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312章

重笙-第312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运说这话时完全是无心之言,哪知道未过多久,事情竟真发展到了那一步。

    且说文笙回去之后,未及拜见两位师父,先修书一封,信里写明了关中一行的详细经过,派人连夜送往开州边境,交给谭大先生。

    她却不知谭家去了关中的另外一路人马十分不顺,接连遭受几次伏击,好不容易到达南湖道,下湖去找,又跟沿湖的老船家打听,根本就没人听说过千花岛、白云坞这类名字,连个特征相近的岛屿都没找到。

    朱子良所率数万大军回撤之后,南崇方面没有趁势追击,两下实际上已处在休战状态。

    杨延出兵之后,朱子良随之向朝廷递交了请战的奏章,杨昊御欣然应允,命其率兵就近攻打邺州的纪家军。

    朱子良接了摄政王的命令,未等集合开拔,驻扎在乐城附近一支上千人的队伍无声无息被人剿灭。

    这还罢了,不到几个时辰,位于关中北部的平水县传出消息,站在城头上能望见不远处滚滚黄烟,有大队人马经过,影影绰绰能看到打的是汉王旗,还有勤王讨逆的字样。

    杨昊俭的王旗一打出来,谁还不知道这一支乃是钟天政的人马。

    平水县地处交通要道,是关中北上奉京的门户,钟天政在这里出现,正逢奉京守备空虚,登时将杨昊御吓出一身冷汗。

    朱子良的兵刚压到邺州边境,还没见到纪家军的影子,摄政王的第二道命令就紧随而至。

    命令朱子良立刻回师,全力配合谭家众人抓捕钟天政,全歼杨昊俭的残兵。

    朱子良可以不听,但他接到命令之后真的撤兵了。

    钟天政蛰伏已久,突然露面,牵制住朱子良所率大军,解了离水方面被合围的危局,在谭家人眼里,这便是钟天政与顾文笙相互勾结的证据。

    之前拔刀相向的死对头,谁又敢保证利益面前不会联手?

    何况对谭大先生而言,他自是更为相信自己的亲生女儿。

    文笙给谭大先生写了厚厚一摞书信,结果他只带着气粗粗翻阅了一遍,便揉成了一团扔到旁边。

    谭大先生好歹想着往前进入开州,便是两军交战的战场,他没必要去李承运的老巢涉险,也不想拿纪家军的将士撒气,乐师之间有了过节与仇怨,自有他们奉行的一套解决之法。

    几日之后,文笙在离水等来了谭大先生的邀战书信,约文笙前往开州边境的平雄岭斗乐。

    与此同时,他担心文笙畏战不应,还将这份战书的内容跟着传扬出去。

    一方是谭老国师的长子,玄音阁北院院长,一方是《希声谱》唯一传人,要多神秘有多神秘的大乐师顾文笙,这实在是近十年,或许往前数几十年,名气最大的两位乐师相邀斗乐。

    一时间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大梁诸州,引起的关注竟还要超过杨延老帅和纪家军的初战。

    文笙接到邀战信不久,离水的乐师们就纷纷通过别的渠道听说了此事。

    众人都有些傻眼。

    文笙是厉害不假,可挑战的另一方是谭大先生啊。

    不要说安敏学、杨兰逸这些曾在玄音阁上过课的,就是文笙的师父卞晴川见了谭大先生,都要恭恭敬敬上前叫一声“院长”。

    这样的高人,怎么好不顾及身份,先向一个晚辈下战书,且看那语气措辞,还像是要搞生死斗?

    众人忧心忡忡聚到了文笙那里,文笙神情自若,看看大伙,她之前已经有了决定,并且和两位师父通过气了。

    “既然他要乐斗,那便斗吧。看来此时我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只能等斗乐赢了他,才能令他平心静气,敞开耳朵。”

    众人面面相觑,杨兰逸当先开口:“那带着我吧,我去给你站脚助威。”

    韦宗等人亦相继要求同去。

    文笙摇了摇头:“不必了,大家该做什么做什么,我已经禀过国公爷,只和师父同去,到时候由师父给做个见证。”

    她说的师父,指的自然是卞晴川。

    旁人就算同去,到时也无法靠近,他们根本就经受不住谭大先生的琴声。

    “再说我也不是现在就去,好歹先去战场打一仗再说。”(未完待续。)

    ps:  谢谢战家若晗亲送心渔一个财神钱罐,哈哈,过年有罐子装压岁钱了。

第四百七十六章 文笙的战场(二合一)

    顾文笙接下了战书。

    她回复谭大先生:“既得前辈相邀,敢不赴约?待到七月中元节,文笙必至平雄岭,当面聆听前辈雅奏。”

    这消息同样传得飞快,此时尚是六月底,到中元节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足够好事者相携赶往平雄岭一带瞧热闹的了。

