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279章

重笙-第279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说,打仗就不吃饭不睡觉了?看看你手下的那些将领。哪一个不是老婆孩子一大堆。”

    符良吉摸了摸胡子,眼睛里精光一闪:“我和你师母帮你选了一家,既门当户对,姑娘又温柔懂事,最主要的是你未来的老泰山十分看好你,嫡女做续弦,人家不但心甘情愿,还主动说要配送大笔的嫁妆。”

    纪南棠有些无奈,又不能不问:“不知恩师说的是哪一家?”

    符良吉得意道:“是清乡侯的小闺女。清乡侯虽然打仗不怎么样,可家教不错,这个小女儿年方十七,听说很是知书达理。最重要的,是嫡女哦。”

    纪南棠不禁有些意外。

    清乡侯赵宝衡是何许人也?符良吉说他打仗不行那是真的,去年正月里赵宝衡率领五万京兵,在永昌的兴城迎战勤王军,兵力明显占优的情况下,被钟天政杀得全线溃败,乃至丢了永昌。

    但赵宝衡逃回奉京之后却是什么事也没有,没人追究他,就连他手里的兵权也没有收回去。

    只因这位有个特殊的身份,他是杨昊御的岳父。

    眼下杨昊御的儿子坐上皇位,孝王妃成了太后,赵宝衡的地位更加稳固,毕竟历朝历代有换皇后的,可没有换太后的。

    纪南棠理解符良吉为什么要强调嫡女,也就是说,恩师帮他牵线的,竟是赵太后的亲妹子,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

    清乡侯有意结亲,只能是杨昊御的意思,这可比杨昊俭当初暗示将守寡的四公主嫁他有诚意多了。

    符良吉悄声道:“怎么样?这娶的不但是老婆,还是块免死金牌哦。”

    恩师一片好意,纪南棠不好一口回绝,婉转表明态度:“我听说摄政王一系与谭老国师、太皇太后关系十分紧张。”

    符良吉摆手:“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么……”说到这里,他不禁微微一怔,明白了纪南棠的言下之意。

    他不想去京里,给杨昊御当枪使。

    哎呀,这可怎么办?

    其实要叫他说,不管哪朝哪代,朝堂上也不会一团和气,总是吵吵闹闹,私下里小动作不断。只要好生维系着平衡,就不会演变成明刀明枪杀官逼宫。

    眼下和谭梦州比,杨昊御明显处于弱势,才想出这个主意来,寻求和纪南棠结盟。

    这都不是大事。

    可纪南棠明显不想参合,罢了,亲事他还可以美言,这等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还是别勉强的好。

    符良吉拿手点了点他,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道:“你呀,若真那么想和李承运绑在一起,延国公有位嫡亲孙女,听说还在玄音阁上过女学,不妨考虑考虑?”

    纪南棠无语。

    符良吉执着于帮他牵红线,但这些权贵家的小姐他确实不想高攀。

    他又不是初入京时的毛头小子,如何不知道大家族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再说他也没那必要靠裙带站稳脚,哪怕对方是李承运的妻族。

    不过符良吉的一番话到是提醒了他,今天这是符良吉和他说这事,要换了李承运来提,他又该怎么拒绝?

    没想到一把年纪,突然成了抢手货。

    看来需要去跟老娘说一声,叫她就在这附近几州找个家世清白知根知底的姑娘,赶紧定下来,省得大家以此来打他主意。

    符良吉月老没做成,到也没有再坚持,笑道:“你当如今只有你被惦记么,眼下离水还有一位,真是一家女百家求,不过这个我和你说没用,得请国公爷做主。”

    纪南棠一怔,下意识就想到了顾文笙。

    一个女子,能牵动京里那些贵人的心,自是除了文笙不做第二人想。

    做为一个大乐师来讲,文笙年轻得过分,可做为一个未嫁的姑娘家,她可是大大超龄了。

    纪南棠虽然说不准文笙芳龄几何,但他听说她就有些年头了,谁要求娶文笙,该不会像自己这样的,想娶回去做续弦吧?

    纪南棠将文笙引为知己,他自己虽然对文笙没意思,但一想或有鳏夫央了符良吉来做媒,就觉着有些不舒服。

    “到底是什么人?我可曾认识?”

    没想到符良吉不知是不是出于报复心理,竟还卖起了关子。

    “我不告诉你,免得你又有许多道理说。这事只能同国公爷商议。”

    但其实告诉李承运与告诉纪南棠也没什么差别。

    不过两天,纪南棠就从李承运那里了解到了实情。

    奉京方面对文笙感兴趣的不是旁人,竟是谭老国师。

    谭梦州请符良吉带了句话,当日他的第五孙谭瑶华曾想要求娶文笙,他这当家长的同意了,可惜后来没了下文,如今瑶华已经不在了,但谭家子孙还有好几个没有娶妻的,随便文笙挑,看中哪个都可以。

    谭家愿以完整的妙音八法为聘礼。

    到时候,乐师一道的佼佼者尽出一门,切磋研究,相互促进,岂不快哉?

