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枭士 >

第564章

寒门枭士-第564章

小说: 寒门枭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已经说到这个程度,杜蒿也没有选择余地了,他只得叹口气道:“好吧!只要事情办得成,我一定把画和银子如数奉上。”

    “不行!”

    黄潜善断然拒绝,“不能等事后再送,必须先把礼送到,这是做事的规矩,否则事情肯定办不成,我动用自己的人脉,鞍前马后奔跑,如果贤侄要感谢我,我们可以事后再说,但五幅书法和三万两银子,今晚就要送进宫里去,你先把东西送来,我来想办法。”

    杜蒿被逼得没有办法,底线也只得一退再退,但最后一道底线他却不能退了,他严肃地注视黄潜善道:“东西我今天就送来,但希望世叔能答应我,让我父亲能平安渡过此劫。”

    黄潜善眯眼一笑,“贤侄放心吧!只要礼送够了,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杜蒿告辞走了,但他却没有听懂黄潜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礼送够了才能办事,如果事情办不成,那一定是礼不足,那是杜家诚意不够,和他黄潜善就没有关系了。

    。。。。。。。。。

    就在杜蒿低声下气去求黄潜善的同一时刻,秦桧的府中也来了一名特殊的客人,目前秦桧官任礼部侍郎,朝廷给他配了一座三亩的官宅,这还是得到天子的特殊优待,目前只有从三品以上的官员才配了官宅,秦桧是因为带回来太上皇的手谕,才得到了天子赵构的特殊器重。

    书房内,一名身材高胖的中年男子站在光线暗处,目光冷冷地看着坐在桌后正在看信的秦桧,信是完颜斜也写给秦桧的亲笔信,内容很短,要求秦桧务必保杜充过关,秦桧已经看了三遍,每一个字都已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但他还准备看第四遍,事实上,从第二遍开始,他就在借用看信来掩饰内心的震惊。

    秦桧当然知道自己是完颜斜也安插在大宋朝廷的一颗棋子,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被要求发挥作用了,他出任礼部侍郎才几天啊!

    秦桧目光又迅速瞥了一眼暗影处的男子,这个男子他依稀有点眼熟,似乎是某个茶馆的掌柜,没想到他竟然是金国安插在临安府的探子。

    沉吟一下,秦桧心中渐渐冷静下来,对男子淡淡道:“信我已经看了,请替我回复,我会尽力而为。”

    男子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一句话也不说,转身便快步离去了,秦桧连忙走到门口,高声喊道:“送客!”

    秦桧没有去送客,他又关上房门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他心中很乱,自己刚刚才立足朝廷,完颜斜也就开始用他了,这有点打乱了秦桧的计划部署。

    目前知政堂是主战派占据明显上风,中间派居其次,主和派在知政堂内还没有出现,算上朝廷各个重臣,也只有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人为主和派代表而已,这个时候秦桧当然不可能跳出来当主和派,他本想抱住主战派的大腿,把自己先贴上的主战派的招牌,然后再逐渐转为中间派,这有利于他仕途发展。

    但偏偏完颜斜也将杜充这件事扔给他,如果他公开为杜充求情,那岂不是让人看透他秦桧的本质吗?

    心中虽然有怨念,但秦桧也知道这件事他又不能不管,秦桧负手来回踱步,苦苦思索为杜充的解脱之策。

    这时,秦桧已经意识到,杜充恐怕和自己一样,也是完颜斜也打算安插在大宋的一颗棋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一十章 重责轻罚

    次日早朝结束后,秦桧匆匆来到了垂拱殿御书房,只等了片刻,一名小宦官将他领去御书房,秦桧找个机会摸出一颗金瓜子递给了小宦官,“拿去喝杯茶!”

    “太谢谢秦侍郎了。”小宦官欢天喜地收起金瓜子,虽然只有一钱重,但也相当于一两银子,五六贯钱呢!

    秦桧又笑着问道:“御书房还有何人?”

    小宦官向两边看看,便小声道:“范相国和吕相国都在,黄尚书也在,好像在讨论如何处置杜充。”

    秦桧心中一跳,怎么这样巧,正好在讨论杜充一事,不多时,小宦官把秦桧领到御书房大门前,让秦桧稍等,他自己进去禀报了,片刻,小宦官出来道:“秦侍郎,官家宣你进去!”

    秦桧整理一下衣冠,这才快步走进了御书房,他刚进御书房,便感到一阵凛迫的气氛迎面而来,只听范致虚语气愤怒地说道:“简直是卑鄙无耻,自己胆小放弃汴梁逃走,还想把责任推给岳将军,难道岳将军去救援他杜充的女婿是擅自行动?分明是他把岳将军逼出去,导致城内兵力空虚,听说金兵杀至便吓得落荒而逃,陛下,杜充误国后果极其严重,责任重大,杀他也不足以赎其罪恶,请陛下下旨严惩。”

    旁边吕颐浩劝道:“范相公不用太激动,此事最好还要等详细调查结果出来再做决断,我们固然不希望岳将军受到冤屈,但也要给杜留守一个解释的机会。”

    赵构点点头,又问黄潜善,“黄尚书的意见呢?”