    虽然两大乐师斗乐,他们无法靠得太近,但说不定却可以离远听上一耳朵,瞧上一两眼,就算去不了平雄岭,在山底下也可以打听到第一手的消息,胜于听旁人以讹传讹。

    可惜平雄岭地处开州边境,离战场不远,这世道又不太平,各种杀人越货趁火打劫屡见不鲜,否则的话,定有人开盘设赌局,赌到时候谭大先生和顾文笙谁赢谁输。

    谭大先生接到文笙答复之后没做表示,相当于默认了中元节这个日子。

    他虽然急着要人,也知道任谁突然接了他的战书都不会立刻应战,需得好好准备准备,地点由他来选,对方定了时间,只拖半个月怎么都说得过去。

    文笙其实也是这么想的,这场斗乐自从被提出来,就已经不只是她和谭大先生两位乐师之间的事。

    谭大先生往小了说代表谭家,往大了说,代表着玄音阁乃至朝廷一方的乐师,而她同样肩负李承运的重托,这一战胜了平了都还好,若是输得一塌涂地,那开州办学之说只能成为一个笑话。

    这半个多月文笙尚有许多事需要安排。

    先是宣同方四人。

    这四个人自从打完了顺宁跟着王十三来到离水,就闲了下来。这会儿闲得都快长毛了。

    四人着实没想到,他们跟随的陆少爷,南崇第一杀神死了二十年还凶名赫赫的陆爷的独子。在大梁这边竟然一没名气,二没地位。世人听说他王十三这个名字,现在是因为他涉险诈降(一说撞了大运)救过李承运,以后多半要凭着摘到顾文笙这朵名花。

    前提是顾文笙言而有信,不会弃他如敝履。

    陆少爷都混得如此落魄了,他们几个在离水人生地不熟,憋屈成啥样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盼到文笙相召。才知道王十三去了南崇。

    文笙想着拜月族的人他们熟,玉盘云水也走过好些次了,与其叫他们几个在离水呆着。还不如打发去南崇给王十三帮忙,果然一问之下宣同方等人忙不迭答应。

    文笙帮四人准备了盘缠和通关文书,安排他们即刻出发。

    段正卿在离水的消息必须对外保密,文笙马上要去两军阵前。没空在他身上再耗费精力。禀明李承运之后,把他送去了将军府,交给李曹招呼。

    段正卿对无法跟去平雄岭表示很遗憾:“顾姑娘,你将老朽当做人质这没什么,能否将我带在身边,老朽身为谋士,不敢自诩有经天纬地之才,好歹习惯了遇事出谋划策。为主上分忧,到时候采不采纳全在姑娘一念之间。将我丢给一帮武夫看管,岂不可惜?”

    文笙身子前探,双目盈盈望着他,仿佛被他勾起了兴趣:“那请段先生教我,如何才能确保此次与谭大先生斗乐稳赢不输?”

    “这个么……”段正卿面现犹豫,神情闪烁,“也不是没办法,只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文笙这才“哈哈”笑了两声:“段先生想说的不外乎又是那些鬼蜮伎俩,我不是钟天政,所以用不到先生,你就在这将军府老实呆着吧。”

    她站起身,挺直了后背,欲往外边去,段正卿顾不得受了鄙视,连忙道:“公子此次是诚心欲与姑娘联手……”

    文笙嘴角勾起,噙着一丝嘲意:“有多诚?可愿将胡良弼遗下的配合之法拿出来共享,或者是交出最后一篇《希声谱》?”

    说罢她挥了挥手,不再多言,大步走出屋去。

    纪彪奉命带了十余名纪家军守在院子里,见文笙出来立刻迎上去,文笙交待一番,纪彪连连点头,拍着胸脯担保绝不叫屋里的老头儿接触到外人。

    任你如何能言善道,满肚子诡计,我只管一力降十会,叫你见不着人,先憋上一段时间再说。

    对于半月之后同谭大先生的这场斗乐,文笙面上虽然好似成竹在胸,心里却殊无把握。

    像谭三先生、谭四先生,手段虽然同样很厉害,好歹当初她在玄音阁的时候,还曾借着打团战的机会一个台子上领教过。

    当时文笙虽然无法与之抗衡,但经过这几年的历练,她早已是今非昔比,加上知己知彼,文笙若这会儿遇上他们到还不惧。

    可谭大先生身为北院院长,文笙从未见他出过手,就连师父卞晴川也不清楚他的底细,不免叫人有些不安。

    为此文笙从接下战书,就将手头正在研究的奇门遁甲大阵先放到了一旁。

    就算是临时抱佛脚,也比一点儿不练就这么上阵强。

    这半个月若想《希声谱》再进一步,文笙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她要去两军阵前走一趟。

