅院,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当然,厉建章本来就是古琴大家,是羽音社的成员,不是普通人。

    但文笙见惯了戚琴那样的乐师,再来看这位厉大家,难免有些不适应。

    她牵了马和吴伯上前叫门。

    应门的厉家下人身材高大,胳膊上肌肉高高鼓起,不用吴伯试探,文笙也看得出对方身手定不一般,是个练家子。

    这些武林人士总是出于各种原因喜欢往乐师身边凑,以能被乐师招揽为荣耀。

    文笙说明来意,那人把他们让到了门房里,有专人陪着,他进去禀报。

    透过窗子,可见厉家的院落很深,亭台楼阁层层叠叠,布置得十分雅致,陪着他们的下人上了茶,并不搭话,退到一旁垂手而立。

    厉家规矩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过了一阵,方才那人回来,叉手施礼:“信在哪一位身上?请随我去见厉大家。”(未完待续。。)

    ps:  看到有妹子为了给心渔凑粉红,跑去把心渔的老书订了。

    是妹子吧,不管是妹子汉子,萍水相逢,心渔得你如此付出,在此衷心地说声谢谢。

    ******

    最后是推书:《重生谋》 作者:娘城 书号:3318849 简介,重生遇重生,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且看谁笑道最后。注意这是现言,不是古言!文已肥,欢迎跳坑。

第七十章 伐木叮当

    文笙冲着吴伯微微颔首,示意他在此稍等,她则起身随着那人去见厉建章。

    考虑到背着瑶琴去见一位擅琴的乐师有些不礼貌,她将琴先交给了吴伯看管。

    厉家很大,足足走了半刻钟,才穿过前院,到了厉建章所在的琴室。

    远远的,文笙就听到有悠扬的古琴声响起,前面带路的大汉不由地放轻了脚步。

    文笙一入耳便知道弹琴的正是那位厉大家。

    这支琴曲当中泛音特别多,难得厉建章处理得细腻而有特色,听这支曲子,就好似置身于三月的湖水边,湖面清澈如镜,周围草长莺飞,又有鸟雀自在盘旋,只觉人生在世全无烦恼之事。

    文笙站定,等着这一曲终了。

    这位厉大家果然是抚琴的高手,但文笙听完了,却觉着曲子里还是有未搔到痒处的地方,许是出于她的私心,她想若是师父王昔来弹这首曲子,会更加得豁达而有生趣。

    直到最后一个泛音停歇,里面方传出声音来:“听闻戚兄自大兴传了信来,送信的人呢,请进来吧。”

    那大汉方才往前两步,到了琴室门口,朗声禀报:“回厉先生,人已经到了。”说话间往旁侧一让,伸手冲着文笙做了个“请”的姿势。

    文笙上前,迈过高高的门槛,进到了琴室当中。

    这间琴室布置得十分淡雅肃穆,矮榻、屏风、长几、桌案一色都是黑漆,案上铺着几幅长卷。直垂到地,黑白互衬。更显朴素大方。

    正对着门主位上坐了位长者,一双手犹放在面前的古琴上面。

    这长者年纪应该在五十出头。保养得当,面色红润,头发也是黑的多白的少。

    文笙注意到他的时候,这位长者也在上下打量文笙。

    文笙匆匆一扫,便知道这座上的人必是她要找的那位厉建章。

    对方年纪远较自己为长,又是戚琴的朋友,文笙站定了,深施一礼,口里恭恭敬敬道:“末学后进顾九见过厉老先生。在下此来受戚老重托,有一封要紧的书信要面呈您。”

    说话间,她取出了一路小心收藏的书信,两手拿着,上前几步,交到了厉建章手上。

    厉建章接过信,没有急着打开看,而是有些失望地问了一句:“这么说此次的盛会戚兄不打算参加了?”

