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跃马大唐 >

第347章

跃马大唐-第347章

小说: 跃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尾大不掉,外重内轻之故。朝廷现在要做的只能是安抚,而不是命令。否则兵部剥夺其两万兵额给我剑南,却要拿河东道节度使的职位给他弥补,这是何道理?还不是因为安禄山的权势太大,连陛下和朝廷都不得不安抚他的情绪了。如此下去,还能有个好的结局么?”

    公孙兰吸了口气道:“说来说去,你是认为安禄山必反了。”

    王源道:“我不是针对安禄山这个人,我是说朝廷的制度造成的外重内轻之象。在这种制度之下,张三李四皆有可能野心膨胀,皆有可能天下大乱。这才是我关心的。”

    公孙兰点头道:“你的话不无道理,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这些边镇节度使拥有重兵,确实有可能出大事。”

    王源道:“不是可能,而是必然。拥有足够的实力,谁还会甘居人下?这是人的本性。外重内轻,大乱之象。不是乱不乱和谁会乱的问题,而是何时乱,乱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你想一想,如果安禄山举二十万兵马联合奚族人反叛的话,朝廷该怎么办?二十万禁军是敌手么?其余的节度使是否会乱上加乱?即便调其他节度兵马平乱,二十万兵马的大叛乱有岂是那么容易平息的。而且调其他节度兵马平叛,边境怎么办?吐蕃人,突厥人会不会火上浇油?到时候便是天下大乱之局。”

    公孙兰惊愕道:“照你这么说,我大唐岂非……岂非前景黯淡了?”

    王源道:“盛亡兴衰乃是天道,朝代更迭也是寻常。谁都喊着大唐基业万年不败,但谁又能阻止这天道的轮回。”

    公孙兰皱眉道:“你既然看出这些,为何不指出弊端?朝廷……朝廷该立刻改变这种外重内轻的局面才是。”

    王源摇头苦笑道:“表姐,你怎么变得天真起来了。这已经是到了病来如山倒的地步,你还指望能一碗汤药便治愈么?我难道去建议陛下去削弱几大边镇节度使的权力?一个小小的兵额事件,朝廷都无法严令安禄山服从,而是要给予更大的利益平息此事,还能指望朝廷有何作为?试想,如果安禄山有反叛之心,如果朝廷下令夺去安禄山平卢河东两镇节度之职,你若是安禄山你会怎么想?”

    公孙兰道:“我会认为朝廷已经对我不信任了,若我有反叛之心,朝廷或许是识破我的心思了。那么我反倒会立刻举兵。”

    王源点头道:“这就是了,那样做不但不会解决问题,反倒会让大乱来的更早。稍有风吹草动,大唐便要陷入大乱之中。”

    公孙兰轻声道:“在你看来,大唐的乱局已经无可避免了?”

    王源道:“我不会占扑算卦,但我断言,三年内大乱必生。所以我才这么积极的做这些事情,便是希望大乱生时我有自保之力。大乱来时,剑南道也无法置身事外。既知大乱将生,我若不有些应对,岂非是太愚蠢。所以我要铤而走险,争取每一天每一月的时间,提升我剑南军的实力,囤积物资粮草,以备不测。我当然希望我的话是错的,天下太平是好事,但我这个人不喜欢碰运气,还是希望能做到万无一失为好。我可不想将来被人攻入剑南,却无力保护我的妻儿亲朋。我要尽一切力量保护身边的人,这就是我给你的回答。”

    公孙兰怔怔看着王源,久久说不出话来。

 第五四四章 惊喜

    次日清晨,盐湖周边勘察一番,取得几种不同的样本之后,王源决定立刻返回。复制网址访问%%%%e%%f%%%%e%%f%d久呆此处也无益处,野牛城的吐蕃巡逻兵马随时可能发现自己三人的行踪,到时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在沙漠里被盯上,怕是要和王鉷和罗希姡б桓鱿鲁×恕

    七日后,王源顺利回到雅州,在老向导居住的村落歇息了一晚,次日下午回到成都。一路上,王源给那头黄骠马喂了不少熬制出来的食盐,目的便是确定这种盐是否真正的安全。王源担心微量的摄入也许看不出异样,但若是长期食用也许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这匹黄骠马一路上精神头十足,看不出丝毫的异样,王源也终于放下心来。

    回到成都后,王源第一件事便是将取得的好几种不明之物送往张正一和蒋真人鉴别,这等事也只能求教于这两位方士了。很快,第二天午后,张正一和蒋真人在柳熏直的带领下来到王源府邸求见,王源在中庭的树荫下摆了茶水,接待了两位方士。

    “二位先生,有什么好消息么?我的伏火方练成了?”王源喝着茶水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两位面色兴奋的方士。

    张正一和蒋真人脸上顿时满是羞愧之色,支吾难言。王源呵呵笑道:“开个玩笑而已,知道你们还正在努力。大概是辨识出了我给你们的东西了吧。”

