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聊天群 >

第161章

崇祯聊天群-第161章

小说: 崇祯聊天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哥他们对于曹变蛟突然说出这番话,先是有点惊讶,而后觉得他有点狗咬耗子了,管那么多干嘛,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好了。万一这些人中,有些人运气好成了军官,甚至成为顶头上司,这么说他们,岂不是先得罪他们了?

    不过此时曹变蛟已经开口,他们也是没办法,在互相看了一眼后,跟着凶道:“谁敢离队试试?”

    对于他们的这种要挟,新军将士中,有的人犹豫了,没再想着离队,反正已经站了那么久,就再站会好了;但也有的人就不服气了,新军之中,大家此时都是平等的,凭什么要你来管?他们都是边军精锐,有这种想法的人还真不少。

    可就在这时,曹变蛟又大声说道:“这一个月中,不管是总教习的训练,还是政委的授课,都有强调令行禁止。你们难道忘记了么?”

    顿了顿,他扫视那些蠢蠢欲动,似乎还有不听劝的人,而后又道:“你们想想,没有解散军令,这是毫无疑问的。哪怕总教习他们确实忘记了,但他们回来后,看到我们还遵守将令,自然会想起解散军令未下达一事,那时总教习会怎么个想法?京营那些人是自行解散了,可我们是皇上看重的新军,依旧还站在这里,皇上知道了会怎么想?”

    “现在我们要是解散了,能有什么好处?但要是我们多站一会,就算站到天黑又如何?别跟我说你们会站晕,你们可都是边军精锐!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别半途而废,这新军要是我来掌军,自行离队的,老子不要这样的兵!不配当大明陆军第一师!”

    曹变蛟的话,可谓是威逼利诱,软硬结合。新军将士都不是傻子,曹变蛟都说得如此明白了,自然知道继续站下去的好处是什么。于是,那些骚动的人便乖乖地站了回去,甚至连哈气跺脚都不做了。

    同时,他们也暗暗吃惊,认识曹变蛟的,心中暗道他果然是将门出身,对这事想得如此通透;而不认识曹变蛟的,则心中不由得有点佩服,都想着事后打听打听。

    曹变蛟见所有新军将士都又稳定下来,便不再语言,转身回去,犹如一杆标枪一般站着,依旧一动不动。

    这一幕,被崇祯皇帝从头到尾都看在了眼里。虽然听不清曹变蛟说了什么,但能从他说话前后的对比估计出来,他大概说了什么。

    崇祯皇帝转过头,对同样在关注的茅元仪说道:“不错,这个曹变蛟很好。朕记得他其他评价也不错吧?”

    “是的,陛下!”茅元仪立刻点头回应道。

    崇祯皇帝转头看了眼满桂和祖大寿,问他们道:“新军的军纪这一块,你们感觉如何?”

    “陛下,末将惭愧!”满桂脸色通红地说道。

    祖大寿跟着点头,回应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这新军原本就是边军精锐,又有如此军纪,只要战阵训练得好,指挥得当的话,当无愧陛下一番心血!”

    崇祯皇帝一听,便开心地笑了。他转头对茅元仪说道:“那新军就差不多了,根据这一个月来的各方面考核,按兵种推举军官,而后报于朕知。”

    “臣遵旨!”茅元仪放下了一颗心,新军这第一关是过了。

    崇祯皇帝接着又转向祖大寿,吩咐他道:“京师初级武备堂也准备地差不多了吧,等名单一出来,所有军官都要进行教授,卿这边也该忙了!”

    祖大寿一听,心中大喜。有了京师初级武备堂,那盼望的京师高级武备堂也就不远了。他连忙大声回奏道:“末将遵旨!”

    崇祯皇帝再次抬头看了眼远处的校场,便转身往楼梯走去,同时笑着说道:“朕很满意,走吧,该去亮相了!”

 369 扯皮(第四更)

    (全本小说网,HTTPS://。)

    没多久,京营各级军将鱼贯而入校场,紧随其后的是都督同知祖大寿,京营总戎满桂和新军总教习茅元仪。

    那些将官一入校场,便大声喝骂。顿时,那些在校场周边避风的京营军卒纷纷跑向自己的位置,慌乱之下,你撞我,我推你,鸡飞狗跳,乱成一团。

    而新军所在,却始终保持着静悄悄的。不少新军将士看到京营那边的乱像,不由得暗暗感激曹变蛟的提醒,同时把腰杆挺得更直了。

    那些大人们不管是还记得没有下解散军令也好,还是因为看到新军将士没有解散而想起没下达解散军令也罢,反正如今他们在勒令所有人集结站队。在这种情况下,新军始终保持着集结状态,就如今这种对比,每个新军将士在升起一股自豪感的同时,也明白大人们将会满意自己的表现。

    崇祯皇帝并没有出现在校场,而是直接回宫了。校场那边,他都已经交代,并不用他亲自出马。回到皇宫,心情不错,竟然难得和他的妃子一起共进午膳。

    与此同时,远在朝鲜义州的皇太极,刚视察了堆积如山的粮食,心中同样心情不错。那阿敏要是没错处的话,光这些粮食,都能让不少人暗赞。可他却损失了两千手下,如此一来,虽然收集了如此多的粮食,却并没有人会把这些粮食的好放在心中。

    这么一想,皇太极又想起了那个登莱巡抚,卢象升是吧,心腹大患啊!

