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明朝当皇帝 >

第210章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210章

小说: 重生明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己政治理念,所以在送别曹思诚时,他刻意大声告诉曹思诚,既然做了一省督抚当应加征商税,发展商贸,再现丝绸之路的辉煌。

    李明睿深知当今陛下虽然反对结党但却并不反对官员们因为政治理念的相同而走在一起,尤其是跟当今陛下的政治理念相同。

    李明睿说的大声就是为了让东厂的人听见,然后好让当今陛下朱由校知道。

    朱由校的确是在当日下午就知道了李明睿和曹思诚的对话,并不由得笑道:“我们这位李阁老也是会演戏,这话说的倒是慷慨激昂。”

    说着,朱由校不由得问着东厂提督刘汝愚:“钱谦益今日在干嘛?”

    “回陛下,钱阁老今日倒是一直静养在府里,但其子今日在抱云楼见了一名叫光时亨的举子,此人是南直隶今科亚元,也得过小三元,是明年争夺一甲名额的热门人选,而他的舅父陈于廷乃南京右都御史,似乎想在钱谦益这里活动一下执掌都察院。”

    刘汝愚说着也不待朱由校继续问,就主动将陈于廷介绍出来:“这陈于廷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素来以直为名,曾经气得魏忠贤将他贬到南京做都御史,但此人似乎并安于在南京养老。”

    朱由校听后倒是不由得皱起眉来,说道:“好一个钱阁老,朕刚贬了左都御史曹思诚,他就迫不及待地要给朕安排一个新的左都御史了,这也太操之过急了吧。”

    刘汝愚明显感觉得出来,陛下是对钱谦益的行为感到不满,心里也不由得暗叹一声,这钱阁老只怕也会走跟魏广微一样的路子。

    谁都看得出来,陛下想要的是听话的首辅,而不是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把皇帝当猴耍的首辅。

    不出所料的是,在此之后,钱谦益的确向朱由校推荐了陈于廷,而朱由校并没有答应钱谦益,相反还在不久之后就传来了陈于廷暴毙于家中的消息。

    李明睿得知此事后,心里也因此畅快不少,并不由得地对驸马巩永固道:“这个钱牧斋除了无耻无敌以外,脑袋里装的明显就是浆糊,他自以为自己聪明绝顶,却不知自己早已被陛下玩弄于鼓掌之间,如今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安插自己的人执掌都察院,却不知这样反而会让陛下更加反感,以前我们的计划不过是让钱谦益罢职回乡养老,如今看来让他落个斩首的下场似乎也不是一件难事。”

    巩永固虽是驸马都尉,属于勋戚之流,但此人素来是个讲究名节的人,因而他对于钱谦益这种人最是不耻,如今见李明睿说要让钱谦益落得个被斩首示众的下场,倒也让巩永固不由得好奇起来,忙问道:“不知李阁老可有何妙计让这种无耻之徒受到惩罚?”

    “皇后娘娘所生之子已经满月了吧,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不能一日不立储君,当初只有惠嫔娘娘一人所生之赵王时,朝臣之间对于谁立太子倒也没什么争议,但如今皇后娘娘有了嫡子,你觉得这些文官们尤其是那些注重礼教秩序的清流官员们会不干涉帝王之家事而逼迫陛下早日立储之事?”

    李明睿这么一说,巩永固也不由得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也就是说如同先帝时期的立嫡立长之争,当今文官们也会因此而干涉陛下家事?”

    “驸马认为以陛下之脾性,会由着这些官员们胡闹不成,你且看着吧,这钱谦益只要敢提出立储君一事就离死不远也,到时候我们只需推波助澜即可。”

    李明睿说着就起身辞别了巩永固,但却刚巧来到了离皇城西苑不远的地方,李明睿不由得想起来被自己押解进京城的信王朱由检。

    作为一个本来在朝廷没有任何可以依附的老翰林,李明睿深知自己的崛起靠的不是自己在官场上多么能混,而是自己拥有同当今陛下一样狠辣果决的性格。

    而自己同卢象升一样,是当今陛下从底层一手简拔起来的,没有靠那位阁臣或者那位部院大臣。

    因而,在李明睿的意识里,当今陛下朱由校的利益就关系到他的利益,所以他必须要替陛下考虑到一切很可能损害陛下利益的因素。

    对于信王朱由检,李明睿是一直不放心的,但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除了朝西苑所在的位置看了几眼也别无他法。

    但让李明睿没想到的是,仍然是内阁首辅的钱谦益此刻居然也出现在了这里。

    李明睿不由得上去打了个招呼,僵硬的朝钱谦益拱了拱手:“见过阁老了。”

    钱谦益也许是有意要气一气李明睿,便堂而皇之的挺直胸膛受了李明睿这一礼,李明睿一时间脸也红了半边,但也没说什么。

    倒是钱谦益不由得因此感到大为惊喜,故意大声问道:“李阁老这是刚见过信王回来?”

