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笙 >

第104章

重笙-第104章

小说: 重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王十三身上。

    王十三在京里虽然呆了大半年,可除了应付杨兰逸那小少爷。就是和一帮江湖上的朋友喝酒吃肉瞎胡闹去了。他若是个肯为王光济造反大计操心的人,当日也不会那么干脆就拒绝了付春娘,这会儿被骤然点到名字,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好在他留了一脸胡子,旁人也看不出他面有难色。

    王七同他交好,打了个岔:“十三弟回家了,还不把胡子刮掉么,这样看着好别扭。”

    王十三歪了歪头。得意地道:“大哥说了,这样显得稳重。”

    这一晃神的工夫。关于凤嵩川他已经想好了措辞。

    “这人小肚鸡肠,为着一点儿小事就会怀恨在心,想办法置对方于死地,而且还好色。”他搔了搔脑袋,“原本皇帝老儿想把守寡的公主嫁给他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没动静了。”

    适主这件事,是他在京里听到的小道消息。

    关于凤嵩川,王十三听说最多的就是他和顾文笙的过节,大老爷们和个姑娘家过不去,这不是好色、小肚鸡肠是什么,哪像他王十三,吃亏就吃亏了,大不了以后见着她都绕道走。

    不过她那鼓听着到是挺来劲儿的……

    王二瞪了他一眼:“就这些?”

    “这还不够?!”王十三回瞪。

    王二无语,王十三去京城之前,自己那么叮嘱他,叫他多关注一下京里的各方势力,敢情都白说了,这小子根本当耳旁风呢。

    王光济笑道:“十三这趟劳苦功高,回家了就好好歇歇,一个凤嵩川算什么,咱们这么多人呢。他一个人到了江北,孤掌难鸣,是龙也得给我盘着。”

    王一接口:“大哥说的是。自从接了十三弟的消息,我们兄弟几个就开始召集人手,现下兰城差不多有五千精锐,光大哥的几处宅子里就藏了大约两千人,城外还埋伏了六千兵马。云边那边有大哥的堂弟看着,到起事的时候,一个凤嵩川无关紧要,麻烦的是江北大营,朱子良老奸巨猾,不把他除去,他那里有十几万官兵呢。”

    王光济沉吟道:“得想个办法,把这些当官的先一锅烩了。朱子良现在没有防备,应该很好下手。”

    张寄北在旁听了半天,见王光济和他的心腹们商量不出什么新花样来,笑着宽慰众人:“我到觉着现在起事虽然仓促了些,但不是没有好处。一来,朝廷对咱们的戒心还不重,没有什么防范,二来,东海已经平定了,江北这边又在和南崇议和,再拖下去等真停了战,朝廷到空出手脚来了,我估计着咱们起事之后江北一乱,南崇必然变卦。所以说,正是时候。”

    王光济向来待张寄北为上宾,客气得不能再客气,闻言连连点头:“还是张先生有见地。有张先生和你的羽音社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张寄北笑了笑,没有谦让。

    他觉着王光济说的不错,当今世上,能与大梁国学玄音阁相抗衡的,也只有羽音社了。

    这工夫底下人来报,兰城县衙里有信传过来,并且县尊陈县令也说了,他今天傍晚会亲自到王家来,同王光济面谈。

    王光济读完信怔了一怔,抬头问王一:“齐园那边也藏了人手?”

    王一回答:“有个几百人吧。大哥,那狗县令说什么?”

    王光济将信丢在桌子上,“哈哈”大笑:“他要借我的园子后天宴请凤嵩川,到时不但姓凤的,朱子良和江北大大小小的官员都会到场。还说姓凤的要为一个叫卜云的乐师出头,约张先生席上赌斗,给客人们添点儿乐趣。这真是……叫我怎么说,这个陈连贵顶我上万精兵啊,不舍得杀他了怎么办?”

    众人哄然而笑,张寄北忍俊:“这真是天堂有路尔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啊。这么顺利,到时候咱们先在擂台上摆满了狗官们的脑袋,我再陪着那卜云玩一手好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一章 开宴

    决定了后天在齐园宴会上杀官造反,时间对王光济这边算得上是非常紧迫。

    等晚上送走了陈县令,王光济等人一宿没睡,连夜商量明后两天如何调兵遣将。

    酒宴当天,酒菜还得准备好了,表面工夫要做得漂亮,不能还未发动便叫来赴宴的人看出破绽。

    王七负责置办宴席所需的东西,找戏班子,再到各大酒楼去请人手回来帮忙。

    齐园已经藏了几百精锐,但还远远不够,王一负责调拨兰城各处的人手,会从别的地方再调个几百人过去。

    凤嵩川自己找死,叫他们赶在宴会前在园子里搭起一座擂台来,有这命令,他们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园子里大兴土木,擂台中空,好好布置一下里面也能藏个上百人。