    他刚回驻地,就收到了阿敏快马急报,说光海君落在了他手里,并且答应奉大金为主,断绝和明国的一切关系。

    这让皇太极吃了一惊,没想到阿敏还真做成了这事。随后大喜,如此一来,征服朝鲜将比预估地更为顺利,或者也用不了那么多粮食。

    于是,他当即下旨,押送一部分粮食回沈阳,而后大军开拔,正式往朝鲜王都进攻。建虏的铁蹄,顿时隆隆向东。

    消息很快被潜伏在陆地上的明军夜不收送到皮岛,而后卢大又派人把消息送去卢象升处,由魏木兰向崇祯皇帝禀告。

    很快,这消息又通过刘王氏传达给了孙承宗。此时他为了就近指挥,已经到了宁远城。因此,第一时间把军令传到了锦州。

    何可纲得令,便笑着对吴三桂说道:“建虏大军此时大概已深入朝鲜,而莽古尔泰为了吓唬我们,把他一旗兵力分开了三路来用。阁老的意思,我们两路突然出击,最好能歼灭一处。”

    吴三桂听了大笑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还是以多击少,肯定能行!”

    这一点他是有信心的,两家合兵出击,光是家丁的数量,就远超建虏了。更不要说家丁的战力,其实和建虏相差不远。

    在一番商量后,在黎明时分,天色微微放亮时,两路明军便从锦州开拔,不管建虏放出的探马,就只是抢时间赶路,渡过大凌河,直击建虏其中一处营地。

    明军增援之后,一直缩在锦州城内不动。这突然一动,让建虏头目还真有点措不及防。探马刚来禀告,明军就已经到了。在建虏头目集结完兵力的时候,明军也完成了合围。

    接下来的战事,谁也没想到的是,原本定好的歼灭之计,却因为建虏的狗急跳墙,竟然从两家之间的结合部,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逃走了。

    副将曹文诏愤而向何可纲告状,说吴三桂麾下祖宽临战不力,保存实力,放过了建虏不打。而祖宽、祖大乐却反咬一口,说曹文诏作战不力,让建虏得以突围。

    战事的结果,实在出乎意料。而这个争论,让吴三桂和何可纲的脸色都不好看。战场情况瞬息万变,非亲临不能详查。因此对于这种各执一词的口水官司,也难分出个谁对谁错。毕竟建虏最终是从两方的结合部冲出,两个总兵离得远,是很难分清的。

    “大帅,末将手下死伤惨重,是和建虏拼死厮杀的结果。”曹文诏不服道,“可他们两部,却没什么损伤,由此可知,末将没有冤枉他们。”

    “呦,是你手下无能,才导致死伤惨重吧?”祖大乐一声冷笑,向吴三桂大声说道,“大帅,末将手下皆是精锐强卒,训练有素,建虏根本就讨不得好!”

    曹文诏气得吐血,还待再说,被何可纲一瞪眼珠子道:“好了,战事终归是赢了,不要多说了!”

    吴三桂原本脸色有点阴冷,一听这话,却马上换了笑容道:“何大帅说得是,这仗终归是我们赢了!”

    而后他一转头,也同样大声喝斥祖大乐和祖宽道:“都给本帅闭嘴,不得再说!”

    两路总兵都压制手下,不得再争论,可到了分首级功劳的时候,两边就又吵了起来。最后还是何可纲和吴三桂两人以不伤和气为基础,二一添作五,各得一半,向孙承宗报功。

    夜晚,回到自己的军帐,曹文诏把亲卫送上的茶壶给砸了。

    亲卫知道他为什么生气,实际上,亲卫也很生气,当即恨声说道:“大帅明明知道老爷不会说谎,肯定说得是真话,为什么要偏袒他人,我们那些兄弟就白死了?”

