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北宋末年 >

第148章

混在北宋末年-第148章

小说: 混在北宋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出了城,唐十一又催促众军士往前赶了一段,才长出一口气,心里直呼特么惊险。再次暗怪自己谋划不周,简直是拿四名好汉的生命当儿戏啊,同时也拿自己的生命和众兄弟的前程当儿戏。

    看离城门有段距离了,唐十一才跳下马,上了自己的马车,将隔板拿开,将宋黑子和憋得不行的铁牛拉了出来。

    铁牛哈达哈达的直喘。宋江更是胸间一颗巨石落了地,郑重的冲唐十一抱了下拳,又郑重的点了下头。

    唐十一回之以礼,瞅一没人地,让两位好汉下车了。

    很快,前面走的杨勇车辆,也从上面跳下两个人来。

    看着四人转眼消失在了一片居民区,唐十一直想高呼一声,妈的,总算把烫手山芋给扔出去了。

    唐十一再次感叹刚才那场“骚乱”来的太及时了,却不知,那“骚乱”正是浪子燕青故意搞出来的。

    原来,担心会遇到麻烦的燕青一直偷偷的跟着众人呢,在他看到车队被拦在新郑门后,情知不妙,这才在紧急关头,灵机一动,当街制造了一场骚乱。

    而当刘捕头急奔而去时,只是看到了一个模糊而又似曾相似的身影在人群中一闪而逝。

    刘捕头不甘心的追了一阵,直到那身影完全消失在视野里。

    当他再次赶回新郑门时,看着空荡荡的城门口,还有地上没有来及收走的肉菜,神色一时变得复杂,难道刚才那场骚乱……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25章 挥兵江南

    (全本小说网,。)

    看着迅速远去的车队,刘捉越想越觉此事不对头,难道这帮军士真的隐藏了什么,不过也清楚就算再追上去,恐怕也晚了,不由苦笑着摇了下头。

    随着四名好汉下车离去,唐十一心情格外轻松,不由加快了速度,想快点见到数百兄弟。

    继续东行一段距离后,远远的,只见遮天旌旗迎着寒风猎猎作响,一个个小格子似的营房漫天遍野直铺向天际。

    五万大军恢宏的驻地场面,还是把唐十一给惊得不轻。

    众军士颇费了一番周折,在找到秦凤路的驻扎地后,数十名来自各部的军士各自散去。

    唐十一和杨勇、二狗蛋、二愣和周家兄弟,小跑着找到梅谷堡的营地。

    五人一出现,立时沸腾了,在营外的军士看到五人后,那个惊喜啊,兴奋的嗷嗷直叫,而在营房里的军士闻得动静也迅速涌了出来。

    瞬间,整个营房象爆炸了般,欢呼声如雷鸣。

    “唐指挥、杨指挥、张指挥……”众军士兴奋的一遍遍高呼着几名最高指挥官的名字。

    李进和张军等人,甚至冲上来将三位指挥抬起抛向了空中,

    唐十一被不停的抛上抛下,还没顾得上说一句话呢,看着周围欢呼的热切的熟悉的欣喜的脸庞,大受感染。

    不知过了多久,快被抛撒架的三人才重新回到地面上。唐十一和杨勇还好,可身子骨较弱的二狗蛋,直接一屁蹲倒地上,立时有几名军士上前将其架了起来。

    “兄弟们天天想,夜夜盼,可把你们三大指挥给盼来了”张军道。

    “哈哈,我们几个也是一样,兄弟们一路辛苦了”唐十一大笑道,又高声令二狗蛋领些人去给兄弟们准备麻辣香锅。

    军士们再次沸腾欢呼起来,这特么一路风餐露宿的,嘴巴里快淡出鸟来了,听说有什么麻辣香锅,顿时口水横飞啊。

    唐十一从欢呼的人群中看到一黑大个,不由一笑,走上前去。

    “唐指挥好”牛东行了个标准的军礼道。

    “你爹还好吗?”唐十一想着这黑小子以前可没少欺负自己,不过这些在自己心里早淡化了,不由关心起人家老爹来。

    “嘿”牛东有点尴尬的应了下,又压低声音道:“他整天没黑没夜的弄滑轮呢,防空洞都快装不下了”

