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跃马大唐 >

第455章

跃马大唐-第455章

小说: 跃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被我们歼灭了,这便给朝廷平叛打下了基础。”御史中丞卢奕沉声道。

    “卢中丞说的是,封将军,你速速带着这一万士兵突围出去,去通高仙芝大帅汇合,告知叛军的兵力情形。我们期待着你和高仙芝大帅能够打回来,夺回洛阳。”李澄也沉声道。

    封常清道:“李太守、卢中丞,你们不走么?一起冲出去,我有把握能突围出去。”

    李澄和卢奕异口同声的道:“不,我们不走了。”

    封常清诧异道:“为何?”

    李澄道:“封将军,你非生长在洛阳,你不懂我们的心情。我和卢中丞生于斯长于斯,喝着洛水河中的水,吃着洛水滋润长出的米粮。成人后我们也都在洛阳为官,几十年了,我们守护着这里。但现在她被安禄山占领了,我们无力挽救他们,唯一的选择便是与她共存亡。”

    封常清皱眉道:“这又是何苦?”

    卢奕笑道:“封将军不用劝解我们,我们早就打好了这个主意了,这是我们最后的夙愿。还请封将军成全。我们只有一个请求,请封将军务必率兵夺回洛阳,不能让他在安禄山手中遭受蹂躏。另外若有可能,请上奏朝廷,便说东都留守李澄,御史中丞卢奕与城偕亡,慷慨赴死,没有给朝廷和陛下丢脸。”

    封常清慨然一叹,沉声拱手道:“两位高义,封常清自愧不如。封常清不能如二位那般洒脱,因为我的责任尚未完成,我不能死在这里。二位,就此别过了。”

    “封将军,就此别过。”李澄和卢奕微笑着朝封常清拱手道别,就像是寻常离别一般,丝毫没有生离死别之痛。他们脸上的笑容温柔而灿烂,让封常清印象深刻。

    封常清下令兵马即刻从皇宫西门撤离,沿着穿城而过的洛水往洛阳西北出口极速撤离。在河道入城之处将护城河通向城中的暗道们撬开,所有人从城墙下方的水道出了洛阳。在同城外的叛军进行小规模的交战之后,封常清成功的带着六千余兵马突围,一路往西狼狈败去。

    宣仁门外,叛军逼迫着百姓们缓缓毕竟,躲在人群中的叛军士兵准备一举攻上宫城城墙,就在他们准备发动时,宣仁门城门洞开,李澄和卢奕两人携手缓缓走出宫门。

    安禄山得知消息大笑着阔步而来,李澄和卢奕昂然而立对安禄山看都不看一眼,而一旁的河南尹达奚珣却陪着笑脸上前朝着安禄山行礼作揖。

    “见到安帅,为何不行礼?想死么?”安禄山身边一名梳着小辫儿的胖乎乎的小内侍朝李澄和卢奕喝道。

    李澄冷目扫了一眼安禄山冷笑道:“给这个不忠不孝的逆贼行礼?亏你说的出。”

    “嘿!还挺横。”小内侍叫道。

    安禄山缓步上前,沉声道:“李猪儿,给我一把刀。”

    那名叫李猪儿的小内侍忙递上一把弯刀给安禄山,冲着李澄和卢奕叫道:“瞧你们还横。”

    安禄山上前一步来到李澄和卢奕面前,瞪着一双红通通的双目看着两人,缓缓对李澄道:“李太守,你降不降我?”

    “放屁。”李澄怒喝道。

    安禄山眼中凶光爆射,抬手一挥,弯刀直入李澄的腹中,鲜血喷涌而出,李澄的尸身噗通倒地。

    安禄山又走到卢奕面前,将滴血的刀尖凑在卢奕的脖子前沉声喝问道:“卢奕,你降不降我?”

    卢奕整整衣衫,沉声道:“做梦。”

    安禄山大吼一声,手往前一送,弯刀刺入卢奕的脖子,一股热血迸出,溅了安禄山一头一脸。

    安禄山转过身来,尚未问话,已经瘫倒在地吓得屁滚尿流的达奚珣举手叫道:“我投降,我投降,本人河南尹达奚珣愿为安大帅效力。”

    安禄山走过去挥起一刀将达奚珣的头颅砍下,丢下带血的弯刀,用袖子擦了把脸上的鲜血啐了一口道:“凭你也配。”

    说罢昂首阔步,往洛阳皇宫的宫门走去。

    ……

    三日后,从洛阳突围的封常清和高仙芝所率的大军终于汇合。高仙芝其实早就知道洛阳失守的消息,因为自己的兵马在京城被耽搁了宝贵的数日时间,而自己若不能增援,洛阳城靠着新募之兵是绝对守不住的。况且,大军在东进途中已经遇到了大股逃难的百姓,这种情形必是洛阳即将告破的迹象。