    李明睿知道钱谦益这是故意放出的诛心之言,便也不由得大声笑问道:“钱阁老说笑了,信王现在仍是戴罪之人,下官哪敢靠近,不过是碰巧经过这一带而已,怎么钱阁老这是要去见信王不成,早听说钱阁老当年还授业过信王殿下,如今来看看自己的学生倒也无可厚非,那下官就不打扰了。”

    听李明睿这么一说,钱谦益也不由得气急,正想骂几句却愕然见朱由校正摇着扇子宛若寻常富贵人家的公子走了过来。

    两人忙停止斗嘴,并弯腰朝朱由校行了一礼,低声道:“见过陛下!”但两人为了证明自己比对方更虔诚,竟然竞争谁比谁弯腰弯得很,可谁知这样弯着弯着,两人就同时扑倒在地上,惹得朱由校当场笑将起来。

    朱由校自然知道这两人在斗着法,但他也没有拆穿,而是故意问道:“两位爱卿怎么今日有闲暇一起约在这里见面,敢情是要去拜访信王的不成?”

    朱由校这句话让钱谦益和李明睿不由得感到大为惊骇惧怕,他们可不想被陛下朱由校这么认为自己是支持信王朱由检的人。

    但两人除了嗫嚅了下,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来解释。

    朱由校见这两人都吃瘪,心中却不由得感到更为畅快,心道:“被朕这么一开玩笑就吓得如此,如此看来都算不上一个值得信赖的首辅。”

    当然,或许钱谦益和李明睿并不知道陛下朱由校此时的感受,他们现在只想着拼命的趁着此机会在陛下朱由校面前好好表现一番,至少能让陛下对自己印象更好一些,并相信自己是一个有能力做事的。

    朱由校也乐得趁此跟他们多聊几句,可是让朱由校有些愕然的是,这位钱谦益最终突然还是提出了有关立太子的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识抬举

    (全本小说网,。)

    按照目前朱由校的子嗣情况来看,对于立太子一事,问题并不大,因为既然皇后娘娘张嫣已经诞下子嗣,那么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当直接立皇后亲生之子且已取名为朱慈熔的二皇子为皇太子。

    但朱由校并不希望就这么随随便便的立一个婴儿做皇太子,把一个国家和民族今后几十年的命运压在一个智力与能力尚且未知的婴儿身上,这并不是一种很明智的行为,尽管他符合现在大明的礼制,且也是大明这样的封建王朝得以维系统治的重要形式。

    然而,在朱由校此时的意识里,现在的大明不应该再被当做一个靠礼仪与等级制度以及科举制度来维系行政秩序的封建王朝,他应该是开始逐步走向近代化与工业化的托拉斯资本帝国。

    而自己以及自己以后的子嗣如果还想成为这个帝国的独裁者而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统治权力核心象征,那么这个继任者就必须具备足够可以驾驭整个国家的超凡能力,自己能够现在之所以还能让大明扭转局势并逐步步入近代化和工业化,是因为自己拥有几百年的先知和系统作为金手指,再加上朱由校本身就不低的谋略以及自己原本就是医科毕业的高材生。

    但自己的继任者明显不会再有外挂加成,尽管可以继承老朱家的帝王基因,但也还是缺少了对未来数百年局势的把握,因而要想让大明帝国继续长久的朝着近代化乃至现代化的进程迈进,并直接甩开西方各国与大明的差距,就必须对继任者有更高的能力要求,他们当能敏感的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政治抉择并有自己的主见与策略。

    然而,现在在大皇子朱慈炯和二皇子朱慈熔还未成年之际,朱由校不会贸然做出要立太子的举动,更何况,在他看来,自己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女人,也就会有更多的子嗣,选择面也就更广,没必要非得按照祖制。

    而钱谦益等清流官员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属于传统士大夫官员的代表,他们所竭力维护的就是帝国的礼仪秩序,尤其是皇位的合法传递性,在他们看来,这是关乎着帝国能否长治久安的,所以他们把这些看得比建奴是否还具备对大明统治根基的威胁以及新的剥削方式出现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进一步加深阶级矛盾等问题还要重要。

    “陛下,东宫之位不可久悬,不然天下难安啊”,钱谦益虽说善于在朱由校面前溜须拍马,但他也知道一味的在陛下面前奉承不做些正事也是不行的,所以在这种关乎江山社稷而且又是自己这个礼部尚书该管之正事的时候,他倒也表现得颇为执着,以他这些年来对陛下朱由校的了解,便认为只要说的是正事,即便拂逆了陛下,似乎也没有被陛下责罚过,因为陛下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表现得特别大度,比如杨嗣昌还有李明睿等都曾就朝政之事怼过皇帝陛下,然而是屁事都没有。

