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将门凤华 >

第87章

将门凤华-第87章

小说: 将门凤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安长公主拉了拉的衣袖,白了她一眼,“你这个傻孩子,你舅父舅母,外祖母,哪个不比你厉害,看你得意洋洋的,不忍心打断你罢了,尽瞎闹。砚之他顽劣,你舅父这是想借机会教育教育他呢。”

    闵惟秀有些傻眼,这群老狐狸精们,个个都会睁眼睛说瞎话啊!

    这是借机教育,这是借机要他命啊!

    ……

    直到同姜砚之还有临安长公主上了马车,闵惟秀还气鼓鼓的。

    “阿娘,真凶是谁,还没有发现呢,到底是谁要害姜砚之。”闵惟秀不解的说道。

    临安长公主锤了她的肩膀一下,“你今日把阿娘吓死了,你不是用脑子吃饭的,还敢这样。你是叫惟秀,不叫天秀!”

    闵惟秀哼了一声,“我是不用脑子吃饭,我用嘴吃饭。”

    临安长公主被她气乐了,看着一言不发的姜砚之,拍了拍他的肩膀,“今日之事,你算是犯了宫中大忌讳了。你们不知道吧,如今的刘皇后,并不是官家的原配发妻。”

    闵惟秀同姜砚之都惊讶的抬起了头,“我从小长在宫中,怎么从来都没有听人提及此事?”

    临安长公主神色有些怀念,“你知道的,当年我们三家效仿刘关张桃园结义。闵家只有三个儿子,并没有女儿。但是柴家同我们姜家,各有一女。”

    姜砚之恍然大悟,“所以柴家的女儿,嫁给了我阿爹,是元后。她……火……”

    临安长公主赞赏的看了姜砚之一眼,“你果然是聪慧之人。柴皇后乃是幺女,性子活泼,官家十分的喜爱她。柴家那位没了之后,官家即位,立马封了柴氏为皇后,当时她住的地方,便是如今的亲蚕宫。”

    “因为兄长没了,柴皇后当时心结难解,放着如今的中宫不住,硬是住在了宫中最偏远的地方。官家由着她,并且非要把自己的寝殿,设在她的隔壁。”

    “当时就因为这个事情,许多人都赞官家情深义重。可万万没有想到,柴皇后有一日,当着官家的面,一把火把亲蚕宫烧掉了……她自己也香消玉殒了。”

    “官家消沉了许久,但是国不可一直无后。于是官家另外立了刘皇后,再也不让人提柴皇后了。后来官家突然有一日,又在那块地上,修了一座亲蚕宫。”

    临安长公主顿了顿,“柴皇后的小名,就叫阿蚕。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刘皇后,很不喜欢亲蚕大典的的缘故。亲蚕宫,放火……这几个字,立马就让官家想到了当年之事,这也是难怪为什么,我立马进宫,生怕你的小命丢了。”

    姜砚之对着临安长公主行了个大礼,“姑母待砚之恩深义重。”

    临安长公主将他扶了起来,“我虽然不喜欢你那个生母,但是却觉得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也莫要以为你阿爹不喜欢你,只是因为你性子跳脱,时常让他不愿意想起的往事罢了。”

    “你不知道阿蚕,那会儿她初初有孕,连男女都不知晓,就非要同我肚子里的孩子指腹为婚。我那会儿同夫君征战在外,她就不停的叫人送信来,一连送了三封,我还没有来得及回信呢,她就……”

    姜砚之手猛的一抖,艰难的说道,“你说的肚子里的孩子,是惟秀么?”

 第一百八十六章 身世

    闵惟秀震惊的看着姜砚之,就在今日,姜砚之还在福宁宫中告诉她,宋嬷嬷说她是他指腹为婚的妻子。(全本小说网,https://。)

    “宋嬷嬷,就是我府上的一个老嬷嬷说,惟秀是我指腹为婚的妻子”,姜砚之说道。

    临安长公主瞳孔猛地一缩,“一会儿到府了,你把那位宋嬷嬷带过来,别走前门,翻墙过来。”

    她说着,一把抓住了姜砚之的手腕子,过了一会儿又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马车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三个人都有一肚子话想说,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闵惟秀脑袋嗡嗡的,难怪蔡淑妃对白嫩嫩的小砚之都下得了手,原来姜砚之有可能不是他的亲儿子。

    武国公府离皇宫很近,站在高处,能够看到宫宇一角。

    马车很快就到了。

    闵家三个回门的娘子,早就已经回去了,武国公父子在主院中带着闵忘玩儿。

    一见到临安长公主,武国公就咋咋呼呼的说道:“宫里头又出啥事了,咋这么不太平。惟思,你阿娘回来了,快把忘儿带回去睡觉吧。”

    临安长公主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平复,“让乳娘带忘儿去歇了,你们几个人都跟我进来。”

    ……

    不一会儿,姜砚之就已经神色匆匆的带着宋嬷嬷过来了。

    这是闵惟秀第二次进入临安长公主的密室。

    宋嬷嬷也不觉得奇怪,一关上门,立马跪了下来,“多谢长公主搭救。我家三大王,的确是柴皇后的亲儿子!”

