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明朝当皇帝 >

第115章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115章

小说: 重生明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百姓们也不明白这里面的具体的利害,他们直观的经验告诉他们就是官府的横征暴敛导致他们现在流离失所,再加上听了这些文人士子们有逻辑的蛊惑后便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于是,李明睿和魏忠贤等就这样被百姓们当做了仇恨者,而陈名夏等却似乎也因此有了无上的成就感,他们觉得自己真正代表着民心、代表着真理。

    这样一来,再加上从众心理的作用,整个人群就疯狂起来,变成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群0众0运动;整个南0京城的主要干道上开始响起震天动地的呐喊声。

    也不知道是谁教的,开始有人用白底黑字的布条拉起了横幅,上面写着“董公奇耻大冤,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平民愤”等语。

    一些原本没打算参加的市井士民见此也跟着加入,随着人流的滚动,加上历年来阶级矛盾的积累,士民们开始认为不加入进来就是奸臣阉党。

    且渐渐的,有自以为自己就是真理的百姓开始逼迫其他人加进来,若不加进来就谩骂或殴打。

    甚至,开始有人趁此混乱之时偷盗起来,或是直接冲进店铺抢劫,只说这些都是贪官污吏家开的。

    有店铺商人吓到要立即关店打烊,但还是被愤怒的人群冲了进来,或抢或砸,一片混乱!

    这一幕不仅仅在金陵城上演。

    王思任素来在绍兴府名望甚重,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绍兴府县学的生员乃至举人们也开始齐聚在府衙或各县衙们前喊冤,甚至渐渐的也有百姓加入进来,逐渐就也演变成一场不可遏制的运动。

    陈继儒此时已经没法控制松江府的局势,他似乎也感觉到有人在利用此事兴风作浪,但他不能止步,因为他要为大明、为自己的好友董其昌鸣不平。

    甚至连带浙0江、江西等地也开始有零星的生员罢课、百姓们罢工涌上街头,围堵衙门闹事的发生。

    也因此,之前在各地本就时常发生的偷盗、抢劫、殴打、杀人等恶性事件开始成为常态。

    一场名为喊冤的运动也因此演变成一场动乱,各地衙门被围堵的水泄不通,一些无辜的小商人或只想安安稳稳生活的百姓们被欺凌。

    似乎,就在这一夜之间,整个平静的江南就变了样。

    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一场蓄意已久的阴谋,还是真的因为朝纲混乱,百姓们积怨已久所导致的结果,但的的确确,大明最富庶的江南,乱了!

    而这个时候,东厂、各地衙门也开始将消息传递进了紫禁城,等待着皇帝朱由校的裁决。(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两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个

    (全本小说网,。)

    大明日报的驻地位于金陵城鸡鸣山下鸡鸣寺和国子监旁。

    不比应天府贡院小的徽派建筑院落,里面空间并不大,因各类房屋多反而显得有些狭窄,之所以房屋多是因为在这里工作的文人达百人之多,甚至东厂和锦衣卫也在此处驻有联络处,方便随时将可以公之于众的情报新闻告知报社登载。

    除此之外,大明日报还有其他杂役和自己的一套消息收集系统和运送系统所需要的人员,也就因此使得这里显得有些拥挤。

    连带大明日报主笔张岱的书房也仅仅不过见方十丈,而此时坐在这狭小空间里的却正是大明皇帝朱由校,张岱只得站在一旁挨着一堆堆满各类书籍和最新消息便条册的书柜旁,同时局促在门口的还有被东厂带到这里来的魏敏儿。

    魏敏儿虽在门沿边,却与朱由校是不过相隔一尺距离,魏敏儿想弯腰下拜都不能,朱由校见此倒先说了一句道:“不必行礼,知道朕为什么让你来这里吗?”

    “民女不知,请陛下明示”,魏敏儿的确不知道陛下为何会安排自己来这里,她原以为自己会是在紫禁城中面见陛下,或者是在某处别院,最惨不过是在某个没人的地方,被当今陛下治罪而已;但她没想到,却是来到了这个早已在全国闻名遐迩且改变了许许多多大明人生活习惯的大明日报的驻扎地。

    坦白讲,魏敏儿一来这里就喜欢上了这里的墨香味和那满庭院的书卷气,而且在这里的文人墨客不再是只知道吟风弄月却不做任何实事的无用之辈,而是一群实实在在的勤恳劳作之人,他们再用自己的文字和创意为大明为百姓做出自己的贡献。

    “据朕所知,你虽是女儿身,却自小聪颖无比,无论是诗词曲赋文章都有较深的造诣,以你之才留在篱水阁弹琴唱曲实在是浪费,不如来朕这大明日报做一个编纂者,朕让你做大明日报的副主笔,协助主笔张岱负责拼音的注解和形体笔画的理论构建,以及尽快编纂出一套只用于提高识字率的教科书和供人识字查阅的字典。”

