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代县令 >

第3章

明代县令-第3章

小说: 明代县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三,有什么事吗?”徐秋涧问道。

“回禀少爷,罗计罗师爷求见,正在客厅等着,您要不要过去一趟!”龙三答道。

狗头军师来了,他自然不能怠慢,道:“好了,我马上过去!”

说着便走出了书房,来到客厅,就见一斗鸡眼的五旬老人背着双手站在客厅中央,老头留着小瘪胡子,身体微微发胖,正是罗师爷。

“先生来了,学生有失远迎,真是失敬,失敬!”说着连叫丫鬟去沏香茶。又忙引罗师爷坐下。

“东翁,客气了!今天县衙无事,所以卑职到东翁这里来讨一杯茶水喝喝,东翁切莫见怪!”罗师爷拱了拱手。

东翁是古时候师爷对聘请自己的官吏的一种尊称,有的地方也叫东家。

我靠,这不是拐着弯说我怠慢了他吗?徐秋涧一阵干笑,道:“先生就莫再和学生卖关子了,有什么事就直接和学生说吧!”

罗师爷一愣,徐秋涧的话显然正中了他的下怀。“东翁真是料事如神,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卑职的确有事找东翁!”

“哦!先生有何事要找学生啊?”

“是这样的,今日卑职遇到了唐员外,唐员外向卑职询问起了东翁的伤势,还托卑职来问一问!”

徐秋涧疑惑,“唐员外?这人是谁?”

罗师爷自然察觉到徐秋涧的疑惑了,忙道:“东翁有所不知,这唐员外是我们渠江县的大财主,生意布及全国,在我们渠江县甚至是顺庆府都是大有名气的人,为人倒也挺和善的。”

“那他托先生问学生什么事啊?”徐秋涧诧异道。

“是我县各乡绅拜会的事,刘员外让卑职来询问东翁是否已痊愈,若是已痊愈,他明日便召集渠江县所有乡绅登门造访,若是东翁还有伤在身,便改日前来。”

所谓乡绅拜会,无非就是来拍拍马屁,想和自己建立一下关系而已。当然这样的应酬也是必要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二把就是不能吹牛,看来自己的这第二把火就必须在这乡绅拜会上点燃了。

一拍脑门,当即道:“哎呀!真是失礼了,学生前几日身体欠安,也忘了邀请各位乡绅前来吃茶,还得劳烦先生回去给唐员外说说,就说学生明日一定备好茶水,静待各位乡绅的佳音!”

罗师爷自然答应了,两人又寒颤了一会,罗师爷便匆匆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徐秋涧就被萌儿叫醒,说罗师爷和各位乡绅已经在客厅久候了。徐秋涧赶紧从床长翻爬了起来,还好,萌儿很贴心,早早就将他要穿的衣服备好了,在萌儿的帮助下,衣服很快就穿好了。今天徐秋涧穿的是一件素白雪袍,还是崭新的,这是萌儿为徐秋涧量身定做的,因为已经快入深秋了,凉风习习,萌儿还故意将袍子制作的厚实了一些,所以穿着很暖和,也不怕冷着。

来到客厅时,客厅的宾椅已经坐满了人,还有几个人因为没有位置,一直站在客厅中间,有老有少,大概有十几二十人的样子,而且县丞王胖子和主簿吴恒也在。徐秋涧不太喜欢应筹这样的场面,但此时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他满脸热情,拱着手,一边迎上去一边说道:“诸位光临寒舍,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啊!让诸位久等了,实在失敬,本官在此告罪了!”说出这句话,他都觉得有些脸红,因为这话实在太老成了,这不过是他在古装剧里面学来的台词而已。

众人一见一个白袍小青年欢喜的从后阁走了出来,哪里还不知道这就是那位新来的徐知县。一个个赶忙满脸堆笑的迎了上去,坐在椅子上的一些人更是像屁股被针扎了似的,一下窜了起来,跟上去,生怕落后了。

一个体型极胖的老者首先向徐秋涧拱手道:“徐大人,哪里的话,应该是我等清早登门叨扰,打扰了大人的清梦才对,还望大人恕罪!”

“是啊!是啊!唐员外说的对,徐大人日理万机,能抽出时间来接见我等,我等已是荣幸之至了!”又一个人也说道。

原来那大胖子老人就是唐员外!我靠,也太胖了吧,居然比王典都还胖。再加上年纪也挺大的,可以说完全是个异类。接着又有不少人七嘴八舌的拍马个不停。

“老朽还以为徐大人也跟我等年纪相仿呢,没想到竟如此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徐大人年纪轻轻,就已是一方知县了,以后仕途定然无可限量啊!”

“徐大人后生可畏啊!”

