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明朝当皇帝 >

第35章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35章

小说: 重生明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驾。

    而这些日子重点事务是在禁卫军训练,御马监掌印刘汝愚又掌管着禁卫军的生活与思想工作。

    因而朱由校便让他随驾,当然除掉刘汝愚,朱由校身边依旧常跟着一干身手可靠的锦衣卫,这些负责朱由校安危的锦衣卫虽与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同属朱由校的亲军,但这些锦衣卫更多的则是负责陛下安全,并不参与特别行动,而且现在也被朱由校拨给了刘汝愚直接管辖,隐隐约约也有扶持刘汝愚与王承恩形成对峙的趋势。

    如今正是会试之月,因而京城倒也多了不少人,尤其以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居多。

    正好,朱由校也可以借此看看这些大明未来的人物们如今是何风貌。

    虽说是王朝末世,京城却毫无衰败之象,市井依然繁华,人流依旧是络绎不绝,从第一次微服出宫不同,如今朱由校倒也更加熟悉了这座古老的帝都。

    “卖枣花糕,好吃的枣花糕嘞。”

    “各位老少爷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鄙人自西域而回,觅得神丹妙药。”

    ……

    无论朝廷政局变化是多么的尔虞我诈,波诡云谲,即便无数官员被朱由检斩杀,又有无数官员一夜之间高居要职。

    也不管外面的建虏到底有多厉害,西北的民情有多危急,西方的发展有多迅猛。

    甚至,统治他们的帝王是谁,是好是坏。

    在大明百姓的眼里,这些都跟他们没关系,他们一直在为生计而奔波着,为了几两银子而精打细算着,也许一直就这样平静下去,就是他们最大的政治诉求。

    而峨冠博带的士子们则要比这些底层的百姓傲慢得多,虽然这些一个个都弱不禁风,但走起路来却是仰头看着天,仿佛世界此刻已由他主宰。

    他们时而长吁短叹,时而又唱出几首谁都听不懂却又言之无物的诗词。

    总有几个其他随行士子会说几声好,唱几声彩。

    但老百姓们却是投来的鄙夷的声色,全力的挥动着手里的毛巾,深怕这些酸臭气影响了自己的买卖。

    朱由校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见这些彼此对立恍如是两个世界的阶级,朱由校暗笑之余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担忧。

    一般而言,当一个统治阶级对被统治者越来越漠不关心时,那么如果不进行彻彻底底的变革,这个王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俨若兄!”

    就在这时,朱由校俄然就见一身着靛青色直裰的士子迎面朝自己走来。

    不过这士子并不是跟自己打招呼,而是跟自己身后的一白袍在身却甚是瘦削的士子打招呼。

    这两士子浑然不知朱由校就是当今陛下,因见他衣着华贵,且身后却也跟着好几位魁梧的奴仆,便以为他也是进京赶考的士子。

    那先打招呼的士子便朝那叫宪之兄的拱手之余就朝朱由校也拱手问道:“这位仁兄是?”

    “朱宁”,朱由校在出宫之前已做了相应准备,因而当这士子问及时,他也能随时应答上来。

    这士子听后冥想了一会儿,在进京之前,他已命人将各省此次赶考的举子的情况都打听了一遍,实在想不起此次进京的科考举子有没有叫朱宁的厉害人物,因而也就认为朱由校不过是一般的举子,不是各省的什么解元或一甲进士有力争夺着。

    所以,这士子也就没有再搭理朱由校,而是直接和那被他称呼为”俨若兄“的士子攀谈起来。

    “俨若兄,可知今日傅先生已请了李中允于琼芳楼小聚之事,如今趁此机会,你我何不也去琼芳楼拜会拜会这位李中允,毕竟李中允乃天子近臣,得他一句好评,到时候传到陛下耳里,可要比传到这些歌姬耳里好,他日若侥幸进入殿试,也能有机会拔得头筹。“

    这士子笑说着后就斜眼看了朱由校一眼,又道:“李中允素来好宋词,尤好大苏,正巧鄙人这里也准备了几首得意之作,而俨若兄你东坡居士又都是蜀人,与词一道素来也是见解颇深,说不定到时候也能入李中允之眼,也未可知。”

    而朱由校听见这些说及傅先生和李中允便笑了笑,根据东厂提供的情报,他已知道这傅先生就是此次进京应考复社士子的领袖人物,天启二年的榜眼。

    而那位李中允自然是当初靠弹劾魏忠贤被自己召进西暖阁的左中允李明睿。

    听这二人要去李明睿面前刷存在感,朱由校一时也有了些兴趣,他倒要看看李明睿这家伙怎么就跟复社的人搅合在了一块。

    “两位仁兄请了,不知两位仁兄所言琼芳楼是在何处,小弟倒也想去一睹李中允风采,还成两位仁兄成全。”

    朱由校降尊纡贵的朝这二人拱了拱手,言语也刻意做的恭敬有礼。

    “又一个想攀高枝的,只是也不看看自己肚里有几分墨水”,这士子言语有些刻薄,说了几句后拉着那叫俨若兄的就往前走。

    刘汝愚见此不由得捏紧了拳头,不由得骂道:“这些个士子还真是尾巴翘上天了,锦衣卫何在!”

