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509章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509章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中城内,裴寂双颊红润,脸上堆满了笑容,环顾左右,脸上尽是兴奋之色,在他的身边有汉中知府、都尉等等官员,也有汉中的士绅等等,甚至连看守俘虏大营的校尉也都赶了过来,当然还有吐蕃使者禄东赞等人,大家济济一堂,欣赏着眼前的歌舞,毫不快哉。

    不错,他只是一个翰林学士,在朝中不过是一个清贵的官员,但是到了地方,那就不简单了,看看这些地方上的豪强不是在巴结自己吗?不过,再怎么巴结也没有用,自己这次前来,真正的目的可不是看看这些俘虏们怎么样,而是关心的是俘虏中的某一个人而已。

    禄东赞是看上去高大魁梧,但是眸子之中却不时的有一道精光闪烁,这足以说明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简单,看上去不过三十岁左右,但是却是吐蕃国的丞相,足见此人的手腕如何了。

    不过,此刻的他脸上堆满了笑容,这种笑容让裴寂感觉到不怎么舒服,好像是看穿了某一件事情一样。半响之后,就见一个青衣下人来到裴寂身边,在裴寂耳边说了几句话,裴寂点了点头,脸上又恢复了平静之色,端起眼前的酒杯,对禄东赞说道:“使者大人,你我同饮一杯,但愿我大唐和吐蕃能永世修好,从此不会有兵戈发生。”

    “我吐蕃也是有此念头,所以赞普刚刚统一了全国,就让外臣前来拜见大皇帝陛下,缔结盟约。”禄东赞笑眯眯的望着裴寂说道。他的腔调虽然有些怪异,但是裴寂却是能听的很清楚,按照禄东赞的说话,不但他会说中原话,就是松赞干布也会说中原话,这让裴寂心中有些怪异的感觉,什么时候,中原大唐的威名如此强大,连吐蕃人都开始说中原话了。

    “那是自然,所以本官今日才会邀请使者大人前来赴宴。”裴寂也只是一愣神,很快就反应过来,就杯中酒一饮而尽。

    “裴大人,这次外臣前来觐见天子,不仅仅是缔结盟约,更重要的是为赞普求娶大唐公主,此事恐怕还需要裴大人多多上心啊!”禄东赞低声说道。

    “陛下不过三十岁,身边没有适龄的公主啊!”裴寂有些为难的说道。他很想促成这段姻缘,甚至他相信朝中很多人都想促成这段姻缘,但是没有办法,李信身边的确是没有这样的女儿。

    “呵呵!宗室也是可以的,陛下可以认做妹妹,远嫁吐蕃,我吐蕃上下必定会善待公主的。”禄东赞笑呵呵的说道。

    裴寂面色变了变,认作妹妹和认作女儿,这里面的意义不一样,这表明松赞干布和李信是平辈,只能是以弟的身份拜见天子,满朝文武岂会答应?

    “怎么?此事有什么困难吗?裴大人。”禄东赞笑眯眯的望着裴寂说道。

    “此事,哎,恐怕需要朝中大臣商量才能办。”裴寂并不知道李信的决定,中原女子岂能用来和亲?和亲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任何时候都是,中原女子出嫁,陪嫁的一切都有可能使得对方力量增加。

    “我相信裴大人一定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梦想的。”禄东赞看了看不远处一眼,裴寂心中一阵恼怒一闪而过,那个地方正是看守俘虏大营校尉所在,这就是**裸的威胁了。

    “吐蕃不是和突厥人?为何想要娶中原汉家公主?”裴寂好奇的询问道。

    “呵呵,娶归娶,打归打嘛!”禄东赞笑呵呵的说道。

    “无耻。”裴寂心中一阵冷哼,这个吐蕃人实在是太无耻了,就是裴寂心中也极为不舒服,不过想到自己有一个把柄在对方手中,也只能点了点头,说道:“尽力而为吧!”(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七章 机会

    第二天,裴寂送走了吐蕃使者,就开始让人将所剩下俘虏登记名册,好准备下次修路。数万人马不过五天登记完毕,裴寂在上面查找了一番,果然没有看见阿史那思摩的名字,顿时心中松了一口气。十几万人在一起修路,或许以前还有名册,但是数年之间,在修路的过程中也不知道死伤了许多,因为在山林中间,死者都是随便丢弃,哪里会有人认真记下名字。

    “所剩人员名字都在上面吗?”裴寂放下手中的名册,望着眼前的官员,说道:“这些俘虏日后还是有大用途,不能有任何损失。日后少了人,皇帝要找我们算账,但是在这之前,本官会找你们算账的。”实际上此刻他心中还是很高兴的,因为这点名不是他做的,登记也不是他做的,日后有什么责任,也是找不到自己头上。