    黄潜善干笑一声道:“微臣的想法和吕相公一致,还是调查结果出来后再说。”

    黄潜善哪里肯真的替杜充说情,在他看来,延缓一缓,放在以后再处置,就已经对得起杜家送他的重礼了。

    “好吧!这件事朕就再等一等,朕会给杜充一个解释的机会,如果真是他的责任,朕绝不轻饶。”

    范致虚见天子的意志已经没有最初那样坚定,他心中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起身告辞了,吕颐浩和黄潜善也先后告辞,这时御书房里只剩下秦桧一个大臣,他一直保持着沉默,仿佛对杜充事件没有任何态度。

    赵构负手走到窗前凝视着窗外,良久,他叹息一声道:“父皇若在临安,不知会不会对朕感到失望?”

    秦桧微微笑道:“陛下,事情其实并不复杂,只是需要谨慎处理。”

    赵构一怔,回头问道:“秦爱卿此话是什么意思?”

    “陛下,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岳飞率军出击必然是杜充的授意,甚至是逼迫,不管滑州防御使是不是杜充的女婿,杜充都有责任派兵去救援,他事后却把责任推给岳飞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退一万步说,不管岳飞是不是擅自出击,但作为最高指挥官,杜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道理!”

    赵构点点头道:“那谨慎处理又是什么意思?”

    “陛下,杜充是文官,并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经验,他听说十万金兵杀来,不害怕是不可能的,或许他认为汴梁确实保不住了,为保存实力率军撤退,在当时看是一个明智之举,只是因我们和杜充所处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安全的大后方,对杜充弃城南逃当然很愤怒,可如果守城的不是杜充,而是别的大臣,微臣相信结果还是一样。”

    “其实朕也明白,当时的情况一定很混乱,城内的兵力空虚,岳飞情况不明,又有金兵十万大军杀至,他承受不住压力撤军也情有可原,但东京汴梁非常小可,朕把东京托付给他,可是他却。。。。。。他实在太让朕失望,太让朕愤怒了。”

    “这就是微臣劝陛下谨慎的缘故,大家都知道当时情况守不住汴梁,但撤军后却受到朝廷严惩,微臣担心,以后恐怕就没有文官肯替陛下守城了,若把城池都交给武将,陛下放心吗?”

    秦桧终于找到了替杜充脱罪的突破口,先承认杜充的责任,但又证明杜充情有可原,最后抛出杀手锏,你今天处理了杜充,以后哪个文官还敢替你卖命了。

    赵构显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一下子愣住了,他沉思良久问道:“那依秦爱卿,该怎么处置这件事?”

    秦桧等到了机会,他小心翼翼道:“陛下,我们首先需要表彰岳飞的忠勇,同时要公开批评杜充的无能和怯弱,微臣的意思是说,责打杜充的板子要高高举起,但最后却要轻轻落下,微臣相信,文臣们会从内心深处体会到陛下的悯臣之心。”

    赵构显然动心了,他摩挲双手沉思半响,眉头终于松开,赵构笑问道:“秦爱卿今天见朕有什么事吗?”

    秦桧当然不会说自己就是为杜充之事而来,他微微欠身道:“微臣今天特来向陛下汇报各地发解试的情况。”

    。。。。。。。。。

    数日后,调查结果出来,御史陈祚弹劾杜充贪生怕死,弃守东京汴梁,导致中原全军败溃,同时弹劾杜充保护河北义军不力,导致河北各地义军皆被金兵剿灭,死伤惨重,建议朝廷两罪并处,严厉处罚杜充。

    但最后的处罚结论却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天子赵构下旨,以错判敌情,决策失误为由,免去杜充东京留守之职,虽然胆小怯弱,弃城南逃,但杜充不肯献城求荣,不失忠君之心,降职为五品中散大夫,出任明州造船使,令其在明州打造战船,将功赎罪。

    同时,赵构下旨表彰岳飞忠勇爱国,恪守本职,为收复东京而死战,虽未成功,但勇烈之心可嘉,特升其为正四品忠武将军,封都统制,令其率军三万守荆襄一线。

    赵构的旨意完全接受了秦桧的建议,嘉奖岳飞,对杜充重责轻罚。

    就在朝中众人议论此次事件最大得益人为岳飞时,秦桧心里却明白,他才是这次事件的最大得益人,他摸透了赵构的内心,最终直接赢得其信任,他相信不久,自己又将高升了。

    。。。。。。

    正月二十,也就是中原大战结束的第五天,金国南征都元帅完颜斜也率十万大军抵达了太原,对完颜斜也而言,无论中原战役打得再精彩,金兵取得的战役再辉煌,也比不上太原失守给他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太原的宋军就像一根毒刺一样,插在他的后背,令他寝食不安,昼夜难宁,所以当中原战役刚结束,完颜斜也便亲自率领大军抵达了太原府。

