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25章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25章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克明?”李信在脑海里想了想,发现自己的记忆里并没有这样的一个人,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正是,京兆杜陵人杜如晦,草字克明。”年纪书生又说道。

第四十八章 杜断

    “杜如晦?”李信原本正待坐了下来,听到这个名字,猛然之间站了起来,目光圆睁,望着杜如晦。杜克明是谁,他不知道,但是杜如晦是谁,他却是知道的。那是大唐鼎鼎有名的人物,就算是李信也记得在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房谋杜断”的说法,没想到眼前之人居然是与房玄龄齐名的杜如晦。

    “将军认识学生?”杜如晦也很好奇。

    “先生大名,李信自然是知道的。”李信将自己的态度再次放低,说道:“没想到在这里居然遇见了先生,真是三生有幸,先生,请坐。”

    “将军少年得志,按照道理应该高兴才是,可是学生刚才在楼上看将军眉头紧锁,这是为何?莫非是认为皇上册封的官位不高?”杜如晦好奇的问道。

    “自然不是如此,皇上隆恩,李信原本不过是一个小草民而已,如今却是折冲都尉,怎么可能还有不满足的呢?”李信苦笑的摇摇头。

    “可有男女之事?克明听说将军和唐国公之女李三娘关系甚好?莫非唐国公不同意将军之事?”杜如晦略带深意的说道。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李信心中一动,暗自惊讶于杜如晦的眼光,想了想,也就感觉到自然了,杜如晦若不是如此,岂能为天下人所称颂?

    “所谓交浅言深,将军不说也是正常。”杜如晦看了李信一眼,然后端详着手中的酒杯,说道:“将军虽然出身赵郡李氏,可是却是旁门庶子,唐国公最重视的就是这一点,他岂会答应将军之事?更何况,将军雄威,柴氏可是天下第一首富,家产无数,勇猛之士,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可是这天下第一首富却只有柴家一家,将军以为呢?”

    “先生说笑了。”李信心中一阵咯噔,脸色顿时不大好看了,若是放在平日里,李信倒是没怎么感觉到,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他想要的是打入李家内部,以后李渊起兵的时候,他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虽然跟随李世民,也可以名垂千古,相比较而言,危险度高了许多。

    不过,杜如晦的话却是像一根刺一样,刺入李信的心口,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李渊的不信任,还有李渊目光中的冷芒,面色顿时变了起来。

    “先生乃是天下难得的智慧之士,今日为何要对李信说这些话呢?”李信死死的盯着杜如晦,不知道杜如晦为何要对自己说这些话。

    “将军乃是盖世英雄,有功于天下,克明只是不想让将军心中有什么不满而已,最后害人害己。”杜如晦微微叹息道:“当今天下,要想出人头地,要么自己乃是世家之后,以世家之力帮助自己成长;或者就是投靠世家,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帮助其他人,就是如同将军这样,第三就是依附皇权,三者之中,各有优劣,不知道将军可知道自己眼下的优劣?”

    “先生请言之。”李信本来只是想过投靠李世民,自己活的很轻松,不过眼下看着杜如晦的模样,心中倒是生出一丝好奇来,想听听杜如晦如何看待自己眼前的情况。

    “先说第一种情况,世家之中,固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只是眼下皇上对世家极为防范,否则的话,也不会有将军的折冲都尉了;以后不知道,但是眼下,将军若是出身世家,必定会被皇上找个由头给杀了。”杜如晦笑眯眯分析道。

    “那第二种又如何?”李信更加的好奇了。

    “第二种吗?世家有好有坏,将军神勇,进入任何一个世家都会得到重用的,只是到底不是世家内的人,能用却不能信任。将军就是如此。自己也会落入世家内部的各种斗争之中,生死由不得自己。”杜如晦又分析道:“将军想娶李三娘,这个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世家岂会将嫡女嫁给将军的?嫡女只能是世家与世家之间的联姻,将军就算是不满,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那第三者如何?”李信沉默了半响,忽然又问道。

    “依靠皇权,自然能飞黄腾达,尤其是将军现在,不就是依靠皇权的吗?”杜如晦笑眯眯的解释道。

    “皇上?”李信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来,说道:“先生智谋无双,胸怀天下,为何不出仕大隋呢?”

    “将军如何知道学生没有入仕过呢?”杜如晦喝了一口酒,笑呵呵的说道:“我曾经做过釜阳尉。不过,后来就辞官了。”

    “原来如此。”李信双眼一亮,说道:“先生为何要辞官呢?”

