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292章

辽东钉子户-第292章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何人?”

    “小老儿,徐,徐旭昌。”

    “嗯,起来回话吧!”

    “叩谢大人!”老头双腿已经跪麻了,士兵过来,架着胳膊。才把他从地上搀扶起来。

    “你知道本爵为何来抄你们家?”

    徐旭昌一听,顿时老泪横流,哭道:“小老儿奉公守法,绝不敢胡作非为,还请大人明察啊!”

    “不敢?我看是不少吧!”孙嘉闻冷笑道:“国公爷,卑职已经查过,就在徐家后院,有三千石粮食,都是他们从黑市买来。囤积居奇的!”

    谁不知道苏州缺粮,这时候囤积居奇,简直是在找死。

    徐旭昌气得嘴唇青紫,哆嗦着手指。厉声说道:“大人,我徐家世代耕读传家,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你们可以查抄我的家。但绝不能诋毁徐家的清名!”

    孙嘉闻冷笑道:“狗屁的清名,我现在就让你现出原形!来人,把粮食都搬来!”

    士兵们纷纷下去。不多时从后面推来二十几个独轮车,每个两面摆着四袋大米。全都推到了院子中间,齐整整放在地上。

    徐旭昌扫了一眼这些袋子,眉头紧锁。

    “这位大人,我徐家百十几口人,还有不少家奴院工,有点粮食不稀奇吧!凭什么说我们囤积居奇?”

    “问得好!现在就让你知道!”

    孙嘉闻走到一带大米的面前,猛地挥刀,劈开米袋子。大米哗哗流淌出来,流了一半左右。就看到里面出现一个小木牌,孙嘉闻拿在手中,送到了张恪面前。

    “国公爷请看,这是军粮的编号,就是徐家从黑市上购买粮食的铁证!”

    徐旭昌又不傻,看到了木牌,顿时就明白了,敢情这是人家挖好了坑,等着猎物往里面跳啊!

    谁能干这种好事,不用问,一定是自己的宝贝儿侄子徐中良。

    老头两眼血红,徐家百年清誉毁于一旦!!

    “徐中良呢,哪去了?”

    ……

    “高公,您可要救救我啊!”

    高贵方冷哼了一声,转过头,根本懒得理徐中良。

    徐中良没法子,只能转过头,跪爬几步,抱住了叶永鑫的大腿。

    “叶公子,您最仗义,现在徐家遭了难,可要帮帮兄弟啊!”

    “唉!都是你自己作的!”叶永鑫毫不留情地说道:“咱们当初怎么商量的?张恪那家伙多凶悍,用兵狡诈多端。我们做事一定要合乎规矩,绝不能留把柄。你倒好,跑到黑市上,一口气买了三千石粮食,大张旗鼓运回家里头,不收拾你收拾谁啊!”

    徐中良跪在地上,鼻涕一把泪一把,哭得凄凄惨惨戚戚。

    “我也是一时糊涂,没想着张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说抄家就抄家,他就不知道怕吗?”

    “怕你个大头鬼!”高贵方抓起茶碗,猛地砸在徐中良的头上,血瞬间下来了,吓得徐中良不敢擦拭,只能撑着。

    “张恪统领千军万马,最不怕的就是来硬的!别说抄你的家,就算是灭你的满门,人家也不会皱眉头!”

    高贵方指着徐中良的鼻子,大骂道:“我最看不起的就是你这种贪图小便宜的笨蛋?你从黑市买粮食,无非就是因为这些日子到处买粮,花的钱太多,你想赚回来一点!可是你知道吗,苏州都是张恪的人马,要是让他抓到了把柄,顺藤摸瓜,我们这些人都完蛋了!为了你一个人,害了大家伙,你怎么不去死啊!”

    高贵方越说越气,飞起一脚,把徐中良踢出一溜滚儿。

    “不好了,老爷,大事不好了!”

    家奴从外面气喘吁吁跑进来,高贵方霎时间脸色铁青。

    “怎么了?可是张恪带兵来了?”

    “回老爷话,没有,是,是巡抚衙门的人到处捉拿徐,徐先生!”

    “哦!”

    高贵方的脸色缓和不少,只是捉拿徐中良,看起来事情还不是很糟。其实他也觉得自己有些多虑,张恪再厉害。也没法短时间摸清楚他们这些地头蛇的动向。再说了就算摸清楚了,也未必敢动手!

    “高世叔,你看该怎么办”赵家的代表开口问道。

    高贵方沉默半晌,开口说道:“什么都不要做,各自回家,老实呆着,千万别露出把柄!”

    一听这话,不少人都交头接耳,人家动手了,自己这边却啥也不做。这不是坐以待毙吗!

    唯独叶永鑫眉头渐渐舒展开,挥着小扇,笑道:“厉害啊!张恪就是一头老虎,让他盯上就没有好下场,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躲在山洞里,不给他出手的机会!”