    ”属下在!“

    几个乔装打扮的锦衣卫见陛下被人无视且还被讽刺,都也有些主辱臣死之感,低声应了一声就聚拢过来。

    而这时候,朱由检却挥了挥手,冷声道:“不必如此,小不忍则乱大谋,去打听清楚,这琼芳楼在何处,朕至少得知道这两士子是谁!”(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

    (全本小说网,。)

    琼芳楼虽不过是一风月场所,但既然是京城虹灯区,自然肯定是许多人知道的。

    所以要找到这里也不难,但在刘汝愚看来,和皇帝陛下来这里还是有些不妥,若是被言官查知,或被记录进实录里,也不是什么光彩的好事。

    但刘汝愚知道自家陛下只要是认定了的事就不会悔改的,因而在劝了几句也不好再说什么。

    而朱由校也是第一次进这等地方,不过与他印象中的秦楼楚馆还是有些不一样。

    门前没有那些浓妆艳抹,见个男子进来就直接投怀送抱的女子,相反,整个楼阁楼却是安静得很。

    或有些士子安然的坐在一处碧纱橱里听着一女子弹琵琶,亦或是一女一男在一处轩窗里对弈,旁边也有几个观棋的。

    当然也有喝着酒,搂肩抱着的,调笑二句的,但也都是在屋内,没有影响到他人。

    朱由校寻了较为隐蔽的地方坐下,但没多久还是有一总着角,看上去颇有些姿色,穿着豆绿色百褶裙,粉色对襟衣的侍女走来:“这位官人是等友还是寻我家小姐。“

    听刘汝愚解释,原来琼芳楼这样的高档风月地方就只住着一位清倌人,同时这清倌人就是这里的主人,且只有以声乐娱人,当然有时候以身体娱人也是有的,不过得是你情我愿之时才可。

    这样的地方有时候更像是高档会所,并提供一些聊天和叙旧之类的服务,因而这侍女也才问朱由校是等友还是寻她家小姐。

    等友也许是只需花些茶水钱,或者找几个歌姬配些宴乐。

    而寻她家小姐或许得要更高的价钱,甚至还会有其他的考核。

    不过,朱由校来这里既不是会友也不是找什么能看不能摸的小姐谈诗词歌赋,说白了,他其实是个俗人。

    这时候,朱由校也看见刚才遇见的那两士子也正坐在二楼的轩窗前面说笑,并时而往对面一房间看了一下。

    朱由校估摸着那间屋里估计就是傅冠和李明睿所在的地方。

    而这时,陆陆续续也有无数士子坐了下来。

    一身着布衣,有些寒酸的年轻士子抱着几本书籍走到朱由校面前来,指着一处空位:”这位仁兄请了,不知这里可有人坐?“

    “没有”,朱由校含笑说了几句,那举子朝朱由校拱了拱手就坐定在朱由校一旁,也并没与朱由校说话就认真的看起书来。

    看见朱由校的桌上摆着绿豆糕,顺手就取了两块,笑道:“腹中饥饿,且让管某果腹一次,大恩不言谢。”

    刘汝愚见这家伙如此随便,将自己给陛下点的糕点直接吃掉了,想说几句,但被朱由校瞪了回去:“无妨!你请慢用。”

    这人也没说什么,继续看着他手里的书,朱由校留神一看却不是科考类书籍却是自己刻意命魏忠贤刊印的杂学书籍,心中有些惊讶,便问道:

    “临考在即,这位仁兄为何却还读这些书?”

    “四书五经,朱子文章,读了十多年,早已烂在肚子里,何必在临阵磨枪,既是大比临近,就越应使身心自如,读些闲书反而能懂些别人不知道的道理。”

    这人说着就继续细致入神的看了起来。

    朱由校见此便主动问他名字。

    “管绍宁”。

    朱由校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而这时候,二楼的两士子则走了下来,其中一人直接喝问着管绍宁:“姓管的,没想到你也想着来拜会李中允,不愧是魏阉门下走狗,倒是真会闻味啊。”

    “我倒是不会闻,我只是看见两只哈巴狗儿进来了,就好奇跟了进来而已“,叫管绍宁的冷冷回了一句,就继续看书。

    朱由校见此也有了些兴趣,他看得出来这叫管绍宁也是一语言犀利之人,而且被上面的两人骂成是魏阉走狗,想必八成这管绍宁就是保皇党的了。

    “你!”