    “下官等已经点了两遍,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护军校尉赶紧说道。

    “这些人死了也就死了,相信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汉中知府不在意的说道:“大人,既然已经点名完毕,这些人是不是会移交兵部或者是工部,放在汉中城外,恐怕有些不大妥当吧!”数万筑路大军放在汉中城外,汉中知府也是有一些压力的。

    “修了长安到汉中的,不是还有汉中到成都的嘛!陛下在一日,这条路都是会修下去的。”裴寂不在意的说道。他也曾经来过汉中,但是从长安到汉中的道路实在是太难走了,虽然还没有进入蜀道,但是这个地方的艰险就让裴寂不敢再进一步,这一次,从长安到汉中,让他感受到了驰道的好处,自己的马车行走方便了许多。

    “还要修下去!”汉中知府等人面色就有些为难了。

    “怎么。这些家伙每年不过几两米粥而已,朝廷每年给你们送来多少粮食,还养不活这些家伙?”裴寂不屑的扫了众人一眼,李信对下面的人并不差,但是下面的这些家伙对俘虏就好像是畜生一样,岂会给他们好吃的好喝的,顶多比以前好一些而已。

    “是,是。”汉中知府等人脸上露出尴尬之色,正是如同裴寂所料想的那样,无论是汉中知府也好。或者是其他的官员也好,对这些俘虏态度是不大好,虽然没有随手击杀,但是在吃的方面却是差了许多。反正是不要他们饿死就行了。

    “本官明日将会启程回京,至于这些杂碎如何安排,肯定会有陛下的圣旨,但是记住了,这些人虽然是杂碎,但还有用处的。这些人将会取代大唐百姓承担劳役,若是死了一个人,就意味着自己的老百姓会出来干活、修路,对于老百姓。可不是对俘虏这么容易了。到那个时候,朝廷将会付出更多。”裴寂扬了扬手中的名册叮嘱道。

    “是,是,绝对不会让他们死上一个人。”汉中知府赶紧点头说道。心中更是一阵苦涩。面对裴寂,他可是不敢说话的。

    长安城,李信看着手中的文本。仔细寻找了一下,却没有发现阿史那思摩的名字,顿时对身边的宋和和纪纲说道:“阿史那思摩死了?”

    纪纲心中一愣,很快就说道:“修路本身就是一件苦事,条件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连饭都没吃好,想必就是劳累而死,从长安到汉中,到处都是深山野林,死了之后,随便丢在什么地方都是有可能的。在那里,是不会管你是大将军或者还是一个小兵。人是如同蝼蚁一样。”

    “是这样的吗?”李信迟疑了一阵,对宋和说道:“这个阿史那思摩难道真的就这样死了吗?”

    “或许是已经死了。”宋和也迟疑了一阵。

    “先去派人查查,看看这个阿史那思摩是不是真的死了。”李信很快就将此事放在一边,阿史那思摩虽然不错,但是也只是一个将军,死了也就死了,就算是跑掉了,也不见得能跑得太远,在中原这个地方,阿史那思摩根本就跑不出去,在修路之后,这些人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失去补给的这些人,恐怕只有被杀一途。

    “是。”纪纲却是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作为臣子,皇上交代的任何事情都是尽可能的放大,免得其中发生什么大事,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吐蕃人什么时候来长安?”李信又询问道。

    “应该是在三天后,不过,他们现在已经换了条件,想娶宗室女为赞普妻。”纪纲赶紧说道:“禄东赞私下里曾经说,若娶皇室女,吐蕃永远奉陛下为大皇帝,永远臣服在陛下阶前。”

    “宗室女?宗室有适龄女子吗?”李信面色平静,淡淡的说道:“就算是宗室女,朕也不会同意的,宗室女远嫁吐蕃,不光骨肉分离不说,更重要的是宗室女前往,也会带去大量的工匠、农夫等等,这些人也会为吐蕃的发展做出贡献。”

    “陛下是这么想的,但那些臣子们是不会这么想的。”宋和有些担心的说道。

    “怎么?想将大唐的子女嫁到外国去,恐怕还没有哪个人那么蠢吧!”李信不在意的说道。大唐现在正是蒸蒸日上,雄霸万方,突厥、吐蕃人在大唐都是一群蛮人,岂会有人将自己的女儿嫁过去?

    “那是自然。”纪纲点了点头,笑呵呵的说道:“吐蕃不过是一个蛮人而已,臣听说吐蕃人一生当中只洗两次澡,身上都是有许多的虱子,有一个弟兄说,他跟踪过一个吐蕃人,身上都已经发臭了,距离他十里之外,都不怕自己跟丢了,因为他身上的气味很浓!”

