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43章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43章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故事?”杜如晦惊讶了,他惊讶的望着李信,没想到李信会用这种办法了教授那些丘八。

    在前面,鹰扬郎将杨宁、鹰扬次将樊如虎、鹰扬次将杜平已经和几个校尉、旅帅聚集在一起,随着大军而行,这些人当中自然是鹰扬郎将杨宁为首,他是弘农杨家的人,是杨玄感的堂弟,所以做的上的一个郎将的位置,自以为弘农杨氏家学渊源深厚,根本看不起李信。对李信所举行的随营军校更是嗤之以鼻,不放在眼中。

    “一个毛头小子居然想着建什么随营军校,还真以为兵法韬略是任何人都能学会的吗?”杜平不屑的说道。他是京兆杜氏的人,这个世家在隋朝还不算太强大,可是在唐朝的时候,京兆杜家可是与韦氏差不多,杜如晦实际上也是出身京兆杜氏的,和杜平差不多,也算是旁门而已。

    “你们呢,也可以去看看,看看那小子在搞什么?”樊如虎得意洋洋地说道:“不过我对那小子的武艺倒是很好奇的,连宇文成都都不是他的对手,还有前几天,啧啧,率领着十八骑闯入乱军之中,在乱军之中杀了一个来回,他若是传授武艺,倒是值得看看,至于兵法,寒门子弟也能学的兵法?”

    “对,对,兵法与寒门子弟没有任何的关系。”杜平不屑的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他是陛下任命的虎牙郎将,我们还是得听他的话。”杨宁看着周围众人的表现心中很得意,本来以为这次出征辽东,自己最起码做一个镇将,坐镇怀远镇的必定是他,杨玄感甚至早就给他做了决定,让他去怀远镇。没想到这次居然被李信占了前头,让他心中很是郁闷,连带着对李信也是极为不满。

    “那就干脆派几个人进去看看,看看那小子到底是在干什么?”杜平想了想说道:“若是真的能逮到什么反话,弄不好我们还能得到一些好处呢?”

    杨宁点了点头,当下随手点了几个校尉,让他们加入李信的随营军校之中,看看能不能听出什么意外的话来。

第八十六章 随营军校 (三 加更不解释)

    “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主要是给大家讲解几个故事。”李信扫了众人一眼,这些人大多数人面色有风霜之色,双手老茧,三十多岁的居多,甚至还有四十多岁的,可也还有一些年轻人,三十岁的却是很少,盔甲明亮,战裙极为干净。

    李信顿时明了,这些风霜之色,衣着并不怎么亮丽的人多是寒门子弟,相对的盔甲明亮弄不好就是世家子弟,乃至是世家的旁门、家生子之类的,来到这里,多是为了杨宁等人打探消息前来的。

    李信端坐在帅案之后,杜如晦却是坐在一边,段齐和终南十八骑都是坐在前列的,一脸恭敬之色,这些人都是跟随李信出生入死的人物,不管李信教授什么,他们都会认真听。

    “这次讲的是前朝末年的事情,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李信声音阴阳顿挫,在大帐之中响起,他讲的正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当年也不知道迷住了多少人,就算是李信也是如此。虽然不说是字字都能记得清楚,但是大概的内容却是记得很清楚,虽然一开始讲起来,并没有任何的军事素养,可是故事却是很好听,下面的人也都听的津津有味,就是杜如晦也极为惊讶,也忍不住听了进去,虽然李信说的是白话,可是里面所讲的内容却很精彩。

    “今天就讲到,以后每天诸位都要来听听。”李信扫了下面众人一眼,却见那几个穿着不错的将士脸上却是露出不屑之色。虽然李信讲的故事很动听,但是里面并没有涉及到什么军事方面的东西,作为故事来听倒是很不错的。

    待众人散去之后,杜如晦站起身来,说道:“将军胸中有丘壑,如晦十分佩服。可笑,那几个家伙还以为将军真的是在讲故事,真是可笑之极。”

    “不如此,那些家伙明天还会来。”李信冷哼哼的说道:“今天只是随便说说,想要寻找到其中的兵法韬略,那也得看看他们自己的能耐。有缘人自然能发现其中的规律的,若是不行,那也就算了。”对于这一期的随营军校他并不放在心上。所以才会如此。

    “怎么样,那小子今天夜里讲了什么?”杨宁大帐之中,面前正跪着几个校尉,正是刚刚从李信的大帐中走出来的人物,此刻恭恭敬敬的跪在杨宁面前。

    “回将军的话,李信并没有说什么,他只是在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口舌伶俐的人赶紧将大帐内李信所讲的故事都说了出来。

    “这是什么,桃园三结义,想拉拢军心吗?”杨宁认真想了一下了,最后摇摇头,从李信那边传来的消息之中杨宁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这就让他迟疑起来,李信此举所谓何事?