    “将军为何宁愿入唐国公府,也不愿意辅佐陛下呢?”杜如晦却是笑眯眯的说道。

    李信听了面色一动,盯着杜如晦半响,才说道:“先生才智过人,不知道为何如此对待李信,李信自问并没有见过先生,先生今日来此,恐怕是在这里等候了许久了吧!”

    杜如晦苦笑的点了点头,又摇摇头说道:“都说将军英勇,如同霸王再世,不过在下看来,将军不仅仅是英勇,有霸王之勇,有韩信之能,更是有两者所没有的东西。一见在下就知道在下是他人派来的,不过,将军,我背后之人是谁,将军还是不要询问的好,只是将军现在的处境,将军可知道?”

    李信深深的望着杜如晦一眼,静静的坐在那里,并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而杜如晦也没有说话,静静的等待着李信的抉择。

    “还请先生试言之。”终于李信决定听听杜如晦这个千古智者能说出什么样的话来,能够帮助自己解决眼前的事情。

    “敢问将军之志?”杜如晦忽然问道。

    “辅佐明主,振兴大隋。”李信眼珠转动,想也不想的说道。

    杜如晦目光中露出一丝讥讽,一丝轻蔑,说道:“那将军必死也!”

    李信面色一变,紧张的说道:“那第二条呢?”

    “将军必死。”杜如晦想也不想的说道。

    “那李信就是无路可走了。”李信苦笑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李信还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将军若是平庸之人,无论最哪一条路都是可以的,进入世家,日后就算是不能富贵,也能安享太平,若是进入官场,辅佐圣天子,若是在太平盛世,或许可以,但是如今嘛?将军却是不能安享太平和富贵了。”杜如晦认真的说道。

    “那依照先生看来,李信该如何是好?”李信好奇的问道。心中却是震动,最起码杜如晦已经看出了这是乱世,平庸之人生死都掌握在别人手中。

    “皇上东征高句丽在即,这就是将军的机会,将军只有自身发展壮大,日后才有机会,否则的话,迟早就会落的一个功高震主的下场,将军还有性命可言吗?”杜如晦笑眯眯的说道:“将军可以成为猛将,成为大将,但是唯独不能有钱,偏偏将军赚钱的方法太多,无论谁都不会容忍一个将军有很多银钱的。将军,您看呢?”

    “明主如何?”李信又问道。他记得李世民麾下的将军基本上都是能度过晚年的,除掉诸如侯君集这样的人,李信自认为自己不会造反,像李世民这样的人是不会杀了自己的。

    “明主更加不会容忍将军这样的人存在。”杜如晦很坚决的说道。

    “那多谢先生指点了。”李信再次沉默了半响,却是没有说话,好半响才站起身来,点了点头,朝杜如晦拱了拱手,径自出了酒楼,上了玉夜照狮子,消失在人群之中。

第四十九章 基业

    “老师。”等李信离去之后,杜如晦忽然朝对面的房间行了一礼,极为恭敬,片刻之后,就见一个相貌清瘦的老者走了过来,望着李信离去的方向,深深地叹了口气。

    “克明,这次要谢谢你了。”老者望着杜如晦说道:“老师这次谢谢你,不然的话,还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呢?”

    “老师,李将军如同霸王再世,现在更是授予折冲都尉,日后征讨高句丽,自然能位列将军,老师为何让弟子如此说呢?”杜如晦迟疑了片刻方问道。

    “你也曾做过县尉,为何又辞官不做呢?”老者笑眯眯的望着杜如晦说道:“你也知道天下大乱,这天下大乱的根源是什么,你难道不知道?”

    “唐国公礼贤下士,在民间享有声誉,李将军归入他的麾下,日后自然有一番成就的。”杜如晦想了想又说道。

    “唐国公有三子,你最看重哪个?”老者望着杜如晦说道。

    “听说李二公子年纪虽轻,可是有古者之风,十分难得。”杜如晦想了想说道。

    “可是他是排行第二。”老者不屑的说道:“更重要的是唐国公这个人表面上礼贤下士,实际上,却是生性多疑,外宽内忌,此人绝非明主,李信若是投入他的麾下,日后必定会功高震主,诸子夺位也是正常的事情,所以无论是你,还是李信都不能加入他的麾下。”

    杜如晦面色一动,他知道眼前的这个老者本身就擅长识人之明,生着一双慧眼,既然这么说李渊和李世民,想来是不会假的,只是不知道的是,他为什么让自己劝说李信。要知道李信现在要基础没基础,要势力没有势力,想要成功,恐怕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克明,老夫若是让你去辅佐李信,你可愿意?”老者忽然望着杜如晦,目光中露出期待之色来。

    杜如晦面色一阵迟疑,想了想说道:“老师为何让弟子去辅佐李将军?”

