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惑乱红楼 >

第198章

惑乱红楼-第198章

小说: 惑乱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正是一废太子之时,于此期间,康熙对废太子胤礽多加询顾,常有召见,与臣下的言谈中也不时流露出想要再重立的意思。

    就这样数十日,康熙大概估摸着满朝文武对他的心思已经了然其心,于是召满汉文武大臣,让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推荐一人为新太子,甚至出言。

    “众议谁属,朕即从之”。

    众口悠悠、众目睽睽,九五之尊、金口玉言。

    好机会不是?

    于是佟国维、马齐、阿灵阿等人为首的朝中重臣,就联名保奏胤禩,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八皇子为储君。

    这下康熙懵逼了,大感意外的同时,心里也对十分气恼愤怒。

    毕竟在他心里,属意的一直都是已经被他废除的二皇子,也就是废太子,谁知道半路冲出个程咬金,来了个八皇子截胡。

    于是康熙愤怒之下,不仅出尔反尔,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了那番让人屈辱的话。

    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八皇子的势力开始受到了来自康熙的强力打压,架空!

    而这次的事情,虽然跟康熙和八皇子的事情不甚相同。但透过表象看本质,他们的意义是一样的。

    都是皇帝在已经明确表露自己内心所想的时候,满朝文武竟然不能为自己所用,反而是听从于不得他心,而且野心勃勃的儿子。

    所以理所当然,忠顺亲王也就走了八皇子的老路。

    虽然忠顺亲王的出身比起八皇子要高贵一大截,但只要讨厌一个人,那么就可以找到一百个、一千个他不对的理由。

    更何况忠顺亲王自己又哪里是干净的人。

    暗地里让忠顺亲王脱颖而出在先,等众人平复、皇帝心情最抑郁的时候,贾琏再提出城西天香楼的事情。。。。。。

    忠顺亲王、哦不,忠顺王、御下不严、治家无能,现在已经被勒令不许参与朝政,回家整治家风。

    而天香楼的罚款,也是皇帝亲自示下的。

    天家之子更是应该以身作则,所以便在原本的罚款金额上多上五倍!也就是一共原本的罚款乘以六、一共三万两银子!

    而讽刺的是,皇帝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刺激忠顺王,他所提议的赦免贾政罪名的事情,皇帝还真就通过了。

    工部员外郎贾政因母病死丁忧,即可免职在家,一应俸禄福利停止。

    而候缺的贾雨村,现在连个官职都没有,身上穿着的还是在金陵应天府的官服,所以也没有什么好罚的。只是经此一事,候缺候缺,以后候不候得上,那就不知道了。

    虽然中间贾琏连同贾赦也佯装反对过,但既然是皇帝出面,那反对也就没有意义了。

    但为了更加彻底的堵死贾政想要回贾府的路,贾琏还是怂恿贾赦当朝指出贾政之前说分家时的谎言,指明当初贾政是抛家弃祖,捐了族里为宫里娘娘修的大观园自立门户去的。

    所以往后这就是两个贾家,不能搞混了。

    这样往后若是其中一个贾家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要被灭九族,另外一个也不会有事情。而反之,若是一方大富大贵、权势滔天,那另外一方也是别想沾光的。

    贾琏提醒的时候,贾赦一点都没犹豫,就如实照说了。

    他是恨贾政的。

    恨。

    恨之入骨的恨。(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二十章 “夺情”

    (全本小说网,。)

    贾琏提醒的时候,贾赦一点都没犹豫,就如实照说了。

    他是恨贾政的。

    恨。

    恨之入骨的恨。

    这份恨来自于从前对贾政的兄弟情,也来自于对贾政越来越失望、而昨天贾政的所作所为,加上最后贾母的死导致直接量变成质变,日渐积累的失望。也就变成了最后这浓得可以让贾赦连一丁点假都不想做的恨。

    只是这件事到底贾家是受害者,而皇帝虽然处置了忠顺亲王,但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贾政贾雨村的逍遥法外,这就让皇帝不得不再从其他地方去补偿贾家。

    而其中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夺情。

    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不计闰二十七个月,服满起复,这叫丁忧。

    这是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而武将丁忧,则是不解除官职,而是给假一百天,大祥、小祥、卒哭等忌日另给假日。