    什么?唐十一大吃一惊,虽说自己临来时暗中给了牛满智一大笔活动经费,可还是没想到老家伙如此急迫,竟然搞出了这么多。

    “对了唐指挥,他让我转告你,看能不能再多弄些好点的机床回去。”牛东接着道。

    “这个没问题,不过要等咱们从南方战场回来再说了”唐十一说着,象老大哥似的伸手拍了下铁塔般的牛东。

    飘香的火锅刚好,杨都统似乎闻到了香味似的赶了过来。

    杨都统先是传达了一番行军指令,主要是该队军士的指挥权依然由唐十一负责,杨勇和张二狗协助。然后也不客气的和大家吃起火锅来。

    “咚咚咚……”一阵鼓点声响起。

    这是准备出发的号角,军士们顿时忙碌起来,拔营的拔营,收拾装备的收拾装备。

    “咚咚咚……”第二阵鼓点声响起。

    军士们已披挂整齐,赶着大车,列好队形向既定点集结而去。

    象变魔术般,刚刚还一眼望不到边的营房转眼不见了,只见大片有条不紊的车马人流,迎风作响的旗帜,闪着寒光的如林枪戈。

    以枢密院使吴居厚为首的一批国防部的高官来到现场,做了一番行军前的动员演说后,五万大军按路按部的开拔了。

    按说行军南下走水路是最快捷的,可眼下隆冬季节,汴河早结了厚厚的冰,将士们只好陆路行军。

    这开封府之所以能被大宋选作首府,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也是一方面。除了发达的漕运外,陆路方面,以开封为中心,更有通向东西南北的四条“高速公路”:

    从开封向北,经过滑州、澶州、河北大名、可通辽国的南京(今北京);从开封向西,经郑州、洛阳、西安,可通西北各地;从开封向东,可达山东沿海各地;向南,经许昌、邓州、襄阳、江陵,可直达湖南和两广。

    五万大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这条南行的主官道上。

    这条官道修建的规格是极高的,路面宽阔严整,道两旁修有排水沟,沟两侧植有数排高大的树木。

    由于梅谷堡随军前来的除了三百名军士外,还带了两百匹骏马,杨都统将这一部列入了骑兵阵营。

    经过数天急行军,大部队终于度过长江,抵达重镇江陵。

    先前在秀州城下大败方七佛义军的王禀部,乘胜追击,不给义军喘息之机。

    被紧咬住的方七佛不得已,集结残部与精锐禁军边打边退,血战六天六夜,留下一路鲜血后,最终不得不退杭州城内。

    进军神速的两路中央禁军分别在大将王禀、刘镇的率领下,分水陆两路逼近杭州城下,迅速切断了杭州城与外界的联系。

    而方腊另一支由八大王率领的近十万义军,虽然顺利的攻克了宁国和旌德等地,但同样在大批精锐援军的攻击下,迅速溃败,一路退守到歙州。

    而此时的方腊,却正率主力部队南下,虽然相继攻克了婺州和衢州等地,但无疑在整个大的战略上已完全陷入了被动。

    显然,方腊义军不但犯了没有集中优势兵力的错,不但犯了没有火速攻取江陵等长江南岸重镇以扼守天险的错。方腊更是在一开始,就犯了判断上的错误,这才是导致其在此后一系列战略战术失误和最终速败的根本原因。

    早在起义之初,方腊就曾断言:大宋腐败官员只顾自己的官位,县衙不拖三个月不敢上报,而等上报到路级,最少要半年,传到京城差不多要九个月,然后再是大臣们讨论扯皮,这最少又得一个月,最后再到派兵镇压,恐怕最少得一年以后。

    显然,宋政府火速派出精兵南下,完全出乎方腊义军意料,可以说打了其一个措手不及,而义军散乱无方的指挥也使其缺乏及时有效的战略调整和应变。

    童贯身为前线总指挥,在此过程中,可谓是指挥若定,一副运筹帷幄的名将风范。后人拒此有说这老贼“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两路联军逼近杭州城下下,老奸巨滑的童贯并没马上下令发起总攻,而是采取坚壁清野、断贼援路的策略。当然他也是得知西部劲旅已经度过长江,打算待西路军到来后,再集结优势兵力,伺机给义军以致命一击。

    秦陕两路联军刚到江陵,童贯的紧急军令也就传了过来,要其火速南下。

    联军不敢怠慢,简单修整一下继续急行军。

    联军到达秀州时,也许是为鼓舞军队士气,两路联军顺带着参观了秀州城外、官道两旁的三座京观。

    说起这京观,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流行了,当然这也是一很不文明的交战惯例:战胜一方将战败一方阵亡者的尸体堆积起来,并覆土夯实,形成一个个大金字塔形的土堆,号为“京观”或“武军”。当然,它的目的主要夸耀武功的。

    “京观”演变到后来,则直接将尸体堆成大垛或只砍下头颅叠成金字塔式。象童贯下令搞的这三座,就是如此,夸耀武功是一方面,这厮主要也是因祖坟被义军挖了而泄愤呢。

    唐十一跟在队伍中,根本看都没看,虽然闭了口鼻,可直到走出老远,那浓烈的腥臭味还能清晰可闻。

    大军过了秀州继续向西南进发,由于越来越靠近前线,五万大军也成战斗队形散列开来,大致分前中后三军行军。而各部也按都营军布好阵列前行。

    两路联军,除一万三千余精骑外,余者皆是重装步卒。

    步军一都百人中,刀手和枪手处于阵前,共约三十人,余者七十人全是弓弩手。这次的配置和中原禁军一样,即弓弩手占了军士的大部分,枪手和弓弩手的比例大约为三比七。这也是考虑到针对农民起义军作战特点而定的。

