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明朝当皇帝 >

第292章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292章

小说: 重生明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整个世界,也就只有奥斯曼帝国和欧罗巴洲的佛郎机、英吉利、法兰西等国尚还有一战之力,但大明现在还没有精力去将他们消灭。

    毕竟,在占领亚细地区后,大明所统治的区域已经膨胀的太厉害,消化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大明军方手段过于狠辣,且这些地方本就非东南亚这样的汉文化圈地区,因而在占领后总是会有局部零星叛乱发生。

    维稳方面的经费一直在增长,朱由校又不能将这些两脚劳动力直接拿来炼油,毕竟这年头,最值钱的还是人,所以也只能尽量维持稳定,尽量的建立新的文明秩序却实行血稠规则平衡。

    ……

    没错,朱由校现在已经年近花甲,但因为保养的好且这些年大明也没什么可焦虑的国事,他也依旧显得不过是四五十的样子,毛发依然黑的发青,牙齿也还未松动。

    而朱慈炯和朱慈熔这两个皇子却早已成年,赵王朱慈炯已经成了里海总督,全权管理里海一带到波斯湾一带的广袤土地,并成为大明第一军的新任总兵官,常延龄已经作古,被大明皇帝朱由校加封为庆阳侯,但非世袭罔替。

    朱慈熔则已经在外交部、学部、户部实习了三年,如今正在吏部挂着吏部文选司员外郎的差事,这样的实官职务乃当今太子担任,这在大明王朝还是独一份,但这年头什么都变了,而皇帝又是说一不二一定要让太子因此熟悉熟悉实务,百官们也就只能接受。

    当然,如今的大明世人也能理解,毕竟现在的皇帝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需要接受群臣叩拜,做一个天朝上国礼仪象征那么简单,如今的皇帝虽不好处理日常事务,但要决断的大事务却涵盖极广,需要了解的各行各业也极广,以前的皇帝只需应对士子阶层与庶民阶层就行,而现在要应对的社会现状早已比之前复杂得多。

    从官员到公民再到奴工,从军队到地方再到宗教,从本土到殖民地再到羁縻区,没有一件不复杂的事,没有一天不发生冲突,有时候连带着朱由校也在担忧,东方文明体系真能维持住一个超级帝国长期存在吗。(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手机阅读,m。taiuu。com

 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欧罗巴

    (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

    从天启七年到现在,朱由校也算当了三十五年的皇帝,政治能力早已锻炼的是炉火纯青。

    因而,即便如今大明帝国已经比昔日扩大了数倍,朱由校驾驭起来倒也轻便,更何况他还有后来者的知识和金手指。

    不过,朱由校担心的是自己百年之后,自己这些子孙能不能把这样一个超级大帝国维持下去。

    朱由校希望他们能维持下去,他现在甚至已经有了一个宏伟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可以说是他一手建立的托拉斯帝国开始扩张之路的延伸。

    作为一个后来者,朱由校知道在蒸汽工业发展的后期,随着人类进步速度的加快,社会矛盾急剧增加,最终酿成两次世界大战,甚至把人类最凶恶最残忍的一面彻底的表现了出来。

    乃至于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也因为这个两次世界大战而留下许多后遗症,且和平也总是处在岌岌可危的状态。

    而这一切都因为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文明是多元的,语言是多元的,虽然在二十一世界,人类竭力地通过交流去求同并存,但往往事与愿违,至少在没有地球外威胁之前,自私的人类很难真正的坐在一起共谋发展。

    但现在在这个时空不一样,如果自己能够把这个世界变成一个国家,一种文明,一种文字,那么这个世界即便有争端也会有行之有效的法律手段去约束,去抑制。

    就好比整个地球直接变成一个有机生命整体,在这个整体社会中,保持和谐就是保持身体的稳态,为了自身的健康,只能竭力的去保持稳态,而对于容易影响稳态的矛盾也就是所谓的原癌基因将由抑癌基因一直抑制着。

    朱由校很希望大明能变成世界上的唯一一个帝国,但也不希望自己退休之后,自己的太子还不能驾驭这个帝国。

    没错,朱由校在制定关于公职人员的退休制度后,也规定大明皇帝也有自己的退休制度,除非提前离开世界,在古稀之后就得退居幕后,做太上皇。

    这样既是趁着前一任帝王还在世的时候能够给新任帝王做好顾问,使得帝国有个平稳的国度,同样对于新接任的帝王而言,也算是有个考察期。

    随着大明工业的发展,工业污染已经不再是未来现象,而且雾霾这个东西也提前穿越到公元十七世纪。

    尽管,工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措施,且将许多大型工厂一迁再迁,但这年头又没有渗透膜,也没有高效催化剂,也就只能直接排放,往地下排废水废渣还好,可以通过沉淀、过滤、简易物理化学生物吸附处理,但排废气也就只能直接排向蓝天。

