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明朝当皇帝 >

第87章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87章

小说: 重生明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丝一般交织成的雨幕在疾风吹拂下飘来散去,在已变得浑浊的大运河上打出密密麻麻的小洞。

    而颠来覆去的大小船只也都紧急靠岸,降下帆板,搭起船篷,除了大明皇帝的数十艘大船依旧横亘在河面上外,整个济南府一带的大运河顷刻间就被搬走一空。

    谁也不知道此时就在百步之遥但又不能靠近的大明皇帝陛下的御舟上刚刚被斩杀了一名朝廷大员。

    唯独守卫在御周四周的禁卫军官兵们一个个依旧若山峰一般笔直地站在船舷周围,而且从这些人眼眸中的表情可以看出,陛下为一大将而杀一文官大员,对他们的震撼也不小,至少他们从现在开始相信,陛下是看得起他们这些武夫的。

    俄然,就在这漫天大雨之际,一叶扁舟恍如离弦之箭一般朝御舟行驶而来,且能清楚看得见那扁在洪涛间颠覆的小舟上站着的是一个精神抖擞的老者,那老者衣衫褴褛且满头白发,还朝朱由校这边高声喊道:“皇上!”

    “皇上!”

    那老者大声的呐喊着,且一副很着急很慌张的样子,似乎也忘记了这里是帝王仪仗的禁区,那木浆划得飞快。

    但由于距离朱由校这里太远,所以朱由校也没听清楚他在喊什么。

    这里,南巡事务总负责人即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左侍郎李明睿

    顷刻间就一改起初沉默寡言的状态,当即朝前方一艘艨艟上的禁卫军步兵第一营的指挥佥事叶榛喊道:“叶佥事,快拦住那人,不可让他冲撞了陛下!”

    “李阁老放心,我们已经在江面上用标注了禁区范围,还有三丈,只要他再往前行驶三丈的距离,再不后退,必死无疑。”

    叶佥事刚回答完,朱由校就一摆手道:“不必如此紧张,一个老人而已,谅他也不是什么刺客,而且即便是刺客,也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将他带上前来,朕倒有些好奇这人为何敢来闯御驾。”

    叶佥事朝朱由校敬了一礼,就立即按照朱由校的命令吩咐一队禁卫军奔赴了过去。

    没多久,这老头就被押解到了朱由校面前。

    朱由校见这人披着件蓑衣,戴着斗笠,满口白胡子倒也像是一个在这一带谋生的渔翁。

    这人也是第一次见到当今陛下,倒也忙不迭地朝朱由校磕起了头。

    “老人家快快请起”,朱由校到底也没办法坦然自若地受一老人的大礼,忙让王承恩将这人扶起来后就问道:

    “老人家,这是朕的御舟,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你应该知道吧,你且说说,你哪来那么大的胆量,敢往这里闯,知不知道刚才若不是朕手下留情,你现在早葬身在这大运河之中了。”

    这老人懵懵懂懂地看着朱由校,又看了看四周这些一个个锦衣华服的官老爷或者铠甲在身的兵老爷们,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说,只是再次跪了下来,不停地朝朱由校磕着头:“皇上啊皇上,您可要为草民做主啊!草民有天大的冤屈啊!”

    朱由校有些哭笑不得,他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人,居然直接跑到自己这个当今天子面前来哭诉。

    “老人家,有什么冤屈的事,可以去找县衙,县衙不行就去府衙,府衙不行可以直接找分巡道,或者直接去按察使,来朕这里喊冤,朕也不一定为你做得了主”,朱由校说后就准备让吴进带着这老人去一趟县衙,他不是巡视的巡按御史,可没那么多空去过问地方的诉讼。

    那种皇上一到地方就要清理各种大案,平反百姓冤屈的剧情也就在电视剧里演演而已。

    “不不,皇上啊,您是天下最大的官老爷,您不能不管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死活呀,草民的闺女去给孔老爷家做短工,但一个月以后就没了人影,孔老爷说她前一天就领完工钱就走了,可草民找遍了整个山0东,花光了积蓄也没找到啊,也去了县老爷知府老爷们的衙门前告了状,但除了挨了几顿打以外,那些老爷们也不管,如今好不容易听说皇上您来了我们这里,草民我就赶来了。”

    这老头说着说着就开始揉搓着眼睛,且还自言自语道:“我就这么一个闺女,这往后可怎么活呀。”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八十八章 难以置信

    (全本小说网,。)

    朱由校算是听明白了,这老人家敢情是自己女儿失踪了,但各级官府衙门又不肯受理他的案子,因而逼得他不得不闯了自己的圣驾。

    朱由校虽说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看见人家都亲自上门喊冤来了,而且话也说的很明白,除了自己,已经没人肯管他的事了,他也只好借着这大雨磅礴而不得不停留在此之际问问此事,也算是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顺便转移一下刚杀了袁崇焕而导致内心纠结的注意力。