    众人有些不解,异口同声问道:“叶兄,你的意思是我们认输了?什么都不做?”

    “糊涂!”叶永鑫讥笑道:“苏州城有张恪的兵,有巡抚衙门的人。铁板一块。可是别的地方呢?松江、镇江、杭州、扬州,这些地方总是我们的天下吧!让张恪在苏州折腾,只要把粮食卡死,一粒也运不到苏州。早晚张恪会撑不下去的。”

    众人瞬间都吃了定心丸,趁着搜查的兵丁还没有来,他们悄悄离开,各自回家。各找各妈。

    唯独剩下了徐中良,他还跪在地上,砰砰磕头。脑门都青紫了。

    “高公,千万救救我吧,救救徐家吧!”

    “唉,你们徐家的根基在华亭,苏州出了点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只管向张恪自首,说你是糊涂,贪心作祟。”

    “高公,这样说小的脑袋没准保不住啊?”

    叶永鑫扇着扇子,笑道:“不这样说,脑袋才真保不准呢!只要把罪名一个人担下,我们会想办法周旋的。放心,只要张恪被赶走了,你就安全了。”

    ……

    “启禀国公爷,我们一共查抄到粮食七千石,家中金银三十五万两,店铺六十余家!”方崇文恭恭敬敬把清单送到了张恪面前。

    “嗯,你马上贴告示,就说我们抓到囤积居奇的黑心商户,缴获粮食全部平价售出。所有家产全都用来买粮食,平抑物价!”

    “妙啊!”

    张恪说完,毛一鹭就拍起了巴掌。

    老百姓抢购粮食就是因为惶恐害怕,这时候拿徐家祭旗,正好能安抚民心。虽然徐家存粮不多,可是拿出来出售,正好化解百姓的疑虑,增加对朝廷信任,可谓是一举多得。

    “国公爷,您这招一出,怕是苏州就要安宁下来,我也能松口气了,这几天差点把卑职吓死!”

    毛一鹭欢天喜地,可是张恪丝毫没有欣喜。

    东南的世家大族要是这么容易就屈服了,还不如挨个跳江死了算了,省得浪费粮食。

    可以想见,徐家倒台之后,他们一定会更加疯狂地报复,手段也会更隐秘,更高明。不过张恪一无所惧。几天下来,他已经彻底想好了一整套应对方案。

    这一战,要彻底干掉东南的大户,从此将东南的经济命脉捏在手里。从辽东,到山东,再到东南,辽东的兵,山东的人,江南的粮食和银子,完美融合在一起,张恪手上的力量就足以和朝廷分庭抗礼,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军阀!

    来吧,让本爵看看你们还有什么花招!

    粮食危机到了第八天,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开,徐家因为参与黑市交易,囤积居奇,被查抄了。

    昔日威严高大的徐家大院,正面的围墙都被推到,隔成一个个售粮点。从府邸里搬出一袋袋的大米和面粉,倒进木槽之中。

    “大家都排好队,徐家的粮食有的是啊!都不要急!”

    没了围墙阻挡,里面的雕梁画栋都在眼前,再加上成堆的大米白面,老百姓的恐慌都变成了对徐家的怨恨!

    “国公爷做得太好了,徐家早就该查抄了!”

    “杀了他们,杀了黑心贼!”

    ……

    官兵押着徐中良从人群外面经过,听到这话,徐中良眼前一黑,吓得昏死过去!(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章        风暴在扩大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苏州城的百姓仿佛把一辈子没经历过的事情,一次全来了。

    先是粮食短缺,粮价飙涨,接着朝廷限售,就连徐家都被查抄了。百年的世家,名誉毁于一旦。

    在查抄徐家之时,抄出了大量和海商往来的书信,还有徐家从事走私的账本。

    这可不是张恪栽赃嫁祸,更不是抹黑的谣言,而是实实在在的罪证。

    徐家掌控大量的桑田,最初只是卖生丝,后来就发展成了织丝绸。苏州的丝绸绝对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工业品,不管是大明,还是西洋人,都对光滑绚烂的丝绸着迷。

    由于市舶司手续繁琐,过程缓慢,还要被朝廷的官员敲诈勒索,因此很多沿海大户就自行偷偷联系西洋商人,甚至掌握商船队,直接从事走私。

    徐中良就是靠着走私生意,给徐家捞取了巨额的好处,才获得家族欢心,掌握了大部分生意往来。

    如今徐中良,还有账本都落到张恪手里,这可是送到眼前的鱼肉,不狠狠咬几口,实在是对不起这些日子受得怨气。

    “徐中良,本爵不问你在苏州干了什么,就凭你海外走私的事情,本爵定你一个通倭的罪名,不为过吧?到时候不光是苏州,就连华亭的徐家祖宅本爵也能一起查抄了,把你们家的男丁都送到辽东挖矿,至于女人嘛,细皮嫩肉的,正好分给本爵的属下。他们虽然是武夫莽汉子,但是还懂得怜香惜玉,会好好对待的!”