    好在,朱由校是禁止开展塑料课题方面研究,即便是实验室需用新型塑料材料,也是严格把控不准民用,为的就是避免破坏整个生态。

    不过,在粗排放为主的大明工业社会里,京城这地还是已经没法再待下去,特别是对于朱由校这种渐老的人而言,他要想多活几年,也只能暂时去南方养养闲。

    初春时节,在沙尘暴还没来的时候,朱由校就已经来到了南京,住在了眉生公司总裁顾眉生的别墅里,随同的还有、卞玉京几位风华正茂的女子,说是风华正茂,其实也有三四十岁,当然朱由校到了江南,会不会再次寻花问柳,要来个一树梨花压海棠也不知道。

    不过,朱由校倒也看淡了这些事,也不是身体不济事,而是人到了一定的岁数,激素的分泌早已不必年少时,但即便他成为了老皇帝,其风度倒也能依旧惹得无数已经大胆的开始在各大媒体上表达爱意的少女们狂欢。

    顾眉生虽已经年过四旬,且已经未朱由校诞下一子两女,但随着大明生物技术的发展,美容与养颜技术也发展的不错,使得顾眉生依旧是风度依旧,徐娘半老。

    “陛下,且尝尝这个”,顾眉生端出一杯白底花釉且装着一杯热而农的咖啡的马克杯来,放在朱由校面前,放进几块冰糖,就搅拌好递给了朱由校,并巧笑嫣然地道:“陛下,且尝尝这是什么?”

    “别当朕没见过世面,这不过是咖啡而已,西洋番们爱喝的玩意儿”,朱由校说着就细细品了起来,而顾眉生则微微一笑,蹲下身子一边给顾眉生捶着腿一边说道:“陛下真厉害,这是英吉利爱德华亲王送于我的,说是上好的,我尝着倒也比不上吓煞人香。”

    说着,顾眉生又媚态横生的起身,含情脉脉地看着朱由校:“陛下,眉生公司南洋分局的人还得了一瓶上好的神药,说是莫卧儿贵族专用的,极是助兴,要不奴婢今日叫上几个姐妹来服侍陛下试试这助欢乐之药。”

    朱由校不由得直接一口咖啡水喷在了波斯地毯上,往顾眉生那丰腴的某个地方一拍,就喝骂了几句,他哪里不知道这顾眉生说的是什么药,但他只是没想到,这个堂堂帝国最大全球贸易公司(专卖烟土)拥有上万名武装员工的女老总居然如此没有节操。

    但已经两三月没有行事的朱由校倒也有些意动,便也答应了顾眉生,顾眉生等早年被朱由校收的一批妃嫔如今正是如狼似虎的时候,自然巴不得陛下朱由校如此,倒是朱由校不得不暗想此次之后得补补才是。

    次日,红日已出了东方,许久没像昨日那样大战三百回合的朱由校也起床打起了太极拳,但打着打着朱由校不由得回想起昨晚的事来,虽说有神药助兴,但他也没想到自己还能雄风依旧,并不由得暗想古人说胡姬好玩,自己却还没怎么玩过胡姬,若不趁着还没完全老之前打下欧罗巴并去欧罗巴玩一次倒也不失为人生之憾事。

    一想到此,朱由校便将柳如是喊了过来:“发电报给兵部,命兵部一干人立即来庐山,商讨征伐欧罗巴事宜!”(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手机阅读,m。taiuu。com

 第五百八十五章 卢象升与杨嗣昌

    (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

    随着电磁学的发展,电报这种东西也就在大明应运而生,不过此时将电信号转为文字信号的编码并不叫莫尔斯编码而叫做焦氏编码,故而言之,就是一名姓焦的大明科研工作者所创。

    也幸亏有电报的出现,才使得大明现在能够高效的管理这个超级大帝国,若不然,单靠传统的驿卒与马实在支撑起整个帝国大小信息的流通。

    不过,大明现在的电报技术也还未成熟,所传输距离还比较短,应用范围也不是不广,也没什么密保技术和高级密码本。

    好在,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国家连电是什么都还没有搞清楚,所以也不就没必要担心会不会泄密等事。

    朱由校身边现在已经设立了一个侍从室,乃柳如是负总责,专门负责的就是给朝廷内阁以及各部门之间收发电报,同时也会下达朱由校的指令。

    虽说侍从室名义上下属于大明二十四衙门中的内官监,但并不归内官监管,柳如是直接向朱由校负责,所以职权倒也颇重。

    在朱由校下达命令后,柳如是挺直其饱满的胸膛走进了侍从室,随手点了一名从八品的发报员:“北京,兵部!”

