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571章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571章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宫之中,李信也是靠在椅子上,长孙无垢轻轻的捏着李信的肩膀,面前的李承宗却是在背诵着《春秋》,声音抑扬顿挫,倒是能看到出来他的功底如何。就是李信也不时的点了点头,虽然他很希望李承宗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作为太子的储备人选,长孙无垢对他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教导的也非常严格。

    “父皇,儿臣背完了。”好半响,李承宗小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仰着小脑袋对李信说道。

    “很好。”李信笑道:“行了,你这小皮猴子,可以去找弟弟们玩去了。”

    李承宗脸上的笑容更多了,想个不想,就飞一般的跑了出去,李信却是将长孙无忌抱在怀中,摸着她挺起来的肚子说道:“这小子比起朕来,运气可是好了很多,也不知道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虎父无犬子,承宗日后绝对不会让陛下失望的。”长孙无垢坐在李信怀里,面色微红,扫了四周一眼,见四周的宫女内侍纷纷低下头,这才放松了许多。

    “但愿如此,你马上就要生产了,也不要过度劳累。”李信抚摸着肚子,宽慰道:“承宗还有他的老师教导,你我只要随时提点一下就可以了。”

    “皇上说的极是。”长孙无垢好像想到了什么,好奇的说道:“三郎,那个窦义?还真的在武德殿扎下脚跟了?”

    “行不行,就是我也不知道。”李信摇摇头,说道:“世上最难猜测的就是人心,原以为克明也会支持我的,但是没有想到,这些读书人脑袋里就是认为商贾就应该低人一等。平日里,虽然彼此之间笑脸相迎,但实际上,却是将窦义派出在武德殿之外。”

    “听说岑文本岑大人对窦义倒是不错。”长孙无垢想了想说道。

    “不错,无垢,你只是看到了表象而已,岑文本可不做亏本的买卖,他冒着得罪人的危险结交窦义,不过是想引窦义为己用而已。”李信摇摇头说道:“你啊!把这些人看的太高尚了,啧啧,读书人,身上的气节就是面对皇帝,他们也不怕,等着吧!窦义这个人啊!若是能老老实实的做事还好一点,稍微有其他的想法,恐怕就会被人群起而攻之,想要改变世人的看法,我恐怕还有一段路要走呢!”(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长孙劝谏

    “现在许玄彻在南方打的很痛快,抢了不少东西回来了,加上上天降下了甘霖,我才会如此大胆,否则的话,这次恐怕还真的会让关东世家得逞,这些老家伙,还真的以为朕不知道他们在长安的勾当,朝廷的官位,居然成了他们私相授受的工具了。”李信冷笑道。

    “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长孙无垢叹息了一声,想了想,说道:“陛下乃是开国之君,却过于刚硬,臣妾担心山东世家会铤而走险。”

    “怎么?你认为他们有这个胆子吗?书生造反,十年不晚。他们啊,想要干点其他的事情,或许还行,但唯独这件事情不行,他们手中没有兵,虽然交友很广,没有兵什么都不行。”李信不在意的说道:“他们能操作的不过是等朕百年之后,或者就是等到诸皇子长大成人,或许会争夺太子之位,那个时候,他们会选择一方,这样日后会获取更大的利益。”

    长孙无垢脸上顿时露出担忧之色,诸皇子争夺皇位,这是历朝历代都不能避免的,前朝的经验教训还摆在那里,而且长孙无垢了解李信,江山社稷肯定是教给一个有能耐的人,而不是交给一个昏庸之主。虽然眼下他认为李承宗可以,但是李承宗究竟行不行,那还得看看李承宗自己的表现和其他皇子的表现。可以说,在大唐王朝平静的朝局之下,夺嫡之争是不可避免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再说,只要承宗稍微表现好一点,太子之位是跑不掉,我看那小子老实的表面下面,恐怕也不是一个好东西。”李信摇摇头,对长孙无垢说道:“你要对你儿子有信心,他能够在众多兄弟姐妹中杀出一条道来。你这个做母亲的对自己儿子没信心,谁还会支持他。你看看魏征,宁愿得罪朕,宁愿不要武德殿大学士,也要保住谏议大夫这个位置,说彻底点,还不是为了保护你的儿子吗?更不要说杜如晦他们了,哪个不是你儿子的死忠。”

    “他们忠于的是陛下,只要是陛下选定的人,他们都会忠心耿耿。”长孙无垢横了李信一眼。

    李信先是一愣。最后指着长孙无垢,苦笑道:“我说你今日怎么会说这些话,原来这些话不是说承宗的,原来是想劝谏我,让我饶了魏征,你有一套啊!”

