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61章

中华第一帝国-第61章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亦劻只不过是关心自己的府上的情况,若只是回去看一看而不住的话,这面子上便会挂不住,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回去住。

    反正有这千余护卫在,守住一个庆王府的问题还是不大的。再者,亦劻就不信他王思锐会不在庆王府周边加强兵力。

    而回到庆王府之后,亦劻更是气的差点直接晕倒。

    这尼玛的还是庆王府吗?府上虽然显的空荡荡的,但一地的血迹示意着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规模不小的战斗,虽然没了尸体,但亦劻还是总感觉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血液的味道。

    至于府里的一些财务,那就更不用想了,整个府上乱糟糟的,但凡稍微值钱点的东西早就不见了踪影。

    甚至连亦劻特意挖的密室也被人找到给打开了,并且将里面的财物搬的一点也不剩,看着空荡荡的密室,亦劻甚至有种杀人的冲动,这他娘的可是老子一辈子的积蓄啊,就这么没了?

    而看着亦劻脸上的表情,其他几位大臣的脸色也并不好看。

    庆王府到底是个王爷的府邸,被洋人坚壁清野那也说的过去。可他们几个的宅子也并不差,里面的财物虽然不及庆王府,但好歹也算是大户人家,又怎么可能免于洋人的扫荡?

    而一想到自己的府上也有可能是这样子的,张复华顿时喷出一口鲜血,两眼一黑,晕倒了过去。

    只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也绝对不可能想到的是,整个京城被洋人搜刮出来的财富,已经全部到了王思锐的口袋。

    而现在的王思锐,说是富可敌国也毫不为过。

    单单只是黄金和白银加起来就上亿两,若是算上那些古董什么的,价值就更高了。而清朝全年的税收才多少?八千万两白银而已,王思锐等于一下子就将整个清朝两三年的税收给拿走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笔钱的支撑,王思锐的实力才会日益骤增。(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一六章:与李鸿章密谈

    (全本小说网,。)

    军营内,李鸿章看着对面的王思锐,久久的无法收回自己的情绪。

    震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仅仅二十三岁的年纪,便能够做到别人几十年也未必能够做到的事情。而通过简短的谈话,王思锐给李鸿章的感觉就像是一位迟暮老人似的,一点也听不出年轻人的嚣张狂妄之气。

    “你可知,如今朝廷所需要的是何等人才?”李鸿章心中暗叹了口气,心中惜才之意不由的触发。

    李鸿章是很清高的一个人,一般的人是绝对不会进入他的法眼的。

    就好比国父,当年国父就是直接找到了李鸿章,想在李鸿章手下谋取个官职,而李鸿章看不上国父,所以也就没有答应。

    在数次被拒绝之后,国父便开始了反清大计。

    虽然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待这段历史,觉得李鸿章若是接纳了国父,未来清朝或许还能多苟延残喘几年。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年李鸿章并不看好国父,也并非没有原因的。而当时的国父恰巧是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却没有让人看到真才实干之才。

    而李鸿章是个惜才的人,甚至不惜让他二十二岁的女儿嫁与四十多岁已经三婚的张佩纶。

    同样的,现在的李鸿章,看到了王思锐身上的才能。

    也正是王思锐身上的才能,吸引了李鸿章的目光,让李鸿章感觉到了惋惜。

    若是王思锐能够早生个三十年,想必现在的地位并不会比自己要差。甚至说不定当年曾国藩最终推荐的就是王思锐,而非他李鸿章。

    “如今朝廷什么样的人才都不需要!”王思锐摇了摇头,他没打算去跟李鸿章撒谎。

    这道不是因为王思锐就打算跟着李鸿章混了,而是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丝共鸣,而王思锐也坚信,李鸿章绝对不会将今天的谈话透漏出去。

    当然,关于一些重要的想法,王思锐心里面也是有底线的,什么话可以讲,什么话不能讲,王思锐比谁都清楚。

    “哦?何出此言?”李鸿章微微一愣,先前还觉得王思锐比较稳重,像是个迟暮老人,但紧接着却让李鸿章看到了他嚣张猖狂的一面。

    “两宫相争,朝堂无安!”王思锐说道。

    李鸿章惊愕的看向王思锐,有些不相信这句话竟然是从王思锐口中说出来的。

    但是王思锐说的却又针针见血,让人不得不信服。

    如今的朝廷也确实像是王思锐说的那样,两宫相争,朝堂无安。

    太后需要的是听话的,老实的,没什么太多想法的。只要能够守住满清的江山,保证国内的稳定就行了。

    而皇上需要的是有才能的,有想法的,敢于打破常规的人才。

    可两宫相争,胜利的只能是手段更加老练的慈禧太后,而皇上那边的人,大多都是年轻人,心气十足,但却手段欠佳。

    所以,在光绪失败了以后,聚拢在他身边的人才不是被杀的就是被贬的,没有一个得到重用的。

    “你既深知此道理,又为何要绽露锋芒?”李鸿章继续问道。

    李鸿章的意思很明显,既然王思锐已经知道了他的未来,又为什么要这么卖命的去杀敌报国?