    文笙回道:“戚老在大兴遇袭,受了不轻的伤。没有办法到邺州来,他把前因后果都写在了信中,厉前辈一看便知。”

    厉建章闻言吃惊非小,双目之中锐芒一闪。顾不得再问文笙的话,低头三两下拆开那封书信,先眯着眼睛从头仔细看了一遍。而后又再三确认关键之处。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仿佛由高人雅士一下子变身为戚琴信得过的朋友。羽音社的重要成员。

    戚琴在信里说了很多,不但详细讲叙了自己与商其、“黄太安”的恩怨。提到此番因为伤重不能来参会颇为可惜,还特意向厉建章介绍了文笙,说她师从王昔,于古琴上十分有天赋,和自己也多有渊源,若非她相助,同姓黄的那一场拼斗还不知道鹿死谁手,请厉建章方便的时候指点她一下。

    除此之外,戚琴还拜托厉建章带着文笙去此次的盛会上开开眼界,并记下那曲谱带回去给他。

    做为报偿,他把从“黄太安”身上得来的那段曲谱也抄录了一份,由文笙带来,交给厉建章处理。

    那曲谱据他判断极有可能出自首阳被抢去的那本《希声谱》。

    厉建章看了信,再打量文笙,才留意到站在面前的是个刚满十六岁的小姑娘。

    “大兴距离长晖路途不近,你一个姑娘家,长途跋涉,着实不易,辛苦了。”

    文笙并未觉着苦,闻言莞尔一笑:“还好,晚辈随师父山居,常走山路,已经习惯了。”

    厉建章认识王昔,叹道:“我早年同你师父打过交道。他技艺精湛,胸中自有沟壑,琴声如同天籁。可惜没有得到老天爷的厚爱。他脾气还那么倔?”

    这话叫文笙不好回答,她想了一想,认真地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师父也在坚持他的道理。”

    厉建章想起了王昔的脾气,摇了摇头:“好吧,难得你受得了他。我看信上说,你带来了一段曲谱?”

    文笙松了口气,她早知道师父王昔和这些公认的琴道大家心有隔阂两看相厌,厉建章这态度还算是比较温和的,但她实在不想听旁人背地里议论师父有哪里不好,厉建章主动更换话题,她求之不得。

    “是,在这里。”文笙把曲谱小心翼翼取出来,交给了厉建章。

    厉建章也十分重视,虽然他抚琴之前已经净过手了,仍是取过块雪白的帕子擦了擦,接过了曲谱,打开来细看。

    这是一段古琴谱,记录的方式不是减字谱,也不是工尺谱,而是最古老的文字谱。

    这时候厉建章已经顾不上再理会文笙,微一抬手,示意她自便,口中跟着那谱上的文字喃喃自语,手指时不时拔弄下对应的琴弦。

    像他这种古琴大家,半生浸淫其中,有现成的琴谱在手,打谱是非常快的,何况这一段曲子并不长,文笙只是在旁坐等了半个时辰,厉建章第一遍已经通完了。

    他想了想,很快从头又来了一遍,将其中很多乐音做了调整,如此一来,节奏起了变化,这段曲子听上去与方才又有所不同。

    如是者三,文笙听着厉建章弹出来的调子越来越熟悉。

    厉建章和王昔、戚琴对这段曲谱的理解,绝大多数地方都不谋而合。

    文笙由此已经猜到了厉建章接下来会有什么反应。

    果然只见他皱起眉来,面露不解之色,喃喃道:“奇哉怪也!”又细细研究了一阵,摇了摇头,将目光投向文笙:“你师父和戚琴应该已经研究过这琴谱了,这么简单的曲子,怎么可能出自于《希声谱》?难道其中另藏玄机我却没有发现?你师父怎么说?”

