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日本搞娱乐 >

第395章

重生日本搞娱乐-第395章

小说: 重生日本搞娱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宝之所以将《那些年》的上映时间,选择在7月31号,也是看中了这一天的空档。

    因为,同期上映的《火影忍者疾风传剧场版:失落之塔》《昆虫物语:小蜜蜂啊迪勇气的乐章》《月代头布丁》《朱鷺島創作能「トキ」の誕生》《憐れみムマシカ》,这五部电影中,没有一部,可以对《那些年》造成威胁!

    《朱鷺島創作能「トキ」の誕生》《憐れみムマシカ》是纪录片,只在小范围的影院进行上映。

    至于《昆虫物语:小蜜蜂啊迪勇气的乐章》这种明显低龄化的动画电影,与《那些年》的受众也是不相同。

    即便是剩下的《月代头布丁》《火影忍者疾风传剧场版:失落之塔》,就连给《那些年》提鞋的资格都不配。

    一部是温情片,主演是锦户亮,初次主演的号召力,在坂本清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另一部是著名漫画ip剧场版,还是死忠粉的狂欢派对,也完全构不成威胁。

    如此看来,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天和。

    而且,作为坂本清的电影处女作,看过样片的东宝方面,在表示认可的同时,非常慷慨地给了《那些年》,多达350块银幕数!

    这是地利。

    至于剩下的人和,那就是犹如轰炸机投下的导弹一般,让人头皮发麻的疯狂宣传。

    在诸多明星艺人的推荐,以及sme庞大的资源倾斜下,《那些年》的宣传非常到位。

    在如此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情况下,《那些年》拉开了首映式的帷幕。

    。。。。。。

    之所以选择在东京港区六本木的toho影院,举行首映式,也是看中了这里的设备与场地,是整个东京最好的影院之一。

    而且,坂本清主演的多部电影,都是在这里举行的首映式,这里算是坂本清的半个主场。

    不选这里,选哪里?

    首映的现场,也是非常热闹。

    虽然作为电影监督,坂本清在电影监督权,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

    但是,作为歌手、演员、sme董事,坂本清在整个娱乐圈内的地位与人脉,可不是白混的。

    首映当日晚上,应邀出席、前来捧场的大物,都不在少数。

    滨崎步、幸田来未、樱井和寿。。。

    除了乐坛方面,影视圈也是星光璀璨。

    当红小生山下智久、魅力男星阿部宽、胡子越来越长的山田孝之。。。

    号称“两王不相见”的福山雅治与木村拓哉,也是出现在了首映式上,可谓是相当给面子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电影界的扛把子,北野武老爷子,也伴随着那张面瘫脸,出现在现场。

    他这一出场,让过来参加的来宾,都是纷纷感叹“北野武也来了?!坂本清的面子,可真大!”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就连坂本清也不知道,为什么北野武会来。

    毕竟,他根本就没有向老爷子发去邀请!

    这是不请自来!

    不但如此,当他过来和坂本清打了一下招呼,让坂本清也是有点受宠若惊。

    虽然他打招呼的方式,非常像黑道大佬在跟自己小弟对话的感觉。。。

    “哟!你小子可以嘛!”

    “欸?!”被拍着肩膀的坂本清,一脸懵逼。

    “听说你这部电影,从开拍到上映,才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是这样吗?”

    “呃。。。嗯,是的。”

    虽然不知道北野武的来意,但是,作为娱乐圈的大佬,即便是坂本清,也得在这位老爷子面前,做出一副乖宝宝的样子。

    “可真快呀,我在你这个年纪,可没有这样的勇气,想拍电影,就抛下一切,跑去拍电影呢。。。”说起往事,北野武的面瘫,似乎也出现了一些波动。

    眼睛中,似乎出现了一些,例如缅怀。。。

    什么情况?

    看到我,然后就回忆起了年轻时代的自己?

    这种“大佬突然看重自己,想要把自己当做接班人培养”的既视感,怎么会出现在我身上?!!

    还没有等坂本清从各种臆想中回过神来,北野武就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

    “有机会,我们合作一下。。。”

    看着北野武离去的身影,坂本清突然很想问一句“老爷子,你到底是来干嘛?”

    也许是看到了宣传声势甚大的海报,也许是对这个20岁的电影监督,产生了兴趣,也许是想过来看看这个不自量力的家伙,拍出来的电影,到底是什么垃圾。。。

    谁知道呢。

    不过,北野武最后留下的话语,倒是让坂本清萌生了一个想法。

    一个大胆的想法!