    与其满腔热血的与敌战斗,最终非但未能封疆拜侯,反而被朝廷尽数处置,与其如此,倒不如偏居一偶,依靠着手中的势力霸占一方,做个土皇帝岂不快哉?

    “满人靠不住,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万万汉民被洋人像杀猪一样的屠杀,民族之大难,我不上谁上?”王思锐语气沉重的说道。

    话音里颇有些无奈的感觉,给人一种失落,悲凉的感觉。

    “此话绝不可再讲!”李鸿章厉声提醒道,旋即改变了话题,他知道,若是继续讨论下去,怕是会引起王思锐更多的不满情绪。

    而李鸿章虽然也是汉人,也很同意王思锐的想法,但是他却很清楚,那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如今唯一能够让汉人稳定生活下去的方法,只有尽可能的在朝廷站稳脚跟,然后去为汉人争取更多的利益。

    稳定的生活,这才是汉人最想要的生活。

    “我见你手下的部队全部装备了日本人的武器?而且还有不少的重机枪?”李鸿章问道。

    如果王思锐的部队装备的万国牌步枪,那么李鸿章自然不会这么问。

    但是所见之处,到处都是日本的三零式步枪,而且在每一座城门处都有至少两挺重机枪。

    现在他们所在的军营内,更是有不下十挺重机枪。

    对于重机枪,李鸿章可是有着很深的印象的。这种东西,即便是朝廷也无法承受大批量的装备,而王思锐这个临时起家只有几个月的部队却装备了这么多。

    加上京城早已被洋人扫荡一空,钱财也都不见了踪影,这也让李鸿章的心里面多多少少的有了一些的怀疑。

    当然,如果王思锐没有先前的谈话,李鸿章倒也不会怀疑到他。但是现在,李鸿章有绝对的理由去怀疑,京城内的财富,至少有一部分被王思锐给拿走了。

    否则依他的财产,根本就无法支撑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

    要知道,军队打仗那可是拼命的,没有高额的军饷,只是放空炮的话,谁会去给你卖命?

    要说王思锐就是开空头支票去骗着部队打仗,这话恐怕连个傻子都不会相信。

    “缴获了一批,前前后后大约有两千支左右,从洋人那敲诈了几挺重机枪。又从日本人手里抢了四百多万两银子,然后就找洋人的军火商人买了几千支步枪和五十挺重机枪。”王思锐稍稍改编了一下。

    反正钱是从日本人那里抢来的,他们从哪搞到的那我就不知道了,再说了,打仗朝廷不给钱,难道还不准我自己想办法?

    至于城内那些被洋人收刮起来的金银财宝,早就被王思锐给掩藏了起来。

    不然前一段时间为什么要营造出一种城内还有大量残敌的假象?目的就是为了要掩护转移这些金银财宝。

    需要转移哪里的金银财宝,就在那个区域内放空枪,做出战斗的响声来,让百姓不敢露出头去看外面发生了什么。

    至于那些金银财宝在哪里?还在京城里,甚至就在他们目前所在的这座军营里,不然王思锐傻了,将这么多的兵力部署在这里,别看表面上只有十挺重机枪,其实暗地里还有不下十五挺重机枪。

    而这座军营始终都有两个营的部队在驻守,对外则宣称休整。

    李鸿章点了点头,虽然王思锐大大方方的承认了,但他却并不相信真的只有四百万两银子。

    但李鸿章却并不想去追究什么,毕竟王思锐不是直接从自己人手里抢的。那些银子是被洋人给抢走的,他再从洋人手里抢回来当军费也没什么。

    不管别人怎么想的,反正李鸿章是没打算揭露王思锐的这件事情,就当是对他的补偿吧。

    “打完这场仗以后,你有什么打算?”李鸿章继续问道。

    “打算?卷款逃命呗,一百多万两银子,也足够我过完下半辈子了。”王思锐一副认命的样子。

    “唉,去美国吧,我在美国有些路子,倒也能够保你平安。”李鸿章说道。

    “中堂大人,国外再好,也不及家乡半点,与其去万里之外的美国,倒不如去与国土相隔的香港,至少在那里还能见到家乡人,什么时候风声不紧了,也还能回国探望一番。”王思锐回答道。