    文笙抿嘴而笑:“师父说这曲子听上去就像是他在山上伐木头,叮叮当当的,十分有趣。”

    “……”厉建章一时无言,这到真挺像是王昔那个死不改悔的倔老头儿会说出来的话。

    “那戚琴呢?”戚琴虽然擅长的是胡琴,但一法通百法通,只要打出这琴谱,自可以把它变成胡琴的曲谱,甚至于箫谱、筝谱,乃至任何一种乐器来演奏。

    要不然天下乐师也不会对《希声谱》趋之若鹜。

    他就不信戚琴会没有好好研究它。

    “戚老说,初时未觉,叫我师父这么一说,确实越听越像伐木头的声音,他已经没法用这支曲子正经拉琴了。”

    厉建章明白这种感受,对一个乐师而言,在倾全力弹奏的时候,心里是否能触景生情非常得重要,他后悔多嘴问了文笙这一句,生怕自己往后弹这曲子,听到的也是叮当伐木声,那可真是叫人无语了……

    虽然受了戚琴所托,厉建章现在却没有心思指点文笙的琴技,决定先叫文笙住下来,其它的等倒出空再说。

    “这次盛会是由高祁召集的,他这个人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对‘妙音八法’非常推崇,连带的,对谭国师和玄音阁也怀有好感,按说他不会和东夷再有什么瓜葛,至于张寄北……也不大可能做这等事,虽然他巴不得谭国师垮台,毕竟现在正打仗,和东夷人勾结太损名声,他犯不着。”

    说到这里,厉建章摇了摇头:“这次高祁弄出来得动静太大了,不一定哪里走露了风声,等我和他说一下。你先在我家里住下来吧,带琴了吗?”

    文笙连忙站起身:“带了。”

    厉建章点了点头:“我这里有些琴谱,也有前人编撰的几部学琴的书籍,你先慢慢看着。我膝下有两女,长女已经出嫁,次女比你大不了几岁,琴弹得不说多好,那几本书我都曾教过她,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先问她。”

    文笙对厉建章如此安排没有异议,躬身以晚辈的大礼道谢。

    琴谱到也罢了,学琴的古书可十分珍贵,由此也看得出厉建章确实家底丰厚,至少文笙跟着王昔在山里住了大半年,王昔什么事都不瞒着她,书这等东西老爷子是没有的。

    文笙和吴伯就在厉家住了下来。

    厉建章的夫人深居内宅,年纪比丈夫少了十余岁,是厉建章发妻死后娶的继室。文笙因为是女子,住下来之后去拜见了一回,厉夫人说话轻声细语的,待她很是客气。

    言谈中半句也不打听文笙来厉家做什么,明显对丈夫参与羽音社的事一无所知。

    厉建章的次女名叫厉蕙雅,人如其名,性情温柔聪慧。

    她已经订了亲,年底就要出嫁,每日呆在房中绣花,休息的时候弹一弹琴。

    不知是厉建章不肯教,还是教了她没有学成,厉蕙雅没有传承父亲的本事。

    文笙在厉家住了几天,每日里看书练琴,离羽音社盛会的日子越来越近。(未完待续。。)

    ps:  这几章过渡,大家稍微忍忍,很快就有高/潮。不出意外晚上九点左右还有一更。

    推荐《萌娘凶猛》作者:豆豆发芽,书号:3430712 简介:苏晓锦一觉睡醒,从神级魔兽变成了人类幼崽,好在随身携带原世界的位面商店。可为毛她自己的血脉力量还要花钱买?

第七十一章 寒兰会(阆苑仙葩+3)

    羽音社原定的集会时间是十月十五下元节那天。

    文笙来到长晖,在厉家住下已经是十月初六,这前后有许多羽音社的成员为了一睹那神秘曲谱赶到了邺州,同时长晖县城也涌入了不少原本与此事毫不相干的人。

    厉建章为此私下里找过了召集人高祁,高祁听说竟然连东夷奸细都知道了,还惦记着要来参加,深感事态失去控制。

    他思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在文笙看来有些掩耳盗铃的办法,希望以此来转移外人的注意。

    双十前后,长晖开始流传一个消息,照磨官沈德鸿沈大人最爱的一株细叶寒兰开花了,这株寒兰是沈大人亲手从山里寻到带出来的,养了一年多,仔细栽培,精心呵护,如今终于开了花,有幸见到的人都说这株兰叶型隽秀飘逸,花姿清雅,宛如绝世美人。

    沈大人自己也非常得意,遍邀现在邺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