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明朝当皇帝 >

第182章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182章

小说: 重生明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很果断的向在西暖阁值班的几个司礼监和内阁的人吩咐道,语气显得有些着急和气恼。

    这也没办法,朱由校实在不愿意再这样与郑芝龙耗下去了。

    虽说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织造局等为朱由校赚了不少钱,而朱由校也抄了不少人的家,并靠着皇家银行也圈了不少钱,甚至还通过在凤阳地区实行商税改革收了不少的钱,但朱由校花出去的更多

    皇家工程院、皇家科学院、大明船政局、皇家军事学堂、大明海军学堂、军械司等机构几乎每个月都需要朱由校砸无数的钱进去,不但如此朱由校还让工部做了不少的水利和交通大工程,这些浩大且需要不少人力参与的工程是需要大量的财力的。

    不但如此,朱由校还直接免除了徭役,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减免赋税,然后还把大量的士子文人赶到西部去搞教育搞开发前期也发了不少的钱,同时灭掉了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却不再像当年的明成祖朱棣一样直接回来,而是非要将漠南蒙古也变成大明的一个承宣布政使司,这样一来,基础设施建设和行政体系建立都花了不少的钱。

    朱由校现在就跟隋炀帝一样,到处搞工程,到处搞建设,同时还拼命的扩充军队,普及底层百姓的教育度。

    只要财政收支这条链有丁点的失衡,那整个大明的社会秩序就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社会矛盾就会突然回到天启七年时的激化状态,甚至比天启七年还要更严重

    或许如此一来,朱由校还真的会成为一亡国之君,甚至还会跟隋炀帝一样,本来是想改动一下僵化而没有任何生机的社会格局却落得个好大喜功的骂名。

    为了避免这种的情况的出现,所以朱由校不得不着急地要打破目前的僵局。

    有时候朱由校想想也觉得自己挺憋屈,从天启七年到现在,自己还没有过一天的踏实的日子,赚了不少钱也花了不少钱,好不容易压制了文官集团,让皇太极老老实实的在关外舔伤口,也彻底抹掉了关宁军的存在感,如今却又不得不收拾郑芝龙这个大海盗。

    为此,在军队扩张和强化方面,朱由校也已经将重心放在了海军方面,以至于禁卫陆军在天启九年和天启十年并没有得到太大规模的扩充,甚至还精简裁汰了不少原本就名存实亡的卫所兵,并让户部和兵部将他们都由军籍改为了民籍。

    而禁卫海军即现在的北海舰队则在半年内直接扩充了两倍,郑和号蒸汽机船在海战中的出色表现让整个大明军界都因为这个神奇的铁甲船而激动起来,并因此大明船政局开始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加紧建造第二艘蒸汽动力战船。

    但朱由校给大明船政局的指标是务必在天启十一年春节之前造出四艘蒸汽动力战船,再加上的和已经建好的,大明必须在天启十一年拥有六艘蒸汽动力舰。

    同时,兵部还按照朱由校的指示命令其他船坞加紧建造其他传统战船,以充实海军实力。

    反正,朱由校决定最迟在天启十一年底的时候要与郑芝龙彻底摊牌,自己要用武力去扩宽自己的财路。、

    对于朱由校的这个决定,禁卫军系统和皇家资本的人是绝对支持的,他们已经是托拉斯资本的既得利益者,扩张已经是他们本能的利益需求,所以对于郑芝龙,他们是巴不得立即打才好。

    李明睿的突然离开泉州也引起郑芝龙的警觉,他也意识到朝廷似乎是不想再和他玩下去了,不过郑芝龙也没有因此表现出半点担忧的行为。

    正如朱由校所料,他郑芝龙也开始做好与朝廷大打出手的准备,毕竟要让他放弃自己在海上绝对的权益,他是办不到的,即便他自己愿意,他的部将们也不会答应。

    郑芝龙甚至已经开始着人想办法通过现在的日本海峡绕道朝鲜,然后联络上此时的大清国,即皇太极的政权。

    很明显,郑芝龙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开始有了要做汉奸的心理准备,或许他并不认为这是在做汉奸,只是为了更好的保全自己的利益不受损而已。

    当然,郑芝龙也知道自己不能指望此时的那个关外的建奴能够给予他多大的支持,他只是为了尽可能联合更多的力量却对抗大明朝廷而已。

    也就政治嗅觉并不是很灵敏的熊文灿依旧为了他的福建巡抚之梦想而坚持努力的与郑芝龙谈判着,而双边也正是因此依旧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却不知大战一触就发。

    现在大明差的不只是战船也还差很多海军人才,而这些都需要较长的时间的去培训与挖掘,所以现在的状况对于朱由校和大明而言也是一种较为有利的状态。

    朱由校也因此在这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里,开始处理一些不是那么重要但对于当时的士民而言却是极具有典型性的事情。