    李鸿章点了点头,近是近了点,但不管怎么说,香港也算是英国人的地盘了。而李鸿章与英国人的关系也还算不错,安排王思锐去香港倒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朝廷在香港那边也是有一些势力的,若是王思锐去了香港,李鸿章就得花费一些力气,去劝说朝廷不要动用那些力量去对付这个对国有功的功臣了。

    “也好,就去香港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一七章:我有一个皇帝梦

    (全本小说网,。)

    再说完了去香港以后,李鸿章剧烈的咳嗽了几声,但很快便被强行压制了下来。

    朝着王思锐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而等王思锐离开之后,屋子里便传来了一阵更加剧烈的咳嗽声。

    听着屋内的咳嗽声音,王思锐无奈的摇了摇头。

    其实李鸿章早在几年前就有些身体欠恙,原本李鸿章是已经打算退下来的,但无奈接班人还没有选好,加上朝廷那边不肯放人,所以也就只能硬撑着。

    历史上李鸿章实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去世的,可以说是死于疾病,但也可以说是被气死的。

    李鸿章在晚年的时候没少受洋人的欺负,虽说表面上洋人还是很尊敬这位晚清重臣的,可实际上这里面的苦也只有李鸿章更清楚。

    离开?那只是弱者才会选择的方式。

    而且,王思锐也压根就不相信清廷会轻易的放过他。

    功高盖主,可不仅仅只是离开了京城就没事了的,只要这个人还活着,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他振臂一呼,便会有无数人站起来响应。

    而朝廷的做法,无疑等于是在王思锐的心里面扎了一根刺。

    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若是肯就这么妥协,那他还为什么要选择待在这里去跟洋人拼命?只是为了那所谓的朝廷吗?

    十二月二日,随着寒冬的到来,京城的天气也越来越冷了起来。

    屋子里,到处都是点燃的火盆,士兵的身上也只有几件单衣,很是单薄。

    对于部队的冬装问题,王思锐也很是头疼。

    首先,他们没有足够的棉花和布匹,其次,城内的裁缝铺里面的存货也并不足以供应这么多的军队。

    更重要的是,王思锐表面上的军队只有三千多人,而实际上只是京城内就已经驻扎着近万部队。

    虽然亦劻和李鸿章临时受命王思锐组建军队,将军队的规模临时扩充至两万。

    但是这些多出来的部队是没办法立即拿出来用的,在一个,新招的部队里难免会混入一些奸细,一个新兵团那边的奸细都还没有完全查出来,若是等以后再去查的话,难度恐怕就要大的多了。

    一间小的会议室内,王思锐与李鸿章的幕僚刘学询对立而坐,此次刘学询是代表李鸿章前来与王思锐商议扩军事宜。

    而历史上的这个时候,刘学询已经隐退了,但因为王思锐带来了蝴蝶效应,刘学询此时仍待在李鸿章身边。

    而因为李鸿章前面已经与王思锐进行过谈话,而且两人也达成了一致,所以这一次李鸿章也不便继续出面。

    至于亦劻,他就更懒的出面了,最近一段时间亦劻都是深居简出,难得露上一面,也不知道在家做什么?

    李鸿章的意思很简单,他希望王思锐能够在短期内,最好就在这几天,将京城的军队扩充至两万,或者更多。

    但是同时,李鸿章又不希望这些军队的指挥权落入王思锐手中。

    虽然他很看重王思锐,但这并不代表就会支持王思锐去做某些事情,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李鸿章还是不会去触及的。

    这时候,李鸿章便将与王思锐谈判的这件事情交给了他身边的幕僚,刘学询。

    刘学询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倒是不如那些名人,但实际上刘学询的作用却要超出了那些历史名人。

    刘学询与国父是同乡,两人也早就认识了。并且在七年前,便带着国父去拜见了两广总督李翰章(李鸿章的哥哥),并联合广州名流登报赞扬国父。

    五年前,国父创办农学会,刘学询与他组织的师生很快便加入,至于这个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农学会,实际上是革命策划机构。

    刘孙逐渐的形成了隐秘的搭档,刘出点子,出钱,国父组织行动。

    后来,刘学询说动清廷同意招抚国父,而去年刘给上面写了一封保荐信,称加保总理才堪大用,万不宜任其浪迹海外。

    广州起义之前,刘孙密会,国父便想让刘学询出任起义领袖,但被刘学询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