    一旦发动,周围几县会一齐响应,王三一大早就动身赶去云边,和那边的人马会合,作好准备。

    重中之重,也是叫王光济最为头疼的是江北大营的十几万官兵。

    若是顺利的话,到时候朱子良要么降要么死。江北大营的高级将领王光济这些年也陆续拉拢了不少,手里握着这些人的把柄,都跟着他造反不可能,估计着也不会拼了命地来剿灭他,群龙无首,必生哗变。

    可若是不顺利的话,什么意外都可能出现。

    所以他命王五王六带着匆匆招集起来的近万人马到距离江北大营十余里外的金沙岭埋伏,说不定有一场硬仗在等着他们。

    安排完了这些。王光济单独把王十三叫到了眼前,道:“齐园你就别去了,我把家里人都托付给你。帮我把你大嫂、小侄子他们看好了。”

    杀官造反,那是提着脑袋在谋一场富贵。

    这等关键时候得王光济托付家眷是莫大的信任,王十三难得没有嬉皮笑脸,两只眼睛熠熠生辉,郑重道:“大哥放心。”

    王光济把手在他结实的肩膀上拍了拍,没有说话。

    张寄北见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凝重,笑道:“这也是以防万一。咱们准备得这么周全。肯定旗开得胜,一切顺利。就算有个什么疏漏,十三兄弟素来机警。也足以应对。”

    白天众人按照议定的,各司其职,分头忙活去了。

    张寄北果然收到了卜云打发人送来的书信,赌斗的时间定在后天晌午。地点不出意外。正是齐园。

    张寄北看过信之后笑了笑,以此为由,将目前在江北的所有羽音社成员召集到了一起,请大家明日务必到场观战。

    厉建章和戚琴都收到了通知。

    张寄北是羽音社的执事,羽音社自公孙承死后一直没有社长,张寄北最近刚有点众望所归的意思,因是生死帖,这场赌斗他和卜云最终只能活一个。羽音社的成员于情于理都应该到场。

    所以厉建章忧心忡忡地答应了,不疑有它。

    戚琴多了个心眼。回来跟杨兰逸一问,齐园竟是王光济的产业,几人顿时觉着这事简直太古怪了。

    明日齐园必出大事。

    杨兰逸自告奋勇回去打听消息。

    刚到家就被王十三带着人软禁了起来。

    王十三刚接任务的时候满心激动,简直恨不得为之肝脑涂地,可没多久他就回过味来了,敢情这家人不但是王家人,还包括他大哥的岳家。

    尤其是其中还有个烫手的大山芋,小少爷杨兰逸。

    杨兰逸回来江北也不回家,整天和那顾文笙混在一起,胳膊肘往外拐,只要他知道的事,那顾文笙不用半个时辰就指定知道。旁的也到罢了,造反这等事涉及这么多人的性命,绝不能由他这里泄露出去。

    所以王十三一见杨兰逸偷偷摸摸回来,正中下怀,便以保护他为由,再不准他离家。

    杨兰逸软磨硬泡都没用,哪还记得当初答应过要保密,气急败坏地将王十三在京里的种种丢人事全都嚷嚷出来。

    王十三黑着脸,顶着手下人怪异的目光大马金刀往门口一坐,任他说什么都不动如山。

    如此一直僵持到了第二天,齐园开宴。

    兰城县令陈连贵身穿便服,打扮得像位文人雅士,早早便到了齐园,由本县的县丞、主簿等一众官吏陪着在门口迎接贵客。

    今天这场面,王家一看就是下足了大本钱,整个园子新修了不少景致,花团锦簇,看上去十分典雅大气。

    园子里的下人模样整齐,训练有素。

    远远的,还有乐声飘过来,奏的曲子是《太平春》,彩头很好,定能讨得钦差大人欢心。

    进了园子迎面就是一座两人高的擂台,虽然有些破坏美感,但这是钦差大人要求的,如此才显得足够重视。

    陈连贵很满意,决定待钦差大人来了之后,帮着王光济美言几句。

    刚开始的时候王光济也在,在门口陪了一会儿,连道时间仓促,准备不周,等到客人陆续到达,他被手下人叫了进去,说是菜品出了点小问题。

    临近正午,江北各州县的官员差不多都已到齐,却迟迟不见朱帅和钦差大人的身影。

    连王家的管事的都过来询问什么时候开席,陈连贵不禁有些焦急,打发了手下人去城门口等着。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才见凤嵩川带着人姗姗来迟。

    陈连贵第一个感觉是:哎呀,今天钦差大人带了不少人来。跟在钦差大人身后的,除了他那亲信寇文,其他好几百人都是江北大营的将校军官,这都是来赴宴的么?

