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幻之盛唐 >

第723章

幻之盛唐-第723章

小说: 幻之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相互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吹响号角,让我们南下吧……”
    白登挥动手臂高声“那些肥美而富庶的土地和城邑中,无数的财货人口等我们去取……
    夏季的热风,熏熏然的流动在西阿拉斯罕的草原上,满身披挂的拓跋进,用亲兵递上的湿布抹了一把脸颊,觉得毛孔很快又被风中吹来的热气给蒸干。
    持续漫长时间的可萨内乱终于结束了,对于王太后独孤受或者大伯克库兰来说,下面都是些扫尾的工作了一清理战场避免人畜的瘟疫:迁出渡河口的居民防止喀巴尔人和拜占庭军卷土重来:在此处建立要塞和石碑颂扬自己的赫赫武功:选择合适的日子班师回到伊迪尔城举行献俘游街的庆典。
    一批批的犹太商人渐渐涌到了此处,他们慷慨地为军队运来了石料、木材,并资助了雇佣民夫的金钱,大批精通建筑和雕刻的工匠也乘坐着船只和马车来到了这座不起眼的河洲边,很快巨大的石垒傲然tǐng立在那里。
    “拓跋首领,我不但赐予你此处土地的世袭收益权,还任命你为汗国西方边区统领,千万不要让希腊人和喀巴尔的叛贼越过河流半步!”
    前些日子,石垒的大厅中,来自大伯克任命状还犹然在耳。
    随着斯拉夫奴隶和赛里斯雇佣兵组成的特别军团,成为新的地区镇守者,分别由拓跋率、朱邪赤辞、耶律乙拔三位大首领轮流驻守一年。
    而作为拓跋氏重要成员之一的拓跋进,现在已经是可萨汗国序列中,为数不多的将军之一,所辖的控弦带甲数千,除了本族子弟骑兵外,还有经由他们训练出来本地健儿,以及斯拉夫奴兵组成的伴随步兵,攻守兼备足以在某些情况下独当一面了。
    而作为当初万里迢迢来到可萨作战的拓跋、朱邪、耶律三部,也已经今非昔比,除了就地娶妻生子,坐拥奴仆畜群,建立众多家庭而发展起来的本部数千帐户口。
    在划给河间草原上他们还有大量当地人构成的附庸部帐,专事提供牛羊牲畜和人丁劳役等各sè物产,让他们常年足有的脱产人员,来维持一只规模较小的职业化军队。
    因此,拓跋进现在的任务,是率领本部人马,越过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的第伯聂河下游,对逃亡拜占庭境内的喀尔巴残部,进行惩罚xìng的烧掠作战。
    毫不留情的烧毁他们临时聚居的部帐,掳走他们的牲畜,杀死抵抗者,俘虏更多的奴隶,将一贫如洗有命逃出生天的流亡者,驱赶到第聂伯大草原的更西方去。他们现在只能望着有水源和夕阳的方向不停地逃下去,直到追兵的马蹄全部受伤为止。
    这也是军事统帅出身的大伯克库兰所指定的方略,虽然可萨汗**队和财富在内战中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但是诸狼的子孙更要强势lù出的獠牙,以威慑国内外那些不安和觑觎的势力,用敌人的血肉来反哺自己。
    因此除了那些需要回到领地繁衍人口和牲畜的部帐外,其余稍有余力的军队,都被动员起来进行夏季的会猎,而这几只带有鲜明东方sè彩的外族军队,无疑使大伯克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就算是拜占庭人,也未必分得清楚,赛里斯雇佣军和正规军的区别,更别说那些第伯聂河以西的草原蛮族。
    拓跋宏他们这一路三天来已经劫掠了五个村落和贸易站,获得子三百名俘虏和一百五十匹骏马,还抓获了二十名拜占庭溃兵,他们无一例外光着上身,被用绳子串成一串串,垂头丧气跌跌撞撞的拖拉在马后,行进在过腰的繁茂野草中。后面随军商人驾取的沉沉篷车上,沾染着生前主人鲜血的骑兵盾牌、头盔、弯刀和旗帜一起,在车厢里密密叠在一起,然后他们包围了一处位于河口的大型聚居地,主体是巨大的木头教堂,以及围绕周边搭建起来的诸多仓房和屋舍、商栈的建筑群。
    因此这里既是一处传教点,同时也是一座城垒,在火攻焚城的威胁下,里面的拜占庭教士和他们所庇护的当地百姓,终于决定有条件的投降,以换取他们带着随身财物和武器,安全撤回国内的承诺。
    这对君士坦丁为首孜孜不倦在东方和比方草原上进行传教的教会,是一种巨大失败和耻辱,但是克里米亚为首的三个军区,刚刚在干涉战争中遭受一场惨痛的失利,大部分的精锐野战部队,只能靠剩余的戍防部队和农兵军团来困守堡垒,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庇护他们。
    那些教士高呼主之名,劝慰着这些被迫失去家园而一步三回头的人们。