    “皇上,您是开国之君,威望之高世所罕见,那些臣子们对是恭恭敬敬。不敢有任何反对一样,但是就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有些话不敢说,唯独魏征。他看不惯的事情,还是会说出来,有一个人在旁边指点你的过失,这样的臣子是何等的珍贵。”长孙无垢正容说道。

    “你说的不错。”李信沉默了半响。最后点了点头说道:“这样的臣子是很少见,魏征这个家伙有的时候虽然很讨厌,但是这样的人不能缺少。”李信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有的时候很厌恶魏征,想自己是何等的厉害,白手起家就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东征西讨,几乎是战无不胜,是何等的厉害,身边偏偏有一个人说自己哪里不对,哪里不对的,听着就是一阵厌烦。这个时候,长孙无垢这么一说,也感觉到,像魏征这样的人还真的不能缺少了。

    “来人,赏魏征金币三十枚,锦缎十匹,告诉魏征,用这些钱将他的府邸修缮一下,衣服换一下,免得下次到他家里去,连一盏茶都没有。”李信对一边的宋和说道。

    “遵旨。”宋和心中一阵敬仰,这种事情恐怕也只有皇后娘娘才能劝说李信,其他的人恐怕是没有这个能耐了。难怪长孙无垢能做皇后,其他的女人只能做嫔妃,就是这一份气度就能显现的出来。也难怪李信每个月呆在皇后宫中的时间多一些。

    御史台,许敬宗正是面色阴沉,御史台内的御史们很多,李信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度,对这些御史言官们倒是很不错,不但人数众多,就是福利待遇也不错,这个大夏天,府衙内也都放了冰块,使得府衙之中,显得并不怎么炎热。

    但是许敬宗心中却是一肚子的火,大朝内的失利让他心中之火无处散发,不仅仅是因为魏征,更是因为窦义这个家伙,一个商贾出身的人,现在成了武德殿大学士,就是自己见到他,也要行礼,这让许敬宗如何能忍受的住。

    “大人,这个窦义暂时还没有找到什么缺点,不过,我们的人已经动手了,相信,窦义虽然胆小谨慎,可是他的儿子却不会,迟早会被我们抓住把柄的。只是那一位?”身边走来一个御史,身上是一身的绯红官袍,脸上还露出一丝畏惧之色。

    窦义虽然是武德殿大学士,可是朝臣们并不怕他,毕竟读书人在这方面有先天上的优势,可是另外一位却不简单,那是大家的顶头上司,作为下属参奏顶头上司,毕竟是不大好的,破坏了官场上的潜规则。

    “哼,你以为是本官想做这件事情吗?没看见皇上对他的态度变了吗?”许敬宗不屑的说道:“给他武德殿大学士他不要,这就是抗旨,抗旨的人几个能有好下场的,我们这个时候不出手,难道还要等别人出手吗?作为御史,就要风闻奏事。”

    “是,是。”那名御史听了之后赶紧点了点头。

    “大人,不好了,不好了。”这个时候,外面一个小吏匆忙跑进来,大声说道:“皇上赏了魏大人三十金币和大量的绫罗绸缎,说,说是给魏大人修葺魏府的。”

    小吏的话刚刚说话,大殿内顿时一片寂静,许敬宗面色宛若猪肝一样,想了想,终于冷哼了一声,躲入御史台里面的房间,旁边的那些御史们赶紧各忙各的事情,谁还想着借着机会闹点事情出来。

    就是刚才那个小吏听了之后,也是吓的面色苍白,赶紧将手中的奏章抱在怀里,逃之夭夭。

    魏征虽然触犯了皇帝陛下,可是还正在受宠呢!简在帝心啊!谁敢在这个时候动手?(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背叛

    魏征也是没有想到喜悦来的是如此之快,这些天他已经感觉到自己身边人对他的态度,明显有了改变,试想一个拒绝了皇帝好意的人,又能够在朝堂之上活多久呢!这可是抗旨啊!

    可是又能怎么样,难道真的让许敬宗那个小人得逞,就算是抗旨,他也是认了,他相信皇帝陛下需要一个脸面,肯定会将自己留下来的,只是没有想到皇帝陛下不但没有怪罪自己,反而还赏赐了大量的财物,三十金币能做什么,足足可以在长安城再买一栋上好的住宅了,更不要说,还有绫罗绸缎方面的赏赐了。

    “皇帝陛下英明啊!”这句话不仅仅是魏征心里这么想的,就是岑文本听了之后,也忍不住摸着胡须说道。在这个时候还能想到魏征,足以说明李信这个人心胸宽广,不是任何人想象的那样,做了皇帝之后,骄傲之心膨胀起来,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说,现在看来,皇帝陛下还是如同以往的英明睿智。