    那两士子,其中一人一时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而另一位叫吕俨若的则冷声笑道:“冒兄,何必跟这种投靠阉党的卑鄙小人置气,没得让玉芬姑娘看见了不雅。”

    “冒起宗,吕大器!”

    这时候,管绍宁突然就站起来,指着二人,怒吼道:“再告诉你们一次,管某人要做走狗也是陛下之走狗,不像你们这些道貌岸然的无耻小人,背地里骂君无德,却又一个个巴结天子近臣,真正是虚伪至极,我呸!”

    朱由校这时候才算知道这两士子居然就是冒起宗和吕大器,对于这二人他倒也听说过,一时对这三人的争执不由得就更为感兴趣起来。

    这时候,那叫冒起宗也开始反驳起管绍宁的话来:“天子失德,惯会奇技淫巧,诛杀朝中忠良之士,任用宦官,四处夺民之利!作为孔孟子弟,谏帝之失,有何罪过!“

    ”好一个朝中忠良之士,敢问冬至日陛下遇害一事是谁主谋!敢问收刮民脂民膏的是陛下还是你们这些饱读诗书之徒!“

    管绍宁倒也有些愤青本色,没说两句也急眼了,而那冒起宗和吕大器也没办法否认复社前身的东林党人曾做了几件大逆不道的事。

    “无论你怎么说,陛下不学无术却是真的,听说如今更是连一个字都不认识!被宦官玩弄于鼓掌之间!“

    吕大器这时候补了一句。

    朱由校听后却是苦笑不得,他不知道以前的朱由校认不认得字,但自己虽然算不上多么博古通今,可基于爱好,基本的繁体字还认得全的。

    “两位仁兄既然说陛下乃不学无术之徒,可有实证?”朱由校这时候站起来问了一句。

    冒起宗很是得意地挥开折扇道:“先不说文章八股,陛下可会写一诗一词?可有开经筵,与群臣论学讲经?”

    “朱某不才,你们所说之李中允乃鄙人世侄,且曾听李中允提及陛下曾写过一词,如今正好献出来给诸位看看,也算是让诸位一窥圣意。”

    朱由校刚一说完,一处阁门突然打开,就见一翩跹袅娜的美人走了出来,嫣然一笑道:“白婴,给这位公子文房四宝伺候!”(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十七章 自以为是

    (全本小说网,。)

    这清倌人玉芬姑娘本名徐佛,素来自矜身价的她是不会轻易推门出来与这些书生随意交谈的。

    但当管绍宁怒吼“冒起宗”的名讳时,却引起了这徐佛的注意。

    对于她们这些清倌人而言,能得到如冒起宗这等大才子的热捧,无疑是让她们身价倍增的最好方式,因而见有人与冒起宗争执,她便想着出来帮衬一把,更何况她内心对于冒起宗这种敢直言朝政的赤诚之心也深有好感。

    因而她一出来就秋波暗传向冒起宗。

    对于眼前这个说知道陛下所作诗词的普通举子朱宁(朱由校)。

    徐佛也只不过是出于客套而已,嫣然一笑的同时,其实也有些不以为然。

    已在京城待了些时日的她在琼芳楼也见过不少达官贵人,对于当今陛下也听到了不少消息,如从某一位尚书口中,她就听到当今陛下竟然与某一个工匠讨论用如何打铁,从某一少卿口中听到陛下还在什么皇家科学院炼丹。

    如今更是京郊练起兵来,而且还练的是一群同陛下一样的纨绔子弟。

    即便练兵的大臣也只是一个个提拔为知府的兵部左侍郎,既不是翰林出身,也不是内阁重臣。

    相反朝中重臣如孙承宗却被他外派出去,而袁崇焕等更是弃之不用。

    所以同冒起宗和吕大器一样,这徐佛潜意识里也认为当今陛下是一不学无术之徒,而且还五毒俱全,不但好木匠,好打铁,还好炼丹。

    “既然陛下写过词章,这位公子何不写就出来,让小女子与在场的诸位公子看看?”

    徐佛说着的时候,那叫白婴的侍女已在对面的方几上摆好了文房四宝。

    冒起宗这时候不由得笑了起来:“也罢,难得玉芬姑娘有如此兴致,这位仁兄就写写吧,只是冒某担心的是,这位仁兄不会拿自己的大作去充作陛下之笔吧,那样的话,若是写的好,还能替君王挣几分面子,若不好,可就丢的不是你一个人的脸。”

    “假借陛下之名沽名钓誉,得亏你们保皇党的口口声声说忠于陛下,实则才是对陛下的真正大不敬!”

    吕大器冷声说了几句,气得刘汝愚恨不得立即就把这有眼不识泰山的家伙给直接拿下。

    管绍宁见这两人对陛下明骂暗讽,如今这吕大器还诋毁起保皇党,因而气得直接拽住吕大器衣领来:“你们这些复社除了胡乱攀咬,还能不能会点别的!再若嘴巴不干净,信不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