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310章

重笙-第310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庭轩心道要糟,抢在头里试图拦住他,自家公子若是好好的,武艺高强,自是不惧,但如今公子伤成这样,只怕经不住对方一手指头。

    林庭轩上前,他手下那些侍从更不甘落后,众人挤挤挨挨连推带搡就进了屋子,这才想起来未经钟天政允许。

    林庭轩抬头一望,不禁吃了一惊,叫道:“公子!”抢步到了座前。

    就见钟天政不知何时已经滚落座椅,面如金纸躺在地上,胸前衣襟上沾着血,双目紧闭,动也不动。

    王十三闯进屋,听文笙在身后叫了声“十三”,抬头见着这一幕不禁心生茫然,困惑地搔了搔脑袋,心道:“我这还没等动手呢,他就死了?”

    林庭轩小心伸出手去,放在钟天政鼻子前面试了试,长出了一口气。

    他顾不上文笙和王十三还在一旁,弯腰先将钟天政抱起来,送去隔壁房里床榻上躺着。

    钟天政的一众手下忙里忙外乱作一团。

    王十三悄悄问文笙:“咱们要不要干脆……”说话间他将右手立起如刀,向下做了个“切”的动作。

    文笙眼睛瞥过,微微摇了摇头:“没那必要。”

    王十三顿时泄了气,这就像是一拳头打在棉花上,别提多难受了。

    文笙伸手拉了拉他衣裳,两人自屋里出来,找了个僻静的地方。

    文笙自那天上船之后讲起。将这一个多月的经历细细给王十三讲了一遍。

    王十三咋舌:“那毒药这般厉害,奶奶的。简直像鬼迷了心窍一样,我说这段时间朱子良怎么老惦着和我过不去。追着老子咬,原来还有这等内情。”

    他说完,两人一齐沉默下来。

    董涛和谭五先生到现在还没有消息,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王十三想着差点儿就再也见不到文笙了,不由地心惊胆颤,握了她手,诚心道:“你以后可别冒这样的险了,这些日子我担心得要死,偏还得留在外边傻等。那滋味,这辈子再不想尝了,下次有危险咱们一定要在一起,我在前面给你顶着。”

    说着他单手握拳,比了下胳膊给文笙看,以表示自己力大无穷,无所不能。

    “好。”文笙露出笑容来,点了点头。

    她新学了《点兵》和《连枝》两首曲子,比过去更有信心护着十三周全。

    “十三。你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

    “董涛没跟你说?我们治好了袁家老爷子的病。”王十三犹豫了一下,又道,“由南崇来的不光是燕白的信,云鹭也写了信来。”

    “云大哥说了什么?”

    王十三凝神听了听四周动静。悄声道:“我看他那意思,是想叫咱们近期再去一趟南崇。”

    他自怀里掏出封信来,递给文笙。

    几页纸叠在一起。边上揉得都有些破碎,显是王十三时时拿出来看。翻了不知多少遍。

    文笙心道果然有事,将信接过来。一目三行看完,又回头重看了一遍。

    云鹭是武人,写信无碍,但也别想读到什么文采。信写的都是大白话,说自己的腿已经养得差不多了,走路没问题,但想恢复到像原来那样与人动手身轻如燕,还需要一段时间。

    可江府最近却惹上了麻烦。

    江审言不知得罪了谁,刺客一波一波上门。

    而且来人武功都很高,哪次来犯,江府都得死上不少人,狄氏兄弟身上常常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最为严重的一次,刺客混进了后宅,险些伤到老太太。

    江审言无法,动用了上回文笙和王十三救回林家嫡孙那个人情,从林世南府上借了三百护卫保护家人,他则称病,大多数时间都在府里呆着。

    如此不光耽误了公事,江审言几乎是被完全束缚住了手脚。

    云鹭同狄氏兄弟深谈过,狄家人都觉着此事背后的主使极可能是太师吴德水。

    一方面原因是吴家上元节吃了大亏,吴德水的长女安国公夫人到现在还“病着”不敢露面,吴家人说不定从哪里听到了些风声,还以颜色,另一方面,陈贵妃的身孕已经有七八个月了,医令府一直不肯断言胎儿是男是女,宫里的争斗也到了要紧的时候。

    若动吴家,整个南崇朝野都要跟着变天。

    这么大的事,云鹭自然想叫文笙和王十三赶去帮忙,毕竟大梁这边旁人过去参合江审言或许还会抵触,王十三那可是他的亲外甥。

    王十三很想去,但文笙被人请了去迟迟未归,他已经觉出不对,又哪能放心一走了之。

    文笙看完了信有些头疼。

    若能搬倒吴太师,对和谈有利,无疑是件好事,只是时机来的有些不是时候。

    吉鲁国进犯,李承运那里马上要开战了,这紧要关头,她哪里走得开。

    文笙将信还给王十三,就势靠在他怀里:“十三,你舅舅那里的情况看来也很紧急,不然云大哥不会特意说叫咱俩都去,眼下只好你先过去,保护你舅舅他们不出意外,我把这边的事扫扫尾,随后赶去。”

