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阿斗 >

第10章

重生之我是阿斗-第10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阿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厚自然不知道这些,不过他听了左慈的话怵然而惊,他突然想起,《三国演义》里好像说到甘夫人差不多就是赤壁之战后没多久死的,她死后一个月刘备就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难道甘夫人就是这次病死的?
刘厚不禁着急起来。刘厚虽然和甘夫人没多少母子感情,但要他眼睁睁看着这位肤色雪白,姿容靓丽且对他百般照顾的“母亲”死去,他还是很不舍得的。都说有妈的孩子象块宝,没妈的孩子象根草,他不想成为没妈疼的孩子,最后给后妈欺负。
刘厚细细地询问甘夫人的病情,又叫左慈带他去到甘夫人的病房看了甘夫人。甘夫人被诊断为“伤寒”,发病后又吐又泻,每天十几次,到现在已经三天,刘厚见到她时已经是脸色死灰、眼窝深陷、皮肤皱巴巴的,明显是因剧烈吐、泻导致身体脱水的症状。
现在的甘夫人已经奄奄一息,如风中残烛。“唉,可惜了,刘皇叔已经派人去长沙请张机了,张机最擅治伤寒症,可是就算快马加鞭,一来一回起码也要4、5天。看样子,甘夫人也就这一、两天之间了。”左慈轻轻地摇头叹息。
“谁?那个张机?他很厉害吗?”刘厚心里也很难过,听左慈的意思,甘夫人是撑不过2天了。
“长沙太守张机张仲景啊,据说他最擅长治疗伤寒,有他在,甘夫人也许还有几分活命的机会,可惜她不可能撑到他的到来了,惭愧啊惭愧,我炼了一辈子丹,却也没炼出可以续命的丹药来。”左慈很是感叹。
刘厚听后不禁眼前一亮,张仲景?医圣?对啊,怎么没想到他呢?张仲景后世被尊为医圣,他写的《伤寒杂病论》可是后世千百年来中医的圣典,是中医学生必修的科目,可见他的医学造诣之深。有他在,甘夫人的确很有希望能被救活,问题就是怎么样能让甘夫人撑到他的到来呢?刘厚不禁陷入了沉思。
柴桑,鲁肃刚从荆州回来就匆匆跑去见周瑜。在一处高坡上,建有一个凉亭,凉亭石桌上摆着一具古琴,旁边一个古色古香的香炉里正燃烧着香料,一缕青烟袅袅上升。一个羽扇纶巾、面如冠玉的年轻人正在抚琴,琴声铿锵有力,年轻人眼睛却是盯着高坡下面。
高坡下面却是另一幅景象,只见一队队兵士在各自队正的带领下正热火朝天地操练着。高坡下高昂的喊杀声和铿锵有力琴声交织在一起不但不会让人觉得嘈杂,反而让人产生相得益彰的感觉。
如果让刘厚看到周瑜这幅样子,一定会骂:“kao,真骚包。”
听到脚步声,周瑜头也不回,道:“子敬讨荆州如何?”
原来,周瑜派鲁肃去找刘备讨回荆州,谁知道在刘备哪里吃了一脸的灰,还被诸葛亮忽悠了一下,打了张白条给他拿了回来交差。
鲁肃见问掏出诸葛亮打的白条道:“有文书在此。”呈与周瑜。
瑜顿足道:“子敬中诸葛之谋也,名为借地,实是混赖。他说取了西川便还,你怎知他几时取西川?假如十年不得西川,十年不还?这等文书,如何中用?你还帮他做保。他若不还时;必然连累你;主公怪罪下来怎么办?”
鲁肃闻言,呆了半晌,说:“玄德应该不会负我的。”
周瑜道:“子敬乃诚实人也。刘备枭雄之辈,诸葛亮奸猾之徒,哪里像先生那么好心地。”
鲁肃道:“若此,如之奈何?”他这样说,自然是怕孙权怪罪下来。
周瑜道:“子敬是我的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细作回报,再想办法吧。”
鲁肃正踌躇不安中,忽听细作来报:“荆州全城大夫都被征集起来,还派出快马,向其他城池征集名医。”
周瑜闻言大喜:“肯定是荆州爆发瘟疫了,天助我也,正好趁此良机,一鼓而下荆州,子敬,快快随我去调兵遣将,即刻兵发荆州。”
“好,好像听说是甘夫人病了……”细作额头冒汗,呐呐地说。
原来,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将所有染有瘟疫的人和与之接触的人都集中起来,并由军队看管起来,不给他们与外界接触,并且严密封锁瘟疫爆发的消息。细作一时探听不到真实情况,但甘夫人身染重病且是众所周知。
诸葛亮这一建议出发点是由军事角度考虑的,就是防止给敌方知道荆州爆发瘟疫,趁机来攻。且没想到正好符合了传染病隔离措施的要求,有效地防止了疫病的蔓延。
“胡说八道,一个甘夫人生病犯得着征集全城大夫吗?”周瑜喝道。
“听说甘夫人肌肤胜雪,姿容靓丽,刘备对其极为宠爱。如果她病重将行,保不准刘备真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举动。”鲁肃道。
“对,对,听说甘夫人三天三夜滴水未进,已经是弥留之际了。”细作连忙补充道。
“嗯……”周瑜摇着手中的鹅毛扇,沉思良久,突然抬头对鲁肃说:“我有一计,可以使刘备束手就擒,取荆州易如反掌。”
鲁肃道:“计将安出?”