我晕,这些人个个都老成人精了,不然也不可能成为富甲一方的经商人,徐秋涧不得不承认他们拍马屁的功夫很有技巧,一个比一个拍的响。徐秋涧又只有和着他们不停的相互吹捧了一会了。

“诸位就不要再往本官脸上贴金了,大家这样一说,本官实在惭愧啊!”徐秋涧不想听他们再继续吹捧自己,要不然自己定然会被吹上天的。打断了他们的恭维声,又找下人搬来坐椅,招呼一众人坐下。还叫了丫鬟重新沏了热茶。

这招待会直到午后,众人才纷纷送上礼品各自离去。让徐秋涧瞪目的是,王典和吴恒两人又送了银子上门,而且不再是一百两,而是两百两了。他妈的,这两个狗日的贪官到底家里有多少家资?另外唐员外送礼是最阔绰的,竟有纹银八百两。总共这次收礼达到了两千两,那可是人民币两百万了,拿到现代社会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徐秋涧并不认为自己受贿了,见这些人个个吃的腰肥肚圆的,一准装了不少油水。他没必要为他们省下来。

吃过午饭,徐秋涧闲来无事,便到了办公房,正所谓在其职,谋其事。自己当了十余天的县太爷,还未真正办过公。

大大方方的坐到办公桌前,桌面上堆得满满咚咚的书本和信件等文案,倒也放的十分整齐。

徐秋涧随手拿起一个本子,看了看,眉头一皱,他妈的又是文言文。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将本子丢在了桌子上。不行,光靠自己这样看下去肯定不行,况且自己对这处理公文还一窍不通,看来得找罗师爷来问问。

吩咐龙三去叫了罗师爷,很快罗计便带来了。

“先生来了,学生有很多地方不太懂,还望先生指教!”徐秋涧热切的拉着罗师爷道。又叫龙三搬来了一把太师椅,让罗师爷坐。

罗师爷也不矫情,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道:“东翁吩咐,卑职自当从命!”

“先生可教学生如何处理公文?”徐秋涧直接切入主题。

“东翁不必担心,衙门大多户税上的公文都是卑职当先阅览,确认无误之后,才会交由东翁审核,东翁只需大致看一遍,若觉得没有什么问题,签一下名就成了。”罗计说道。

原来明代县令繁杂事情很多,难以忙得过来,所以大多都交由各师爷去完成,自己不必亲力亲为,只是最后签字确认就行了。

徐秋涧点了点头。

“只是…”罗师爷又有顿了顿。

“先生还有什么话吗?”徐秋涧问道。

“只是本县还暂无刑名师爷一职,而卑职又只主掌县内税赋,所以这刑事案件上的事情可能还要东翁亲自负责!”罗计答道。

徐秋涧知道,明代一向最被县令器重的就是钱谷师爷和刑名师爷,罗计是钱谷师爷,掌管一县粮钱赋税,而刑名师爷则负责县内的刑事案件。徐秋裥这道也不在意,只要户税上的事搞定了,就没多大问题。他本就是学法医的,对于刑事案件有着先天的兴趣,自己也勉强可以兼顾这一职位。

微微点了点头,但是还没说话,罗计又的问道:“不知东翁可有意再聘请一位师爷?,接管刑名师爷一职?”毕竟聘请师爷一般都是县令自己出资,罗计当然要问一问徐秋涧的意思了。

徐秋涧一愣,这罗少爷似乎话中有话,讶然道:“哦!难道先生对刑名师爷一职物色有合适人选?”

罗计老脸一红,心里的想法一下子被徐秋涧猜透,甚是尴尬,小心道:“卑职有一同窗好友,名为李仁,曾在顺庆府前任知府杨怀中杨大人手下当过幕僚,专管刑事案件上的事情。后杨大人辞官归乡,李仁一直未重操旧业,若东翁有意,卑职可以将之推举给东翁,当然东翁无意的话,就当卑职没说过!”

徐秋涧微微一笑,没想到这罗老头还有推亲荐友的嗜好!当然徐秋涧并不反对,若真能找一个刑名师爷,以后案件的记录和写提案都不用自己其力亲为了。

当即点了点头,道:“既然先生力荐你那位好友,学生道还真想见一见,那就劳烦先生帮学生做个说客了。”

见徐秋涧点头答应,罗计心里乐开了花。


 第五章  开堂问案 '本章字数:2849 最新更新时间:2013…10…25 06:58:10。0'
徐秋涧随即又拿起桌上的公文,无奈的看了起来,遇到不懂的又仔细询问了罗师爷,罗师爷自然是有问必答。听得徐秋涧连连点头。

“咦,只些公文好像都已经批阅过了!”徐秋涧问道。

“是啊!这些公文都是前任知县刘宣刘大人批阅的,东翁可以看一看,不懂再问卑职便是!”罗师爷答道。

徐秋涧了然的点了点头,大致看了看,这些公文大多已经批阅过了,看来只需等待上报朝廷就是了。另外他发现这些公文处理也很得当,不存在账目不对和乱画一通的现象,而且有些模糊的地方,还写明了备注。看来那位刘大人应该很是负责,应该是好官吧!

不由得感慨道:“前任知县刘大人,批阅这文件竟如此有条有序,学生真是敬佩啊!”