    纪南棠闻言吓了一跳,道:“谭老国师这是怎么了,如此沉不住气。”

    李承运亦道:“是啊,没想到他竟然将姿态放那么底。这消息若是传出去,只怕天下都会随之震动。”

    他们不是乐师,不知道《希声谱》的价值和魅力,所以觉着匪夷所思。

    “谭家符合条件的有几人?”

    “若不管年纪相差,总有六七人吧。”

    纪南棠不禁咋舌,李承运叹了口气:“这事我们担心没用,早晚瞒不住她。还是将她叫来一问吧。”(未完待续。)

    ps:  没有几个月哦,半个月差不多。么么哒

第四百三十八章 春裳(沙嗲牛肉干和氏璧+)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没过几天,离水上层基本上都听说了谭家想要求娶顾文笙的事。

    一时间众说纷纭,世家子弟们觉着这等好事顾文笙怕是很难拒绝,唯一的阻碍大约就在程国公那里,毕竟以顾文笙和程国公的渊源,她嫁给谁对时局必会有很大的影响。

    而众乐师却都觉着理所当然。

    这门婚事若成,不好说谁占了便宜,妙音八法配《希声谱》,也算天作之合,相得益彰。

    对之反应最大的自然是王十三,说是晴天霹雳也不为过。

    回到离水的这些天,他自是掏心挖肺地想着文笙,不过离水如今事情繁杂,两人不可能像在南崇的时候时时见面朝夕相处。

    文笙回外祖父家里探望了一圈之后,住到了师父王昔那里。

    王十三去李家拜访,李家由上到下对他都很客气,王十三不光没见着丈母娘,半点未来女婿送上门叫人围观挑剔的感觉也没找到。

    接着王昔、戚琴和卞晴川这些知情人又请他吃了顿饭,王十三知道这几位在文笙心目中的地位,去赴宴的时候好好捯饬了一番,颇有些心惊胆颤。

    一顿饭无风无浪吃下来,戚琴和卞晴川始终和颜悦色,到最后王昔拍了拍他的肩,郑重叮嘱他:“小伙子不错,你可要好好对我徒弟!”

    “是,是,师父您放心。”王十三这才有点见文笙娘家人的感觉,连忙鞠躬作揖。

    “要听她的话。”

    “好的。师父。”

    “你要敢对不起我徒弟……算了,量你也没那胆子!”

    “是,师父明鉴。”

    接下来王十三光当应声虫了。迷迷糊糊回来,也不知道自己当时都随口答了些啥。

    王十三知道文笙的情况,借尸还魂嘛,李家人对她很难亲近得起来,也不会过多干涉。几位师父那里过了明路,这终身大事就算定下来了,他心里头一高兴。就跟着王二、王三他们一起喝酒去了。

    王二、王三投奔纪家军之后,李曹虽然没有慢待他们,但论起军中地位。和救过李承运的王十三自然没法比。

    这年月没有关系还要削尖脑袋找关系,何况他们和王十三本有那么点香火情?

    大家都是被王光济利用过的人,就算看在同病相怜份上,王十三也该拉他们一把。

    所以等王十三一回来离水。他们就找上了黄四娘等人。准备请王十三坐坐,以便在纪家军里头弄个江北帮的小团体。

    王十三去吃了两回酒,甚感没意思,又不能不应付着,人坐在首位上,动不动就开小差,思绪不知跑去了哪里。

    跟着他就听到隔壁雅座有人谈论谭家求亲的事。

    王十三哪还顾得上喝酒,腾地站起来。冲到隔壁一看,原来是一帮世家子弟。坐在首位上的是斐园米家的人,米景阳的侄子。

    仗打完了,李承运手里掌握着五个州,正是要论功行赏的时候,支持他的世家里头有意出仕的子弟最近都聚集到离水,这些人相互间有的早便认识,有的闻名已久,攀攀交情,很快就凝聚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正喝着酒突然蹿进来一个人,将这几位也唬了一跳。

    王十三虎视眈眈瞪着他们,张了张嘴,下意识又觉着不好开口细问,这些读书人看着道貌岸然,背后张家长李家短,和长舌妇没什么两样,他是无所谓,却不能叫文笙变成这些人口里的谈资。

    所以他“呼哧呼哧”喘了两口粗气,好不容易镇定下来。

    与其在这里道听途说,不如找着文笙问问清楚。想到此他顾不得和这屋的人打招呼,转身迈开大步走掉了。

    ……一帮世家子面面相觑,有人不喜道:“谁啊这是?”