    看到亲卫那么气愤,曹文诏反而冷静了下来。沉默不语,良久之后摇头道:“大帅也有自己的苦衷。要是本将在他的位置上,遇到今日之事,怕也会那么做。”

    说完之后,一声叹息,曹文诏又接着道:“遇上强敌,明哲保身,这是我大明军中的传统了。本将虽想改变,却无济于事。”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京师方向,喃喃自语道:“哪怕是所谓的关宁强军,呵呵,想要一心为国,尽力杀敌,也有诸多约束!或者变蛟的选择是对的,大明如有改变,就只有在那里了。”

    之所以会这样,曹文诏心中一清二楚。概因此时的明军,都是家丁打仗。家丁的培养不容易,遇上强敌,损失多的话,并不是明智之举,这就是祖宽他们今日的想法。如果对上弱敌,曹文诏敢确信,祖宽他们会第一个冲上去,奋勇厮杀,斩杀多少多少首级!

 370 军官名单(第五更)

    (全本小说网,HTTPS://。)

    原本的历史证明,曹文诏所想得一点没错。就拿关宁军来说,对上建虏没有一点建树,可一旦对上关内明军,或者当时的流贼,那战斗力不要太强大,战绩不要太辉煌!

    与此同时,在建虏大营,统帅莽古尔泰刚接受了代善派来的三千步军,正欣喜着呢,忽然就听到手下跑来禀告说,遭遇几万明军偷袭,拼死厮杀,才逃了回来。

    “什么,几万明军?哪来那么多明军,到底多少?”莽古尔泰又坐不住了,当即站起来,同样撞倒了案几而没有一点感觉,精神就集中在手下的答复上。

    那手下倒也不敢说谎,连忙详细禀告道:“奴才遭明军偷袭,事起仓促,从明军旗帜和攻击人数上看,大约有一万五是肯定的。”

    其实明军一共出兵也才六千人而已,只是要贯彻之前的策略,因此这次出兵,也是多带了旗帜,故作疑兵,让这建虏误会了。

    莽古尔泰对于宁锦的明军情况,大概是心里有数的。一听说有一万五以上的兵马出城偷袭,顿时就吃惊了。该不会明国真得从关内其他地方调兵,准备打一场大战了吧?

    他不是没脑子的人,明军这么多人,自己还要分兵的话,只会给明军各个击败的机会。于是,他先传令,收缩其他两处人马,先行回大本营合并一处。

    而后,他又令人马上写了告急文书,即刻送往沈阳,要求再派援军。如今只是一旗人马而已,要对付明国调集起来的明军主力,他很担心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不过说句实在的,莽古尔泰也是从小打仗打出来的,遇到这种战况,他本能地就有对付的方法。就是诱敌深入,拉长明军的补给线,而后仗着己方兵马更为精锐的优势,先劫其粮道,而后再寻找机会破其主力。

    然而,他却不能这么做。大金还从未有过被明国反攻夺取土地的时候,如果在他身上先发生了,那么他能肯定,他那个好四弟,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会趁机收拾自己的。

    想着这些的时候,他自然忽略了被毛文龙偷袭的那些事。毕竟那些事和他眼下也不一样。眼下稳妥之计,就是向沈阳求援。到时候真要有事,也能拉代善下水。

    不可否认,莽古尔泰的脾气是暴躁,可当他独当一面的时候,也能考虑很多。他的顾虑,也确实是千真万确的。

    在他的军营一角,汉军所在的一处营帐内,高应元看似在睡觉,实际上已进入聊天群,私聊崇祯皇帝道:“陛下,建虏一处人马被我明军偷袭,损兵折将,逃回了大概三分之二。属下和韩五哥都看到,中军帐那边至少派出了三波信使。其中一个好像是八百里加急,应该是去沈阳的。”

    崇祯皇帝见到,便回复道:“如果是通知其他两处建虏回营的话,再通知朕!”

    说完之后,他略微皱了眉头。锦州两个总兵官合兵前去偷袭,至少四倍的兵力吧,怎么还让建虏逃回了三分之二?这战斗力,还能称是大明最强边军精锐?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不由得又想起新军了。如今看来,要想打赢建虏,还真不能寄希望于原有的明军了。

    想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了卢象升。看来还是得有个好统帅才行,亲自在战场第一线,以身作则,和士卒同甘共苦,没有分家丁不家丁的,这才是正常的军队,才是有真正战斗力的军队。

    不过这种太少见了,而且也危险。整个军队的战斗力都在卢象升一人身上。他要是有个意外,整支军队就有可能立刻垮了。

    这么一想,崇祯皇帝又想起建虏似乎还真有这样的战术,会组织精锐的白甲兵,偷偷射杀敌人的主帅主将,达到斩首的目的,而后军队便会丧失军心,很快一败涂地。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管天色已黑,立刻私聊魏木兰道:“让卢巡抚临阵对敌,尽量不要冲在第一线。另外,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建虏偷袭!”

    做完了这些事,他才缓缓睡去。第二天一早,便开始审阅总教习送上来的新军将士考核评分。

    说句实话,五千多人的考核,就算是茅元仪,之所以能这么快送上这份奏章,也是有很多文书打下手,更是有宦官监军各自负责九十人的缘故。

    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