周瑜道:“甘夫人眼看活不成了,刘备丧妻,必将续娶。主公有一妹,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我今上书主公,教人去荆州为媒,说刘备来入赘。将他骗到南徐,到时候他妻子娶不到,反被幽禁在狱中。我再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等他交割了荆州城池,我再找主公说说情,到时候主公必然不会再追究子敬的责任了。”
鲁肃大喜拜谢,不禁又有些疑虑,于是道:“刘备刚丧妻,就给他安排新妇,好像不大好吧,若他顾念旧情,不肯答应怎么办?”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刘备曾经说过‘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可见他是一个无情之人。对他这种人,换个妻子就象换件衣服一样平常,他只会认为两国联姻对巩固双方的联盟关系有好处,必然不会因顾念旧情而放弃这样的机会。”周瑜答道。
于是,周瑜写了书信,选一艘快船送鲁肃到南徐见孙权。
南徐,一碧眼紫髯的青年人高据堂上,只见他国字脸、口大唇厚,目有精光,虽然年纪轻轻,却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显然是久居上位之人。此人正是东吴的最高统治者孙权,众文武分两行而立,鲁肃站在正中汇报事情。
孙权将刘备的文书扔在地上,说:“你怎么如此糊涂,这样的文书有什么用处。”
鲁肃慌忙将周瑜的书信拿出来呈上:“周都督有书呈在此,说用此计,可得荆州。”
孙权看毕,暗赞周瑜此计了得,寻思着谁可以去办这件事。猛然想起:“非吕范不可。”于是召吕范到来,对他好好嘱咐一番,让他到刘备处做媒提亲。
鲁肃逃过一劫,暗暗松了口气之余不禁感激起周瑜来。




第十章 口服补盐
第十章口服补盐
且不说吕范到了刘备处,和刘备、诸葛亮怎么个勾心斗角,怎么个虚与委蛇,这个时候刘厚正在做苦思着怎样拯救甘夫人、避免自己成为孤儿的良策。
刘厚并不是如无头苍蝇一样乱来的,他已经有了治疗的方向。这得益于2003年的那场大疫。这一年,共和国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疫情。
这场疫情在历史长河中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刘厚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其传播速度之快,染病人数之多,死亡人数、死亡比例都是生长在“历史上最好的年代”的他从来没见过的。
这场疫病的意义不仅使共和国整个公共卫生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还使上到执政官员,下到普通民众,对传染病防治的意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刘厚亲历了那段日子,在2003年初,社会上悄悄传言有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在蔓延,陆陆续续的,板蓝根、百炎净甚至盐都成为老百姓抢购和囤积的对象。刘厚工作单位也曾买了一箱板蓝根和百炎净回来,当时刘厚还喝了一包板蓝根,觉得那个味道特令人恶心。
初时,刘厚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传染病”是什么东西,毕竟那时候的信息还很不透明。大家也是人心惶惶,到了后面才知道,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叫“沙士”。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也逐渐透明化,大家对这种新传染病的认识也逐渐增多,于是知道了它的传染途径是呼吸道传播,然后,口罩脱销了。
那场传染病死了几千人,相对于历史上那些大瘟疫流行时期死的人数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尤其是在旧社会,动辄死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瘟疫多了去了。但是,相对于刘厚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短短的20多年人生,这件事足够震撼他的心灵。于是,在那段日子里,他和那时候的很多人一样,为了保护自己,为了不“中招”,他也恶补了一些传染病防治知识。
得益于互联网时代,得益于度娘、谷哥,这是年代要想了解什么知识,方便得很。刘厚也在这些强大的搜索引擎帮助下,搜了很多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网页、帖子出来。当时正爆发这种前所未有的疫情,所以,关于这些方面的帖子满天飞。
刘厚冥思苦想,记起了曾经看到某个帖子,由开始讲针对“沙士”的预防方法,引申到所有呼吸道传染病通用的预防方法,再引申到讲通过其他渠道传播的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刘厚记得其中讲到消化道传染病时,作者就拿最典型的消化道传染病霍乱为例子。而现在,刘厚看过甘夫人的病况后,感觉她的病和那帖子描述的霍乱病症很相似。都是剧烈的呕吐、腹泻,短期内导致脱水的症状。
当然,刘厚也不敢肯定甘夫人得的是霍乱,毕竟他不是专业的医生,也没有现代医院的检查手段,光靠自己朦胧的记忆也不能判断。更令他犹疑的是当初那个帖子举霍乱为例子时是以印度恒河流域的疫情为例子的,他也不知道霍乱在三国时期有没有传入中国,或者说中国是不是自古就有这个病。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甘夫人现在一定是因为吐、泻而脱水,而那个帖子有说道,治疗霍乱最重要的是要及时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方法竟然出奇的见到——口服补盐。
口服补盐的配方很简单,主要成分是葡萄糖、盐、氯化钾和小苏打。医学上用的口服补盐各种成分是有严格比例的,但是偏偏刘厚却不记得那个比例了。刘厚对数字一向不是很敏感,对这些百分数更不敏感,这才是此刻让他皱眉的地方。
刘厚在花园踱来踱去,皱眉苦思,如果有人看到他的样子一定会啧啧称奇:一个3岁的小孩子怎么会做有那么成熟的举动?