“是啊,刘大人为官清廉,做事一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将我们渠江县治理的井井有条,颇受渠江百姓的爱戴。哎,只是可惜…”罗师爷说着脸上露出一丝悲哀。

“先生为何提到刘大人,如此伤感?”

“东翁有所不知,刘大人半月前突然暴毙,而刘大人曾对卑职有知遇之恩,故此不免有些伤怀!”

“什么,刘大人突然暴毙家中?”徐秋涧并不知道刘宣已经暴毙,还以为是三年一换,调任了呢!

所谓暴毙,就是突发性的死亡,死亡前只有小征兆或根本就没有征兆的,所以一向很难发现,法医学的专业术语又称猝死。

古代的医学条件很落后,对能对能引起猝死的突发性疾病意识也很是模糊,能引起突发性猝死的疾病有很多,如脑溢血,就是指颅内大出血造成的死亡。心脏病,心肌梗塞导致抽搐而死等等。这些突发性疾病,包括现代的医学手段都还无法完全治愈,而在五百多年前的明代就更不可能了。难道那刘大人也是因为犯了某种心脑血管的突发性疾病而猝死的?

徐秋涧问道:“那刘大人暴毙前是否有什么不好的征兆出现?“徐秋涧认为,若刘大人真是犯了这类疾病,死亡前应该有轻微的征兆才对。

罗计答道:“这个卑职道也没怎么注意,不过有几点卑职还是很清楚,刘大人身体一向不怎么好,经常头晕目眩,而且还时常身体乏力。”

那不是高血压的症状吗?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原因,血压太高,很容易转出脑溢血等疾病,严重时经常能在是个数个小时内导致人死亡。或许刘宣可能就是因为脑溢血而丢命的。

“可惜啊!”徐秋涧轻叹了一口气。古代清官实在太少了,像北宋包拯,南宋宋慈等这类人物可谓是屈指可数,如今听罗师爷提到这刘大人清正廉明,倒也实属难得,不由得心生一阵感慨。

“谁说不是呢!刘大人去年才到任,怎料今年便魂归天外了呢!也苦了他夫人梁氏和孤女雯儿。”罗计也摇头道。

“哦,刘大人还有遗孀!”徐秋涧这倒没想到。

“是啊!而且现在还在县衙呢!难道东翁没看见她们!”罗师爷诧异道。

“没有啊!这几日,我几乎天天都在衙门,不曾听人提起过啊!”徐秋涧摇了摇头,相信就算自己见到了,也不认识啊。

“大人可能有所不知,他**二人接到大人要来赴任的通知,已经搬到了衙门侧院的房间去住了!”罗计恍然大悟的解释到。

“侧院的房间!”那房子不是已经破败不堪了吗,甚至门框都掉了,当日徐秋涧和萌儿到过那里,但看房子已经腐朽不堪,墙上满是虫孔,就没再进去,所以并没见到梁氏**二人。

“刘大人生前为官清廉,俸禄也不高,而且还经常出钱去接济外面的穷人家,而自己家里的开支就很单薄,所以日子一向过得都很清贫,如今刘大人又一去,叫她**二人可这么活哦!”罗师爷又动情的说道,斗鸡眼里也有些晶莹之物晃动。

徐秋涧也觉得应该帮帮她们,毕竟刘宣生前看似为这渠江百姓谋过不少福音。自然而然对她的的遗孀也应该敬重有加才对。又和罗师爷闲聊了一会,便让罗师爷离开了。叫来管家龙三,让他去取五十两纹银给梁氏**送去。龙三本就是前任知县刘大人的管家,对老夫人梁氏自然也很敬重,当然是满口答应的下去照办了。

直到傍晚,龙三才苦着脸找到徐秋涧,说着梁氏**不要他的银子,还说无功不受禄,要他以后不要再拿银子去了。徐秋涧当场呆若木鸡,没想到这**两还有这等气节,可见二人还是很遵循前任知县刘大人的清规的。既然对方不想要,自己也没必要再厚着脸送过去,到时只有自己亲自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他们治理的,帮一帮便是了。

塑日,天边刚刚亮起鱼肚白,渠江县衙门的公堂外就已是人影珊珊了,七嘴八舌的议论之声不绝于耳,今天是衙门的放告日,所谓放告日,就是开堂问案的日子,古代衙门一般都定在三六九放告,即每月的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以此类推。而其余时间,除了特别重大的人命案,一般都不得击鼓鸣冤。

今天为十三,正是放告的日子,所以不少人都提前前来观热闹了,都想来看一看这位新来的知县大人到底如何?

县衙内阁,徐秋涧也已经整装待发了,萌儿已经为他他穿好了大红官袍,又将黑色乌沙轻轻的戴在了他的头上,徐秋涧本就英挺俊朗,在配套上这一身官服和官帽,还当真威武非凡,萌儿竟都一时看傻了。

“小丫头,看什么呢!我脸上有花吗?”见萌儿满眼睛的小星星,望着自己,徐秋涧不由得问道。

萌儿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羞涩得赶紧低下了头,嘴里用低不可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