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207章

重笙-第207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江北大营已经被林世南率大军踏平,南崇方面对飞云江北岸重新进行了一番调度安排,江上重重封锁,只对有限几处开放船只往来,这其中就包括了沙前县。

    这时候的沙前,老百姓大多老老实实闭门不出,商贩们除非早就与南崇有勾结,否则还在观望当中,远没到发战争财的时候,由港口到大街上一车车运送的多是军备军粮,分配好之后,再运送到包括云边在内的附近几县。

    看到这情形,云鹭不由地说了句公道话:“比起东夷人来,林世南实在是强多了,好歹从江那边运了粮草过来,没有下令南崇兵就地抢掠。”

    文笙最近无暇关注江北的局势,估计云鹭这番话代表了好多人的想法。

    江北的老百姓没有太受罪,这是好事,但细思这里面的原因,还在于南崇和东夷进犯大梁目的不一样。

    南崇立国不过三百年,包括皇族在内,本就是大梁人,和飞云江以北的人们说着同样的话,有着一样的习俗,他们怕是做梦都想完成开国皇帝的遗愿,攻克奉京,吞并整个大梁。

    想也知道,这等情况之下,想求燕白出手,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文笙这些念头在脑间一闪而过,随即便丢在了一旁。

    还是先想办法过了飞云江,等见到燕白之后再想这些吧。

    过江的事还要麻烦王十三。

    沙前港盘查非常之严,没有南崇军方的人出面通融,别想开船出去,之前蒙混出云边城的法子想都不要想。

    王十三先领着两人找地方住下来。

    安顿下来之后,他去找熟人碰运气,云鹭则被文笙打发出来,在县城里悄悄地寻找起了林经和那辆马车。

    按说云鹭是初次到沙前,人生地不熟,很难下手,但架不住文笙对钟天政的行事方式熟啊。

    她叫云鹭多多留意城里的药铺,反正若钟天政在此地有产业,多半也像别的地方一样,不外乎药铺、茶庄这几样,若是没有产业,钟天政有伤在身,到了沙前,仍然要找药铺治伤拿药。

    如此不过一天工夫,云鹭果然发现了林经的踪影。

    马车也找着了,车里空着,云鹭虽然顺藤摸瓜,却无法断定车里的人到底是不是钟天政。

    云鹭回去同文笙讲,文笙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叫他继续盯着。

    林经在沙前,钟天政若是也在,就不应该走远,他现在身边没什么人可用,断不会撇下林经,自己过江去。

    再说,以钟天政身份之敏感,林世南必是想抓他而不可得,他怎么过飞云江?

    如此过了一天又一天,云鹭这边没有什么进展,王十三那里到是打通了关节。

    这回他是真找到了熟人。

    王光济在时,就是通过的此人疏通关系,往来飞云江。王十三手里握着对方这么大的把柄,生死攸关,那人不得不给十三爷网开一面,弄了条船,定下时间,送他赶紧过江去。

    文笙犹豫半晌,决定叫云鹭留下来,有这等天赐良机,不能放过了钟天政。(未完待续。。)

    ps:  卡得要死要活的。

    谢谢以下同学投了粉红:marlina(2),cjy080837,凝睿,如行云(2),正悟山人,土aa,oxos(2),cindyzero,慧慧—姐姐,胖胖鱼0910,keeper1,谢谢啦。

    还有打赏,仐呫,爱彦吉的平安符,水墨烟旎的桃花扇,爱你们,么么哒。

第三百四十九章 刀削面还是混沌面?(二合一)

    其实要叫文笙看,让云鹭这么实诚的一个人去盯钟天政的稍,颇叫人放心不下,若是能和王十三换一换,王十三留下来,由云鹭陪着自己过江那就皆大欢喜了。

    可惜不成。

    她只能千叮万嘱,叫云鹭多加小心。

    若是钟天政伤重,已经神智不清了还好,怕就怕他还能打坏主意,以他的狠辣,若是发现了云鹭,绝不会手下留情。

    王十三拜托的这位南崇将领姓梁名宏,梁在南崇是国姓,也是大姓,梁宏的叔父也在军中效力,别级还挺高,跟在大将军林世南身旁听用。

    十几年前,王家在南崇的几个贸易伙伴被连根拔起,王家父子足有一年多没敢过飞云江,直等到南崇这边局势平稳了,才想方设法同梁宏的叔父搭上了关系。

    王家走私,梁宏的叔父给提供方便,后来那位梁大人高升了,相关事务就由梁宏接了手,直到王光济造反,这才作罢。

    本来在两个敌国间涉江走私,不论哪边发现都是杀头的重罪,梁宏叔侄敢于铤而走险,一方面是为巨大的利益所诱,另一方面则是觉着他们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行行方便,没留下什么把柄在对方手里,这等事王家隐瞒尚且不及,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到处嚷嚷。