    “听说,是长孙皇后劝说的。”身边的窦义忍不住低声说道。

    “皇帝陛下若是不英明,莫说是皇后娘娘劝说,就是太后前来劝说也不可能的。”岑文本摇摇头说道。这些话是从宫里传出来的,想必也是李信的安排,为的就是给长孙皇后长名声,让天下人都赞扬长孙皇后。否则的话,这样的言语岂会传出宫外。

    “恐怕有些人心中有些担心害怕了。”窦义这个时候松了一口气,许敬宗就好像是一条毒蛇一样,死死的盯住了自己,随时都想要了自己的性命,这让他寝食不安,现在总算是让他吃了一个暗亏,想对付魏征,没有想到魏征背后还有这么一个强大的人。使得他不敢下手。

    “他不敢对付魏征,但是却敢对付你。”岑文本却是摇摇头说道:“这个许敬宗,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胆子大的很,得想办法将他逐出朝廷。”

    “如何设法?”窦义望着岑文本说道。心中却是打了一个颤抖,这个看上去温文尔雅的岑文本,见到谁都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但是实际上,窦义却已经感觉到对方的可怕之处。只是不知道,岑文本支持的是什么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哼哼,对于许敬宗这样的疯狗,朝中已经有很多人都不满意了,我们不动,自然是有人动他的,你就看着吧!不过,最近我听说令郎在京中很有名?”岑文本望着窦义说道。

    窦义老脸一阵尴尬,一丝恼怒一闪而过,闷哼道:“那个兔崽子。待下官回去之后狠狠的教训他一顿。免得他在外面惹是生非。”

    “不,让他去吧!但是有些事情不能做,不能做的太过分了。你不给别人以把柄,别人只能永远是盯着你。你感觉到累,我也感觉到累。所以一起解决了就是了。”岑文本摇摇头说道:“你是皇帝陛下亲自选的武德殿大学士,一个月不到,你就出了问题。被别人罢免了,陛下那边脸上也不好看,所以这个时候。谁都不感动,谁在这个时候动你,那就是傻子。”

    “会有这样的人吗?”窦义有些迟疑道。

    “只要找,那肯定是有的。”岑文本笑吟吟的低着头,看着眼前的奏章,嘴角的笑容,却是让窦义有些不知所措。

    “关东二老回去了?”就在窦义猜测的时候,岑文本忽然又询问道。

    “没有,听说在渭河边建了一座庄子,两个老头没事的时候经常在渭河边钓鱼,活的倒是优哉游哉的。”窦义赶紧说道。他身边的情报固然不如锦衣卫,但是按不住他的钱多,结交的也都是一些三教九流,打探一些简单的消息,这些人还是很在行的。

    “还是不死心啊!嘿嘿,其实关东世家想要成功,也不是不可能的,老老实实的听着陛下的话,陛下给的就接着,陛下不给,就不要想,老老实实等着几十年之后,现在想要一些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岑文本摇摇头说道。

    “这个倒是真的,上次他们是跑的太勤快了。惹的陛下反感,朝中武德殿的位置也是他们想讨论就讨论的,是他们想交换就交换的,那也太不将朝廷的权威放在眼里了,活该被陛下教训。”窦义这些天也明白自己为什么能够上位,除掉皇帝陛下的支持外,还有就是关东世家大张旗鼓的来到关中,行走在各个世家、大族之间,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推自己人上位,皇帝陛下岂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所以说,关东世家这次是画蛇添足,若不是他们这么一弄,皇帝陛下或许还真会将这个席位让给关东世家呢!

    “郑仁基还在朝中吗?”岑文本又询问道。

    “昨天还在吏部述职。”窦义又说说道。

    “没有吏部的命令,他居然敢来到长安城,就算是有嫔妃娘娘的口谕,是来探望娘娘的,但是也不能现在还留在长安城。”岑文本摇摇头说道:“这个郑仁基也是聪明人,这个时候怎么就这么笨呢?你说呢!”

    “大人所言甚是,按照规矩,他入京之后,述职完毕,五天之内,必须返回汉中,哎,虽然他有些功劳,也能得到陛下的认可,可是也不能仗着功劳违背朝廷的规矩啊!”窦义也点了点,叹息道了一声,说道:“不管怎样,血脉亲情在这个时候还是占据了上风,皇上虽然对他信任有加,甚至还给了他武德殿大学士的提名,他不但不感激,还是向着关东世家,皇帝陛下恐怕心里有些不喜欢了。”

    “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看看吴山公郑继伯也不是如此吗?当初是那样的反对郑家,现在不也是为郑家的事情,行走在长安权贵之中吗?”岑文本心中直叹息,难怪皇帝陛下如此猜忌世家大族,皇权固然很强大,但是在世家大族面前,还是少了一些约束力,尤其是针对关东世家更是如此了。郑仁基和郑继伯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对于皇帝来说,这就是一种间接意义上的背叛。(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