    “将军,明日还需要去吗?听说,李将军还准备让杜长史教我们识字。”一个校尉小心翼翼的问道。

    “算了吧!”杨宁想了想,还是摇摇头说道:“一个旁门庶子能讲到什么呢?去了也是浪费时间,弄不好还会被李信发现到了。得不偿失,他现在正想着为他手下的十八个兄弟寻找空缺呢?你们要是被他逮住了小辫子,连我都救不了你们,还不如躲着他。”

    到了第二天晚上的时候,李信看了一下,果然是少了几个人,心中一笑,当下就继续讲了起来,这次讲的是“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这一章,讲的津津有味,下面的人听的也是连连点头。

    “段齐,你在这一章能感觉到什么?学到了什么?”李信最后忽然停了下来。望着前面的段齐说道。

    段齐闻言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说道:“属下从里面听出了离间之所,面对自己强大的敌人,不能战胜的敌人,未必不能让对方的朋友杀死自己的敌人。”

    “严肃,你在里面听到了什么?”李信忽然望着角落处的一个老者,看上去年纪花白,实际上却是一个中年人,虎目放光,双手孔武有力,听说也立下了不少的战功,只是是一个贫下中农,家中极为贫穷,在文皇帝的时候就加入了军队,可惜的是,后台不硬,到现在也只是一个校尉。

    “末将听到了虚实相间,那董卓手中兵马很少,却日进三千,夜出三千,日夜出兵,让敌人以为自己的兵马有数万之众,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严肃面色一愣,但是很快就站起身来大声的说道,声音中露出一丝激动,被人重视的感觉严肃好久都没有感觉过了,大帐之中,他的声音很洪亮,听的李信连连点头。

    “不错,你们都是军人,识字不多,这是你们的短板,所以我会用这种方式来传授你们知识,不过,你们若是简简单单的想打仗,或许你们凭借经验或者说我传授的行军方略和计谋就可以胜任,可是就这样一来,你们想要升官发财却是不可能的,升官发财需要你们掌管更多的知识,最起码要识字,以后由杜先生教你们识字。每次提拔,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识字,识字越多,升官的机会就更多。”李信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啊!”众人闻言一愣,若是让这些人去杀人,这些人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就算是面对强大的敌人,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可是让这些人去读书,去识字,那就好像是刀放在他们脖子上还要难受。

    “将军,我们只是想打仗,想立功,这,这还需要读书吗?”严肃面色涨的通红,忍不住说道。朝廷也是看出来了,这些武夫们连奏章都不会写,这才是有了长史、功曹等等文人的存在,甚至高级将领,还是世家出身的,毕竟这些人识字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怎么,以后做了将军,还要你的属下给你写奏章吗?以后我军的军事情报都是用密语写的,你不是认识,如何知道军事情报?”李信很不客气的说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不想当元帅的将军也同样不是好的将军,怎么,你们永远只是相当一个校尉,一个旅帅吗?难道就看着那些世家子弟一出来就高高在上,你们辛苦厮杀,最后功劳却落到了其他人手上吗?”

    众人一阵恍惚,整个大帐之中只听到一阵阵喘息之声,李信的话一下子震动了众人,虽然说的很重,却是说道了人的心里。无论是段齐也好,或者是严肃等人也好,双目赤红,脸上也是一片愤怒之色。当年自己也是奋战疆场,可是最后的功劳却没有落到自己的身上,若自己背后有世家,若自己也识字,恐怕自己也不会是现在这个官位了。

    “将军不要说了,不就是识字吗?末将就不相信过不了这一关。”严肃大声说道。

    “对,杜先生,明天就请您教我们认字。”

    众多校尉也都纷纷出言,大帐内的气氛陡然热闹起来。李信却是点点头,心中极为满意。

第八十七章 衣锦还乡

    军心如何,从这段时间学习上可以看的出来,虽然校尉、旅帅并不是最基层的人物,可却是真正的领兵者,一些校尉和旅帅并没有来听讲,校尉或许多一些,但是旅帅就有很多了。短短几天的时候,李信就发现随行军队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让他很高兴。