    临安长公主的眼泪唰的一下流了下来,“我还以为阿蚕的儿子,被火也一起烧死了!”

    宋嬷嬷摇了摇头,“柴皇后特意等到孩子生下来了,才……又怎么会把儿子也一起烧死了呢?”

    姜砚之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声音还是有些发颤,毕竟这十多年,他都以为自己是蔡淑妃的儿子,一个连母亲都憎恶的儿子。

    “当年我是柴皇后宫中一个厨上的粗使婆子,不知道长公主有没有听柴皇后提起过,会蒸奶糕的阿云。我的本名就叫宋云。”

    长公主回忆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原来是你啊!我回来之后,想找阿蚕身边的老人……却一个都找不着了,没有想到你还在。”

    宋嬷嬷叹了口气,“蛇有蛇路,鼠有鼠道,那些跟着柴皇后从国公府一道儿来的老人,都一个个的没了。只有我,是后进宫的,又不过是帮厨,才留了一条小命下来。”

    “这些都是后来我听柴皇后说的:那还是大周时期的事情了,柴皇帝御驾亲征,在战场上中了冷箭,是以大军回返。当时陈国公,也就是如今的官家留守开封监国。”宋嬷嬷担心小辈们不知道旧事,还特意解释了一番。

    “柴皇帝身子不适,太医会诊之后说,若是不怒火攻心,静养一段时日,便无碍了。陈国公同夫人一道儿进宫,寸步不离的照看柴皇帝,可就在那一天夜里,柴皇帝走了,还留了一道遗诏,说皇子年幼,兄死弟及,要把皇位传给陈国公。”

    “当时你们二位不在开封府,不知道那会儿的血雨腥风。陈国公文采斐然,又善言辞,开封府中多半的文官,都是他的人,至于那些跟着柴皇帝南征北战的将领们,总有几个不服气的。”

    闵惟秀能够想得到,这并非是陈国公当不当皇帝的事情,而是咱们都是跟着老柴混的,凭啥他死了,你就能当皇帝,你当,那我也可以当啊!

    而且什么兄死弟及,简直可笑。

    陈国公同柴皇帝,一个姓姜,一个姓柴,祖宗都不是同一个啊!自然是可疑。

    “陈国公在柴皇帝的灵堂上嚎啕大哭,说他是万万不会接这个诏书,夺了兄弟的江山的,他身后的人哪里肯罢休,直接将黄袍披在了他身上,而反对的那些人,自然是拔刀相向。”

    “眼见着就要血溅当场,在那个时候,陈国公夫人,也就是后来的柴皇后,挺身而出,证明了那个诏书是真的!她是柴皇帝的亲妹妹,柴皇帝临死之前,她也是在场的……”

    “柴皇后的话,很有说服力,她就是一个十分善言辞,十分感染人的人。那些有权势的人当中,原本吕相公还有郑国公府就是铁杆支持者,这话一出,又有三人倒戈。”

    “陈国公便在那一日当了皇帝,立了柴氏为皇后。其实柴皇后当年选中亲蚕宫,并非是因为她要为兄长守孝,也不是说不待见官家,而是当时,柴皇帝的家人,尚且住在宫中,就在亲蚕宫旁。”

    武国公同临安长公主听得都十分的惊讶,他们当时远在边关,等赶回开封府的时候,已经万事尘埃落定,官家派的去寻找柴家旁支的队伍,都早就远离开封府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往日的旧事,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及了,虽然大致的事情知晓,但这些细节,无从得知。

    宋嬷嬷说着,红了眼,舀出帕子擦了擦眼睛,闵惟秀知晓,惨烈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就在那往后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柴皇帝留下的嫡子便染病,不慎没了,因为这件事情,柴皇后同官家大吵了一架,打那时候起,两人的关系,一日不如一日。”

    武国公一听,怒发冲冠,“什么染病,这事儿后来我查清楚了,压根儿是有人给那孩子服用了雷公藤!那孩子还那么小,怎么经得住如此大毒之物,自然是没有了。”

    “这事儿我是几年前才无意之间知晓的,没有想到,这次东阳郡王身上,又出现了!”

    宋嬷嬷一愣,显然她并不知道这个内情,她擦了擦眼泪,“原来如此。打那天之后,柴皇后便日渐消瘦,经常自责。”

    她许是在后悔吧,后悔自己个站出来,帮陈国公说话,让柴家的江山,改姓了姜!