    。。。

    前来参加首映式的,不仅仅有诸多明星艺人,抽中的幸运观众,还有来自两大电影杂志周刊的影评人,以及独立的影评人。

    其实,从坂本清宣布开拍《那些年》开始,首先跳出来,对坂本清这个不自量力的举动,表示了不看好以及强烈质疑的,并不是其他人,正是来自电影圈的人士。

    其中叫嚣最厉害的,就是这些,以为自己很懂电影,拥有对电影指手画脚的影评人们。

    对于坂本清,他们都是挺看不惯的,认为他是一个一朝得志,就忘乎所以的典型例子。

    在乐坛一路顺风顺水,“凑巧”成为了日本代表性的世界性乐队,而且还以演员身份,一不小心,又成为了电影界的票房保证之后,竟然妄想以20岁的年纪,自编自演自导一部电影?!

    这简直就是不把电影这门艺术,放在眼里!

    你以为你是谁?哈维尔多兰吗?!

    (哈维尔多兰,以不到20周岁的年纪,自编自演自导了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拿下了三项大奖,被称为天才导演。)

    因此,很多影评人,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到首映式,准备看看这部,出自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手中的电影,到底是怎么一个烂法!

    也顺便收集一下证据,就算喷起来,也可以有根有据嘛。。。

 六百五十章 中规中矩

    进入影院内的各大影评人,都是注意到了一个现象。

    那就是:观众席上坐着的,大多都是年轻人,男女的比例大约达到了7:3。

    整个影院内,不断响起莺莺燕燕的交谈声。

    由此可见,坂本清与the sun,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巨大影响力。

    不过,这样的场面,却是让许多影评人,都嗤之以鼻。

    从观影的群体来看,就可以知道,坂本清首次执导的这部电影,面向的观众,主要是年轻人。

    在他们看来,坂本清只是在利用他在乐坛的人气,来吸引歌迷观看这部电影罢了。。。

    也就是说,坂本清只是在消费自己粉丝,只不过是将消费的商品,从音乐,变成电影而已。

    这让影评人们都觉得,坂本清拍这部电影的目的,只是为了趁机捞一笔,掏空粉丝们的荷包。

    这样的误解,让许多影评人都在心底笃定:这部电影,肯定是非常粗制滥造的!

    毕竟,这是一部出自20岁菜鸟监督的电影。

    影评人对于《那些年》的看法,坂本清倒是多少知道一些。

    但是,就算知道,他也完全不在乎。

    影评人的评论,只是对电影价值的一种附属品。

    有跟没有,相差不大。

    大加赞赏的影评,当然会让电影的口碑提升,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

    不过,有好评,自然就会有差评。

    差评的力量,在这个人云亦云、从众心理非常严重的日本社会,可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影响力。

    看到影评把电影贬得一文不值的评论,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到观众们的选择。

    除非电影真的烂出新高度,就像神之烂片《房间》那样的话,可能反而会让人们产生好奇心,“到底这部电影,烂到什么程度?!”

    不过,坂本清的这部《那些年》并不是属于烂片的行列。

    。。。

    “那么,接下来,请大家静静欣赏电影。”

    在万众期待之中,主创团队终于结束了与主持人的互动,走下了舞台。

    影院的灯光,一下子暗了下来。

    电影正式开始!

    在座的所有人,影评人、普通观众、受邀前来的艺人,都打起了精神,准备迎接,这部从开拍就备受关注的电影。

    电影一开始,是出品公司的标志。

    除了发行公司东宝那熟悉的标志之外,还有挂着制片方名头的朝日电视台以及sme的标志。

    影片的一开头,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并不是男主角,而是一颗苹果。

    镜头慢慢开始移动,涂鸦的笔记、被印上蓝点的校服,以及对着镜子绑领带的男子。

    “这是?”就当观众们在猜测着这个男子,到底是不是坂本清所饰演的男主角时,男子的身份,就马上被揭晓了。

    正在认真擦着皮鞋的男子,正是坂本清!

    留着一个蓬松的卷发,坂本清所饰演的男主角,穿着整齐,似乎要去一场非常重要的约会。

    这时,画面中,传来了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一胖一瘦两道身影,出现在画面当中。

    “快一点啦,今天是大日子呀!”

    “你想让新娘子等你一个人呀?!”