刘厚最后也没能想到口服补液盐各种成分的比例,最后不得不放弃。“算了,死马当活马医活马医,只能搏一搏了,只要能让她脱水没那么严重,吊着一条命,等张仲景来了就有机会救她回来,成不成功,只能看天意了。”
刘厚的想法是,先不管各成分比例问题,先胡乱上吧。刘厚叫来了左慈,忽悠他说自己有一仙方,可以为甘夫人续命。左慈听后大感兴趣,甘夫人现在这种情况,也真的只有神仙才能救了。有机会获知可以延寿续命的仙家方剂,对于一个丹家来说,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不过左慈一听刘厚说出来的方子,就愣住了:“米汤加点糖,加点盐。”这么简单?这……这也算仙家续命方?左慈不禁感到深深的怀疑与失望。
刘厚也没有办法,这年头去哪里找葡萄糖,他倒是知道蜂蜜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不过他听说葡萄糖是润肠的,也不知道会不会加重腹泻,他也不敢用,小苏打、氯化钾更是没有影的东西,只能简化再简化了。
“师傅,这……这,能行吗?米汤真能治这个病?”人命关天的事左慈不得不提出自己的疑问。
“治不好……”
“呃……”左慈露出一副“治不好你还用?”的疑问样。
“虽然治不好,但是或许可以吊几天命,你不是说已经快马去请张仲景了吗?只要能熬到他到来,就有希望了。”刘厚还是对医圣很有信心的。
“或许……”左慈马上捉住这句话的重点了,“师傅你也没把握吗?”
刘厚翻了翻白眼,“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难测,我们做人做事尽人事,听天命而已,早就跟你说过了,我现在也不过是肉身凡胎,能使用的手段也很有限。”他也只好这样忽悠左慈了。
“弟子明白。”左慈一副我了解的样子。
左慈匆匆离去忽悠那些大夫了,虽然这个方看上去过于简单有点不靠谱,不过以他左仙翁的名头,相信那些大夫就算有疑问也会试上一试的。刘厚虽然担心甘夫人,也帮不上再多的忙了,只能在后院继续过着无聊的日子。
由于刘厚的到来,甘夫人保住了一条命,他胡乱捣鼓出来的“仙方”果然令甘夫人撑到张仲景的到来。张仲景不愧为“医圣”,硬是从鬼门关将甘夫人捞了回来。不过中医手段毕竟无法象现代西医那样立竿见影,甘夫人这次又是病的极重,命虽然抢回来了,不过她身体很虚弱,张医圣说她最少要休养上三个月到半年。
刘厚这条“仙方”不但救了甘夫人,也救了无数感染了这次瘟疫的人。由于那些大夫看到甘夫人用了左慈这条“仙方”后,第二天就有了起色,马上禀报刘备,刘备第一时间不是去关心探望一下甘夫人,而是马上布置下去,用这个方法全力抢救染疫的百姓,果然不愧为爱民如子,仁义无双的刘皇叔。
这样一来,很多染疫人都能撑到张仲景的到来,很多人也捡回了一条性命。当然,这条活人无数的“仙方”也被大家记在了左慈头上,基本上没刘厚什么事。刘备第一次开始重视起这个左仙翁来。
刘厚当然不在乎些许的名声,事实上,在现阶段,他巴不得能让左慈多出点风头,引起刘备的重视。毕竟左慈是他的代言人,他在刘备哪里越能说得上话,就越方便自己行事。
刘厚现在想的是怎么样才能让张仲景留下来。这样的绝世人才,顶级大能,不招揽在自己身边,真是枉为穿越者了。尤其是在这个卫生条件奇差,医疗水平低下的年代,一个超级医生太重要了,关系到自己的健康和性命啊,怎么可以不留在身边?
为此,刘厚动了不少心思,无奈,一切都绕不开左慈,只能先让左慈去劝说张仲景,无效之下,又让左慈去劝说刘备,想让刘备出面挽留张仲景。其实刘备也想留下张仲景,而且他礼贤下士方面一向姿态很足,所以根本不用左慈多说什么,他就亲自出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