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83章

辽东钉子户-第83章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瑶瑶,你听舅舅说,规矩都是人定的,把尊重装在心里就行了。小孩子想吃就吃,想笑就笑,没人会怪你的!”

    张恪说着抓起了几个鸡蛋,笑道:“想不想尝尝舅舅的手艺?”

    “想!”小丫头眼睛冒光,脆生生的答应。

    张恪手脚麻利,把几个鸡蛋搅好,又从大姐那边讨了点葱花,油锅烧开,不到半分钟,一张比瑶瑶小脸还大的鸡蛋饼就煎好了。

    浓浓的香气,引诱的小丫头嘴边又冒出了口水。

    张恪一手抱着瑶瑶,一手端着盘子,把瑶瑶放在了桌边,小丫头坐好之后,并没有立刻动筷子,而是偷偷盯着爹爹,生怕老爹责怪她。

    “吃吧!”

    听到了爹爹的声音,小丫头如蒙大赦,这才低头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硕大的鸡蛋饼,不一会儿就没了大半,邓文通盯着面前的女儿,他都忘了上次这么注视孩子是在什么时候。

    小孩子长大了好多,漂亮,懂事,这就是自己的骨肉!

    可是她又那么瘦弱,显得眼睛大大的!她是多长时间没吃过好东西了,似乎过年那几天,自己也忙着和狗屁朋友喝酒聊天。她们娘俩吃的什么啊,都忘了!

    邓文通的眼角突然流下了热泪。

    错了,错了,真的错了!

    邓文通突然抓住了张恪的胳膊,手上的青筋暴露,喉结动了动。

    “二,二弟,姐夫愿意跟你去大清堡。姐夫以前过的什么日子啊,放着两个大活人不知道照顾,竟然鬼迷心窍的天天想着科举,天天做时文,就算考上了进士能怎么样!我该死啊!”

    正在外面切菜的张韵梅突然一顿,两滴热泪夺眶而出!

    ……

    热气腾腾的饺子,香喷喷的红烧肘子,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满满摆了一桌子。张恪不像别人规矩那么打,就连马彪等几个保镖都叫了过来,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吃着。

    在酒席前,张恪问了心中的疑惑。

    原本邓文通是在锦州的,怎么会突然和大姐搬到了义州,到了义州,怎么没投奔家里!

    邓文通唉声叹气,把以往的经过说了一遍。

    三年多之前,邓文通的父母相继去世,三个哥哥就嚷嚷着分家。那时候邓文通连秀才都不是,每年读书要花大笔的银子,三个哥哥不愿意再养一个烧钱的白吃饱。

    因此他们逼着邓文通分家,邓文通也受不了家里吵吵闹闹,索性就答应了。在分家的时候,邓文通一副马大哈的样子,张韵梅说话也不顶用。结果邓文通只分到了一座老房子,还有五百两的浮财。其余的田产牲畜一点没有。

    按理说五百两也不少。可是邓文通每天读书交友,又要买笔墨纸砚,花费惊人。两年度的时间,就逼得张韵梅不得不靠典当过日子。可是邓文通依旧故我,最后不得不把老房子都卖掉了。

    邓文通成了败家子的代表,受尽了冷嘲热讽。不过这时候他侥幸中了秀才,三位哥哥对他又变了脸色,想要和好。可是邓文通脾气上来了,不愿搭理哥哥们。听说义州卫学请了一位进士做老师。邓文通就毅然带着妻子女儿来到了义州。

    不过他晚了一步,洪敷敎已经回京了。邓文通带来的一点银子也很快花光。他死要面子,没有去大清堡。

    说完了以往的经过,邓文通唉声叹气,他举起了一杯酒。

    “韵梅,这几年我就是鬼迷心窍,委屈你了!”

    邓文通一饮而尽,张韵梅脸上挂着泪痕,也把酒杯举了起来。

    “文通,我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人。有二弟在这,咱们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夫妻俩心中的隔膜全都烟消云散,感情更胜从前,又有瑶瑶这么一个开心果。大家伙其乐融融。

    就在这时候,外面传来叩门声,有三个年轻书生跑过来。

    “顺之兄,顺之兄。你在家吗?”

    邓文通一听,急忙起身,迎了出来。

    这三个人正是邓文通结识的三位朋友。就听其中一个笑道:“离着老远就闻到香味了,顺之兄,你准是躲在家里吃好吃的,都忘了我们!”

    邓文通急忙摆手:“哪有的事,家里来了亲戚。”

    “来亲戚好啊,亲戚越走越亲吗!对了,顺之兄,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们义州卫学出了大人物,我们几个准备投奔去呢!”

    正说话之间,邓文通把三个人请进来,走在前面的抬头一看,正好看到门边戳着几口腰刀,穿着铠甲的士兵正坐在里面!