    鬼才信呢!

    徐中良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处七房姨太太被带到辽东,分给一群胡子拉碴的粗鄙汉子…那个画面简直太美了,根本不敢想象!

    不光是妻妾,还有自己的女儿,想到这里。整个人儿都不好了。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又能如何!

    “平辽公,小人知罪了,不过苏州的事情小的不敢推诿,可是小的的确只是小虾米,无非跟着别人摇旗呐喊而已。求您给徐家一条活路吧,小的给您磕头了!”

    脑门砰砰触地,转眼一片刺眼的暗红。

    张恪冷笑一声:“徐中良,如果你真是幕后黑手,本爵早就宰了你。何苦跟你废话!”

    有门!

    徐中良猛地挺直身体,大声说道:“国公爷,小的从此之后,就是您的走狗,让小的做什么就做什么,绝无二话!”

    “呵呵呵,想给本爵当狗的人多了,你还不够格!”张恪轻蔑地说道。

    霎时间徐中良脸涨得通红,又羞又臊。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转眼之间他又恢复了神色,恭恭敬敬说道:“国公爷,小的眼下不配给您当狗。可是小的一定努力,争取早日有当狗的资格!”

    此话一出,百年世家的威风荡然无存,这些本来就是虚名。什么都不如活下去重要。

    “好啊,有这个觉悟就好。”

    张恪笑道:“你马上给华亭的本家修书一封,让他们拿出十万石粮食赎罪。本爵就暂时放过你们通倭之罪。”

    十万石,没听错吧!

    徐中良瞪大了眼睛,他不是肉疼,而是欢喜!

    对于别人来说,十万石不是小数目,可是对于徐家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不值一提,分分钟就能拿出来。

    徐中良甚至怀疑张恪口误了,傻愣愣地盯着。

    “怎么?不想拿出来?”

    “想,想,小的这就去写信。”

    手下人把徐中良带走,屋中只剩下方崇文,他眉头紧锁,不时偷眼看看张恪。

    “是不是觉得要的太少了?”

    “卑职斗胆猜测,国公爷这么做肯定另有目的。”

    张恪笑道:“那好,你就说说,本爵有什么目的?”

    方崇文理了理思绪,试探地问道:“国公爷,卑职以为您不想这么快结束苏州的粮食危机,相反,您要把战线拉长。是不是要牵出更多的牛鬼蛇神,然后一网打尽!”

    “哈哈哈哈!”张恪听完之后,仰天大笑,透着十足的欣赏。

    “你说的不错,这些日子我已经下了几十道命令,辽东方面由唐毕和沈岳负责,京城和天津是邓文通和刘希伟,在山东徐治和朱庆斌,在金州是吴伯岩和李旦。成立了应变调度系统,各方通力配合,筹措运输粮食物资。若是本爵想,半个月之内,至少能运五十万石粮食,苏州危局顷刻可解!”

    张恪自信地笑道,他的确有这个底气。经过多年的战争考验,辽东是整个大明动员能力最强的地方,加上有李旦和包士卿等人的船队,随时随地,可以把辽东,甚至朝鲜,日本的粮食运过来。

    所以说江南的大户发动粮食攻势,他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只要拖过去了,张恪就能轻松碾压他们。

    面对有完整体系,强悍动员能力的军阀,别说百年世家,千年世家,就算是万年的乌龟也不过是一个纸老虎。

    方崇文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位国公爷的强烈自信,江南的大户选择和他为敌,绝对是瞎了狗眼。

    “国公爷,您手上有足够的筹码,却要查抄徐家,让他们出粮食,是不是想制造您已经山穷水尽的假象,诱使大户们出更多的银子,投入更多的力量?”

    “没错!”

    张恪笑道:“前十几天,是我们被动应付,接下来就是看他们耍猴戏了!你立刻安排好人手,不只是苏州,各处都要仔细盯着,把大户们的举动搞得一清二楚。”

    “遵命!”

    ……

    粮食危机进入第十五天,连续两个好消息传来,第一是华亭的徐家向朝廷进献十万石粮食,平抑物价,首批粮食已经运到了苏州。第二是山东巡抚徐治从藩库之中调出八万石粮食,从运河南下,送往苏州。

    这两个利好消息传到了苏州,粮价应声而落,从八两一石,立刻跌倒了六两五,原本急于买粮的百姓也观望起来,想要看看粮价会不会继续下降。

    可是就在一切转好的关头,更要命的消息传来,临近苏州的松江府粮价暴涨到五两一石,随之而来,扬州,镇江,杭州的粮价也开始暴涨。

    而且这一轮涨价不光是粮食,绸缎棉纱也跟着涨价,上等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