    “将军的教导已经取得了成功。”就是杜如晦也是啧啧称奇。一个将军能够统帅全军,一方面靠的是金钱的拉拢和赏罚分明,另一方面却是靠个人的魅力。前者,李信或许能做到赏罚分明这一点,后者李信到底年轻,而且接管这只军队是半路上的,朝廷随便下一道圣旨,就让李信前功尽弃,可是现在经过随营军校对那些校尉、旅帅们的培训,将自己的个人魅力不知不觉的融入到军队之中,使得李信在军中的威望大增。加上本身官位就在杨宁等人之上,杨宁等人虽然不屑于李信,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无可奈何。所以大军前进的极为顺利。

    这也是对李信的一次考验,李信第一次领军,脑袋里虽然装着不少的知识,想要运用起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将军,前面就是寿阳了。”大军转过一个熟悉的山岭,段齐就靠近李信说道。

    “是啊,已经到了寿阳了。”李信心中一阵恍惚,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的母亲,一个善良而聪慧的女子,是他给了自己的性命。

    “段齐,领军去城外扎营,大军不得进入城中,我去绿柳山庄。”李信想了想说道。

    “那崔县令恐怕是已经得到消息了。”杜如晦有些迟疑的说道。

    “告诉崔县令,利息思母心切,就不去拜访了,请他来绿柳山庄,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他帮忙呢。”李信笑呵呵的说道。

    说着坐下战马飞奔,径自朝远处的绿柳山庄飞奔而去,在他身后飞溅起一阵阵烟尘,留下了大军缓缓朝寿阳而去。

    实际上,寿阳城外,崔元、段宽等寿阳大小官员都在迎接,这个小地方居然出现了一个虎牙郎将这样的将军,在寿阳可是一件大事,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官员居然受到皇上的宠信,大军前往前线,皇帝陛下亲自下旨,让李信从寿阳经过,这已经是天大的恩赏了,作为寿阳县令,崔元也不得不前来迎接。

    “段兄,下官还要恭喜段兄了,段贤侄现在已经是虎牙次将了。这官位可是在你之上啊!”崔元笑眯眯的打趣道。

    “这都是李公子提拔。崔大人若是喜欢,也可以将令公子送入军中啊!”段宽面色僵硬,但是目光中却是露出欢喜之色,自己让段齐给李信当下属,不过是近着忠义的本分而已,没想到李信爬起的居然是如此之快,自家儿子也跟着后面得了一个大便宜,这让他心中忍不住暗自感叹。

    “嘿嘿,若是公子愿意收留,就是我自己也愿意跟随公子左右啊!”崔元忽然轻轻的叹息道。

    “崔大人这是后悔了,啧啧,论及后悔,恐怕还有一位呢?”段宽目光中闪烁着一丝厉色,望着背后的乡绅豪强,排在众人之首的自然是李家家主李雄,不过这个时候的他,面色阴沉,隐隐还露出一丝恐惧来。

    “活该。没找他算账就已经不错了。”崔元冷哼哼的说道。

    “别跟我说,你最近没有找他算账?”段宽不屑的说道。

    “你不也是如此吗?咦!来了。”崔元赶紧说道。

    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烟尘四起,大地一阵震动,一队大军杀了过来,前面是数千骑兵,后面是数千步兵,缓缓而来,气势逼人,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前面两杆大旗上,一面绣的是“隋”,一个却是“李”字。大旗之下,一名年轻大将手执大刀缓缓而来。

    “怎么是那个小子。”段宽奇怪的说道。

    “想来李将军已经回绿柳山庄了,所以不想出现在这里。”崔元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一点,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这个年轻的公子,好像是不擅长官场上的规矩啊!

    “寿阳县令崔元恭迎诸位将军。”崔元迎了上去,拱手大声说道。到底是在隋朝,而不是在宋朝,在这个朝代,武将地位虽然比不上文官,可是还没有到后世,一个总兵见到县令都要小心翼翼的地步。

    “见过崔大人,段大人。”段齐却是不敢怠慢,这两人一个是看着他长大的,一个却是自己的父亲。当下跳下马来,说道:“李将军已经回绿柳山庄了,请县令大人移步去一趟绿柳山庄,将军有要事请大人帮忙。”

    “哦!这士兵们?”崔元心中一动,有些迟疑的问道。

    “大军驻扎城外,任何人不得进入城中,贵县若有犒劳的话,那就更好,若是没有,”段齐感激说道。

    “有,有。”崔元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笑呵呵的说道:“寿阳虽然不富裕,但是几千人的食物还是可以准备的。段大人,此事就交给你了,本官现在就去见李将军,诸位乡绅也都回去吧!李将军行军途中,军情紧急,恐怕没时间见诸位了。”

    “好,好。”众多乡绅豪强却是松了一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