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将门凤华 >

第248章

将门凤华-第248章

小说: 将门凤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看新晋狗腿子李不白,能把人给气哭了。

    被李不白这么一打岔,姜砚之已经走得没有影子了!

    “路丙,快快快,我要出恭!”姜砚之一溜烟的小跑儿,唉,这早朝简直不是人干事,奏了两个案子,跟过了两天似的,实在是憋得慌!

    站在巷子角的吕相公无语的抽了抽嘴角,大王,你能够再多帅一刻钟吗?

    幸亏你跑得快,这要是被后头的那些人听见了,一定会说,哦,还是那个三大王!

    他想着,偷偷的看向了官家。

    官家的嘴角微微的翘起,将双手背在身后,轻轻的说了一句,“走罢。”

    吕相公转过身来,跟在了官家身后,走了几步,一回头,姜砚之整个人已经不见踪影了。

    官家余光瞟见他的动作,“你家的闺女,是嫁到了武国公府了吧,你同砚之,也算沾了亲。”

    吕相公笑了笑,“官家戳到老臣痛处了,我那闺女,养得好好的,还指望着官家给指一门好前程。偏生寿王妃救了我老母亲,她开口提亲……老臣虽然不愿意,但是面子抹不开啊,这样眼睁睁的瞧着……唉……”

    官家笑了笑,“闵惟学是个忠厚老实的,还亏了你闺女不成?不知不觉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啊!你跟我一样,这辈子啊,都是吃了面子的亏了。”

    不等吕相公接话,官家又接着说道,“人啊,未必看不见,未必看不清,不过是不想见,不想看清罢了。”

    “人好像是提线的木偶,每活一段时日,身便多了一条线,你拉我扯,剪不断理还乱。你还记得,以前开封府的人,都是如何夸我的么?”

    吕相公面色有些怀念,“那时候人都夸官家,擅识人,吏治清明,胸怀天下。”

    官家叹了口气,“这才多少年啊……我便已经老了。已经没有壮士割腕的勇气了。那一日,我是站在这里,做出了我一生之,最重大的决定。那时候,也是你站在我的身侧。”

    “我以为,前面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却没有想到,是一个圆,兜兜转转的,怕是又要回到最初的了。”

    吕相公紧了紧手,笑道,“人活着若是能够回到好了,那老臣想回到十八岁那年,娶个好看些的娘子。”

    官家一愣,哈哈大笑起来,“也是,人是不能倒着活的。你啊你……这话真应该让你夫人来听一听。”

    吕相公讨饶的拱了拱手,“官家饶命。臣也这么一想,不过这夫人嘛,是美是丑,姓张姓王都不打紧,既然嫁了我,生的孩子那都是姓吕的,我吕家后继有人,我也算是对的起祖宗了。”

    他说着,又轻声的说道,“官家,天下已经是姓姜的了。”

    不能也不会回到最初的了。

 第五百三十三章 孩子

    姜砚之从恭房里出来,仰起头来,看了看天,雪花一片一片的落在了他的脸。全本小说网;HTTPS://。m;

    一旁的路丙莫名其妙的瞅了他一眼,也跟着仰起了头,“大王,天有什么?莫非是有仙人御剑飞过?”

    姜砚之惊讶的看了他一眼,“天有什么?云?雪?还御剑呢……你咋不说他直接飞呢?大白天的,想啥呢?”

    路丙擦了擦脸的雪……啥玩意没有,那你大雪天的仰着头做什么?

    “那您在看什么?”

    姜砚之摸了摸下巴,叹了口气,“这雪下了好几日了,我们穿着厚厚的皮毛,抱着暖炉子,用着炭盆子。那些穷苦百姓呢?这雪继续落下去,不是瑞雪兆丰年,是灾了。”

    “若是雪积得厚了,房子都得压垮了去。”姜砚之说着,从一棵梅花树,顺手扯下了一个红红的剪纸,头剪的是一个梳着总角的小童,正在放爆竹。

    眼见着快要到腊月里了,年味儿开始浓了起来,宫闲人很多,也不知道是谁,剪了挂在树,结了冰凌,还怪好看的。

    “大王……您真是一个好人!”路丙有些感动,他觉得,这大约是同大王分开得太久了,还处在感情波动期。

    姜砚之搓了搓自己的胳膊,“我本来是好人啊!”

    他说着,又低下头,看了看那个剪窗花,直到了马车,还忍不住在看。

    路丙撇了那窗花一眼,“大王,我觉得你最好不要拿着这个回府去,这一瞅是出自小娘子之手,若是王妃瞧见了……”

    怕是要打爆你的狗头!

    姜砚之摇了摇头,“你还记得本大王昨夜去瞧姚春拿,发现凶手有什么特别之处了么?”

