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北宋末年 >

第245章

混在北宋末年-第245章

小说: 混在北宋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十一和所有队员皆是一怔,就连快速向城门口增援而来的辽骑,也被城外越来越清晰的巨响惊得一怔。

    原来,站在陈家谷口一侧高台上的哨探,离得远看不大清,当朔州内辽军营火起时,还以为是城头上发出的点火信号呢,马上将消息传给了谷口的联军,于是歪打正着,大军这才如此及时的杀到朔州城下。

    来援辽军终于反应过来,惊慌之中发了疯般往南城门冲来。

    “兄弟们,咱们的主力到了,给老子瞄准了射”唐十一兴奋的高呼一声。

    听着越来越近的马蹄轰响,特战队员这才从中震惊和不敢置信中惊醒过来,疯狂的向辽骑射去。

    “呼呼呼”的箭啸声伴着寒风,直飞向冲向城门的辽骑。

    一时人仰马翻,辽骑纷纷中箭坠马。

    “不要理会城头箭矢,先将城门夺回”辽军指挥声嘶力竭的狂喊。

    借着城门楼烧起的冲天火光,辽军指挥也看到了,城上敌人有限,只有夺回城门不让大军杀进来,单凭城头上的这些敌人是掀不起什么风浪的。

    不过,让城下的辽军大惊失色和不敢相信的是,城头上身着和自己一样军服的,似乎是宋人模样。

    别管特么是不是宋人模样了,人家都将刀架脖子上了。辽骑深知必须不惜血本夺回城门,百十骑直接无视城门上的箭矢,拼命的向城门口冲去,想占据城门,另有两三百骑紧随其后,边向前冲向对着城头放箭。

    一时“嗡嗡”声响成一片,特战队员的防区完全被辽人箭矢覆盖,唐十一看到有数名队员中箭倒地,忍不住急呼:

    “注意保护,小心辽人箭矢”

    特战队员们全都杀红了眼,自然深知只要守住城门,那将是奇功一件,丢了的话,那将前功尽弃,于是个个拼了命的向下方击射。

    “扑嗵”声连起,数名刚刚冲到城门前的辽骑先后被射翻在地,但立即又人更多骑冲上前来。

    “三组重点射城下,四组射中间,五组射后面”为避免乱射,唐十一马上给三个小组分派了封锁的区域。

    唐十一不停的掏出铁弹子,重点照顾冲杀到城门口的辽军。此时出手不再有任何保留,全是不留余力的击打辽军的要害部位。中者无不坠马身亡。

    不过,对其他特战队员而言,虽然他们是军中精英,又经过残酷特训,但体能毕经是有限的,在七八轮箭射过后,臂力已是大减,射箭的力量和准头都大幅下降。

    城头宋军的表现,也在城下辽军指挥的预判之中,不过让他和属下惊惧不解的是,明明城头上的敌人射出的箭矢开始发飘,威胁越来越小时。可那些眼看就要冲到城门口的骑士,却莫名其妙的先后坠马倒地。