    谁知道人家悍然反了。

    反贼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待等招安之后,前罪更是一笔勾销。

    再说大梁朝廷现在正风雨飘摇。国土几乎被群敌瓜分,不像南崇这边,大将军林世南大权在握。一旦走私的事泄露,不用真凭实据,梁家叔侄就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梁宏一见王十三这瘟神死皮赖脸找上门,俨然一副“你不帮忙别怪我嘴不严守不住秘密”的模样,又是心虚又是头疼,满口答应。

    刚好梁宏手里有几条大船运完了货,要自沙前出发。涉江返回南崇。

    他当着王十三的面交代了手下亲信,叫将王十三悄悄捎上,等过了江上的盘查。快到南崇时候,再叫他自行离去。

    总之就是帮忙打掩护,满足这位爷的一切要求,务必令他满意。

    登船时间定的是这一天的半下午。

    文笙依旧是那副惨不忍睹的打扮。手里多了根拐杖。跟着王十三乘坐马车到了沙前港附近,与梁宏手下一个姓罗的队长接上了头。

    罗队长没想到王十三还带了个老妇人,打量文笙一番,皱着眉道:“人多眼杂,不好就这么着带你们上船,等等委屈两位先同货物呆在一起,只要到了船上,都是自己人就好办了。”

    王十三摆了摆手。示意他快去安排。

    等他走后,文笙突道:“小心点。此人心思只怕不善。”

    她自成为乐师,精神旺盛,感觉尤其敏锐,适才这姓罗的看她,目光里带着审视,像小刀子一样,文笙一接触那眼神,登时有所感觉。

    王十三一脸满不在乎,掏出个大鸭梨来,在身上随便擦了擦,问文笙:“吃不?”作势要掰开。

    文笙目光从他擦了梨的衣襟上掠过,摇了摇头。

    王十三“嗤”的一声,嘲道:“穷讲究。”

    他“咔咔”将梨啃完,一扬手,梨核不知飞去了哪里,道:“能顺利出港再说,走一步看一步吧。”顿了一顿,突然凑近了文笙:“忘了诶,都说分梨不吉利,你不是为这个不吃吧?”

    文笙眼中闪过一丝揶揄笑意,口中却道:“是啊,我还指望着十三爷好人做到底,把我一路护送到南崇去,再和燕白搭上线,这节骨眼上分离哪行?”

    王十三挺了挺胸,低声道:“放心吧,大爷既然答应了,就不会把你个小娘们儿扔在半路上,那姓罗的回来了。”他抬头瞧向远处,伸手把文笙身前的车帘子拉了下来。

    罗队长身后跟了两辆板车,是码头上运货的那种,左右各一个轮子,车架两边支着护栏,上头盖着油布,挡得严严实实。

    姓罗的没喊车夫来,推板车的都是当兵的。

    到了近前,他同王十三打了个招呼,看看四下无人,撩开油布,叫二人赶紧上车。

    王十三并不清楚,南崇军主帅林世南打下江北之后,严令手下将士不得抢掠,早先还曾狠狠处置了几个顶风犯案的将领。

    梁宏等人想往回运送私货也需得小心翼翼,不过这种事大家心照不宣,只要不传到林世南耳朵里,底下就相互遮掩了,总比被人看到王十三和文笙登船好交待。

    王十三端详了一下两辆车,断定车上没设机关,量姓罗的也不敢在这里闹起来,遂放下心,屈指敲了敲车板,同文笙道:“下车。”

    文笙先把拐杖伸出来,慢慢挪动身子下了车。

    正当青春妙龄的女子在外行走容易引人觊觎,而行动不便的老妇却会叫人失去防备。

    文笙来到板车前,车上没有旁的东西,只盖着一张油布掩人耳目。

    文笙到是想爬上去,板车两侧光护栏就有一尺高,她此时又不是身手利落的小姑娘,往上一爬岂不是就露了馅?

    文笙转回身,拿拐杖敲了敲王十三,低沉着声音道:“大侄子,过来帮把手。”

    众目睽睽之下王十三不能说别的,嘀咕了句:“就你事多。”没理会文笙伸出的手,过去一把将她抱起来,放到了板车上。

    文笙:“……”混小子,你给我等着!