    从两人的话语间,观众们猜到了一个信息:男主角是新郎,准备去参加自己的婚礼!

    就连坐在后排,全神贯注看着电影的北野武,也是这样认为。。。

    其实,这个信息,是每一个第一次看《那些年》的人,在看到这段时,第一时间想到的。

    但是,很遗憾,这些人,都猜错了!

    直到看到结尾时,观众们才会恍然大悟,一脸明悟地说出一句“原来如此!”

    伴随着坂本清的邪魅一笑,镜头忽然一转,出现了一个戴着耳机,一边听着歌,一边骑着自行车的男子。

    那是坂本清。

    画面上,出现了几个字“2000年,横滨。”

    坂本清那副磁性的嗓音,充当着背景旁白,适时的响起了。

    “2000年,那一年,我16岁,那一年日本乐坛中,《tsunami》与《桜坂》之间的对决,让人津津乐道;早安少女以一曲《恋のダンスサイト》,成为了亚洲所有男性的偶像;小渊惠三因脑梗阻病倒,“凡人首相”退出历史舞台;微软公司发售dows 2000系统。。。”

    “那一年,那些年。。。”

    《那些年》这个故事,就从坂本清的话语间,娓娓道来。

    “自诉式的开头吗?中规中矩。”看着电影的前面三十分钟,北野武也是低头思索,做出了初步的评价。

    “他倒是聪明,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只不过,电影有点太平铺直白了。”

    没错,《那些年》这个故事,是一个发生在校园中的普通爱情故事。

    许多的琐事,才是构成校园青春的主要元素。

    其中,包括了考试、恋爱、友情等等关键词。

    电影前半部,基本都是坂本清所饰演的“水岛浩介”在能年玲奈所饰演的“早濑真爱”的刺激下,从不爱学习的坏学生,变成热爱学习的好学生的整个过程。

    然而,除了明星艺人们,普通观众们的反应,却是不太平静。

    因为,影片中的种种,都是非常贴近实际的情景。

    在现实中,真实会发生的事情。

    在座的年轻观众中,大多都是正处于离开学校不久,甚是怀念校园生活的年纪,对这些曾经的青春美好,也是产生了共鸣。

    这从现场观众们,时不时因为影片中的梗与搞笑片段,笑出声来看,就可以知道,这部电影,非常合他们的胃口。

    好看的电影,自然观众们会跟随着电影中的剧情,道出喜怒哀乐。

    不好看的电影,观众们有时候,甚至连一点反应,都不愿意给予。

    观众们的反应,无疑是对一部电影最真实的反馈。

    由此可见,《那些年》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在这方面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

    这倒是让专业的北野武,以及许多影评人,都是惊讶不已。

    在他们眼中的平淡剧情,却化为了年轻观众们的会心一笑。

    “难道,这就是他选择拍青春校园片的原因吗?”

 六百五十一章 引起共鸣的电影

    大银幕上,电影仍在继续。

    前半段的高中生活,通过市桥织江的镜头,将那份宁静祥和的气息带给观众们,阳光般的温暖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跳入她表现的世界中。

    也将本来有点平淡的剧情,表现出了一种犹如小桥流水般的恬静。

    这当然逃不过在电影沉浸多年,对电影非常敏感的北野武,“很不错的摄影师,对镜头内颜色画面的掌控,与青春的主题,非常契合。”

    与北野武看电影的角度不同,普通观众们的却是被电影中的搞笑台词,引得频频发出笑声。

    “我很帅这件事,已经变成传说了?!”

    “说真的,虽然我很帅,人聪明,又会讲笑话,但你不要轻易喜欢上我,因为我是孤独的风中一匹狼!”

    “。。。”

    尤其在看到,坂本清在输掉了月考之后,冒着滂沱大雨,去兑现赌约时,在场的所有女观众,不管是新垣结衣、长泽雅美等女艺人,还是普通的女性观众,都是纷纷花痴般地叫了出来。

    “卡国一!”

    而当坂本清以罕见的寸头造型,出现在银幕上时,影院内再次响起了一片欢声笑语。

    不得不说,坂本清为这部电影付出的东西,绝对不仅仅是宝贵的时间心血,还有。。。

    他的一头秀发。

    很快,就在观众们以为,故事的舞台,就只是局限于“横滨市立高中”时,离别的时节,如期而至。

    一场高考,让七个年轻人,分道扬镳。

    而女主角与男主角分隔两地,似乎给下面的故事发展,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阴影。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