    李信听了之后一阵阵哈哈大笑,指着纪纲说道:“你说的也太夸张了,这个禄东赞也是吐蕃人,就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谁小瞧了他,都会倒霉。吐蕃的高层照样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听说禄东赞和松赞干布两人还精通汉语,对汉家文化了解的很深。”

    “朕决定等这次突厥人和吐蕃使者离开之后,前往贺兰山祭祀战死的将士。”李信想了想说道:“陈王留守,朕与皇后、汉王一起前往贺兰山。锦衣卫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长安到贺兰山途中的一切都要侦探完毕。”

    “是。”纪纲闻言先是一愣,很快就明白过来,赶紧应道。

    心中却是瞬间出现无数个念头,这次李信带着汉王前往,留陈王坐镇京师,这是不是有又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不过,这些事情显然不是他想要考虑的事情,只是安排一下李信的安全就可以了。

    不过,李信前往贺兰山祭祀战死将士的消息很快就被唐风刊登出来,天下一阵大哗,军中的将士心中激动,当年李信就曾经说过,这些战死的将士将受到皇家祭祀,这些年还认为是假的,但是现在看来,皇帝陛下显然是没有忘记那些为了大唐帝国献身的士兵,军心士气大涨。

    “哈哈,机会来了,机会来了。”在官道上,裴寂坐在马车之上,看着手中的唐风,脸上露出一丝狂笑,李信终于准备出宫了,要去祭祀战死的士兵,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改变天下的局势,裴寂相信,有许多人都在等着这样的机会。而这些人中肯定是有他裴寂的存在。

    “陈王留守,啧啧,这是要一网打尽的节奏啊!不知道那些世家会不会同意,还有李氏家族,那些人都是李氏的遗老遗少,陈王拥有李氏的血脉,继承李氏江山,倒是有点意思。”裴寂看着手中的唐风,当他看见陈王留守京师的时候,目光闪烁。

    在别人看来,李信留陈王在京师,绝对不是想将皇位传给陈王,而是因为他将汉王带到贺兰山,实际上,李信的继承人还是李承宗。

    不过,这一次,却是给裴寂一个最好的机会,在贺兰山毕竟不是在京师,关中是李信的大本营,关中世家不管怎么样,也是会对李信忠心耿耿,贺兰山中也不知道有多少的险要所在,足以埋伏更多的兵马,不管是突厥人好,或者是吐蕃人也好,更或是高崇找来的刺客也好,都有机会给李信以致命一击。裴寂恨不得现在就去贺兰山,布置一些杀阵。

    “李信此人绝对不简单,重视军功,重视军队,帝王之尊,居然去祭祀战死的将士,将士将会为之卖命。”禄东赞是在长安城外听到这个消息的,看着下人送来的唐风,最后长叹了一声说道:“若是可以,绝对不能和这样的人为敌。但是这样的人,还必须要与他为敌,不如此,我吐蕃将会陷入危难之中。传令下去,对于突厥人的行动,尽量予以配合。”

    禄东赞目光闪烁,不由自主的将唐风捏紧,他感觉出了李信的野心,感觉到李信未来的行动方向,突厥、吐蕃都是他进攻的方向,唯独只有杀了李信,才能阻止大唐对西边的扩张。禄东赞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大唐和突厥之间的差距是何等之大。(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八章 闻魏征色变

    “姐姐,这次皇上要去贺兰山,让我们都去也就算了,为何让承基留守?”李芷婉迟疑了一阵说道:“不会皇上有其他的心思吧!”

    “皇上能有什么心思?太子之位实际上早就定下来了,怎么,你还想为承基争点什么?”李秀宁不满的看着李芷婉一眼,自家妹妹的心思她自然知道,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你想争就能争到的,李信在太子方面从来没有征求过任何人的意见。

    “我能怎么办?上次为了这个事情,皇上一个月都没有来我这里,还敢提这事,不过,虽然我不能提,但是日后,恐怕就是皇上自己也无可奈何。”李芷婉摇摇头说道:“实际上,我倒是无所谓,只是害怕下面的那些人,上次见到裴寂了,他告诉我说李氏家族都会支持我的。这才是大事。”

    “这件事情不要掺和在里面了。”李秀宁想了想,摇摇头说道:“没看见皇后从来不掺和在里面,立谁为太子,皇后从来不说什么。”

    “她当然不说什么,她的儿子迟早都是太子,皇上一个月在她那里最起码有十天。”李芷婉有些不满的说道。

    “谁让她是皇后呢!”李秀宁摇摇头,她对眼前的一切还是很满意的。

    “听说皇上在外面还有人。”李芷婉低声说道:“还生了一个男孩,叫做沈逍,咱们的皇上还真是厉害,宫内的不够,还要去宫外。也不知道外面还有一些什么人呢!”

    “这些话就不要说了,皇上让他姓沈,就足以说明一切了,你啊,有些事情不能说就不要说了。”李秀宁有些担心的望着李芷婉。

    “知道,知道。”李芷婉神情却是不在意,说道:“后宫之中。谁还敢找我的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