    张正一忙道:“是是,幸不辱命,老朽和蒋真人一夜未眠,搞清楚了大帅给我们的辨识之物。这一袋中的黄色盐粒中是粗盐和很多奇怪杂质的混合之物。老朽用水洗之法将之分离,得到了盐和芒硝以及其他不明杂物。芒硝之量占绝大多数。”

    王源惊讶道:“芒硝么?原来混杂的是芒硝,没想到盐湖之中还有芒硝。”

    蒋真人道:“原来大帅是从盐湖中取得的这种东西,那便不足为奇了。”

    王源惊觉失言说出了真相,这件事他原打算绝口不提的,免得生出事端。回来后和老向导千叮咛万嘱咐,叫他绝口不提此事,没想到倒是自己漏了嘴了。不过倒也无妨,方士们应该不会怀疑什么。

    “确实是从盐湖之中取得的此物,却不知盐湖之中竟然产芒硝,我还以为全是盐呢。”王源笑道。

    “大帅有所不知,盐硝本为一体之物,有盐之处必有芒硝。老朽曾听人说及,大唐北方的突厥人国境内有一盐湖。当地百姓夏日捞盐,冬日捞硝,湖水中同时溶解了盐硝两物,可见一斑了。”蒋真人道。

    王源点头道:“原来如此。却不知道为何是夏日捞盐,冬日捞硝。这其中有何道理?”

    “这个……老朽做过这方面的勘察,特意以盐硝混合做过验证。所谓夏日,无非是气温高,水温也高,水汽蒸腾的较多,会让水中溶解之盐分析出,类似于晒盐或煮盐之法。但这芒硝和盐不同,一桶水或溶盐一升,但这芒硝可溶两升之多。而且即便盐完全析出,这芒硝还在水中并不析出。但这芒硝溶于水中多少,却是因水温而定。水温高则多,水温低到冰寒之时,一桶水却连半升芒硝也难溶解其中,而盐却无此特性。盖天地万物自有其特性,这便是其特性奇异不同之处,可谓神奇。”蒋真人道。

    王源明白了,说白了便是个溶解度的问题。芒硝的溶解度随着水温的变化浮动极大,而盐却基本不变。夏天水分蒸发之后盐便会结晶,而冬天气温变低后水中的芒硝便会结晶。虽然是后世初中化学的简单知识,但放在这个年头,想要搞清楚却非易事。蒋真人倒也是个合格的方士,能够特意去做个实验检验一下,也算是求知欲望浓厚的古代人了。

    “老朽等用的是蒸煮之法,大夏天的也无法得到冰寒之水。我们将大帅拿来的毒盐尽数在清水中溶解,在釜中熬煮,水干过半时倒出沸水。铜釜之下析出的便是食盐。将盐取出,将汤水继续熬煮,当汤水几近干涸之时,倒去废水,釜中析出的便是芒硝了。一斤毒盐之中竟有六成是芒硝,三成是盐,其余一成之物,我等无法得知,只能随废水倾倒了。”张正一道。

    王源点点头,芒硝是有毒性的,但更毒的怕是倾倒的废水之中的不明物质。那里边一定含有多种化合物,剧毒之物无需多,有的只需一点点便可要人性命,倒也不必纠结于此了。

    “二位很厉害,居然有这种办法将盐和芒硝分离,倒也不用到冬天夏天了。哎……可惜的很,这些芒硝除了你们炼丹和药用之外,却非我所希望之物。芒硝不能用于伏火方,真是可惜的很。”王源不无遗憾的道。

    张正一道:“是啊,可惜的很,芒硝用于伏火方作用不大,确实甚是遗憾。不过,芒硝可做药用,可为方士炼丹之用,用处也是极大的。”

    王源叹了口气道:“得了,我对炼丹没兴趣,这破玩意在我看来一钱不值,若是火硝那该多好,咱们也不至于让柳先生在剑南道全境发动百姓扫猪舍羊圈牲口棚得土霜熬煮了。”

    张正一笑道:“大帅莫急,正有好消息要告诉您。”

    王源一愣道:“怎么?”

    张正一笑眯眯的取出一只布袋摊开,里边正是王源采集得大块的五彩斑斓的晶状之物。

    “大帅带来的这东西我们可是认得的。这种东西想必也是大帅在盐湖中取得的吧。”

    “是啊,这是什么?”王源忙问道。

    “恭喜大帅,贺喜大帅。此物在我们方士口中称之为宝硝石,不仅是因为其五彩斑斓形似宝石一般,也是因为这种硝石甚是罕见。老朽炼药数十年,所得此物也不过数罐而已。这可是个好东西啊。”张正一笑道。

    王源道:“宝硝石?可做伏火方之用么?”

    张正一翻了个白眼,大帅唯一关心的便是是否可以作为伏火方之用,却不问这物有何价值所在。

    “宝硝石也是不可做火硝之用的。”张正一老老实实的道。

    王源大为失望,叹道:“那算什么好消息?既非宝石,又只能炼丹,有什么用?”