    “直到那一日,柴皇后生下了三大王,便让接生嬷嬷抱着,去给外间的官家看。当时亲蚕宫中一片欢腾,这可是中宫嫡子!几乎所有的人,全都出去问官家讨喜钱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产房里起了大火,嘭的一下,就烧着了,火势十分的凶猛,想救人已经来不及了,柴皇后在屋子里头一言不发的……那火烧得十分的大,一连左右两宫,都被烧掉了。”

    “就在那场大火中,有十人丧生,其中就包括在附近住着的柴皇帝夫人。”

 第一百八十七章 计不落空

    闵惟秀几乎能够想象得到当时的场面。(全本小说网,HTTPS://。)

    官家当时肯定大怒,他的皇位来路本来就让人生疑,柴皇后是力挺他的证人,却以自杀的方式,来无声的抗议,这叫世人如何看待他?

    按照宫中一惯粉饰太平的做法,肯定胡乱的弄了一个不慎走水,母子双亡的说辞,然后官家为了稳固地位,果断新立刘氏为皇后。

    他压根儿不想要自己的江山,同柴家扯上半点关系了吧,姜砚之这个嫡子,就让人十分的尴尬了。

    有他在的一日,柴家旧臣就永远不会真正的臣服于他。

    “我阿娘,真的是自己放火烧宫的,还是像我今日一样,被人害的?”姜砚之问道,他的声音有一些颤抖。

    宋嬷嬷摇了摇头,“大王,这个问题,嬷嬷也不知道。”

    临安长公主红着眼,深吸了一口气,“那么砚之为何会给蔡淑妃养?”

    “长公主忘记了么?那会儿宫中只有三个皇子,全都是养在蔡淑妃宫中的,她是跟着官家最久的人了,虽然不太受宠爱,却生了长子。那时候二皇子的生母没了,也放在她宫中养着。宫中其他的人,都是新进宫的小娘子。”

    “蔡淑妃那阵子,也是怀着孩子的,不过怀像不好,不多久就没了。”

    闵惟秀恍然大悟,那会儿官家肯定也没有想到,自己是一个只能生三个儿子的倒霉蛋子。

    他说不定想着,日后还能再生他十七八个的,三个算什么!

    刘皇后也没有想到自己个不能生,她那会儿还是个年轻小娘子呢,谁愿意养别人的孩子。而且她是否知晓姜砚之身世,还真不好说。

    而且,总不能说她们刚刚进宫,就生出了这么大个儿子吧,骗狗呢?

    临安长公主又盯着姜砚之仔细的瞧了又瞧,这才大哭起来,“太好了,阿蚕的儿子还活着,阿蚕的儿子还活着。”

    一旁的闵惟思欲言又止,到底没有把自己的事情说出来。

    姜砚之也红着眼,不过他没有在哭,却是在笑,“惟秀,真好,我阿娘并不厌恶我,难怪我一去亲蚕宫,就觉得这个地方很亲切!”

    闵惟秀心中一揪,蔡淑妃对姜砚之做的事情,实在是太残忍了。

    “嗯,你阿娘想要你好好的,开开心心的活着呐。”

    所以,即便是心中再苦,也还是要让姜砚之活下来了,再死。

    更何况,审了这么多案子,万事都不能只看表面,是不是柴皇后自己放的火,还很难说呢!

    万一是刘家想要后位,所以害死了柴皇后,烧死了原来柴皇帝的遗孀,向官家投诚呢?

    万一是蔡淑妃心生嫉恨,害死了柴皇后呢?

    还有很多,很难说的万一。

    ……

    “所以,这一次害我的人,压根儿就是当年事件的知情人,他这是要致我于死地啊!就算大火没有烧死我,那我同我阿娘,在同一个地方,起了同一把火……”

    “我阿爹的反应实在是太奇怪了,就算没有宋嬷嬷在,以我的性子,我也会去刨根问底,最后的结果,就是搞清楚自己的身世。所以,我即便是没有死,也走进了他早就给我设好的路。”

    “我同太子不是一母同胞,而且我还是……”

    姜砚之欲言又止,但是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

    姜砚之同太子并非是一母同胞,而且他还是中宫嫡子,原本他同太子是站在同一条战线的,现在,撇开那个犹如隐形人一般低调的二皇子不谈,反倒是他们兄弟之间,是更加有可能相争的。

    即便他没有野心,还是支持太子,那么兄弟之间的隔阂,也少不了了。

    好一出离间之计。

    “惟秀,你有没有觉得这种计不落空的手段,十分的熟悉……”姜砚之勾了勾嘴角,问道。

    闵惟秀点了点头,不是她聪明,因为这个事情才发生不久,记得实在是太清楚了才对。

    就在林娘子的案子上,那个幕后之人,也是喜欢一箭多雕,算计人心。

    “当年我阿娘的案子,因为时隔久远,老人们都没有了,亲蚕宫也重建过了,根本找不到什么线索,但是我被人害的事情,却还是可以查的。”

    “首先,是路甲。路甲是我大兄的贴身侍卫。他不在跟前伺候,去亲蚕宫那么偏远的方向做什么?就是因为他的出现,我才放了路丙离开。”

    姜砚之没有功夫傍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