    隔了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咦,朱帅呢?怎么没来?

    陈连贵赶紧迎上前去,与钦差大人见礼,奇道:“凤大人,怎么未见到朱帅?您二位不是一起来的?”

    凤嵩川“嗯”了一声,脸上没有太多表情:“朱将军有事,今天不能来了。最近不太平,他让我带了些人过来,你这里放行不要阻拦,也不要大惊小怪。”

    陈连贵虽然一头雾水,还是应了声“是”。

    凤嵩川这才露出一丝笑意:“凤某来迟,害大家久等了吧。走,咱们进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瓮(粉150+)

    陈连贵引着凤嵩川等人进了齐园。

    凤嵩川看到了迎面高大的擂台,露出满意之色,赞了声“不错”,扭头吩咐寇文:“派人看看,卜乐师来了没有。”

    这工夫,陈连贵先前派出去的那捕头悄悄上前,附在陈连贵耳朵旁边低声禀报了几句。

    陈连贵听说凤嵩川竟是带着大队人马来的,一部分人留在了城外的,带进城的也有数千,这些官兵进城之后分成几队散开,一队跟着钦差大人来了齐园,剩下的不知去向,这才明白了凤嵩川刚才那番话的意思。

    不让阻拦,也不让询问。

    陈连贵身为兰城知县,不知钦差大人要在他的地盘上搞什么事,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来,哪还顾得再向凤嵩川为王家美言。

    可凤嵩川却主动问及了:“这园子当真不错,不愧江北第一园。主人家是哪位,不如叫出来一见。”

    这里他的官最大,那自是说什么就是什么,谁也不敢反驳。

    陈连贵赶紧打发人去找王光济。

    这会儿他才想起来,钦差大人还有个关于园主的误会呢,连忙笑着解释道:“大人,此间主人您大约听说过他的名字,此人姓王名光济,王家几代当家的都是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之人,在我们江北非常有名。”

    凤嵩川微微颔首:“原来是他。”

    停了一停,齐园管事的引了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匆匆赶来。那男子离远便大礼参拜:“草民见过县尊,见过钦差大人。”

    虽然未曾谋面,只看年纪。凤嵩川便确定眼前的这人绝不是王光济。

    他微微皱眉,正待询问,那男子已主动道:“草民王七,王光济乃是草民的兄长,兄长适才被人叫走,说是片刻即回。”

    “王……七,王家男丁还挺多。”凤嵩川说话的口吻似是在开玩笑。不过他身边的寇文却听出来,大人这是杀气上涌,心里不耐烦了。

    朱子良有事脱不开身。马上要动手了,匪首王光济却又不见了影,今天的事上来就透着不顺。

    陈连贵在旁听着讪笑了一下,当着王七的面。他不好说这些人都是从小在王家善堂里长大的。

    王七微微低了头。多一句解释都没有,只是恭谨地请示:“启禀大人,听说呆会儿有两位乐师在擂台上赌斗,此刻齐园外边来了不少乐师想要观战,只是未得大人准许,下人们没敢把人放进来。到底让不让他们进来,还请大人示下。”

    陈连贵知道王七为什么会有如此一问,乐师。哪怕来自于民间,那也是受人尊敬。地位非常高的,若不是今天有这么多当官的在,王家人绝不会连乐师都拒之门外。

    凤嵩川还在想王光济去了哪里,会不会是提前听到消息溜了,心不在焉地道:“放他们进来看吧。”

    王七应了一声,便欲退下去,凤嵩川回过神来,又道:“观战可以,除了卜乐师和那张寄北,其他人都不得携带乐器,以免有人趁机闹事。”

    他转过头,吩咐同来的军官:“本钦差带你们来便是为了维持赌斗的秩序。去一队人看着!”

    一名副将领命,带了百来人跟着王七往外去。

    王七认识不少江北大营的将领,这一位只是见过几回,没有深交,此际看他面色肃然,对自己的搭讪待搭不理,很少回应,不禁暗自凛然。

    张寄北和卜云都已经到了,被请进园里,先由下人好生招呼着。

    卜云依旧是师徒三人,张寄北这边因是半个地主,所有的仆从下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不乏高手,表面上只带了一位名叫元恺亲信。

    这元恺也是羽音社的乐师,乐器是一支紫竹笛。

    他年纪比张寄北小了七八岁,两人从早就是好友,有点半兄弟半师徒的意思,元恺一直跟着张寄北四处奔波,帮着他出谋划策,唯张寄北马首是瞻。

    此次大力相邀羽音社众人前来观战的主意还是元恺出的。

    提前什么消息也不透露,就请大伙来,等到杀官起事一闹起来,裹持了他们就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