    他们是如此依依不舍的望着这片挥洒下大片汗水和心血的土地,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游牧骑兵,轻而易举的闯入他们白手起家建立起来的房舍翻找抢劫,占据了城寨的制高点,将东方风味中的旗幡,高高的插在教堂的顶部。
    但至少他们还活着,或许有一天,会通过经商和传教,或是战争,还会重新回到这片土地上。
    而相比在烧掠行为中得到变相犒劳的士兵们,对可萨的上层来说惩罚战争只是一种手段,迫使拜占庭人认清现实重新回到谈判桌前,以更低的姿态作出补偿和交涉的前提条件而已。
    因此这些生力军才刚刚出发,大伯克库兰已经派出交涉的使者,因为国内已经有太多的声音,迫不及待的需要恢复中断已久的传统贸易活动。
    东欧大平原上纵横的河流水系,无论是向北延伸到冰原冻土边缘,斯拉夫人部落聚居的bō罗的海沿岸,还是向南流淌到与拜占庭人天然分界的马拉马尔海和黑海中,一年到头总是流动着充沛的水量,因此格外适合这些商旅的行船,因此已得到胜利的消息,他们就急匆匆的划着适宜内河航行的单层平底大桨船,成群结队的从东部城市满载货物和奴隶,日夜兼程的赶了过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战争多么jī烈,通过漫长的黑海海岸线,拜占庭境内和可萨商人之间的走sī贸易,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中断过……
    事实上拓跋很满意这些大秦人的选址,两面背水而具有广大肥美的草场,而且附近土地肥沃到足以进行开垦,也有足够的灌溉水源,将这仅仅作为贸易站是在太浪费了,并没有象其他聚居地那样焚毁掉,而是留下来作为游牧过路的栖息点,只要把木头大教堂里的十字架拆掉,就可以作为度夏的宅邸。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看中这处普里皮亚季河与杰斯纳河汇合处的河口,如果没有他们的介入在六十多年后,将会由斯拉夫人建立起一座名传千古的城市,第一个斯拉夫国家的首都基辅城。!。
第六百八十四章 行途7
    白日登山望峰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xìng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古从军行》李颀(唐)
    越过张掖大草原西北,郊支山脉突出来行成的大斗拔谷,就是甘州张掖郡境内,然后顺着河西平原一路经过,肃州酒泉郡、瓜州晋昌郡、沙州敦煌郡,各种异域风情的感触和元素,也变的越来越浓厚,特地关注了下当年赞助的莫高窟修缮工程,故地从游,心情优裕之下,又huā了上万缗的金钱出去。然后又参观了当地两学三附的分校,府兵屯庄,特产集市、监制工场。
    经过短暂的休整和不充队伍在此壮大之后,越过大沙渍(毛素乌沙漠西端)边沿,就出了河西正式进入北庭的伊州伊吾郡境内,虽然境内有大片的沙漠戈壁,但是在传统的大路上,生态保持的相当完好,接连的湖泊水泽,让我的大堆人马的行程,并能没有收到太大的影响。
    甚至还有心情停下来,深入那些水泽中去,猎取一些,或是让被风吹日晒觉得皮肤不爽的女人们,好好泡泡水,做做湖泥的皮肤保养,当然也少不了打水战这种让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伊州再向北就是北庭都护府治所的庭州,向西则是西州境内小沙渍中的菖蒲海(罗布泊),当然既然被叫做海,此时罗布泊还是碧bō千里的沙漠大湖绿洲,因此这里有一个大戍的驻军和若干屯堡,在这里我们吃到了久违的鲜鱼和虾蟹。
    足以提供带甲控弦的数千号人休整补兔,因为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形成真少上万平方公里的水面,其中小半都被密密麻麻的水生植物所掩盖。
    藏着大片葱绿苍茫的bō光粼粼中,野鸭和鱼鸥在湖面上扑上钻下的拍打玩耍着,其他不知名的水鸟欢娱地歌唱着,见了人也不怕,直到靠到触手可及的距离,才留下一串飞走的扑腾声。
    摇dàng的芦苇丛遮蔽了灼热的日头,也让空气中充满了湿润和水草的味道,再加上摇曳穿行在苇dàng中的连蓬小船,划水哗哗,让人生出一种,这不是在西北荒芜的大漠中,而是在某处江南水乡的错觉来。
    当地居民甚至用芦苇和水草编制成一种可以飘在水面上的大小浮岛,然后再上面搭建起轻便的蓬屋来作为临时栖身之所。然后再周围安置上一些日用家什工具什么的,就可以在水上生活上很长一段时间。
    他们靠水产渔获和岸边种植蔬果豆麦维持生计,所食所用皆不出这片水域,日子简单而安逸。虽然是沙漠中的桃源,却还是有些好东西的。
    当地始终长不大小白河虾,就算不加任何作料烹制,生啖起来也格外清甜,还有姜丝炒青螺,却有一种南方所没有醇厚味。
    还有一种专吃尾根的水鼠,个头才巴掌稍大,却是肉质极nèn烹煮起来鲜美无比,而且皮毛极滑可以避水落尘,须以百只拼做一件大氅。