    比如李率泰这个在汉奸李永芳之子,在广宁城破之时竟敢以毒酒逼得自己全家人为建奴的大清殉节,这在整个大明的舆论领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对于李率泰这个人是否真的是忠良值得人敬佩并希望陛下放掉这样的人,还是这李率泰太过于自己的儒家信念而狠毒的忘却了人伦感情,逼得自己的母亲和妻子还有儿子都跟着自杀,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很无情很冷血的表现。

    人们对这个展开了大讨论,毕竟按照儒家传统的理论来理解,李率泰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但现在在朱由校的有意引导下,这李率泰无论这样做都掩盖不了其是汉奸的事实,而且还是一个有奴性的人。

    李率泰本人则是很懊恼,懊恼自己没有成功死掉,却落得个害死了全家人却没有捞到任何名节的遗憾。

    但朱由校可不想这个李率泰能如愿以偿的得到名节,他之所以召回李明睿,就是要李明睿组织力量开始大肆宣传李率泰这种举动的罪恶面,将他直接骂成一个泯灭人性的人。

    甚至,李明睿还按照朱由校的要求对李率泰进行批斗了大会,李明睿自己亲自带着人将李率泰从诏狱里提拉了出来,并直接给他身上挂着一个牌子:“虚伪小人大汉奸李率泰”然后将这李率泰带到之前行刑的菜市口进行批斗大会。

    按照朱由校的要求,要想在接下来的京察中得到好的考核,每个官员必须对这李率泰进行最猛烈的批判,甚至顺天府的生员和举人也必须前来参与,或者将直接革掉功名。

    在朱由校的强权压迫下,李率泰开始陷入了来自各方的口水骂战中,这让他万分难受也毫无办法,他甚至都没法大声痛骂大明以博得忠义之名,甚至在看见自己胸前挂他的牌子后,他本来完全的意志已经开始渐渐的变得消沉。

    而就在这时候,一内侍宦官带着两锦衣卫走了来,并且那两锦衣卫还抬着一快碑,而且碑文上还写着“汉奸家族李氏家族”等文字,那内侍宦官还念道:“奉圣上旨意,李率泰此人不但不思悔改还依旧心念蛮夷之邦,着实可恶,当立碑以永记其罪恶事以警示后来人,同时,当让你李率泰学秦桧跪坐于孝陵,以反思其罪过”

    李率泰可没想到这样,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按道理不是应该感叹自己不愧是忠良之臣,为何还要刻意让自己名声败坏,甚至还把自己比作秦桧。

    “也不仅仅是如此,陛下还有旨意,翰林院和各大报刊当继续批判,同时记录进实录。以让后人知晓其虚伪一面”

    这小宦官说后就走了,而李率泰本人却是直接晕了过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骂死的李率泰

    (全本小说网,。)

    李率泰现在很痛苦,痛苦他自己没有成功为他的大清殉节,以至于现在落得个被人痛骂的境地。

    一个人骂他的时候,他或许会愤怒,一群人骂他的时候,他或许只是会淡淡一笑,但当无数的人来骂他,而且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批评他的时候,李率泰就有一种被人千刀万剐的感觉,口诛笔伐之下,犹如万箭穿心。

    基本上每天白日,李率泰就会被锦衣卫从诏狱里拉出去接受官员士子的叱骂,然后到夜晚又会被带回到诏狱。

    而朱由校也没有要杀李率泰的意思,就这样一两个月过后,李率泰自己却也受不了了。

    在这一日天刚刚微微亮,两锦衣卫校尉就来提他出去接受广大大明官员士子的批评再教育时,他终于向这两锦衣卫校尉跪了下来,并磕头如捣蒜道:“两位差爷,求求你们让我死吧,怎么死都行”

    李率泰哭得是眼泪稀里哗啦,他跪坐在地上一步一步的朝这两锦衣卫校尉趋来,指着自己道:“用老虎凳,用烙铁,用麻布压,拿鞭子抽,千刀万剐都行,只求求你们,别让他们再骂我了,好不好,我受不了,我受不了啊”

    “可是奇了怪了,陛下又没把你怎么着,只是让你喝点唾沫星子,就把你难受成这样,还直一味求死,不过,抱歉的是,我们锦衣卫让谁活让谁死也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这天下所有人的生死都决定当今皇帝陛下的手里,陛下不让你死,我们两小小的锦衣卫校尉可不敢擅自做主”。