    “祁兄不认识?他就是王十三。”有认识的回答。

    “哦。”问话那人拖着长音,隔着摇动的帘子,看到外头几个军官打扮的江湖人正讪讪地向屋里窥探,不禁翻了个白眼。

    文笙这会儿正在王昔那里,召集了所有信得过的乐师,比照着谭瑶华的那幅画研究《希声谱》。

    那幅画杨兰逸和戚琴揣摩的时间比较长,文笙便请他二人先给大伙说说感悟。

    杨兰逸结结巴巴:“我不知道,我天天想天天练也没能弄明白了。那更像是一种感觉,看不见,抓不着,可它就在那里。”

    戚琴亦道:“我觉着妙音八法和《希声谱》一个重形,一个重意,可以说天底下除了晴川和顾姑娘,其他所有的乐师走的都是妙音八法的路子。这幅画大约是由形见意,如何与《希声谱》相通,我也琢磨不透。谭五公子在妙音八法上的造诣要远高于我们这些人。”

    文笙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外头侍从进来,悄悄耳语了几句。

    文笙微怔,站起身:“大家先议着,我去去就来。”

    她出了门,就见王十三站在数丈开外的大树底下。

    “不是说和王二他们喝酒去了么,这么快喝完了?”文笙笑嘻嘻走过去。

    王十三总共不过满饮了两杯,离这么远,文笙不可能闻到,再说她还知道是和王二……

    王十三磨牙:“杨兰逸告密!”

    文笙“噗”的一声笑:“就随口提了一句,你又没做亏心事,怎么这么大反应。”她走到王十三跟前,将手伸给他:“你跟我来。”

    王十三握住了她如玉般的柔荑,最近不知是不是天气回暖的原因,她的手终于不像在南崇时那么凉了。

    王十三忍不住捏了捏,真软啊,好想送到唇边亲一亲。

    文笙不知道他在胡思乱想什么,带他到了自己的住处,示意他坐。

    然后她开了箱子,自里面拿出个包裹来:“你来的正好,天暖了,我帮你订做了几件春裳,试试看合不合适。”

    她把包裹放到桌子上,打开,不好意思地笑笑:“本来我是想亲手做的,但实在是太忙了,抽不出那么多时间,并且你知道的,我手艺也不行。”

    王十三不容分说将她紧紧抱住,没头没脑亲了过去。(未完待续。)

    ps:  今天过冬,不确定还能不能码出4000来。

第四百三十九章 “负责”的文笙(二合一)

    文笙闭着眼睛,面若桃花,慢慢环住了他的脖颈。

    好一会儿,王十三逐渐呼吸急促,还不肯罢休,文笙轻轻抚摸着他宽厚的背,自鼻子里闷笑了一声。

    王十三终于放开文笙,脸色隐隐发红,有些挫败地道:“笑什么,是不是觉着老子亲嘴儿的水平很差?”

    文笙攸地涨红了脸,嗔道:“怎么,陆爷连这个也要争天下第一?”

    王十三早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腆着脸道:“我这不是没有机会身经百战么,只能在你这里多练练了,再说我是好是歹,你也根本无从比较,嘿嘿。”

    文笙轻哼了一声,将那几件衣裳复又包了起来,丢在他怀里:“我改主意了,拿回去自己试。”

    “别别别,我试。叫你也看看十三爷何等得英俊潇洒,玉树临风。”

    王十三重新打开包袱,把叠在最上面的袍子拿出来,这是一件靛蓝色的交领长袍,衣领袖口处绣着一朵朵镶金边的玄色祥云纹,刺绣异常精致,款式瞧着也大方。

    王十三伸手在那织锦缎的料子上摸了摸,唠唠叨叨道:“这挺贵的吧,为我花那银子干嘛,不如你自己添几样首饰,打个钗也好,我这样的,就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啊。”

    文笙抿嘴而笑,抖开衣裳,帮他穿上,又为他系好了腰带,一边整理衣领一边道:“不贵,在嘉通的时候。我就这么想了,不能光让你照顾我,以后你穿衣吃饭什么的都归我管了。”

    她特意退后几步。歪着头端详王十三。

    王十三心里甜得很,张开手臂给她瞧。

    文笙露出满意之色,点了点头:“还不错,这一身勉勉强强算是配得上我的不逊了。”

    王十三闻言面颊上的酒窝愈加明显。

    两个人试着衣裳,文笙抓紧了时间道:“十三,‘玉盘云水’我已经同国公爷和纪将军说过了,咱们虽然一时和南崇还不会有太大的冲突。但一旦国公爷取代奉京那帮权贵,江北被他们占去的州县就必须要有个说法。”

    王十三“哦”了一声,问道:“那我舅舅的事也同他们说了?”

    文笙摇了摇头:“还没有。这个我得好好想一想。”

    “那程国公他们怎么说?”

    “国公爷会派几个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