    眼前着一队队辽骑被射中,跨下坐骑则惯性的直冲向城门口……

    辽骑上下惊惧之中,还是悍不畏死的纷纷冲上前来。

    “城门口交给我,你们先缓一缓”唐十一也发现队员们体力消耗实在太大,高声令道。

    可是唐十一身上的铁弹子很快用光,情急之下抓起身前能抓到的一切物件向城下辽骑砸去。

    很快,身前一处垛口两侧的砖石被唐十一全扒了下来。

    呼啸飞下的砖头石块,不时有辽骑被砸得脑浆迸裂。

    疯狂前冲的辽骑本能的停了一停,直以为遇见了鬼,明明城头上敌人已经没有力气再放箭,可那个疯狂的身影是人是鬼,一段一段坚固无比的城墙垛口被其生生用手给扒拉开……

    草原游牧民族普遍迷信的很,觉得城头上那个在疯狂索取同胞性命者是简直是厉鬼,而本能的心生慌乱。

    恰好,此时又有数百辽骑增援而来。

    “都给我死冲,他再厉害也就一人,只要我们一起冲,一定可将城门拿下”辽骑指挥看有增援的过来,立时高呼。

    两队骑兵汇合成一股,再次向南城门发起连续不断的猛冲。

    唐十一疯狂的甩动双手,可毕竟只有两只手,难以顾及到如此众多的辽军。虽然缓了一缓的特战队员也开始放箭,但力量的恢复又岂能这么快,所以杀伤力也是很有限。

    眼看辽骑就要冲出城,将城门控制下来。

    万分火急之下,“轰隆隆”如惊雷般的巨响在南城门外响起。

    “杀啊,杀进朔州城”一马当先的王虎手举长枪,不停的高呼,身后轰然的喊杀声连成一片。

    “扑”的一声,王虎率先冲进城门洞,手中长枪一递,将迎面而来一辽骑直接挑飞。

    眼看着潮水般涌进来的精锐铁骑,临时而又是自发组织起来的辽骑再无斗志。

    周家兄弟及上千梅谷堡军士紧随其后,一阵令人心神激荡的砍杀声过后,围在南城门前的数百辽军被杀得四散溃逃。

    唐十一和特战队员这才虚脱般躺倒在冰冷的城头上,但也是只歇息片刻,又立即分成两组向两端杀去。

    两路联军泻洪般从南城门涌进朔州城,前锋部队马不停蹄,直杀向辽军军营,鱼贯而入的各部也迅疾按计划扑向各自目标。

    而在大军入城的同时,从大队伍中悄然分出两队哨探,分别往北和东两个方向,分散开去,去监视应州和寰州方面的动静去了。

    很快,最后入城的柴洪一部人马也沿南城门墙梯奔上城头,会同特战小分队,向两端扩大战果,自然将重点进攻方向放在了东城门。

    有了柴洪一部两百生力军的加入,唐十一和他的已战至力竭的特战队员们,才有了好好休整一下的机会。

    王虎率领一千梅谷堡军士从正面如一支利剑般直刺入辽军军营,紧随其后的另两千骑分左右冀杀出,从两侧斜刺里杀入辽军军营。

    “杀杀杀,投降者不杀,否则格杀勿论”

    三千军边冲杀边狂喊,有用辽语喊的,有用汉语喊的。这也是唐十一不想制造太多流血,而特意交待的。不过似乎效果不大,主要是因为辽军几乎被眼前一幕给惊呆了,恐怕做梦也没想到宋军敢进攻并这么快杀到面前,于是糊里糊涂的就做了宋军的刀下鬼。

    在三路优势精锐骑兵的冲杀下,本就乱作一团的辽军大营根本来不及组织起有力的抵抗,慌乱四窜的辽军纷纷命丧宋军铁骑之下。

    三千精骑分三股在庞大的辽军大营里往来反复的冲杀,一遍遍收割着辽军的性命。

    不过,大多辽军还在本能的零星抵抗,都被无一例外的格杀,仅有少数趴倒在地投降的才躲过了被杀的命运。

    本来,这处朔州城内最大的军营也只有两千兵力,加上刚刚冲出去的近千骑,剩下的千余骑又是散乱在各处,根本没有时间统一组织起来,又如何能抵挡三路优势精骑的反复冲击扫荡。

    辽军大营顿时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不到半个时辰时间,辽军大营就被彻底镇压控制下来。

    投降的辽军不足二百人,被单独看押在一处,余者大多被斩杀,仅有少数趁乱逃了出去。

    王虎留下一千梅谷堡军士,又将余众一分为二,千骑出南城门,绕过正在激战的东城门,直向北长城各垛口扑去。

    王虎则亲率千骑杀向北城门,打算拿下北城门后,继续北进,会同另一部扫荡北长城各垛口。

    稍后进城的柴洪大军兵分两路,千骑杀向东城门,柴洪亲率两千骑直扑杀向西城门。

    柴洪杀至西城门附近,又是兵分两部,一部千骑直接扫荡辽军设在此处的另一军营,自己率千骑迅疾拿下了防守薄弱的西城门,留下两百军士把守,自己则马不停蹄的率八百骑出西城门,奔赴朔州城外的各大马场。

    此时的朔州城内,到处是火光冲天,到处是喊杀声,到处在血肉横飞。

    在大军入城不久,又有一小队仅有数十的宋骑冲过南城门,杀入朔州城。

    最后杀到的这队宋骑正是张二狗和武松率领的特战小分队。

    他们入城不久,后面又缓缓驶来上百辆“粮草大车”。

    随着北城门、西城门先后被迅速攻取,从这两个城门登上城头的军士们分别向两端攻击扫荡城头上少量辽军守卫。三个城门上的生力军逐渐向东城门合杀而去。

    东城门是辽军防守的重中之中,不过在地面和城头数路宋军精锐的联合猛攻下,也很快宣告失守。

    城墙和四个城门完全被攻取,唐十一会同特战队员们,站在刚刚夺取的东城门城楼上,望着城内四起的火光和渐渐平息下来的喊杀声。人人脸上皆露出兴奋光芒,却又透着不敢置信,朔州城被咱拿下来了。

    “报唐将军,我特战小分队三人战死五人受伤”周兵低声报道。

    唐十一闻言,心里顿时一阵莫名的沉痛,虽然这个伤亡数字远远在自己的预估之内,不过,想着三名朝夕相处的好兄弟突然离去,还是止不住一阵胸闷。

    这样的结果对其他特战队员来说,简直可以说是奇迹,攻取一座城门并守到大军到来,而自身仅仅损失了三名队员,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本能,这些队员们虽然嘴上没说过什么,但都深知,此次深入虎穴,那将是九死一生之事。只因为有防御使亲自带队,所有队员们才豪无怨言,并抱定的战死的决心。

