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商业大亨 >

第143章

重生之商业大亨-第143章

小说: 重生之商业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三个人听到后,心中是怒火冲天,但是,碍于情面,没有表现出来。
    姚忆笑着说道:“巩行长和钟行长说的都对,别说他们,就是我姚忆也没资格和你们谈,你们可都是部级的大员,我们是什么,贫民百姓一个,当官的和老百姓谈,的确有点不对称,有失公平。曾总理。您说是不是?”
    众人听到后,大吃一惊,他们没想到要会来这一手。
    曾总理听到后,脸色忽变,心想:“好小子,反应够机敏。但是,不和你谈我们和谁谈,今天谈事就是宰你,没有你,我们宰谁呀?”
    曾总理说道:“呵呵,这说的是哪里话,要知道你可是瑞士王国的公爵,在咱们中华古代,公爵可是朝中重臣,比我的角色还很高,怎么会说是不对等呢?今天的谈话绝对对等。”
    姚忆说道:“那既然是这样,把我当成瑞士王国的公爵来对待,那就应该有对待外国公爵的礼仪,而不是被某些人侮辱,尤其是侮辱我最亲近的人,你们可以侮辱我,但是绝对不能侮辱我最亲近的人,所以,我要求曾总理给个说法。”
    姚忆有个个性,或者有个原则,那就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就对不接受别人的侮辱,如果出现的此事,那就一定要讨个说法。
    姚忆的软中带硬的抗议,让所有人始料不及,就连梅生财他们都为姚忆捏一把汗。
    曾总理有点下不来台,冲李弘泰使使眼色,让李弘泰解围。
    李弘泰说道:“忆忆,男子汉大丈夫,做大事要不拘小节。”
    姚忆听到后哈哈大笑,说道:“这句话说的确实不错,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身份问题可不是小事,而是大事,身份不明,我们谈什么?无法谈,更做不了大丈夫,而是在某些人的眼中,我们一文不值。所以说,这身份的事情才是大节,不是小节。先弄清楚我们是普通的平民和这些官老爷们谈,还是我们作为瑞士王国公爵的身份与这些官老爷们对等的谈。”
    李弘泰也没法说话了,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尴尬了起来。曾总理现在也不能表态,如果是他让刚才侮辱梅生财等人的巩行长和钟行长向姚忆他们道歉,那就意味着,这谈判还没有开始,就先败下阵来,后面的事情也就没法谈了,如果不道歉,那姚忆就会以身份不对等为由,拒绝谈判。
    曾总理心想:“好厉害的小家伙呀,怪不得老费和老冷都败在他手中,的确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看来今后我真的要认真地对待,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的话,说不定我也会因此而倒霉。”
    这时候,中华国民银行的行长钱行长说道:“姚忆,我们谈的是银行的业务,大家都是金融界的人,所以,我们的身份都是对等的,不存在着任何的不对等,曾总理、李市长、蔡部长和我都是调停人,而他们五家银行的储蓄存款额还没有你一家银行的多,所以,在气势上,你可是占着优势的。”
    姚忆心里也明白,要让这些当官的银行家道歉,那比登天都难,他们看不起民营企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除了由国家政策外,这些银行几乎没有像民营企业贷过任何款。
    姚忆在策略上也没想着要让他们道什么歉,而是要一个身份,一个对等的谈判身份,有了这个身份,就可以定下谈的方向和规矩。
    因为这官与民、外宾与政府、银行家与银行家三者之间的谈判方向和规矩是不一样。
    这银行家与银行家的谈判,按的就是银行业界的规则和相关法律,至于扰乱金融秩序和投机倒把的罪责,那都是当官的强加给普通老百姓的一种模糊定罪。如果是按照银行业界的规则,那遵守的是市场规则,是银行界的金融规则,至于潜规则,那是说不到台面上去的,只要姚忆的银行按照国家的法律办事,相关金融法律办事,姚忆等人就没有任何的罪。
    所以,这什身份问题是大问题,也是姚忆为什么坚持的原因。
    姚忆笑着说道:“钱行长是我们业界的领导,既然钱行长说了,我们这些被领导者自然听从您的。不过,我还是想确认一下,既然我们都是以银行家的身份来谈,是不是谈的原则都是金融界的相关法律和原则?”