    撑在凉棚下,泡在清凉澄净打上来的湖水里,用芦管呼噜噜的喝着新鲜瓜果榨出的酸甜饮料,闲情惬意让人不想再动,我喝的是当地种出来的一种谷物酿的甜米酒。
    坐在小木盆里的小丫头,已经mō了好几个白huāhuā的野鸭蛋,那种手里炫耀着。
    极高极远的蓝天白云下,古代河流变迁留下的废城遗迹,在天边点点参差分明,既有据说突然消失的楼兰古国留下的,也有几百年来陆续增建的。
    为此我还特地跑去看了看埋在荒草中的城墟,却是令人大失所望,带有古代文化和民族特征的外部雕饰什么,的都被风沙录蚀的看不出个子卯寅丑来,半截倾倒的城壁,被简单改造成大型的厩圈,仅存少数顶部完好的居室,也满是牲畜粪便,显然古人是缺少文物保护的迫切感和觉悟的。
    而稍好一些的大料和建构,都被物尽其用的拆走子,充分利用在诸如堡墙、营盘、商栈的地基和建筑中。
    沿着孔雀河的航道,过了菖蒲海以西的小啧,就算进入西州平坦的腹地(吐鲁番盆地)。
    由于准备充足,选择的时节也很好,因此传说中的恶风热海并没有能对我的行程造成多大的困扰,仅仅用了一天两夜就走出沙海,让第一次见识到大漠孤烟直,扶摇尘落天的小女孩儿们,没来得抱怨多久皮肤干燥嗓子嘶哑。
    就抵达位于后世吐鲁番市附近,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第一座城邑一交河县,这也是一座充满历史和记忆的城市。
    早年鼻归的李酒鬼曾在此留诗道:“玉手开缄长叹息,征夫犹成交河北。
    万里交河水北流,原当双燕泛中洲”。
    当年岑参随高仙芝经此,曾作《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只雳寒氛万里凝,阑干yīn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yù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现在他故地重游,已经是不胜唏嘘。
    西州交河郡是故高昌国的旧治,下辖高昌、交河、柳中、蒲昌、
    天山五县。
    交河县虽然名为县,但作为昔日高昌的国都,其实是在一片巨大河泽中高达十丈的台地缓坡上,用土砖泥垒起来的宏伟大城,因其“地势高敝,人广昌盛”因而得名。
    故高昌国在贞观年间被侯君集、薛万均攻灭前,曾是号称西域第一大国的强藩。
    由于,高昌国前身乃是西汉大将李广利率领部队在前车师国境内屯田,所设立高昌垒,进而演变成的高昌郡,用后世的口号说,就是自古以来打上〖中〗国所有的烙印,只是五胡十六国的时候从中原管辖独立出去。
    因此在西域列国中,高昌属于完全由汉人和汉文化主导的地区,居〖民〗主要为汉魏屯戍军民的后莆和逃避战乱的内地移民为主,再加上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国家的侨民为辅。因而高昌国建制,如官制、兵制、赋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脱胎汉晋,又自具特sè,饮食、衣冠方面。则多少受到胡风西来的影响。
    汉族传统文化在高昌占统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道教具有一定的影响十六国时期又有袄教高昌流行,此后景教、摩尼教亦有经此流传内地,可谓百俗四汇之地。
    因其气候温暖,宜蚕,谷麦再熟,一年可以收获两次。有赤盐、
    白盐、葡萄、冻酒、刺mì、白面、叠布(棉布)及丝织品等多种著名土产,是内西域重要的粮仓和原料产地。
    其地处天山南北孔道,丝绸之路北路冲要政治稳定,物产丰富,文化发达,中西使节、商客和僧侣过往频繁,乃是汉唐间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因此很容易因为聚敛了大量商路货殖之利而富足。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国富而自大,甚至敢于勾结西突厥,阻断西域诸国往来大唐的贡使。于是唐太宗命侯君集、薛万均、姜行本等人发大军击破突厥援军,攻灭其国并有三郡五县二十二城之地,开设安西都护府鞠氏高昌王族的后代,至今还在长安城里混吃等死。
    重置安西都护府后,由于军事需要和地理原因,给划入了北庭。
    现在这里拥有北庭最大规模的军屯和储备仓,同时也是北庭营田判官和关市大使的驻所。
    城墙周长近八里共有1瞳大铁门,分别冠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阳”、“武城”等不同名号,街坊绵连梯次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