    但钱谦益不知道的地方是,在朱由校眼里,对内财政政策与对外军事与外贸才算得上是正事,而立太子之事却不过是朕之家事,你一外臣未免太过分了些,即便是礼部尚书又如何,越是逼自己越让自己感到反感。更何况,同样也熟稔数千年皇朝史的朱由校也知道这些守旧派官员安的是什么心,虽说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但也不排除是为自己以后的政治前途铺路子。、

    因为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事实就是任何一个王朝,皇帝的寿命都是不算长的,无论是昏君也罢还是明君也罢,作为一个有点政治远见的官员都会把部分关注点放在下一任皇帝身上,甚至大有为以后储君服务罔顾当今皇上之死活的。

    钱谦益急切的表现明显让朱由校对他感到更为不满,朱由校不由得发现这个曾经是东林党党魁的家伙不但只擅长搞党争还只会把眼光局限在自己的家事上,而且作为内阁首辅不但没有为自己解决文官的问题,反而代表着文官来给自己为难。

    这让朱由校不由得想起了万历时期的明末三大案,那场围绕着朱常洛与朱常洵之间的储位之争无疑在此刻又一次重新,这些文官们总是记吃不记打,一旦自己这个皇帝对他们稍微有些放纵和宽宥就想着要挑战自己的皇权。

    “此事以后再议!”

    朱由校毫不犹豫地说了这么一句,就直接甩手而走,倒让钱谦益不由得愣在了原地。

    李明睿见此不由得轻轻一笑,并追上了朱由校,见陛下朱由校眉头微皱,心里也猜到是因为钱谦益刚才的话惹恼了陛下。

    但李明睿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是不能火上加油给钱谦益使绊子的,因为按照他对陛下朱由校的了解,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他是只字不提钱谦益提议早立储君之事的正确与否,而是换了一个话题,且也是正事,但李明睿相信,如今再提及此事,陛下朱由校是不会生气的。

    只听李明睿走上前来,直接拦住了朱由校,很是认真地道:“陛下,都察院乃监察百官之重要所在,而左都御史又担当着总领都察院之重责,因而左都御史一职不可久悬,微臣斗胆谏言陛下早做决断,廷推也罢还是廷议也好,都得早作安排。另外,虽说如今陛下已有两位殿下,但终究还是太少,陛下当广纳妃嫔以延子嗣,使得国朝延续得意稳固而不因形势而变。”

    李明睿的提议让钱谦益很惊讶,因为在他看来,此时提重新确立左都御史一事无疑是在触逆陛下之逆鳞,毕竟曹思诚才刚刚被贬,陛下当时对党争最厌恶之时,另外,对于广纳妃嫔这种选秀之事虽说不触逆陛下却触逆很多清流官员,在他们看来,这就是荒诞国政的昏君表现,会扰民的,而李明睿在此刻提出来无疑会得罪很多文官,尤其是卢象升,因为掌握军权的卢象升反对陛下大张旗鼓的选秀,因为那样会让影响百姓生活。

    而李明睿此举无疑是把保持中立但又在朝中具有举足轻重左右的卢象升给推到自己这边。(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输一筹的钱谦益

    (全本小说网,。)

    钱谦益走上前来,心里暗忖着这李明睿只怕是太过害怕失去自己对都察院的掌控而迫切的想要在陛下面前确立左都御史之事且不惜以谏言陛下广纳妃嫔为条件交换?

    但在钱谦益看来,当今陛下并不是一个好美色的昏君,而且即便是好美色,也用不着去得到下面大臣的允许,因而李明睿此举无疑只会惹恼陛下。

    所以,钱谦益没有前来阻止李明睿的冒然之举,反而心里有些喜悦,希冀着在自己因为提出早立储君一事遭到陛下白眼的同时,让这个李明睿也会因为提出早日确立左都御史一事而引起陛下的反感。

    正如钱谦益所料,此时李明睿提出早日确立左都御史之事的确让朱由校心里感到有些意外,但却并不是反感,因为无论这李明睿是出于私心也罢还是出于公心也好,左都御史之职的确是不能一直控制,朱由校可以搁置确立太子的事,却不能一直搁置确立左都御史的事,而这恰巧也是属于一个内阁阁臣应做之正事,即尽量维持帝国的行政秩序。

    因此,朱由校并没有因此流露出对李明睿的恼怒之意,反而笑将起来,试探性问道:“以爱卿看,左都御史之职该由何人担当?”

    李明睿心里不由得一喜,他之所以在这种非正式的场合下冒然提出尽早确立左都御史一事就是要得到一个陛下让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