    两人分开了这么久,好不容易重逢,又要各奔东西,王十三自不情愿,况且关中局势也不像文笙说得这么简单。

    “不差这一时半会儿,我再等等,好歹和你一起把姓钟的小白脸搞定。至于那白云坞主……”

    王十三最担心的就是此人,他叮嘱道:“那老家伙要是没死,你可躲着他远些,叫钟天政的人先上。”

    文笙靠着他坚实的臂膀,心里终于有了踏实的感觉,喃喃道:“先别说这些了,你既然不急着走,那我睡一会儿。”

    王十三心疼得很,道:“你睡,我叫他们铺个床铺,还是躺在被窝里睡舒服些。”

    文笙几乎是一闭上眼睛就睡着了。

    等她醒来,发觉天已经黑了,屋里点着灯,文笙颇有些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一侧头,方才觉出身边有人,王十三同她挤在一张床上,倚着床头半躺半坐,握着她手不知在瞎寻思什么。

    文笙一动,他就醒过神来。

    “还早,再睡一会儿吧。”

    文笙觉着这么久了没人叫醒自己,应该是钟天政经过急救已经脱离了危险。

    “十三,你一直在这里?”

    “是啊,你不是叫我守着你吗?嘿嘿,我才知道自己这么重要,没我你都睡得不香。”

    文笙咬着唇嗔了他一眼。

    灯光下,美目中似有光华流转,王十三只觉脑袋里一晕,以手遮眼,叫道:“哎呦,不行了,你再看,我又得修炼《明日真经》。”

    文笙“噗哧”一声笑。

    不过她很快回到正事上,问道:“钟天政那里怎么样了?”

    她这一觉睡得时间甚长,若是钟天政这会儿神智清楚,也应该拿定了主意。

    王十三摇头不知:“还没咽气吧,天黑之后又来了不少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我懒得理会他们。”

    文笙起身:“一起去看看。”

    她得赶紧把事情定下来,才好送王十三动身去南崇。

    文笙和王十三自厢房出来,就见院子里站了七八个人,一个个静悄悄跟树桩子似的。

    正房里还点着灯,房门虚掩。

    太安静了。

    文笙微觉诧异,王十三抢在她前头伸手推开了门。

    屋里颇为冷清,床榻上之前昏迷不醒的钟天政不见了踪影。

    只有一位长髯飘飘的老者坐在灯下看书。

    老者闻声抬头,将书慢慢放下,道:“许久不见,顾姑娘依旧是仙姿佚貌,光彩照人。”

    文笙脚下顿了顿:“段先生,你怎么在这里?钟天政呢?”

    这老者正是钟天政身旁的第一幕僚段正卿。

    按年纪,文笙应该尊称他一句“段老”,但此人助纣为虐,钟天政做了那么多“大事”,多亏有他在背后策划,文笙实在没有那个心情。

    段正卿笑了笑,好奇地瞥了王十三一眼,脸上一团和气:“公子醒了,已经先行离开,段某自告奋勇留下,替他随姑娘前往开州。”(未完待续。)

    ps:  头疼,但我还是任性地码完了。

第四百七十四章 嫉恨如火(二合一)

    钟天政拒绝自己,不告而别,甚至于暗地里捣鬼,文笙都不奇怪,可把段正卿留下,就有些出乎她的预料了。

    段正卿见她惊讶,眼中精光一闪,笑道:“公子说,他伤在姑娘手下也有大半年了,一时半刻还死不了,姑娘邀他去开州虽是好意,不过人生于世谁能不死,若江山和美人都不可得,苟延残喘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留下来,随心所欲活一回。”

    “美人?谁?”王十三往文笙脸上望去,铺天盖地的酸气涌上来,骂道,“奶奶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老子现在就去宰了他,脑袋拧下来,看他死不死?”

    骂完转身欲走,被文笙一把抓住。

    “十三,别冲动。”

    她看段正卿笑眯眯的,便知道江山美人什么的多半不是出自钟天政之口,并且就算王十三此时追出去,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人。

    “段先生要随我去开州?”

    “不错。而今天下群雄并起,公子非但不想与程国公为敌,说不定机会合适还要联一联手。老朽年纪大了,这几年跟着公子奔波自己受苦不说,还要拖大家的后腿,故而趁这机会自请随姑娘去离水享两天清福,也好见识一下程国公和纪将军这等当世的英雄。”

    带段正卿回离水到没什么,只是文笙听他这么一厢情愿地自说自话,难免心生抵触,冷淡地道:“段先生如此笃定,就不怕我这里手起刀落。先斩断钟天政的左膀右臂?”