    只是贾赦这个职位比较特殊,他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并算不得武将。

    因为是世袭的官职,而且并没有真正上过战场,手底下也没有兵权,所以概念就比较含糊。

    而另外一方面,虽然丁忧说是从闻丧日起,不计闰满二十七个月,服满起复。但实际情况,一个官职将近两年半的时间不在,是不可能真的给你空着等你的。

    而且两年半的时间太长,能够发生的事情太多,很多时候要么是有强大的人脉,要么就是尤其得皇帝亲昧,否则等时间到了,除非是运气简直好到爆棚,否则虽然官阶相较于从前可能不会低,但职位上是肯定不比得从前的。

    所以有时候若是一个特殊时刻,有的人就会匿而不报,避免因为丁忧而打乱手上事情的节奏。

    只是这种情况一经查出,将受到严厉惩处。御史们也会前赴后继的弹劾到你怀疑人生。

    不过还若是朝廷根据需要,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就可以夺情了。

    或有的守制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来应职者,也可以起复。

    只是这种事情只能由皇帝作决定,所以才又之前所说,除非是十分得皇帝亲昧,否则皇帝是不会冒天下之大不晦这样做的。

    因为这里面有儒家讲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是中华民族,家家户户,历朝历代,都举行盛大仪式祭祀先祖的原因所在。这不但是孝道的教育,更是人性本善的维护。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是最重最大的,如果我们连父母的恩情都忘了,你让他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那怎么可能。

    所以一旦皇帝做了这个决定,势必就会惹天下人诟病,因此夺情也就变得十分难得。

    毕竟只要是明君,那必定就会在意民心,而做这样的决策,容易被百姓说冷酷无情。

    而皇帝现在最能够补偿贾家的,就是夺情。

    贾家虽然说起来是一门两国公,但随着贾代善的死,就日益衰落。

    虽然后来贾琏渐渐出息,但这样的大家族,只有一两个子孙给力,那也是不行的。而好不容易后宫起来个贾元春。眼看前朝后宫,前途慢慢变得一片光明,偏偏荣国府长房二房又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还出了这样的事情。

    内讧,这在大家族中是最忌讳的。

    而显而易见的,随着贾政带着二房的人另立门户,顺带还带走了一部分族人,贾家在京都世家中的地位便愈发的不如。

    所以现在皇帝的举动,可以说是非常为贾家着想了。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贾赦因为贾母的死丁忧,那么将来贾琏要做的事情就会更加的举步维艰。

    毕竟那样的话,贾家在朝为官的,就只剩下他和贾琮了。

    而贾琮没有贾琏的运气,也没有贾琏脑子里的东西,加上背后贾家地位的尴尬,明明跟贾琏当初一样都是同知,但一任就是好几年,屁股都没挪动一下。

    所以这样算起来,贾家真正在朝廷权力中心的,也就只剩下贾琏一个了。

    贾琏当然明白这些,而且根据时下情况,也想到了皇帝下一步可能是夺情,所以跟林如海商量后,最后还是准备让贾赦拒绝皇帝的夺情。

    贾赦的职务本来就不是十分重要的,又不是什么非他不可的官职,所以根本无需多虑。

    前面所说关于夺情,皇帝再百姓和朝臣中会承受一定的压力。而作为当事人本人,若是答应夺情,承受的也就更多了。

    更个何况贾赦现在本来就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虽然皇帝此举也许会短时间让贾家风头无两,但后遗症也明显,所以贾琏并不准备考虑。

    因为就算贾赦丁忧,但一来贾琏身边还有林如海这个姑父的帮衬,二来虽说贾琏还没有上明面,但私底下皇帝对他的话多家赞同,已经隐隐一副皇帝身边红人的意思,所以更不用担心。

    只是这些除了极个别的人之外,绝大多数鼠目寸光、目光短浅的人是发现不了这些的。

    对贾赦竟然拒绝了夺情赶到十分意外,老皇帝看向贾琏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欣赏。

    只是经过这些事,虽说这一次贾母的死,按理说比起从前贾珍还有王夫人,贾母的死应当更加隆重,来往宾客也应该更加尊贵才是。

    只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中的,这次不管是送殡还是路奠的人,跟此前是完全不能相比。

    好在贾琏对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并不在意,等贾母的身后事彻底完结,贾琏又积极的投入了工作中。

    而贾琏的报社目前也做得风生水起,当日忠顺亲王变成忠顺王的时候,当忠顺王属下酒楼接二连三出现问题的报道,这些报纸以迅速的趋势让几乎整个京都城第一时间知道了讯息。

    只是这样远远不够,不管是从前的焚书坑儒也好,还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罢,这些所带来的,可是源源不断、铺天盖地的知识被当成禁书,就这样,甚至在后人都不曾知晓的情况下,这些就直接被全部烧掉了。