    然而,见到了封常清之后高仙芝还是非常的高兴,因为他高仙芝担心的是封常清会死在洛阳之战中,现在他不但活着,而且还带了数千兵马突围出来了,高仙芝当然很高兴。

    当晚,大军军帐之中,一场严肃的军事会议紧张的召开了。大元帅高仙芝、监门将军边令诚、李光弼、哥舒翰、封常清、程千里等高级将领均与会。会议的议题是听封常清详细的讲述安禄山兵马的构成和配比人数和战力,以做出是反攻洛阳还是退守潼关坚守的决定。这次会议是关系道平叛成败的一场会议,所以所有人都很重视,因为他们都明白议题的重要性。

    当然,除了那位监门将军边令诚,他对此一窍不通,正因为军中伙食粗糙而让他拉了肚子而烦恼不已。

    会议开始,封常清详细的讲述了和叛军几次交战所得出的对叛军战力的估算。给出了几个让高仙芝和众人都胆战心惊的数字。

    “目前洛阳叛军总数当在十六万左右,陆续还有叛军增援而至。若叛军要西进攻击长安,最终数字将在二十万上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都原本是我大唐精锐的边镇兵马,战力极强。叛军骑兵约四成,近八万骑兵,步骑兵甲胄全新,配健马强弓硬弩。拥有攻城器械不下四五千部。在虎牢关一战时,我还见到了三千重甲骑兵,凶悍无比……”

    封常清尚未说完,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多么年的处心积虑的经营,已经让安禄山的这几十万兵马武装到了牙齿。高仙芝所率的这十五万兵马,攻城器械只有两千套,骑兵数量倒也不少,达到六万五千人,但一大部分装备都是些老旧的兵器盔甲,兵器战马的搭配也是五花八门能用则用,哪里会有什么计较。步兵也同样如此,只有哥舒翰率领的五万陇右军的兵器盔甲看得过去,那还是王源手下的兵。

    “这狗贼,用的都是朝廷给的兵器盔甲和粮饷,现在用来对付朝廷的兵马了。”高仙芝骂道。

    “是啊,我在洛阳募集的十万兵马大多为新兵,根本无法与之精锐兵马匹敌,故而洛阳我无法坚守。现在的情形是,即便安禄山的兵马没有得到增援,他依旧在洛阳拥有近十六万的兵力。我们这十五万大军去攻击十六万大军驻守的坚城,恐怕是不智之举。故而,我的建议是,咱们应该立刻调转兵马固守潼关。贼兵若要西进攻击长安,潼关是必经之道,咱们以逸待劳在潼关迎击为好,夺回洛阳在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封常清道。

 第七一四章 佞人

    众将领陷入了沉默之中,十五万人去攻十六万人,而且是攻城作战,这显然不是个好主意。就算忽略武器装备的因素,一般攻城作战都要以数倍于敌的兵力方可敢于发动进攻。

    像王源在吐蕃之战中以六万军兵临十六万吐蕃兵马驻扎的匹播城下耀武扬威的那种情形毕竟是另类。一来王源的剑南军战斗力强悍,且拥有秘密杀器,二来是因为吐蕃兵马大部分是募集的新兵的缘故,王源也才敢那么做。并且其实王源并没有发动哪怕一次的真正的攻城,因为王源其实也明白有着城墙的庇护,弱鸡也能杀人的道理。

    而目前的对手可不是弱鸡,那是战斗力拔群的原大唐东北边境的雄兵,若是贸然去攻洛阳,结果不言而喻。

    “诸位将军,本帅认为封将军说的很有道理,此时去攻洛阳实为不智之举,除了给我们带来一场大败之外,我们什么都得不到。所以,我建议慎重考虑退守潼关,把守住通向京城的必经之道以逸待劳等待叛军前来攻击潼关。这才是最合理的作法。”高仙芝沉声道。

    李光弼缓缓点头道:“我同意,退守潼关乃上上之策。现在朔方军在太原战败退守汾州,我洛阳又失守,总体战局于我不利。此时退守潼关可避敌锐气,同时也可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哥舒翰也道:“来时王大帅交代了,我一切听从高帅的安排便是,高大帅说进攻我便拼死进攻,高大帅说退守我便退守,我没什么意见。”

    高仙芝微笑道:“好,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我们明日一早便拔营回潼关,赶在叛军抵达之前做好防御的工事,准备迎击叛军。最好是老天再下一场雪,叛军们若是攻不下潼关,只需数日时间,他们便士气锐减,到那时我们便可择机出击,一举击溃他们。”

    “对,避其锋芒,择机出击,便是这个办法。”封常清笑道。

    众将嗡嗡的议论着,你一言我一语的出谋划策,讨论如何在潼关建立防御措施构建工事御敌,讨论战局如何演化,如何能克敌致胜等事务。然而就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一个尖利的嗓音响了起来,语气中全是不满。

    “高大帅,你怎么没问咱家的意见呢?咱家在你们眼里便是个摆设么?我可是陛下派来的监门将军呢。”

    众人愕然,停止议论向说话的边令诚看去,但见边令诚眉头紧皱,一脸的不愉快。

    高仙芝微笑道:“边监门,你有何高见么?”