    现在队形相对散开,梅谷堡的军士们也渐渐活跃起来,相互议论着即将到来的大战。显然,众人心思各异。

    唐十一觉得有必要统一一下思想,可又不知如何说才好,特么准不能叮嘱兄弟们打农民兄弟的时候留点情吧。开玩笑,先不说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若万一传到上头的耳朵里,绝对把自己当奸细给办了。

    “唐指挥,这次可是杀一贼赏七绢啊,兄弟们肯定又要发一笔了”二愣子嘿嘿笑道。

    “唉”唐十一还没回话,一旁的二狗蛋不由摇头叹了口气。也不知这小子意思是看不上这几个钱,还是怎么的。

    不过,二愣子的话还是引起了不少军士的响应。这些军士虽然都是些新兵蛋子,但自从大败夏骑之后,可谓信心爆棚。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26章 丧尽天良

    (全本小说网,。)

    唐十一和杨勇等人则清楚这些新兵到底多少斤量,虽然也经过了极其残酷的训练,但毕竟训练时间有限,且只打过一仗,而且这一仗也有点名不符实,因为那基本上是地雷的功劳。

    “好了,兄弟们到时严格执行命令即可,但是我有一句话先提前告知诸位兄弟,各位千里迢迢而来,我希望能带着你们一个不少的再回到梅谷堡!”唐十一纠结再三,感觉能说的只有这些了。

    杨勇跟着点了下头,从其表情上看,也明显对接下来的战斗兴趣不大。

    越接近前方战场,唐十一越觉忐忑,无论如何对这内战不感兴趣,但军命难违。只是琢磨着怎么可以保全手下兄弟们,怎么可以尽量让他们完好无损的返回西路。总觉得,这些兄弟们没有死在西部战场,而若是死于内战,真是太特么不值得了。还好,现在自己率三百军士跟着杨都统,想必到时可以活动的余地会比较多。

    唐十一很快打定了主意,到时见机行事,能不打则不打,军功就让别人去争吧,要将保全兄弟们放在第一位。

    这就是秀美如画的江南吗?越往南,唐十一除了感到自然的原始和人烟的稀少外,也越发感觉到战争惊人的破坏力,别的不说,单说这坑洼的官道,排水沟沿岸的树木也几乎被砍伐焚烧殆尽,路过的一些村镇更是满目疮痍,令人不忍目睹的样子,而那些三三两两的双目散发着惊恐和不安的村民,更象是无言的诉说着战争给他们带来的沉痛苦难。

    “所有兄弟们听好了,以后但凡有骚扰平民者,一律严惩!”唐十一集结三百军士,冷声令道。

    “是”所有军士内心一凛,轰然应了声。

    联军自过了秀州后,多次遭到小股义军袭扰,不过都被前后军轻松击溃,急于奔赴杭州前线的联军并没恋战,仅仅是将之击退而已。

    “都打起精神来,过了这双峰峡,明天即可到达杭州城下”不时有骑士在队伍旁来回穿梭提醒。

    联军虽然全是西部精锐,但经过十几天的连续急行军,已是疲乏不堪。这杭州城虽然被官军围困,但周边地区还是有不少义军出没。

    现在行军在如此险峻的地方,自然不敢大意。

    唐十一抬头看了看这双峰峡,果然两侧山陡林密,也不时提醒兄弟们做好应变遇袭的准备。

    经过半个时辰的紧急行军,前面豁然开朗,唐十一这部人马终于出了双峰峡。来不得休整一下,继续随军前行,因为后面的队伍还拉得很长。

    刚过峡谷口不远,急行军的队伍被一阵欢呼声吸引。

    只见从一旁斜坡上下来一队军士,每人都背着或提着脑袋,边往官道走边大声谈笑着什么。

    “哈哈哈……兄弟们快点的,妈的,这些贼人真特么能跑……”一名头领模样的黑脸汉子大笑道。

    唐十一明显一怔,偶尔看到此人抗着的长枪上挂了三颗血淋淋的人头,连忙将脑袋别向了一旁,忍不住要呕吐。

    梅谷堡的其他军士看到这一幕,也是微微一愣,不由停下了脚步。

    “哈哈,兄弟们是哪部分的?”那名黑脸头领下得官道,热情的打了声招呼。

    “秦凤路”唐十一随口答道,抬头看向远处茂密山丛,催促兄弟们快点赶路。这些在眼前晃动的头颅,心里很不是滋味啊,不可避免的想起了乱杀无辜冒充军功之事。想想自己杀的西夏军人,那些头颅多少还可以验证,可现在呢,无论贼人还是平民,全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