    所以为了不步上这些禁书的后尘,贾琏还特意每一期都还有歌颂皇帝仁慈明义等等词句。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被上头把报纸当成洪水猛兽,从而被人连根拔起。

    只是到底随着每天报道的爆炸性,所以现在报纸不仅仅已经成了百姓中许多人趋之若鹜的宝贝,就连朝堂中个人、以及皇帝,都成了报纸的忠实守护者。

    所以忠顺王还有贾政贾雨村,现在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一般。

    可惜现在这里还没有相机,否则把图换成照片,那就更加真实了。

    而皇帝每日也让戴权悄悄去买一份看看,他尤其喜欢这报纸每期都翻着花儿的夸他。

    那种夸并不是直接干脆的夸,而是十分委婉,比如变成什么小故事,或者将他生活中的某些小细节,或者他中途不知道什么时候说了一句他自己都已经记不得的话。

    这些小故事生动又形象,让人看着十分欲罢不能。

    所以尽管这报纸里面,好些其实已经将朝廷中不少不好看的事情泄露出去,但为了每天都能够看到的关于自己的推广,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

    也托报纸的福,贾琏除了隔三差五的在报纸上公然刊登马屁,而且还能够每天给自己打打广告、撰写些模仿后世的,好习惯、有礼貌等等细节。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小细节。

    很多时候,小朋友们都是跟身边的人学习怎么解决问题。

    所以你教给孩子的方法也就显得十分鸡肋。

    倒也不是这的一无是处,反正贾琏心里其实只有些也隐隐不安,但也并没有什么大用。

    托报纸洪福,因为一连串的宣传好习惯,所以现在大街上基本就已经很难看到当初那种,整个市场都是靠在垃圾上的错觉。

    所以因此,贾琏剩下的工作也就显得没有那么的烦忧。

    加上此前贾琏拿下忠顺王时,贾母死了,贾赦要丁忧。所以当时手上的事务是暂且搁置的,如今已经七月,半个月左右的事情,有消息灵通的,已将自己名下产业匆匆做了个检查,然后迅速按照贾琏此前发出去的标准、认真、努力的去仔细规划。

    可惜这样有先见之明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剩下的差点没气死贾琏。

    剩下的这些人因为贾琏丧假半个月的日子,心里早就忘了贾琏是怎样将忠顺王弄翻的。

    所以剩下来的日子,这些人猝不及防,贾琏带着众人在四个城内挨家挨户的查看、除了少数几个卫生条件在贾琏这里达标,其他的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依旧是忠顺王的老路,这些人只当贾琏是仇杀,所以还是没能及时察觉贾琏的意图从而丧失了绝佳的机会。

    而贾琏就这样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以及手慌脚乱中,伸手砍下来一大片卫生条件不达标的铺子。

    这些铺子按照之前宣传所说的,又有忠顺王在背后垫底,所以贾琏收起钱来可是毫不留情!(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二十一 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

    (全本小说网,。)

    而贾琏就这样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以及手慌脚乱中,伸手砍下来一大片卫生条件不达标的铺子。

    这些铺子按照之前宣传所说的,又有忠顺王在背后垫底,所以贾琏收起钱来可是毫不留情!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世家们才发现事情的不可控,可是已经来不及。

    证据确凿,而且因为在别人还没有注意的时候,贾琏已经用柳湘莲为开端,成功打开了报纸的市场,所以现在只要每查处一家,那么第二天铺天盖地,必定会出现关于这家的新闻。

    虽然现在报纸的范围还不算大,只是仅限京都,但掀起的舆论已经够用,加上贾琏背后还靠着皇帝这尊大佛,所以世家们这次可真所谓谓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老爷,咱们名下的酒楼如今已经被查了两家,所说没有那位严重,不至于说要停业整顿,但这要缴纳的罚金以及保证金,那边的意思可是每个铺子都要有。”

    说话的是吴贵妃的娘家,吴天佑。

    吴贵妃就是之前间接帮助贾琏给贾元春透露消息的那位。

    吴家跟贾家不同,贾家是跟着大宣朝的开国皇帝功勋起家。而吴家在大宣朝之前,就是知名世家,后来是因为有个庶子带兵投靠开国皇帝,所以这才也有了从龙之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