    于是,当听到三名战友战死的消息后,队员们兴奋不已的神色中也透着无法掩饰的悲伤。

    “将战死勇士的遗体收集好,伤员全部休息养伤,其他人跟我来”唐十一沉声令道。深知现在不是悲伤之时,接下来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必须分秒必争的做好城防,以备应州和寰州向,甚至是大同向辽兵来援。

    城内的战斗已经结束,而在朔州城北的北长城各垛口,一场疯狂的杀戮却刚刚上演。

    北长城是朔州北部的一道极其重要的屏障,因其横在朔州和寰州之间,算是在辽腹地,外加地处险要,所以该处驻守的辽军并不是很多,每个垛口也就是十几数十人,总人数也不过千。

    绕道南城门的一千骑和从北城门杀出的千骑,出城后直接汇兵一处,奔北长城杀去。

    驻守北长城的辽军各部,在朔州城内刚刚火起时,根本就没往受到攻击方面去想,直到城头城内火光四起,并隐约有喊杀声传来时,该处守将甚至还不敢相信朔州城受到了攻击。直到轰然的马蹄声直奔垛口和烽火台而来。

    北长城守军意识到,也才敢相信,朔州是受到了攻击。

    当宋军精骑杀至近前,烽火台才三三两两的升起了示警的狼烟。

    显然,突然确定朔州遇到突袭,并极可能已经陷落后,对这些守卫垛口的辽军的震撼和心理打击之大。

    借着积雪反射的光亮,隐约可见铺天盖地掩杀而来的宋骑,摸不清宋军底细的辽军顿时慌乱不堪,不知是该跑还是该留下抵抗。

    王虎临机决断,并没有分兵去攻取各个垛口,而是凭借绝对优势兵力,杀至长城脚下后,只是兵分两路,分别沿长城向东西两向杀去。

    没有进一步分兵扑向各个垛口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样一来,宋军两路精兵,无论杀到哪个垛口,都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想想千骑对二三十骑,这是什么概念。

    随着一个又一个垛口被攻取,而当一千多骑又要杀到自己垛口前时,对这些垛口辽军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很多守垛辽军看到乌云般的宋军喊杀声震天的扑杀而来,只是象征性的放了几箭,就争先恐后的逃命去了。

    本来按唐十一和众将士的战前预估,攻取北长城各垛口,将会付出血的代价。

    实在是没想到,攻取北长城会如此的顺利,兵分两路的精骑简直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各垛口扫荡一遍,完全的控制在了自己手里。

    其实,这个时期辽军的战斗力已远非辽初时,和大宋情况差不多,此时的大辽政治腐败黑暗,辽朝皇帝更是昏聩得令人不忍去说。不然的话,拥兵百万的大辽也不会被仅仅只有十几万户的女真人给打得节节败退,直至亡国了。

    不过,在宋军边防将士的眼里,甚至包括唐十一,都本能的没有轻视辽军的战斗力。

    北长城虽然很快陷落,但其发出的烽火警报还是迅速传到了应州和寰州,两州守将大惊失色之下,也是本能的不相信朔州竟会遭到攻击。这是特么谁干的,女真大军现在正向大同运作,难道是宋军?两州守将怎么可能相信宋军敢主动进攻朔州,事先可没有一点征召啊。

    疑虑归疑虑,这烽火一点岂是儿戏,两州主将还是在第一时间派出哨探,前去打探详细情况。同时调兵遣将,准备过去看看到底什么个情况。

    应州守将萧灼突然想起这两天代州军异常,而且代州军正是在天黑后前往了宁武。

    想到这里,萧灼一个激灵,难道攻打朔州的是代州军?

    萧灼不敢大意,火速点了三千精骑,亲自率领前往朔州。

    不过,就在驰援朔州的路上,萧灼虽然猜测此事八成和代州军有关,但还是没敢想此时朔州城已经失陷。

    唐十一率特战队员下了城头,直往辽军大营而去。因为已结束战斗的各部迅速占据了城内各要害位置,并留下重兵把守,其余人员则迅速按计划向辽军大营汇聚。

    现在城内大概的兵力配置是,除去王虎带去扫荡北长城的两千骑和柴洪带出城去控制马场的八百骑,再除去战死者,现在城内大约还有三千兵力。

    其中防守西城门和北城门的各两百骑,城中要害位置也分驻有五百骑,东城门是防守重点,有八百兵力驻守。

    考虑到辽援军不大可能从南城门发起攻击,所以守在此处的兵力只有二百。

    现在还剩梅谷堡留在大营里的五百兵力和柴洪的五百兵力。

    按计划,柴洪的五百兵力做为机动力量驻守在大营里,以随时支援其他部。

    梅谷堡的五百军士,唐十一迅速将其分成两部,一部一百人由二狗蛋率领并带上二十辆雷车,前往南城门外布雷。

    唐十一则亲率四百人赶着八十辆雷车出东城门布设雷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