    杨延所率的大队人马已经驻扎在了开州边境,先锋官是他的侄子杨锐雄。

    为彰显朝廷军队的实力以及讨伐李承运的决心,先头部队没有迂回,直取通往离水最近的一条路,杨锐雄率领着上万精兵,一番苦战,拿下了开州边境的第一座城镇侯阳。

    侯阳失守早在纪南棠的预料之内,他命令侯阳守军后撤,两军对峙于开州重镇岐春。

    这一战才是真正的生死攸关,文笙正是要赶到岐春去。

    卞晴川、戚琴与她同行,考虑到王十三、云鹭都不在。改由厉俊驰带了十几个好手随行保护。

    临走时,文笙在师父王昔那里召集众乐师交待一番,五州之大。战场并不只有一个岐春,大伙暂留离水,继续钻研学问,希望能在《希声谱》上有所突破,也随时准备着应征,接受军方统一调度。

    乐师是珍贵不假,但他们离水的这支乐师从学堂还没有建起来。走的便是与玄音阁截然不同的道路。

    资质不高,底蕴不深,甚至数量也不是很多。这些都不要紧,最终他们会从战场上长成起来,慢慢壮大。

    杨兰逸好不容易见着文笙,结果话都没说上几句又要分开。颇为不舍。走时送出城去,若非是卞晴川瞪眼,不知要跟出去多远才罢休。

    他也知道文笙不带他去是因他实力尚且不足,信誓旦旦跟文笙保证:“你放心去吧,等你回来,我肯定会突破,嗯,大大的进步。以后家就放心交给我来看。”

    文笙笑应:“好,那就说定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说到做到。”

    杨兰逸停下马,望着文笙一行人越走越远,地平线上只剩几个小黑影,忍不住挥手大声叫道:“顾,你一定要多保重!”

    文笙隐约听到风送来他的呼喊,遥冲身后挥了下手。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啊!”

    文笙听到他的嘶吼,忍不住想要回头,卞晴川受不了道:“这小子搞什么,整得跟咱们都回不来了一样。”

    厉俊驰忍不住在旁轻咳几声。

    戚琴身背胡琴,老当益壮,长声笑道:“你真敢说,不怕晦气。咱们疾驰一段吧,若是夜里不休息,明天上午就差不多能赶到岐春,正好换马参战。”

    厉俊驰佩服地望了一眼马上的老人,道:“兄弟们都皮糙肉厚没问题,只怕顾姑娘和您二位累着。”

    没人比文笙更加了解戚琴和师父卞晴川,她笑道:“若是带着酒就好了。”

    卞晴川咂了下嘴,馋涎欲滴:“可不是。”

    文笙回手一鞭虚抽在马屁股上,朗声喝道:“先跑着!”

    几匹马都是军中挑选出来的良驹,撒起欢来登时如闪电般直冲出去,一直跑出去上百里遇着城镇,众人才渐渐约束着马匹慢下来。

    厉俊驰敬重文笙三人,不但因为他们是乐师,他特意抽空儿去买了酒,卞晴川分了些给戚琴和随行众人,剩下大半坛他就在马上一仰脖子“咕咚咕咚”径直灌下去,喝完尚有些意犹未尽,拿袖子擦了擦嘴,道:“痛快!”

    文笙笑道:“师父,你若醉了,休想叫厉大人他们抬你去两军阵前。”

    卞晴川半坛子酒下肚,再听两军阵前两眼熠熠放光,道:“那还等什么,再跑一阵!”

    文笙看着师父,突然心中一动,道:“等等,等等的。师父歇一下,我这里有一曲,你听完了路上慢慢琢磨。”

    一曲《点兵》弹起来也不用多久,这里离着离水不远,民心归附,正是在自己人的地盘上。

    文笙旁若无人弹完曲子,微微扬起了下巴。

    这一曲的曲意酣畅淋漓,士气直冲云霄,胜负皆在掌握,厉俊驰等人不知文笙此是牛刀小试,并没有触发《希声谱》真正的威力,但觉热血上涌,疲惫一扫而空,齐声赞了声好。

    唯有卞晴川眯着眼睛,若有所思。

    这曲子不知何处叫他隐隐觉着有些熟悉。

    就像哪一回梦里头曾经擦身而过,努力回想,却又全无印象。

    戚琴见围上来的百姓渐多,劝道:“先走,路上边走边说。”

    一行人再度策马疾驰。

    戚琴虽是这么说了,可关于《点兵》,文笙还真没什么好说,这中间的玄妙只能意会,师父卞晴川是距离《点兵》最近的人,到底能不能成,还要看他的机缘。

    第二天上午众人赶到岐春。

    纪南棠亲自坐镇岐春,他没想到文笙几个来得这样快,把人迎了进去,叫亲兵赶紧安排大伙食宿。

    文笙问道:“将军,阵前情况如何?”

    纪南棠介绍道:“老孟带着兵马正在旗开镇附近迎敌,说是要会一会杨锐雄,挫挫他的锐气,这会儿估计该遇上了。”

    文笙和卞晴川去看军图,旗开镇在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