    此时太原府大军云集,除了原本在太原府和宋军对峙的六万金兵外,又来了十万大军,使金国在太原府的总兵力达到了十六万人之多,完颜斜也已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太原城。

    太原城内战云密布,李延庆两次发布动员令,动员全城所有的年轻男子和妇人都参与守城防御,一时间应者如云,全城二十万人中,除去八万老幼病弱,其余上至五十岁老者,下至十五岁少年,近十万男女都编入了战时民团,负责后勤饮食、运输物资、照顾伤兵,所有工匠也编入了工匠营,参与各种守城武器的制作。

    李延庆比谁都清楚太原城在整个战局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只要牢牢控制住太原城,金兵就无法继续向江淮进犯,宋金两国的交战就只会集中在中原、河北以及山东一带,南方就能保住。

    也正是抱着死守太原的决心,李延庆也孤注一掷,全面动员军民共守太原。

    清晨,身着顺水山纹甲、头戴凤翅兜鍪的李延庆正站着城垛前凝视北方,良久,他对身边的副将刘錡道:“我想放弃娄烦关和雁门关,你觉得如何?”

    刘錡当然知道李延庆并不是信口开河,他有这个想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刘錡沉思半晌道:“其实金兵打通井陉后,大同的援军意义就不大了,娄烦关和雁门关也失去了战略意义,确实有必要考虑这两支宋军的去向。”

    李延庆叹了口气,“恐怕再过半个月,黄河就要开始解冻了,那时他们退回陕西路也不再容易,我担心完颜斜也会集中兵力全歼他们,用来鼓舞太原金兵的士气,我还是决定让他们放弃雁门关和娄烦关,退回陕西路去守延安府。”

    “卑职明白了,这就安排鹰信,通知他们立刻撤退。”

    刘錡行一礼便匆匆走了,刚才刘錡提到鹰信,倒让李延庆想起一事,他立刻吩咐左右,“让张顺来见我!”

    不多时,张顺匆匆跑上城,上前单膝跪下行礼,“参见都统制!”

    “信鸽之事查得如何了?”

    信鸽之事可能涉及到城内有漏网奸细,目前宋军和外面往来都是用信鹰,而不再用信鸽,但就在前天下午,有士兵在城头发现一只鸽子飞入城内,这件事引起李延庆的高度重视,他令张顺全权负责调查此事。

    张顺抱拳道:“卑职已有初步眉目,请再给卑职一点时间,今天中午前给都统一个结果。”

    【八点左右还有一章】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叶知秋

    张顺虽然在主帅面前下了保证书,但他心中的底气其实并不足,为追寻这只飞入城中的信鸽,这两天他耗费了大量人力排查,却始终一无所获,直到昨天傍晚他才得到一个线索,有人在城西五林巷附近听见过鸽子的咕咕叫声。

    张顺连夜派出五十名士兵,在五林巷附近寻找鸽子的鸣叫,直到天快亮时,才终于找到并锁定了声音来源。

    张顺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派人暗中盯住了这座有鸽鸣的院子,在向李延庆汇报后,张顺立刻行动了。

    五百名士兵将院子四周团团包围,这是一座很普通的民居,占地约三亩,看起来像一户中产人家,四周显得十分冷清,周围的年轻人和中年人都参加了民团,老人和孩子也尽量深居简出,大街小巷内看不见一个行人。

    观察了片刻,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张顺一挥手,几名士兵轻巧地翻越过围墙,进了院子,片刻,士兵打开了后院门,向张顺招招手,张顺快步走上前问道:“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了那只鸽子!”

    张顺精神一振,随即带着大群士兵走进后院,只见院子一角有座小木屋,有士兵从木屋里取出一只大鸟笼,鸟笼应该是罩着黑布,但现在已被扯开了,里面赫然正是一只鸽子,张顺一眼便认出,这是一只很健壮的信鸽。

    “进屋里搜查了吗?”张顺立刻问道。

    “已经有弟兄去了。”

    很快,几名士兵从屋子里押出一名老者,老者身材瘦小,头发灰白,但精神却很矍铄,他见到张顺便扑通跪下,“将军,小人不是奸细,只是一个商人。”

    张顺立刻听出他口音不对,不是正常的发音,他仔细打量一下老者,忽然问道:“你不是汉人?”

    “小人,小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