    王十三抬手把油布扯过来,兜头将文笙严严实实盖到了下面。

    就听王十三还跟姓罗的抱怨呢:“年纪大了就是麻烦。好了,快走吧。”听动静是上了另一辆车。

    他到是快。

    罗队长讪笑:“不要紧。谁家都有老人。”

    几个当兵的推起板车回码头。

    文笙觉着路上有些颠簸,走不多久,上了个坡。跟着听到水声响。

    车前姓罗的同人打招呼,对方问他几时走,他回答说“马上出发”,那人笑道:“那你们得在船上吃晚饭了。”

    又过了差不多有一刻钟,喧哗声离得稍远些,板车上了个木头铺就的斜坡,车轮碾得木板“吱扭扭”响。跟着车身一震,开始左右轻晃,罗队长道:“到了。下车吧。”

    文笙扯了油布透气,看外头环境,果然是在船上,看样子还是艘便于运货的平底沙船。

    王十三一跃下了车。文笙主动将手递给他。叫他搀着自己战战巍巍自车上下来。

    罗队长将两人安置到船舱里,道:“两位稍待,一会儿等货上齐了就走。”

    王十三叫他别管自己,赶紧去忙。

    姓罗的走后,王十三扒着窗子看了看,确定此次同行的应该是三艘船,姓罗的指挥手下兵卒正往另两艘船上运东西。

    王十三回过头来,打量了一下空荡荡的船舱。眼神一下子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文笙瞥了他一眼,道:“大侄子。胡思乱想啥呢?”

    王十三被她逮着空就占便宜,已经有些疲沓了,腆着脸道:“看这样子,晚上说不定刮风呢,您老注意着点儿。”

    文笙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

    姓罗的带着手下往另两艘船上送货,不管于公于私,都是出自于上峰授意,有意避开自己所乘的这艘船,极有可能是担心王十三不好对付,最后搞不好要搭上一条船,既然这样,自然要避免更大的损失。

    如今自己半点忙帮不上,怕真成了王十三的累赘。

    文笙心念电转,手在身旁小几上轻敲两下,道:“我有什么好注意的,不是万事都有大侄子你么。”

    还大侄子呢,有完没完?王十三咧了咧嘴,提醒她道:“我是说,呆会儿这船上的粥啊水啊您老都少喝……”

    正说着,姓罗的上船了,脚步声虽轻微,又哪里能瞒得过王十三,他顿了顿,继续道:“上了年纪容易憋不住,你说船上都是一帮大老爷们,去哪给您老找方便的地方,对不对?”

    文笙深深吸了口气,她涵养再好,眼睛里也不由露出嗔意来。

    王十三唯恐她听不到外边的动静,还在一个劲儿地使眼色,眼珠子都快挤出来了,文笙暗哼一声,扭头将脸转到了一旁。

    罗队长弯腰进舱来,显然是听到了最后两句,笑道:“怠慢贵客了,不妨事,等船离了岸,两位想如何如何,权当是自己家里,我等自会提供方便。”

    他自觉谈笑风生,结果那两人只是坐着,并不作声,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罗队长咳了一声,又道:“咱们这就出发了,梁大人不能亲来,千叮万嘱叫在下一定照顾好二位。正经开饭还得一会儿,要不……先上点儿茶水点心垫垫?”

    说话间,这艘船又上来几十个兵卒,跟着外边码头上传来一声吆喝,船身晃动,起锚离岸。

    文笙摸过拐杖来,在船板上敲了敲,黑着脸道:“不用了,我大侄子不让喝。”俨然一个脾气不怎么样的老太太。

    这时候,她心里不由地想起王昔来,突然好生想念师父。

    罗队长关注点与她不同,强笑着跟王十三解释:“这船板下头是空的,还有一层,万一呆会儿有人上船搜查,两位可以先躲到里面。”

    王十三一脸的不可置信:“不会吧,不看僧面看佛面,冲着梁老大人,也不可能这点儿面子还给,还上船来搜?”

    梁老大人,梁宏的叔父,他们这些人的靠山,这分明是**裸的威胁。

    罗队长决定先忍了,叫人端了点心茶水过来,转移话题道:“兄台急着过江,还带着家中长辈,这是要做什么去?”

    王十三暗忖:“要不要先套套这小子的话,打听下燕白的情况。”

    他一副神秘的样子,凑过去低声道:“其实我是南崇人啊,和你们一样,这次过江去,是想着认祖归宗来着。”

    他不清楚梁宏有没有告诉这姓罗的自己的真实身份,要是告诉了,姓罗的应该对自己的情况略有耳闻才是。

    但看他反应,又不像是个知道的。

    王十三开始信口胡扯:“我这长辈其实不是亲的,带她过江只是为了做个见证,听说我家里同那位医圣有点关系,当年家里出了意外,我才流落到了江北。”

    姓罗的登时就笑了,眼中闪过一丝鄙夷:“哈哈,兄台别开玩笑了,我也想同燕大人攀上关系,可惜他老人家是世外高人,啥叫世外,兄台懂不?”

    文笙顿了顿拐杖:“大侄子,跟他叨叨什么,他不信拉倒。”

    罗队长:“……”

    王十三悄声道:“我和你说,我这位姑姑脾气大着呢,就为这个,年轻的时候谁都不敢沾,生生耽误了,这些年我瞅着越发难伺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