    姚忆说这话的时候,已经为他的下一步悄悄地埋下了伏笔,业界人士一听就明白,但,非业界人士就有点蒙头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迎潮而战五
第三百三十五章迎潮而战五
    第三百三十五章:迎潮而战(五)
    这曾总理就是这种非业界人士,刚才他可是尴尬至极,看到钱行长就这样巧妙地解围了,心里自然是高兴万分,听到姚忆这么一说,也不假思索的就说道:“当然谈的原则都是金融界的相关法律和原则,这一点没有什么质疑。”
    曾总理的这话一说出来,那五大行长和钱行长都愣了,这中华国民银行市政府的机构,相当于美国的美联储,他钱行长对中华的金融法律法规那是很清楚的,而且更清楚姚忆这一次的高息揽储,刚好钻了法律的空子,毕竟中华的金融法律不健全。如果仅仅利用金融界的的相关法律和原则,姚忆不会得到任何惩罚,他们原来商量好的目的就不会达到。
    钱行长心想:“好厉害的姚忆,没想到这身份之争的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一手,可真可谓是绵里藏针。”
    姚忆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立马把曾总理的话形成铁板事实,连忙说道:“有曾总理这番话,我心里就有底了。曾总理的话就是我们这次谈判的原则和基础。”
    那钱行长本来还想替曾总理诠释,可是被姚忆先抢一步,也没有什么话可说了,毕竟那是总理说的话,他作为一个下属,难道说领导说的不对,没法说,只能在心里暗骂领导笨蛋,连个小孩子都搞不定。
    实际上,他自己再骂领导的时候,也是在骂他自己,他也和姚忆过了招,也没有搞定。
    李弘泰的想法和曾总理一样,他们都是非专业人士,所以,认为姚忆说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另一方面说,毕竟他和姚忆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虽然这种血缘关系让他脸上很没面子,但是毕竟有点血缘,他在内心里还是帮着姚忆的,于是便说道:“既然身份一定,那我们就开始谈吧。”
    那五位行长看了看钱行长,钱行长也很无奈的说道:“总理,那我们就去会议室吧。”
    现在的巩行长和钟行长,肠子都会悔青了,一脸的羞愧,他们担心其他几位行长责怪他们。
    他们的想法也是对的,责怪他们的何止是那三位,连曾总理、钱行长和蔡部长都在心里暗骂他们两个是蠢蛋。
    实际上这事情还真不能怪他们,就是没有他们,姚忆也会见机行事,找出一些事由,争取他的主动地位。
    姚忆在谈判中是不会吃亏的,他见过的风浪要比这些行长们见过的都多,甄律师那是清楚的很。不过今天的翻天逆转,也让梅生财和车律师大开眼界,知道了姚忆的厉害。
    众人进入会议时候,这是一个圆桌会议,分了三部分入座,曾总理、李弘泰、蔡部长和钱行长在一处,那五位行长在一处,姚忆等四人在一处,成为一个三角形。
    钱行长首先说话了,说道:“今天以曾总理为首的我们四个作为调停人,来调节工商银行、国建银行、农商银行、中华银行、交通银行这五大银行与瑞士信贷银行中华分行在银行事务上的矛盾,双方有没有意见?”
    钱行长看了看两边的人。
    姚忆摇了摇头,那五大行长表示没有意见。
    钱行长说道:“今天我们是协商、调解双方的矛盾,所以说,我们为了稳定国内的金融秩序,需要定出一定的规矩来,更需要把各方的利益进一步协调,维护国民大众的利益。”
    钱行长说了一些官话,最后说道:“好了,发起这场调解要求的五大银行先派出代表说一说吧。”
    在八十年代中,实力最强的银行就是中华银行了,因为在这五个银行中,只有中华银行具有外汇买卖业务,所以,中华银行的钟行长理应成为代表。只不过可惜的是,这钟行长被姚忆削了一通,心中对姚忆胆怯,状态不佳,主动让贤,让第二大银行工商银行的巩行长来发表,这巩行长对姚忆仍旧犯怵,最后推给了国建银行的郭行长。
    这五大银行的推脱,让钱行长极为的没面子,但是,他也只能忍着,这郭行长可是把一切事情都看在眼里,他知道要一不好对付,所以,说话的时候,非常的客气。
    郭行长细声慢语的说道:“姚老板不在国内的这段时间,这银行界出了大事,原来我们五大银行借给他的六千亿无息贷款,竟然悄无声息的转为一千亿美元的外汇,被输往国外,姚老板,这是不是事实?”
    姚忆看了一眼梅生财,梅生财知道姚忆的意思,便说道:“不错,有这么回事。”
    郭行长说道:“那么,我想请贵行解释原因,钱行长,可以吗?”