    路丙想了想,“凶手乃是训练有素的杀人,能够轻易的扭断人的脖子,另外他的手,有火药的味道……以布谷鸟的叫声为号。”

    “火药!您是说爆竹?”路丙一下子明白了姜砚之所想。

    “除了爆竹,还有可能是火器,这两者很难分清楚。年关将至,这些东西也多了起来。”姜砚之说着,心有些惴惴不安,但是一时半会的,又没有什么好的思路。

    “走吧,咱们去探望祖母,然后接惟秀一块儿回去。”

    今日一大早,闵惟秀同他一道儿进了宫,只不过他是去早朝,闵惟秀则去了太后宫。

    之前他的死讯传来,太后听了之后,立即病倒了,现在他们回来了,于情于理,都应该去探望才是。

    太后宫烧得暖暖的,姜砚之抖了抖身的雪花,走了进去。

    “下朝了,我正在同祖母一道喝汤呢,这肉炖得可烂了,入口即化,我都连喝三碗了。”闵惟秀一瞧见姜砚之,立马站起身来,笑着说道。

    “砚之你也是的,惟秀有孕在身,天寒地冻路又滑,你还带着她进宫来。得知你们没事,老婆子便不药而愈了,等天气暖和了,再来也不迟。外面冷着呢,快些坐下来喝一碗热汤。”

    姜砚之心暖洋洋的,对着太后行了礼,“祖母,砚之回来了。”

    太后眼眶一红,对着他招了招手,“好孩子,过来坐罢,都瘦成什么样子了。一回来,也不多歇一会儿,又回大理寺了。”

    闵惟秀不是个客气人,自己给姜砚之乘了一碗,“快喝,特意给你留的,还有一碗,留给薇娘。”

    姜砚之这才发觉,以前一直跟在天后身边的杜薇,竟然不在这里。

    看着他询问的眼神,闵惟秀笑道,“这不眼见着要到年节了么?宫向来都准备得早,已经开始说年夜宴会的事了,薇娘被母后要去帮忙了。”

    太后一听提到杜薇,笑容都和蔼了几分,“她能帮个什么忙,也是皇后抬举她,让她好说亲罢了,其实她也帮着看看烟花爆竹罢了。”

    每年的宫宴,多少要放一些,方才显得热闹的。

    姜砚之一愣,“这么早开始弄这些了。”

    太后身边的一个老嬷嬷笑着解释道,“这宫宴都是天家人物,可不得早早的安排好了,万一出了岔子,谁都担待不起。今年宫的烟火,同往年大不相同。”

    “今年南地有名的火云坊来了京城,太后以前啊,看过一次,特别的喜欢。皇后孝顺,打算年夜的时候,请来给太后助兴。”

    太后摆了摆手,“我原不想凑这个热闹的,孝心难得。砚之,你快试试这汤是否合你胃口。”

    姜砚之回过神来,端起汤一干而尽,又同太后说了几句话。便领着惟秀出了门。

    两人一马车,姜砚之立马摸了摸闵惟秀的肚子,将耳朵凑了过去,“福星福星,可惜你没有瞧见,阿爹今日大殿之,威风八面,连官家都感叹,天底下竟然有如此出色的男子……也只有福星的阿爹,还能够这么厉害了!”

    闵惟秀噗呲一下笑出了声,“没见过这样夸奖自己的人!”

    官家只会对着镜子,感慨天底下竟然有朕这样出色的男子……

    姜砚之直起身来,“真的,不信你去问问苏丞,知道我今日有多厉害了!只可惜你不能朝,不然的话,我们双剑合璧,所向披靡!”

    马车外的路丙,听着车内吹牛皮的声音,觉得自己个好似找回了熟悉的感觉,“大王,咱们现在去哪里?雪天路滑,我赶慢一些。”

    姜砚之迟疑了一下,“去火云坊。”

    路丙应了声,“好叻!”

    闵惟秀皱了皱眉头,“你怀疑杀死姚春拿的人,藏在火云坊?”

    姜砚之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咱们把各个烟火爆竹的作坊,还有火器营都去看看,说不定能够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说话间,马车陡然一停,闵惟秀猛的抓住了马车壁,这才稳住了身形。

    “怎么回事?”姜砚之问道。

    马车外传来了路丙闷闷的声音,“大王,马车前头,有一个孩子。”

    一回,他们的马车前头有一个孩子,结果害得姜砚之同闵惟秀掉进了地缝里,险些丧了命。

    现如今,他们的马车面前,又出现了一个孩子。

    路丙紧了紧手的绳子,老子觉得心里好慌!以后该不会见了孩子发怵吧?