    朱由校命人将这老头带进了船仓内,还让王承恩给他换了一件干衣服,且赐给他半碗姜汤喝后才开始询问这老者的籍贯姓名和其他情况。

    这老人虽说眼前这位是就是当今皇上,就跟天上的神仙一样神秘,但所谓不知者无畏,寻女心切的他倒也颇为镇定地回道:

    “草民乃曲0阜上关村村民孔志奇,膝下就只有一个女儿,因生她那天下着大雪,所以就取名叫孔雪儿,我们父女俩相依为命十多年,谁也没有离开过谁,直到今年四月初三日因孔太保家的大爷过寿,需要针线的短工十二名,草民托关系也让自己女儿去了,本想着挣点钱攒足嫁妆,日后闺女嫁到娘家去也能少受些委屈,可谁知这一去就再也没有见到她的人。”

    “孔太保?”朱由校看了李明睿一眼。

    李明睿会意地笑了笑,就拱手朝朱由校回道:“陛下难道忘了,现今的孔衍圣公孔胤植于天启七年被您加封为太子太保,孔衍圣公有一妾室所生之长兄名唤孔胤荄,其家乡庶民唤其为大爷,倒也正是他作为已故孔衍圣公孔尚坦之长子之因,现估计已有四十有六了。”

    一听李明睿提及孔胤植,朱由校才似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对于孔胤植他自然是知道的,这位孔子后人可是活脱脱的在明末历史中展现了世家的丑恶嘴脸,当然这也是他们能留存下来的绝招,但凡有点信念的家族是学不来的。

    在历史中,孔胤植在李自成一入山0东还没进曲阜时就开始投降李自成,甚至还立了大顺永昌皇帝牌位,等到后来满清一入京城就又立即撤去牌位,上折请求剃发,甚至命令全族剃发,可见风使舵的本领可谓是登峰造极。

    但关键的关键是,自己居然还给他加封过太子太保,朱由校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做了一件很错误的事。

    “此人在曲0阜风评如何?”

    朱由校问向李明睿,李明睿没有目标朱由校的言外之意,倒是实事求是地倒:

    “衍圣公在这山0东境内可谓是德高望重,扶危济困,赈灾助学,所行善事倒也难以计数,微臣当年进京赶考时因贫寒无钱住店,也是得他的资助才没有被冻死在荒郊野外,如今陛下欲行官绅一体纳粮之策,如此有利于国家之事,微臣如果所料不差,孔公必定第一个首肯。”

    “行了!”

    朱由校没想到李明睿已经位居阁臣,依旧难逃书生之见,将官绅一体纳粮的改革想得太简单,一挥手便打断了李明睿的话,李明睿也只好闭嘴。

    而朱由校这时候又问向吴进。

    吴进虽说是东厂大档头,但主要负责的是京畿和江南的情报,因而对山0东尤其是曲0阜的确的情况也并不知道的很清楚。

    吴进只得苦笑道:“回禀陛下,近几年来也没传来这位孔衍圣公有什么恶迹,地方官员倒是与其相交深厚,但也没有什么过分之事。”

    朱由校见从李明睿和吴进二人口中问不出自己想要的话来,便问向这老头:“老人家,你说的这位大爷和那位叫孔胤植的可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

    “哎,皇上,草民不敢瞒你,这两位爷真不愧是孔圣人的后人啊!”

    这老头说着就朝朱由校竖起了大拇指,又道:“这两位爷啊,都是面慈心善的好人啊,给的工钱也足,不打骂下人,要不然我也不会让自己的闺女去给他家做短工不是。”

    朱由校点了点头,他算是看出来了,这孔胤植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要不然也不会让这么多人替他说话。

    无论是高高在上的阁老还是底层的老百姓,连带着专门搜集黑材料的东厂都没找到他的恶迹。

    朱由校不敢相信自己所知道的史实和现实中得知的信息之间的强烈反差,他没再问这老者接下来的话,而是命人将他带下去休息,且让他暂时不离开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然后,朱由校突然又将吴进和王承恩叫来,并命王承恩速去拿一套寻常士绅穿的衣服来,然后又让吴进去准备马。

    等到大雨停了后,三人便乔装打扮了一番,带着几个同样微服的东厂番子策马往曲0阜赶去。

    “陛下,这里离曲0阜可不远啊,我们真的要连夜赶去吗?”王承恩不由得问了一句。

    朱由校一摔马鞭道:“不探探这孔家虚实,朕到底不放心,这关系到如何在山0东推行官绅一体纳粮。”

    见朱由校如此说,王承恩也不好多说。

    许久之后,朱由校等就来到了曲阜地界。

    朱由校下马后往四周一看,却也是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等进了曲阜县城,倒也能看见一些衣衫褴褛的百姓,且大多争抢着往一条街道跑去。

    朱由校见此不由得拦住一人问道:“敢问,前面有何好事,竟使得你们如此着急?”