    说后,柳如是便开始念起话来,表达内容并不长,必须尽量简洁,甚至有时候并没有连贯成句,更不可能是有什么修饰词,只有几个关键词堆砌起来,能让收报者明白意思即可。

    没多久,兵部便回了电报信息,信息只是:“兵部杨嗣昌看,两月后庐山面圣”。

    虽然电报上传输的只是寥寥几字,但底下却是忙得不可开交。

    当今大明皇帝陛下突然要商讨征讨欧罗巴的事,并不是一件小事,在得知消息后,兵部又要知会内阁,还得立即做好准备。

    负责参谋的职方司得尽快根据各种征讨欧罗巴的目的制定各种方案,武选司则要根据大明各军目前情况确定好最好的将领人选,武库司则也立即调配战时装备和后方钱粮,不能等开战了才开始筹集,那样就会拖延战事。

    而在兵部各堂官准备妥当且都坐着新开通的京保铁路蒸汽火车,准备先到保定在坐船去庐山时,朱由校这时候已经进入江西境内,准备去庐山避暑。

    每到夏天,长江中下游便若火炉一般闷热,因而在南京与杭州一带的权贵便大都会在这个时节进山避暑,气候温润,四季清凉的庐山便是一个最佳选择。

    眉生公司的老总顾眉生在这里也有自己的别院,朱由校此次去也自然是住她的别苑。

    但对于外界而言,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当今陛下的行踪。

    朱由校现在也许年龄大了,也毕竟喜欢安宁的环境,不愿意在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面前,此时的他也只是穿着不过一件寻常薄纱衣,拄着拐杖一步步登着石阶,往上走。

    一身戎装的柳如是和顾眉生后面陪着,已经调回朱由校身边担任近卫官的朱由榔则警惕地看着四周,手中的枪一直没离开过身旁。

    在后世,庐山实在清末后才成为达官显贵的聚集地,在民国时期更是出名,而如今也只是才刚刚被大明的权贵们盯上,所以倒也比较清静。

    但即便如此,在庐山上面的庐城已经渐具规模,朝廷内阁阁臣与各部尚书侍郎各地方督抚官以及各大皇家资本公司的头头都在这里有自己的别苑。

    所以,等兵部的一帮人来了,倒也不必担心没住的地方。

    顾眉生在庐山上的别苑用的是清一色的水磨砖砌的房子,与四周山石融为一体,内部也不过是时令花草,但却极为清静典雅,也算得上是天然去雕饰。

    在顾氏别苑里有一较大的礼堂,礼堂就是朱由校常在此会见各级官员的所在。

    不过,朱由校在这里召集官员也没超过三次,所以知道的也不多。

    在兵部官员来之前,顾眉生已经着人将这里布置了一番,在礼堂四周多配置了些盆栽,在礼堂内挂了一幅欧洲形势图,以及眉生公司内部用的欧罗巴贸易概况和资源勘探图,甚至还为每人提前准备了一份资料,一份关于眉生公司对欧罗巴贸易往来的资料,以供兵部各位大佬参考。

    杨嗣昌现在已经是七十九岁,虽说是精神抖擞,但到底有些年迈,在登庐山时三四个人扶才走得上来。

    而卢象升虽虽也年近古稀,倒却比杨嗣昌厉害,直接走在前面笑话道:“我说子弱,你看看你都老成什么样了,不过几百级台阶,你就要好几个人服侍,亏你还是兵部的,岂不让学部那帮孙子笑话死。”

    卢象升与杨嗣昌同掌兵部不知不觉也有二十来年,也算得上颇有默契,关系也非同一般,与前世互不相容不同,这一世,正因为两人的搭档,使得大明在两人的策划一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扩张到了里海附近,都算得上大明功勋卓著的老臣。

    其中,卢象升出身地方,经历过实战,且善于决断,而杨嗣昌熟读兵书,精于算计,看问题往往能大处着想,谋略百出,朱由校让这两人一人做首辅兼尚书,一人做次辅兼侍郎,为的就是让这两人能尽可能的发挥出自己的才干。

    杨嗣昌并没有因卢象升的嘲笑而生气,现在满朝中,特别是在内阁中,就他两个还是天启十年以前的老臣,也算是唯一能和他杨嗣昌说上话而且如今还是他的上司,他自然不敢生气,只是叹气道:“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偏偏要在这上面来开会,可是累坏了我这把老骨头!”

    “来来,本官扶着你,瞧你娇贵的样儿,还埋怨起陛下来了,当初远涉重洋去欧罗巴签订伦敦条约那股子劲去哪里了,如今不过上个庐山就叫苦连天,到底是没有去部队里训练训练,也跟你自己不惜身有关,听人说,你从欧罗巴带回了好几个胡姬,夜夜笙歌,你说你能不虚?”

    卢象升笑道。

    “胡说!我就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