    边令诚冷哼一声道:“你们眼里还有我这个监门将军么?你们做了决定,可问过我的意见么?”

    高仙芝笑道:“本帅的疏忽,向你告罪。那么边监门现在可以说说意见了,不知边监门有何高见。”

    边令诚咂嘴道:“高见是没有,我只是奉陛下之命前来监军而已,咱家的职责便是监督诸位将军按照朝廷的旨意办事。这一点高大帅应该心里明白吧。”

    高仙芝微笑道:“当然,边监门的职责所在,咱们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遵循朝廷旨意办事,为陛下分忧的。”

    边令诚冷笑道:“然而你们刚才的决定是遵循陛下和朝廷的旨意办事么?我来问你,朝廷的旨意是什么?要你高大帅领军干什么来了?”

    高仙芝道:“圣旨和政事堂的命令是要我等守住洛阳,击溃安禄山的叛军。”

    边令诚冷笑道:“亏你还记得,那么你们刚才定下的是什么计策?封常清,你丢了洛阳,跑来夸大其词说叛军如何如何的凶猛,其实是为了自己开脱责任。而你们便全部被吓破了胆。不去想如何率军夺回东都,反而在这里商量着如何避战回军退守潼关,这便是你所为的按照朝廷旨意行事?你们这是怯战畏敌,违抗朝廷的旨意。我的意见很简单,立刻发兵洛阳,遵照陛下的旨意夺回东都,不能让东都落在安禄山的手中。”

    众将一片哗然,众人本来对这边令诚确实没在意,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李光弼等人长期在边镇带兵打仗,从来也没有经历过有监军在侧牵制的时候。从来都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怎么对战局有利,怎么能克敌致胜便怎么打。但忽然冒出来个人在旁指手画脚,将众人定下的计策一概否定,当即便炸了锅。

    封常清怒道:“边令诚,你不懂兵事倒也罢了,洛阳失守我确有责任,但贼兵势大乃是事实,我何时夸大其词推卸责任了?”

    边令诚冷笑道:“封常清,洛阳之战尚未开始,你便命百姓撤离,这便是摆明了要放弃洛阳。你根本就没打算守洛阳。你当别人都是瞎子么?封常清,我要将此事禀报朝廷治你的罪,你给我等着。”

    封常清怒骂道:“狗东西,尽管去上奏。我封常清行事皆为大局着想,管你这等小人在旁诋毁,是非自有公断。”

    边令诚嘿嘿冷笑不已。高仙芝紧皱眉头沉声道:“边监门,咱们是商议大事,你一言不合便跳出来指责我等,这是何道理?”

    边令诚傲然道:“因为咱家是受了皇命来监军的,军中的事务我自然是要看清楚了,然后上奏陛下的。”

    高仙芝冷声道:“然则你看到的便是我们都怯战无能,都是贪生怕死之辈?”

    边令诚嘿嘿笑道:“我心里自有公断,我眼睛没瞎。”

    哥舒翰早就忍不住了,怒喝道:“边监门,你敢说我们畏敌怯战?这可是对我等领军之将的最大侮辱。我等在西北同吐蕃同突厥人打了这么多年仗,你可以说我有功有过,但决不许你说我有丝毫的畏敌怯战之举。”

    边令诚看着哥舒翰道:“哥舒翰,咱家知道你的底细。你不就是攻吐蕃之战时被吐蕃兵马在纳木错湖杀的全军覆没的那个领军之将么?吐蕃之战后,人家王源和高大帅加官进爵,你不但没升官反而连陇右节度使的帽子都丢了。呵呵,也不知道你是怎么领军打仗的。什么有功有过,我看是只有过没有功吧。”

    此言一出,顿时捅了马蜂窝。哥舒翰猛地一拍桌子便要冲上来打人,连李光弼也横眉怒目准备动手,因为边令诚揭开的也是李光弼的伤疤。

    众将赶忙拉住哥舒翰和李光弼两人,边令诚虽然有些害怕,但嘴上却不怂,尖声嚷道:“怎么着?连咱家都想杀么?咱家站在这里不动让你杀,你当咱家是你手下的小兵卒么?想打就打想杀就杀?杀了我监门将军,保管你满门抄斩。”

    哥舒翰破口大骂,没卵狗,绝户贼一顿乱七八糟的乱骂,不管不顾要抽兵刃砍了边令诚。高仙芝连使眼色,封常清忙召唤帐外卫士将哥舒翰和李光弼架了出去。

    “我呸,只管在我面前耍横,却被安禄山吓出尿来了。”边令诚骂道。

    高仙芝面色铁青,沉声道:“边监门,你今日可是过分了。”

    边令诚尖声叫道:“我过分还是他过分?你听听他怎么骂我的?”

    高仙芝沉声道:“你说的那些话比骂人还重。以往的旧账你翻出来作甚?再说了,哥舒将军和李将军那次战败正是遵循了陛下的旨意为了快速夺取逻些城才中了圈套,你怎可将之归咎于两位将军?”

    “哟?这倒是新鲜了。原来高大帅你是这么想的,原来你们都认为那是朝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