    “一听你口音就是京城人,你这就有所不知了,每逢春夏之荒时,孔老爷家就会施舍粮米,每家每户都能领二斗呢。”

    这人这么说,朱由校不由得笑了起来:“这孔老爷倒是好心人啊。”

    “可不是吗,人家可是孔老夫子的后人,慈善着呢,你脚底下的这座桥也是他捐钱修的,还有,你看看那边的一排房子,全是他给城里的孤儿修的房舍呢,这曲0阜城可以没有县太爷但不能没有孔老爷呢。”

    这人的话让朱由校心里不由得一沉。

    朱由校接着又去了其他地方,甚至还询问了孔家的佃户,结果依旧如此,孔胤植造化乡里,风评很好。

    难道是自己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或许人家孔胤植虽说是墙头草,但也的确品德不坏?

    朱由校走到了孔衍生公府府门前,的确也看见孔家人在那里很是恭敬地与众乡邻分粮食,这让他更加难以置信。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议

    (全本小说网,。)

    朱由校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失望还是该高兴,这位在山0东地界最大的乡绅孔衍生公居然如此得民心。

    再加上这位孔衍圣公士林中的地位,朱由校似乎已经感受到此次在山0东实施官绅一体纳粮的关键,如果这位孔衍圣公带头支持的话,一定会事半功倍,但若是不支持的话,那自己要想搬走这块挡路的顽石得要费不少力。

    朱由校回到了自己的御舟上的时候,孙承宗、马士英、袁可立也已经到达了他这里。

    除了孙承宗以外,朱由校对马士英和袁可立还是第一次见面,这两个在明末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此时此刻却也和普通人一样朝朱由校行礼后也有些局促不安。

    “三位这一路上车马劳顿,辛苦了,王承恩,给他们赐座!”

    朱由校说后就朝吴进递了个眼色,吴进会意,走过来朝一得力心腹耳语几句后,那东厂番子也就出了船舱低声喝道:“注意警戒,十步之内若有人擅闯,格杀勿论!”

    而这里,朱由校又让李明睿和王承恩自寻个座位,君臣六人围座在周围开始了密谈。

    “你们也知道朕在这里会见你们的目的了吧,京城里人多嘴杂,唯独趁此南巡时,我们可以好好说说这接下来的事,在此之前也和你们通过气了,你们现在可以先谈谈自己的想法。”

    朱由校说着就端起一杯滚热的茶吹了吹沸气:“老师,你先来吧,开个好头。”

    孙承宗在西北吹了数月的风沙,皮肤变得有些蜡黄,再加上一身青衫布衣,看上去倒也像个老农。

    此时,只见他起身朝朱由校拱了拱手就将一卷簿册递给了王承恩:

    “陛下,秦地不比江浙湖广,有功名的乡绅显宦不多,良田多集中于富农与耆老大户手中;

    而这卷簿册是老臣这些日子根据往年鱼鳞册和黄册再加上实地考察得出的关于若按田亩征税和按人丁征税的朝廷收入记录;

    万历年间因张江陵主政内阁,曾实行过一段时间,微臣也将当年的赋税与之前的嘉靖隆庆年间和之后的万历三十五年到天启七年的记录做了对比;

    发现:如果按照摊丁入亩征税,朝廷赋税可比万历以来最高记录增加三倍以上,而贫苦百姓得免税者也能达到秦地总人丁之五成。”

    到底是能臣干吏,做事做的细致入微,朱由校不禁内心肯定了这孙承宗几句,又问道:“关中虽贫困,但富得流油的大户也不少,且很多和边军或者在朝中也有关系,你要担的干系也不少,到时候若有什么难处可以随时提出。”

    “是!”

    孙承宗应了一声,这里,袁可立也站了起来。

    袁可立看上去虽是满头银发,但腰杆却是站的笔直,从其虎口的老茧也能看得出他握过刀,上过战场,明显不是一位只知道纸上谈兵的文官。

    “臣这里倒也与其他地方不同,微臣对山0东地界的士绅也做了调查,发现因山0东喜功名且又是孔孟之乡,素来中第者也不少,因而田地大多集中在这些士绅们手中,尤其以孔、林、贺、孟四家为最;

    其中,又以孔衍圣公府所占田亩最大,但因历朝历代都对其优待,不征徭役赋税,所以其投献者也多,如今山0东之境虽也算富庶之地,但朝廷可收赋税却不及云贵川等西南省份。”

    朱由校深以为意地点了点头,山东乃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