    他们顿时脸色一变,急忙说道:“顺之兄,我看还是别打搅你们了,回头再见!”

    领头的人变颜变色,就要往外走,后面跟着的一个矮个的黑小子不满地说道:“沈兄,你胆子怎么这么小啊!有军中的朋友在这更好,我们不是要投靠永贞吗,正好问问他们,知不知道情况!”

    坐在屋中的张恪一听,顿时眉头皱起,这几个人怎么好像有点熟啊!

    “是谁要找我,还不滚进来!”

    外面的三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全都惊骇不已,黑小子领着头跑进了屋子。

    猛抬头,只见对面坐着一个年轻人,身形挺拔健壮,眉目清秀,齿白唇红,目光炯炯。浑身上下罩着一股子杀气,让人不寒而栗。

    “永,永,永贞,真,真,真是你啊!”

    张恪眉头挑了挑,笑道:“不是我还能是谁!”

    “哎呀!”黑小子激动地蹦起三尺高,碰到了房梁,他顾不上疼,就埋怨起邓文通。

    “顺之兄,你怎么不早说认识永贞啊,瞒得我们好苦!”

    张韵梅一看这几个人的模样,顿时就知道他们认识,急忙抱起了瑶瑶,笑道:“文通,你陪着二弟他们聊着,我带瑶瑶先出去。”

    张韵梅一走,三个年轻书生全都一字排开坐了下来。这三个人张恪全都认识,正是卫学念书时候认识的死党。矮个的黑小子叫唐光,中间细高,还有些弯腰的叫做朱庆斌,至于最后一个俊美的好像女人叫做沈岳。

    “永贞,你先别说话,我们问你,只管点头就是!”唐光先说道:“你是不是在河湾村击杀鞑子近百?”

    张恪点点头。

    朱庆斌问道:“双龙山的白莲教是不是你剿灭的!”

    “嗯!”

    “最后,最后!”沈岳激动的说道:“周雄是不是你杀的!”

    张恪还是点头。

    这三个小子互相看了一眼,全都一躬到底。

    “永贞,你收下我们吧,兄弟跟你混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一个考验

    狭小的书房变得格外热闹,张恪、唐光、沈岳、朱庆斌、邓文通五个人团团围坐。

    唐光眼巴巴的看着张恪,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唐光,你胆子不是挺大的嘛,偷先生的考试题,领着头喝花酒,天底下就没有你不敢做的事情了!”

    “哪有!”唐光挠了挠脑袋,尴尬的笑道:“和张大人的丰功伟绩比起来,我干的事连蚂蚁都比不上!”

    “别叫张大人,透着外道,咱们还像以前一样,随随便便最好!”

    沈约一听,端着的肩膀顿时松了下来,毫无形象的说道:“早说嘛,吓得我浑身后背都湿透了!”

    “我有那么可怕吗?”

    “不是不是!”沈约急忙摆手,笑道:“是威风,霸气!永贞,我是真没有想到,以前你一门心思读书,见生人都会脸红,怎么就那么心狠手辣,说杀就杀!”

    朱庆斌狠狠瞪了沈约一眼,嬉笑道:“那叫杀伐果断,书都白读了,永贞别和他一般见识!”

    张恪满不在乎的一笑,说道:“做了就不怕别人说,我杀得都是该杀之人,对得起天地良心!”

    “说得好!”唐光急忙伸出了大拇指,称赞道:“永贞,好样的!这两天我打听了不少叔叔伯伯,你在大清堡的所作所为也知道一二,真是没的说!我们三个听得心驰神往,就想跟着永贞混了,你到底要不要人啊?”

    沈约和朱庆斌也都紧紧盯着张恪,激动地屏住了呼吸。

    张恪看了看三个人,他们在一起多年,彼此都了解。这三个小子都是将官的子弟,人虽然不坏,可是一身的毛病,书读得也不好。到底堪不堪用,张恪心里也没谱。

    “大家都是朋友兄弟,我把话挑明了,的确需要人手,可是我需要的是人才,是肯吃苦,能流汗的人!你们要去我那里,当然欢迎。只是我不能把你们当祖宗供着,相反我要把你们当牲口使!也不光是你们,就连姐夫也一样。我的要求只会更严格!”

    这几个人互相看了看,脸色也都变了,张恪说话不像是开玩笑,他们玩惯了,能不能承受住!

    迟疑的时候,沈岳抢先说话了:“永贞,我以前是做过不少荒唐事,可是这几年我也大了。家里的老头子身体不成了,指挥使的位置大哥要继承了。以前儿子吃老子。天经地义,可是兄弟吃大哥,好说不好听!我沈岳也是一条汉子,好赖读过书。认识几个字,哪怕给永贞当个记账的文书,也算是自食其力!”