    “此事老夫不能说出来。”

    老者迟疑了起来,说道:“李信此人看上去不过是旁门庶子,但是身份不简单,绝对是值得你去辅佐的。说句实在的,若不是在大兴碰见他,或许老夫会让你去辅佐李世民的。可惜的是,在这里让我高孝基碰见了他,这就是命。”

    高孝基,朝廷的礼部侍郎,也许李信并不知道这个人,但是实际上,在历史上,高孝基这个人以擅长发现人才而著名,在历史上,他就发现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个人有宰相之才,他很想将两人都推荐给李信,可惜的是,现在只有杜如晦在大兴,至于房玄龄还在山东。

    “老师既然这么说,弟子自然是无话可说,只是现在李将军没有独自成军,尚在唐国公麾下,弟子认为这个时候不是去的最佳时机。”杜如晦本来有些迟疑,但是现在是高孝基开口相求,杜如晦也没有任何的办法。迟疑了一阵,方说道:“老师,朝廷真的是无药可救了吗?”

    “皇帝陛下一旦出了关中,就有人造反。”高孝基不屑的说道:“他倒是打的好算盘,可惜的是天下人聪明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尤其是那些关陇世家,弄不好这次山东世家也会出手,克明,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杜如晦早就是面色苍白,天下有四大世家,分别为关陇世家、关东世家、江南和巴蜀,其中关陇世家势力最大,关东世家次之,这两家一旦联手,天下就是败了一半了。他猛然之间发现,天下大乱就在眼前了。

    李信并没有回到大兴城李渊的府邸,而是去了城外,终南山下,段齐领着几个兄弟在那里干活,看守着自己的基业。

    “公子。”还没有到终南山,段齐就领着众人赶了过来,李信发现他身后还跟着十个人,不过却是庄稼人的打扮。

    “公子,这几个兄弟都是流民或者是附近的猎户,想加入公子的麾下。”段齐有些担心的望着李信一眼,说道:“只是没有公子的许可,不敢收录,所以带来给公子看看。”

    李信扫了几个大汉一眼,虎目微微扫过,见几个大汉脸上还有一丝畏惧之色,但是并没有其他的反应,点了点头,说道:“可以,没事的时候可以传授他们行军之道,操练一番。皇上赐我折冲都尉,等回头,禀明皇上,给你们各自按上一些军职,也不枉你跟随我一场。”

    “恭喜公子,贺喜公子。”段齐双目一亮,能够成为校尉什么的,段齐虽然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还是很高兴,身边几个人却是很兴奋,总算是有一个奔头了。

    “最近我就住在这里,不回大兴了。”李信想了想说道:“皇上赏赐了不少的财物,我们正好将它用在这里。”李信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李渊或者李秀宁,只能是躲在终南山下,反正他只是奉了杨广之命,在李渊手下听命,李渊不找自己,自己就不用去报道,所为的两千精锐恐怕也只能是到东征的时候才会调配到自己的手下来。

    玻璃这玩意说好弄也好弄,说不好弄,也不好弄,李信必须经过多次的实验才可以。幸亏在这个时代,最不缺少的就是劳力,李信只是在事情上亲力亲为,但若是说找东西,却是段齐等人的事情。

    耗费了三天的时间,李信总算是勉强能制造出了第一批玻璃制品,可以用来蒸馏酒精的玻璃制品,技术不算太成熟,李信只是制造出了三套,他决定分别送给虞世基、李渊,还有一套是留给自己的,这样的辛苦活,自己还是决定留一套。

    然后事情就简单的很了,他将琉璃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掌握配料,一部分是煅烧,其他的才是吹气成型。这个时代没有机床、没有电子控制,虽然成就玻璃,效果并不好,但是质量上远在西域制品之上。

    “公子,看,这里面还有一个我,真是厉害啊!”段齐望着面前的大镜子,光滑如水波,极为平静,连自己脸上的毛孔都能看见,心中极为惊讶,忍不住欢呼道。

    “虽然不错,可惜的是,只能制成这么一面大镜子,还是少了点。”李信微微有些可惜。

    段齐却说道:“公子,此乃是鬼斧神工之技,就算是鲁班在世也不能制造出来,能制成一面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是要进献给皇上,那天下之大,只能是这一面了。”

    “好了,收拾一下,我们回大兴。”李信看着远处的一堆小小的玻璃镜,好像是看见了一座金山一样。

第五十章 奸臣虞世基

    虞世基作为杨广最信赖的大臣,虽然这么多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