    这两锦衣卫校尉说着就拉着李率泰离开了北镇抚司朝礼部衙门走去。

    今日要对李率泰展开批斗大会的就是在礼部,礼部的所有官吏都得对李率泰的汉奸行为和为建奴殉节以至于害死自己母亲和自己妻儿的罪责进行批判。

    都察院和吏部以及六科廊官也会来到现场并根据这些礼部官员的表现对这些礼部官员进行考核和监督。

    一旦有批判的不够好的,或者不让李率泰有所动容的,则都会被记上不好的记录,甚至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等言官可以以此弹劾这些官员。

    为此,礼部官员们不得不引经据典,对着李率泰一阵痛骂,其中为了能让李率泰有所动容,更甚者直接就揪住了李率泰的囚服,对着他的脸就是几口唾液吐到脸上,然后一个劲的骂。

    按照规定,只要不动手打,揪揪衣领一不小心因为太过愤怒而啐了一口是可以被允许的,所以这些表现太激动的礼部官员们是可以被原谅的。

    大明的官员们善骂,尤其是这些在礼部、翰林院等地任职的清贵官员们,他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嘴皮子厉害。

    只是,如今的朱由校将他们的这个优势从骂自己这个皇帝转化为骂为建奴卖命还冥顽不化的顽固派甚至还想当汉奸模范的人

    李率泰心里现在的滋味可以用五味陈杂来形容,他可没想到自己会被这么多同是儒林中的人如此叱骂,他实在是受不了,他不由得吞掉唾液,而直接跪了下来,朝眼前这些七嘴八舌犹如泼妇骂街一样的礼部官员们跪了下来:“各位老爷啊,我求求你们了,求求你们放过我吧,你们杀了我吧”

    尽管李率泰已经下跪了,但礼部的官员们仍然没有理他,而是骂的更加厉害,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今日的表现都是被当今陛下得知的,他们可来不及管这个李率泰的感受。

    李率泰见这些大明的官员依旧是无动于衷,他不得不再次放低了自己的尊严,重重的把头磕在了地上:“我错了,我错了,我不该数典忘祖,我李率泰是千古罪人”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求求你们放过我吧,我是个大汉奸,我是个被万人唾骂的大汉奸呜呜”

    李率泰不由得嚎啕大哭了起来,眼泪簌簌的就从眼角处流了下来。

    不过,礼部官员依旧没有管他李率泰此时是因为绝望而伤心还是真的因为悔悟而伤心,反正他们现在的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停的骂,不停的训斥这李率泰,让在场的锦衣卫和都察院的人都知道,这样陛下就能知道自己骂的尽没尽力。

    “陛下,就在今早凌晨,刚刚得到消息,李率泰在诏狱里撞墙自尽了,好像为能够撞死,直接撞得脑花都出来了,而且之前还嚎啕大哭的哭了好一阵。”

    王承恩一大早上来就对朱由校汇报了李率泰这件事,弄得朱由校不得不把珍珠米粥丢在了桌上,没有再喝的兴致,并道:“没想到他就这么禁不起骂,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不过也难怪,在面临所有人责骂时,即便他真的是虔诚的信仰者,其信念也会被动摇,只是没想到他这么禁不住熬,我还想让他去江南再被骂一圈呢。”

    说着,朱由校就吩咐道:“直接火化了吧吗,这样的人,其尸骨不配留在我大明”

    李率泰的事件只是大明天启十年的一件小小的事件,他更像是大明皇帝陛下一时玩性大而刻意搞的一次别开生面的处置方式,但这种处置方式却让所有的文人都不寒而栗,谁也没想到当今陛下会以这样的方式去对付一个笃定了要留在清白在人间的人

    对于文官们而言,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怕死,但人言可畏这四个字对他们并不免疫,所以这次李率泰的事只不过是对一个汉奸的惩罚事件但的确让这些文官都更加老实起来,都不敢被当今陛下再次拿来参与被批斗。

    朱由校这种方式不过是让文人们和文人们之间互相争斗而已,虽说也算不上多新鲜,但效果却很明显,让没节操的人去骂有节操的人,或许这样一来,就会让更多能灵活多变但又能坚持原则的能人出现。

    李率泰被骂死的消息也传到了关外,对于那些还在关外为建奴服务的汉奸们尤其是还盲目的抱着要做大清忠臣的汉奸们而言,这个消息比起刺杀来更让他们觉得不安,他们没想到即便是自己要抱着要守节以保全儒家人格的理想都会被打破,这也就说明,如此一来,朱由校直接剥夺了他们做孤臣的梦想。(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学士与兵部左侍郎视察津门

    (全本小说网,。)

    大明船政局同皇家工程院和军械所一样,由于常常会因为大量易燃物堆积和利用导致火灾频发。

    所以,大明船政局的建筑就也同京城里的几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一样不再是木结构建筑,而是用的最新的混凝土墙体构造的建筑。

    这类建筑在现在这个时代,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