    沈岳这几句说的发自肺腑,别看他们也算是将门子弟。但是说白了和顶种军余没什么区别,从一出生命运就被决定了。要么游手好闲一辈子,要么等着兄长突然死了。他们就去接替,根本没有多少选择,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想着读书了。

    唐光也咬咬牙说道:“老沈说的没错,我们几个盘算过了,考科举的希望太低了,本来还想着搏一搏,可是听说永贞你出人头地了,好歹你赏我们一个职位,让我们做着看看,要是做不来,我们绝不死缠着永贞!”

    朱庆斌也说道:“永贞,我们不怕吃苦,就怕没事做,让人看不起!”

    张恪微微点头,三个人都有上进心,都有一股子劲,这就还有希望。

    “我手上空余的职位一大堆,大清堡等地会暂行军民分离,每一个城堡都缺以为负责屯田的民政官,如果你们愿意,马上就能上任!”

    张恪早就想过了,他一定要把军权都捏在手里,这是立身的根本,像乔家兄弟,岳子轩,马如峰,吴伯岩等人都忠心耿耿,没有话说。

    最薄弱的就是民政这块,张恪手下识字的人都不多,因此很多民政事务不得不交给唐毕一个人,张恪迫切需要人手帮着分担。

    “永贞,你说的这个民政官是几品,都管什么?”

    “没品!”张恪毫不客气地说:“这就是我暂行的一个体制,各个屯堡我会派遣专门的练兵官负责军事事务,平时训练,战时出征。而屯田、收税、户籍、开矿、刑名这些事情就是政务官管的。简单的说就是一堡的大家长,除了军队,什么都管!”

    官不大,权力很实在!

    沈岳最先咬咬牙,说道:“除了不能管军之外,基本上和备御的权力一样!刚刚当官,就能做到这样的位置,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我干了!”

    朱庆斌和唐光也一起点头:“没错,永贞,收下我们几个吧!”

    “哈哈哈,先别忙,我可把丑话说在前面,屯堡的任务可不轻松,我准备要开垦荒地,还要修筑城堡,挖渠引水,你们可要领着百姓,把事情做好。”

    都是苦活累活啊!

    顿时大家伙又有点皱眉了。

    “当然了我也不是光让人干活的,你们做得好,我会向朝廷请功嘉奖。另外你们开垦土地多,工程做得好,我也会额外奖励津贴。”

    “津贴有多少?”唐光咬牙问道。

    “这个不好说,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手下的大匠一年能拿到二三百两银子,造出武器之后,还有提成!”

    啊!

    张恪出手真大方,他们当官的不会比工匠差吧!

    “干了!”

    他们终于下定了决心,五个人一起举杯,算是定下来了。

    三个伙伴,加上姐夫邓文通,正好四个人,分配大清堡、镇夷堡、大靖堡、太平堡四个屯堡。

    张恪就能从繁重的政务之中抽身,专心布局重要事情。而且吸收这几个人加入团体,也打开了文武并重的局面,对张恪的团队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事。

    转过天,张恪又在孙有光的带领之下,找到了几家匠户。

    其中手艺最好的有两个人,一个善于打造盔甲,叫做郑寸。一个是做火炮的,叫做谢震。

    这两位正在合伙做家具,郑寸负责锯木板,谢震则是做把手,还有雕刻花纹,两个小老头忙得不亦乐乎。

    张恪突然来访,把他们吓得够呛,郑寸干脆直接跳墙跑了,谢震腿上有伤,被张恪给堵上了。

    “大人。您饶了小的吧,我不会做武器,小的光会造家具,求求您了!”

    孙有光一听气得须发皆乍,指着谢震大声骂道:“贼坯子,你的腿就是造炮炸伤的,还敢跟本官撒谎!不让你知道点厉害,你是不能老实,来人。给我狠狠打!”

    “慢!”

    张恪急忙一伸手,拦住了孙有光,他亲自俯身,把谢震从地上扶了起来。

    “谢先生。晚生张恪,要请你到大清堡造炮。”

    谢震忙着摇头,简直有一万个不愿意!

    “呵呵,您先听我说完。造炮不会白让你干的。所有匠师每月五两银子起,最多三十两,津贴另算。督造一杆火铳提一钱银子。造一门炮一两银子!”

    张恪说完之后,谢震都傻了,痴呆了半晌,突然转身就跑,又哭又笑,大声喊道:

    “老郑,快回来吧,咱不造家具了,天上掉馅饼了!”

    ……

    大路上,张恪带着人马快速前行。

    唐光他们几个都跟在张恪的身边,点头赞叹。

    “永贞,你练兵真有两下子,整齐精悍,令行禁止,颇有当年戚家军的风范!”

    沈岳笑道:“那可不,永贞是大将之才,早就有飞黄腾达的时候,咱们就抓着凤凰的尾巴,展翅高飞!”

    张恪微微一笑:“其实练兵没什么难的,戚爷爷的兵法都写在书上,只要赏罚分明,就没有做不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