    张正一笑道:“大帅莫急。若以老朽的眼光来看,宝硝石颇为贵重,虽然不可直接用于伏火方的配料之用,但可稍加转换便得火硝。”

    王源惊道:“能以此物转化为火硝?那可太好了。”

    张正一道:“当然,以宝硝石同草木灰共融于水中高温熬煮,水干后所得之物便为火硝。只是……只是这么做暴殄天物。上古丹书记载,以宝硝石炼丹,有几率得神鬼之丹,服之身轻如燕飘然若仙,乃是仙丹炼制的上佳原料。大帅难道不考虑考虑用这些宝硝石炼制仙丹么?”

    王源哈哈大笑道:“练什么仙丹?我可不想成仙,只需要变成火硝练出伏火方便可。这下好了,伏火方成功有望,你们要多多努力啊,一天天的没进展,我挺着急的。”

    张正一和蒋真人对视一眼,心中均暗自泄气,今日前来求见王源,本是要说服王源用这些宝硝石练仙丹的,但显然王节度使毫无兴趣,白白的浪费了这些宝贵的原料。

    “不过,我答应你们,只要你们替我完成了伏火方的炼制,我倒是可以给你们些宝硝石让你们练仙丹。练成了你们去成仙去,好歹我也认识两个神仙,哈哈哈。”王源笑道。

    张正一和蒋真人大喜过望,总算是有了些希望。不过还是不放心的问道:“大帅,这宝硝石难道大帅手中有很多么?这东西可不易见。”

    王源呵呵笑道:“应有尽有,多的不得了,你们放一百二十四个心。足够你们炼仙丹的。”

    王源说的不是大话,在那盐湖滩上,这种五彩斑斓的所谓宝硝石很多,一丛丛的像是生长在毒盐之上的花朵。一块块凸起如锥,几乎每走几步便可见到。以盐湖的面积来算,含量可谓惊人。说应有尽有,倒也不是吹牛皮。

    送走了两位方士,王源的心情很是愉悦。这次盐湖之行收获如此巨大是王源没想到的。搂草顺带打兔子,不但有盐,而且有火硝的原料,真可谓上天眷顾。现在剩下的事情只有一个,同杨国忠商议倒卖私盐的合作以及得到杨国忠的首肯调动兵马拿下野牛城。这两件事在信上可说不清楚,王源决定去京城一趟,亲自将这两件事搞定。

 第五四五章 担忧

    (谢:遵守伱的约定、moshaong、可乐加点冰几位兄弟的打赏。)

    人逢喜事精神爽,晚间王源向众妻妾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同时宣布即将择日上京。众女虽一直不明白王源在忙乎些什么,又是盐湖又是药方的不知有何意义。但只要王源高兴,众女自然也就高兴起来。

    但一提到要去京城,李欣儿和公孙兰立刻联想到王源同罗衣门之间的纠葛。而且王源在离京赴剑南时几乎是逃出京城的,因为在离开京城之前,王源违背了罗衣门的指示杀了罗衣门隐藏在宫中的特别执事李龟年。此举虽然已经过去了八九个月,罗衣门和太子也一直没有关于此事的任何动静,但就算手脚做的再严密,也难免会露出破绽来。若此事早已被李亨和罗衣门查清楚,此次回京岂非不智。

    带着这个疑问,饭后再后园小亭乘凉的时候,公孙兰师徒找到了王源,提出了她们的担忧。

    “二郎,去京城之事是否可以缓一缓,起码先要探明那件事罗衣门是否已经放弃了追查。京城不同于成都,到了京城之中,若太子和罗衣门于你不利,那可是很危险的。”公孙兰摇着团扇轻声提醒。

    李欣儿也道:“是啊,你的所为太子必难容忍。之所以咱们尚能安生,那是因为咱们远离京城。罗衣门的触角伸不到剑南来。依我的了解,罗衣门在剑南也是有耳目的,没准在暗处都有罗衣门的耳目窥伺,只是他们不敢有所行动罢了。但到了京城可就大大的不同了。”

    王源微笑道:“你们也太过担心了,太子不会拿我怎样的。今非昔比,情况已经大大不同了。”

    李欣儿道:“你如何断定他不会拿你如何?太子的势力可也是今非昔比的。王忠嗣入朝便是太子势力抬头的征兆,劝你还是三思而行。叫我说,不如借着大小姐满月之期,最好请了杨左相来剑南当面商谈,而非你亲自去京城。”

    王源笑道:“十二娘,你这个提议可不高明。自我成为节度使以来,我和杨左相之间便不能有这么明显的密切交往,你可明白?韦坚和皇甫惟明是怎么死的?你难道忘了?人人都盯着我和杨国忠,就希望抓住把柄来,我反倒还要送上门去?再说了,还借着大小姐满月的机会请杨国忠来剑南这种话你也说的出来,你真当我有这么大的面子么?你当杨国忠闲的没事做巴巴的来喝咱家大小姐的满月酒?糊涂的很。”

    李欣儿自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