    钱行长说道:“当然可以,理应给出正当的理由。”
    梅生财看了姚忆一眼,姚忆点点头。
    梅生财说道:“实际上这有什么可解释的?在我们金融行业大家都应该很清楚,这钱是要生钱的,那里增值就往那里流,这无可厚非,我们把钱移往国外,就是为了升值,难道这有什么什么不对吗?不符合市场规律吗?不符合货币原则吗?不符合银行业的运营技巧吗?你们要知道,我们是跨国银行,资金是没有国界的,哪里能增值,我们心里最清楚。”
    郭行长说道:“你说的不错,这是市场规律,但是,有一点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钱是要升值的,可是,你们花高息储存了一万两千亿的存款,而这笔存款就趴在银行中,没有动弹,也没有升值,我这就像不明白了,这好像不符合银行业的规则吧,也不符合市场规律吧,更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是,银行本来就是一个吸储、放贷,利用中间差额赚钱的一个机构,但是,贵行至今没有向外放出一分钱,要知道,一万两千亿,百分之十的利率,每天亏损可是一个天文数字。你们这又如何解释?”
    钱行长说道:“是呀,你把大量的资金回收到银行中,这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就少了,货币供应严重不足,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违背了中央的意思,这事情可不是小事情,而是大事情。从这方面说,你们银行可是严重违规呀,你们如何解释此事?”() 
第三百三十六章迎潮而战六
第三百三十六章迎潮而战六
    第三百三十六章:迎潮而战(六)
    梅生财看了看姚忆后,说道:“这也没有好解释的,我们银行一直都是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华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中华商业银行法》、《中华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并没有违规行为,我们银行的一切商业行为都是合法的,至于说,具体的解释,我觉得这是我们银行的内部机密。就像你们五大银行的经营策略一样,也不会像我们透露。至于说你们看不懂我们的意图,这不能怪我们。就像瞎子戴眼镜看不到阳光,不能说是眼睛的问题一样。”
    郭行长听到后,怒道:“你侮辱人?”
    梅生财笑着说道:“我没有侮辱你,仅仅是打了一个比方而已。你也不要生气。”
    钱行长说道:“好了,咱们心平气和的谈。梅总,你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聚集一万两千亿华币在银行中,却不投入市场,造成国内货币供应短缺的事实,这种事情严重危害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钟行长怒气冲天的插画说道:“你们这是囤积奇居,投机倒把的行为,理应严肃处理。”
    梅生财笑着说道:“我们投机倒把,囤积奇居,我倒想问一问,为什么这么说?”
    钟行长说道:“你们以赔钱的方式囤积大量的货币,难道不是囤积奇居吗?这么多的货币放在银行中,下一步不就是要投机倒把吗?”
    梅生财说道:“呵呵,如果您要这么说的话,那么您的中华银行也是在囤积奇居,而且还囤积了大量的外汇,随时准备用外汇冲击国内的金融市场,那才是投机倒把,你怎么不说你自己?”
    钱行长有点愤怒了,他对钟行长很不满意,说道:“钟行长,你想好了再说话,不要乱说,什么囤积奇居、投机倒把,一派胡言。不过,梅总,你还没有解释我刚才提问的问题呢。”
    梅生财还真不好回答这个问题,望了望姚忆。
    其他各位行长都觉得这一次拿住了他们,要看他们的好看。
    姚忆说道:“这个问题我来解释吧,前一阶段我一直在国外,可能大家不是太清楚我到国外干什么去了,我来来告诉大家,我在国外和英国的詹姆斯王子合资了一家企业,是环球贸易股份公司和寰宇国际物流股份公司,主要目的是做国际贸易。现在我们国家不是整天喊着要加强外贸交往,换取外汇的口号吗?我们现在想做的事情就是这个,要从国内收购大量的产品销往国外,赚取外汇,而且我的瑞士信贷银行正是这两家公司的担保银行,为其贸易行为提供资金支持,所以,这笔钱目前是存在银行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还没有来得及使用,贸易公司正在筹备,我也刚刚从国外回来,还没来得及动用资金,从国内收购产品,所以,钱行长的质疑是对的,我的解释就是,这笔钱就是用来收购国内货物而准备的,不存在压在银行中,造成国内货币短缺的问题,我倒是觉得,国家该防控到时候市场上货币过多,通货膨胀的问题。”
    郭行长说道:“我觉得姚老板说的不正确,一万两千亿,多大一个数字,购买货物用的了这么多现金吗?”
    姚忆说道:“这句话你也说对了,这笔巨款用来购买货物的确有点多,可是不要忘了,我现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国内投资建设,养活着几万的火灾灾民,还有正在大面积的为他们建设住宅楼,除此之外,我们瑞士信贷银行目前的银行网点都是临时的网点,马上就会进行各州的总行建设,我们的楼层在将来都会超过你们的高楼。当然,这些都是小数目,最大数目的还是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