    朱由校说着就起身走到魏敏儿面前来,两人几乎脸都贴在了一起,魏敏儿不由得芳心一颤,忙退后了几步。

    朱由校则毫不顾忌地拉起了她的手,往外走来:“我们到院子里走走,朕给你说说什么是拼音与笔画形体,以及教科书字典和识字率等概念,朕在来南巡之前就有意要提高我大明百姓的识字率,改变我大明当今的教育体系,将当年曾兴盛一时的社学重新组织起来,且纳入官员政绩的考核,根据受教育程度分出等级,重新恢复或建立寒贵两门学子都能读书的教育程序,国子监、各地府县学、社学、私塾等都得有个明确的职能,而现在最关键的是蒙童或不识文牍者的基础认字普及,所以需要一套极简又好用的教科书,朕将此取名语文,即做到正语言,以利交流;又做到普知识,以明教化。”

    魏敏儿被朱由校这么紧紧地拽着手,有些面红耳赤,但也不好挣脱开,只得认真听着朱由校的讲解和叙述,渐渐的她也明白了眼前这位陛下的意思,且意识的这将是一件足以划时代的浩大工程,若是真能如此,则一向被上层士大夫们垄断的文化将会打破士庶之间的藩篱,使得圣人之学礼教之道普及到贩夫走卒中。

    这样一来,或许还能真能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盛世,用现代的话阐述魏敏儿的理解,就是大众的教育程度提高了,基本素质也就会跟着提高了,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也就更加容易地朝着良善发展。

    魏敏儿突然对朱由校安排的任务很感兴趣,并耐心的听了起来,她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陛下有很多为所未闻的奇异说法,但细细一想却正都是大明的症结所在和自救所在。

    魏敏儿不由得开始仔细地注视着这个看起来铁血残酷但又能很耐心且平和的向自己表达着自己想法的帝王,暗想这个陛下其实本质上还是心系天下的好皇帝,且也是想干出一番事业的皇帝。

    历代统治者无不想尽办法以愚黔首,但在朱由校这里,却是有意要让整个大明的百姓都变得聪颖无比起来。

    “或许他并不只是为了他自己的皇帝宝座,而是真正的为了江山社稷,为了汉人!”

    魏敏儿暗自腹诽的同时,就被朱由校带出了大明日报,并道:“对于拼音等资料,朕会让人给你送来,另外,朕已经着人在大明日报附近为你购置了处宅院,供你和你的家人相住,对于你父亲的事,只要你做的好,朕可以重新恢复他的名誉,追谥他。”

    一听朱由校这话,魏敏儿却是不由得泪水涌了上来,她不敢相信这是当今陛下的亲口之言,但直到她发觉自己手已经被陛下凑到唇瓣间吻住时,她才反应过来这一切都是真的,并立即收回手,欠身道:“谢陛下恩典,民女一定为会实现陛下所想。”

    朱由校不由得暗笑了笑,就凑到魏敏儿耳边,低声道:“朕所想的不止一件事,朕还想让你成为朕的妃子。”

    魏敏儿不由得退了几步,想也没想就回道:“请陛下恕罪,民女恕难从命,且死也不从。”

    朱由校一怔,没有多说什么,见刘孔昭还在院外,便走了过来问道:“现在应天府各地情况如何?”

    这里,张岱趁着陛下朱由校走在前面时,则来到魏敏儿身旁,低声责问:“敏儿姑娘,你是不是疯了,敢拒绝陛下,难不成你真以为当今陛下是因为你有才且一定需要你来编纂教科书和字典吗,要知道现在排着队要进大明日报的举子生员早已突破了三百人!”

    魏敏儿没有理会张岱,因为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拒绝,但她却是情不自禁地朝朱由校走来。

    “回陛下,估计有数万人了,现在正集中在中兵马司和大中街一带,微臣已经于御街到西十八卫到鸡鸣寺一带严密布控,另外大明日报、皇家织造局、皇家工业公司江南分局等重要据点布置了重兵,以确保无碍!”

    刘孔昭回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两百四十九章 冲突

    (全本小说网,。)

    游行的队伍犹如洪水般朝皇城一带缓缓靠近,声势越来越大。

    陈名夏等文人士子更是昂着头挺着胸膛,正义凛然地带着一干百姓在最前面走着。

    而在他们头上则是数丈长的横幅,横幅上的游行口号则通过他们的公鸭般的呐喊声响彻着整个金陵城。

    除此之外,还有人高高的举着一张白底板,上面写着大大的一个“冤”字!