 第五百三十四章 母亲(一)

    因为马车停得急,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全本小说网,HTTPS://。)//

    姜砚之同闵惟秀下了马车,只见一个穿着宝蓝锦缎小袄的男童,跌坐在雪地里。

    他看去约莫六七岁的样子,生得一张圆脸,一双眼睛又黑又亮。

    小童站起身来,拍了拍身的雪,“抱歉,我着急回家,不小心惊扰了贵人,还望恕罪。”

    姜砚之一愣,路丙说前头有人,他还以为照往常一样,这孩子是来告状的,可这样一瞧,不过是个过路的路人甲。

    “你是哪家的小哥儿,怎么身边连个人都没有带?可摔到哪里了,我们送你去医馆瞧一瞧吧?”闵惟秀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好的问道。

    看他一身华贵,应该是出身富贵人家,怎么身边一个下人都不带,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小童迟疑了片刻,说道,“我家是蜀人士,阿爹原在成都府路任职,这才刚进的京。我同身边的小厮,都不熟悉路,一出门便走散了。这下了雪,有些识不得来路了。身无伤,不劳烦贵人了。若是可以的话,希望能够派人给我指个路便是。”

    闵惟秀瞧他小小年纪,说话做事一板一眼的,觉得颇为有趣,走了过去,扶了他一把。

    那小童脸色一变,闷哼一声,往后退了退。

    闵惟秀一愣,看了姜砚之一眼,“可是我力气太大,把你拉疼了?你家住在何处?我家夫君,对着京熟悉得很,这雪越下越大了,早些送你回去,不然你家里的人该着急了。”

    小童脸无喜也无悲,迟疑了一会儿,“我也不知道那条巷子叫什么名字,只是临出门的时候,瞧见巷子口有一家铺子,正一车一车的装着烟火,好像是叫火云坊。京城房地太贵,我家颇为偏僻,不知道贵人可否听闻?”

    姜砚之走过来,牵住了闵惟秀的手,“这还真是巧了,我们正好要去那火云坊,你我们马车一道儿前去吧。”

    小童一听,反倒是警惕起来,他往后退了退,眼见着想要逃走。

    闵惟秀一伸手将他提溜了起来,“行了啊,小家伙还挺警醒,是个心细的。放心吧,我们不会把你卖了的。”

    周围围观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小郎君,你尽管把心放进肚子里,我们在场的都给你做个见证,是三大王把你提溜走了。他可是连墓地都要收钱的,绝对舍不得留你到王府享福!”

    姜砚之一听,也跟着乐了,“嘿,我便是没有给你们找过牛,那也寻过狗吧,一个个的净在我娘子,在我孩儿面前损我!三大王我不要面子的么?”

    周围的人笑得更大声了。

    那小童见姜砚之果然是个人物,这才放弃了挣扎,又看了看闵惟秀微微鼓起的肚子,说道,“夫人你有了身孕,快些放我下来,免得伤了你。”

    闵惟秀依言将他放在了地,揉了揉他的小脑袋,“走吧。”

    几人了马车,周围围观的人,都渐渐的散去了,路丙小心翼翼的赶了车,朝着火云坊的方向走去。

    姜砚之递给了小童一些吃食,又塞了一个暖手炉给他。

    “你还没有说你叫什么名字。”

    吃了东西,小童眼警惕的光芒少了不少,开始侃侃而谈起来。

    他姓翟,名叫翟闻筠,父亲翟平科举出仕之后,在成都府做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这一做是数年,今年可算是熬出头来了,一家子人来了京城,生活在天子脚下。

    母亲刘梦琴,原本是京城官宦人家的贵女,在十六岁那一年,家遭逢变故。父母亲当机立断,在剧变之前,将她嫁了出去。罪不及出嫁女,刘家倒了,刘梦琴去了成都府,这么些年,虽然不说大富大贵,但至少也过了些安逸日子。

    几人正说着熟络,马车便停了下来,“大王,翟府已经到了,不过……”

    姜砚之撩开了帘子,“不过什么……”

    他放眼一看,只见那门口已经挂起了白幡,翟闻筠跌跌撞撞的下了马车,焦急的跑了过去,“管家,出了何事,家怎么挂白幡?”

    那管家一瞧,红了眼睛,“小郎君你是怎么回来的,府的人,都派出去寻你了,可是没有寻到。是夫人,是夫人她跳井了。”

    翟闻筠一听,拔腿往里头冲,“母亲,母亲!”

    姜砚之同闵惟秀看了一眼隔壁的火云坊,进了翟家的大门。

    看得出来,翟家人刚进京不多时,院子还十分的简陋,下人们都匆匆忙忙的跑来跑去,一个不慎便摔倒在地。

    在前院的正宅里,停放着一口黑漆漆的棺材,一群下人,正在那里搭建着灵堂。

    除了翟闻筠正在扶棺痛哭,堂的其他几个人,一个个的,都并无哀痛之色。

    见姜砚之同闵惟秀进来,首先迎来的是一个穿着绿色长裙的妇人,她的身边,跟着一个同翟闻筠差不多年纪的小童,那孩子生得虎头虎脑的,好的从妇人身后探出脑袋来。

    “诸位贵人送小儿归家,原本应该设宴款待,重重感谢。只是恰逢不巧,家主母去世,不便留客。官家去取五十两银子……”

    姜砚之身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