    段正卿笑道:“老朽观察顾姑娘已久,自觉对姑娘行事稍有了解,只要不是迫在眉睫。你在决人生死这等大事上还是很慎重的。我都去离水了,是杀是剐自是由得诸位,何必急着做决定呢?”

    文笙沉吟一阵方道:“去离水可以,我要先申明两件事,第一,段先生自己去就行了,屋外的随从叫他们散了吧。第二,段先生此去为质,不要以为我等会视你为座上客。”

    六月中旬。文笙带着段正卿离开关中,到达邺州。

    王十三将他们一行送到邺州,同驻扎的纪家军接上头之后,方才放心南下。独自一人前往南崇。保护舅舅一家。

    且说六月的奉京,热浪袭袭,蝉鸣不止。

    这天气令人焦躁不已,大街上少有人行,权利更迭,政局未稳,就算是权贵扎堆的英台大街、玄音阁大街也不复前几年的繁华热闹。

    距离玄音阁大街不远的国师府高墙里甚是幽静,深深的院落九曲连环。绿荫如盖,透着丝丝清凉。

    主屋云章院是谭老国师的住处。偶有丫鬟进出,都小心翼翼,不发出半点声响。

    院子里站了几个侍卫,哪怕京里形势再是紧张,也不会有那不长眼的刺客敢来国师府找死,故而他们这些人每日的活计便是捕蝉捉蛐蛐,别叫它们吵闹了屋里的老夫人。

    自从五公子谭瑶华遇害的消息传回来,谭老夫人就病倒了,先后请了几位太医来看过,都说是心病。

    跟着谭家子孙纷纷去了两军阵前,想要取钟天政的性命,长孙谭锦华更是做了先锋官,这令老夫人担心不已,常常半夜里惊醒,病情变得更加严重。

    谭梦州与夫人伉俪情深,这一年多也不大出门。

    他通常坐在夫人床边,老夫老妻说一会儿话,而后再弹一阵琴,若是夫人精神好有兴致,他可能再拿出一篇《希声谱》来,两人研究一番。

    “此曲奇就奇在不论根基天赋,听说那人领悟它时也不过刚刚接触音律。不知是不是懂得越多越受局限……”

    “梦州,你已有‘妙音八法’,足以领袖全天下的乐师,都这般年纪了,何必还为《希声谱》日日耗费心血?”

    “呵呵,这个么,就像你看到有人想出一种捷径,不需苦练画技,便能抵你数十年之功,你好不好奇?若你能将它学到手,同你数十年积累相互印证,一下子便可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你想是不想?”

    “……妾身懂了。”

    但今天这份宁静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老爷,紧急军情。”

    谭梦州眉头微皱,随即恢复了常态,转向夫人,笑一笑道:“我去看下,你先歇着。”

    谭锦华等人早回了京,谭老夫人没当一回事,管家叫进丫鬟婆子服侍,谭梦州随他出了门。

    管家这才低声道:“是关中的消息,五爷身边的人赶回来报讯。”

    赶回来传信的是两个侍从,其中那个矮胖子名叫梁承,出自武学世家,跟着老五已经有七八年了,甚是忠心,儿孙身边的侍卫谭梦州能叫出名字的不多,这梁承绝对要算一个。

    另一个侍卫谭梦州虽然不知道叫什么,却也看着面熟,好像是六孙康华身边的人。

    他一见这两人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梁承半边儿肩膀高高鼓起,不知包扎了多少层,吊着一只胳膊,显是受伤不轻,而另一人更惨,左手手腕齐腕而断,这是怎么了?

    梁承见着谭梦州跪倒便哭:“国师,您快救救五爷吧,还有诸位少爷,去得晚了,属下怕他们惨遭歹人毒手!”

    谭梦州年纪大了,闻言只觉眼前一黑,好不容易站稳,吩咐管家:“去把睿博他们都叫来!”眼睛盯着二人细细打量,道,“慢慢说,说清楚了,到底怎么回事?”

    未过多久,谭家的男丁们都听说老五一行出了大事。

    谭五先生带着众人到关中之后,先去了袁家,他在袁家没查出什么线索,猜测此次《希声谱》问世乃是钟天政设下的陷阱。便按离家时制定的计划,安排谭令蕙假扮顾文笙,引钟天政出来。

    钟天政狡猾没有亲至。谭家人抓到了他的心腹爱将。

    直到此时,还是一切顺利,接下来顾文笙现身关中乐城,七公子谭容华竟然没同旁人打招呼,便擅自找了去。

    梁承说到这一段时虽然语焉不详,但众人也都明白了他暗含之意。

    谭容华此举令谭家十分丢脸不说,他本人也没讨了好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