    甚至还有李明睿等的大字报,谁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到的这些的。

    在明朝,有时候总是能发现很多新事物,这已是屡见不鲜之事。

    但他们每经过一处街巷,街巷就会变成一片狼藉,装潢了最新玻璃的大明版高档餐馆被砸的稀烂。

    青灰色的墙体上也写满了许许多多的辱骂之语,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大水缸被砸烂,水流了一地,打湿了隔壁粮铺一地的粮食。

    当然,隔壁粮铺的粮食也没能幸免,如珍珠般洁白的大米就那么滚了一地,只有掌柜的跪在地上嚎哭。

    朱由校在篱水阁就已知道会有今日的游行,而且再加上东厂的奏报,江南各府发生这样的游行示威活动早已在预料之中。

    吴进也请示过,是否先对暗中筹划此事的首要分子进行抓捕,但朱由校没有赞同。

    堵不如疏,朱由校深知这场游行示威并不仅仅是因为复社等文人士子挑唆的结果,至少根本原因不是,而是江南民众对朝廷和社会的不满本就达到了一个阈值,即便没有这些文人士子的挑唆,这个矛盾也会爆发。

    而且,压抑越近,爆发的危害越大。

    与其这样,倒不如现在趁着自己还能游刃有余的处理这样的事端且北边战事趋于平稳时让这个社会矛盾直接爆发出来,不置之死地如何而后生!

    但在这并不代表朱由校不准备,任由这样的游行继续进行,继续破坏着这个城市的根基。

    朱由校没打算就此让这些比自己更能控制江南百姓的威胁一直存在,他要铲除这些人,就得让事情搞大,并诉诸武力!

    一方面,朱由校下旨催促覃博桐所带两个营的禁卫军务必以最快速度进入到底金陵城。

    同时,则命东厂大档头吴进立即集结江南地界所有东厂番子,随时抓捕此次游行示威活动者的策划者和怂恿者。

    除此之外,刘孔昭的卫戍部队再加上各处衙门的衙役兵丁被朱由校临时组建为南0京公共安全部队(本来是想建立公0安,怕被河蟹),以刘孔昭为临时提督,负责维持秩序和保护皇家织造局等重要据点。

    朱由校在亲眼目睹整个江南地区在各级官绅纵容下时常发生的抢劫殴打等恶性事件后就有过要成立一支专门的部队避开文官政府的束缚,专业打击犯罪,也就是说,朱由校要借此把司法和执法权从文官体系剥夺过来。

    南直隶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以及知府知县等组成的文官体系此刻几乎就如瘫痪了般,没半点的行政能力。

    这里面或许是因为他们本就在故意纵容这场游行的原因,或许也是已经只知道吟风弄月且本就习惯将所有事务交给自己幕僚打理的他们本就无能为力。

    这样一来,也就给了朱由校趁机在江南剥夺他们权力的机会。

    刘孔昭可算是因祸得福,由于他在篱水阁的倒戈且成功在陛下朱由校面前露了脸,也使得朱由校开始将他推到前面来。

    刘孔昭这样掌控有一定军权的勋戚现在也是朱由校需要利用的时候,特别是在这种几乎跟文官撕破脸皮的情况下,朱由校也没在乎他刘孔昭是否是一个能臣干吏,但既然能在明末的历史长河中能留下名字应该也不是什么太普通的人,至少也能做到保全名节。

    这里,刘孔昭向朱由校汇报完目前的情况后,朱由校就点了点头,且也听见了不远处传来的呐喊声。

    但就在这时,就见上百官兵疯狂地朝自己这边跑了过来,而且,这些官兵一个个就像是打了败仗一般,有的已经把兵器丢在了地上,甚至毡帽也掉在地上,简直就是溃逃回来。

    而在他们身后,则是数百百姓拿着棍棒在追打着,在那些百姓身后则是陈名夏和他一路乌压压一大群士民,这些依旧在忘我的呐喊着他们的口号。

    “打倒奸佞李明睿!”

    “还董公清白!”

    “取缔皇家织造集团!”

    “还利于民,宽仁治国!”

    ……

    朱由校见此声势忙把魏敏儿拉在了自己身后,以免她被眼前的阵势给吓到,同时也对刘孔昭道:“你这些兵很不行啊,连普通百姓都能追着他们打,日后若是有外敌入侵,你们怎么办?”

    刘孔昭有些汗颜地低下了头,他的这些卫所兵自然是比不上禁卫军和边军的战斗力的,因为这些卫所兵大都是老实的百姓。

    不老实的都已经想尽各种办法离开了军营,各自谋生去了。

    而能赶在皇城附近游行示威的市井百姓又岂是良善老实之辈,因而在两相比较下,也就是游行的占了上风。

    这时候,陈名夏这边却突然安静了下来,且都站在了原地不动,而陈名夏则更是两眼如刀般盯着朱由校。

    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