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唐名伶 >

第41章

大唐名伶-第41章

小说: 大唐名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以为这种美好会一直持续下去,然而,三个月后的一天,一则风闻传得沸沸扬扬――湖中溺死了一名小太监。

不知为何,我就那么愣在当场,并未再得到什么消息,却是莫名的觉着悲伤。当我急切却又怯怯的赶到事发地,瞧见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那种夹杂着必然与意外的情绪,令我生出种说不出的滋味,我是在一干奴才跪地请罪声中回过神儿来的。

我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直到往常同小陈子极为交好的小贵子连连磕头告饶,“请主子保持仪态,莫要失了皇家威严。求主子体恤,饶下仆等不死。”

我顺着小贵子颤颤巍巍的目光抬手抚了抚脸颊,触手一片湿润,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竟是哭了。我仰头看着骄骄朝阳,刺得双眼生疼,这才回想起来,五年前自己也曾这样伤心过。

那时候,正逢奶娘去世。倘若较起真儿来,奶娘比之母亲同我尚要亲近几分,她时常叮嘱我言行举止,爱我护我。可我做错事的时候,她即便是冒着被责罚的危险,也要骂我罚我。

比起母亲的冷淡严苛来,奶娘则显得人情味儿十足,即便受些责罚,心里也是欢喜的。然而,这样的幸福却没能持续多久,半年后奶娘便去世了。

前来诊脉的太医说奶娘是突发疾病不治而亡,可是在奶娘下葬时,我却看到了她乌黑发髻中的银针,直直没入头顶。我哭得肝肠寸断,最后被母亲带回了宫中歇息,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母亲与一名男人的对话。

“娘娘,这样真的好吗?倘若皇子知道了……”

“生活在皇宫里,纵是旁人倾尽心力,也总会有明白的那一刻。你不必刻意藏着掖着,他知道了也无妨,只是如今他还太小,若是可能,我真想再护他几年。”

“娘娘!您贵为一国之母,皇子又是未来的储君,臣下体谅年娘娘爱子心切,可若是如此纵容袒护,皇子什么时候才能……”

“好了!你不必再说了,我心意已决。天色不早了,你快些离开吧,莫要被人看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我听到的最后交谈是男人的一声叹息,继而一阵细微地脚步声越来越近。那时的我并不晓得他们在说些什么,只是隐隐猜出奶娘的死同母亲有莫大关系。

恐惧袭遍了周身每一个角落,那一刻,我直觉遍体生寒,死死控制着身子颤抖。坐在床边的母亲似是在想些什么,并没有注意到我的异样,

从哪儿以后的很多年里,纵使母亲对我百般照料,我却始终很难阵阵亲近她。直到后来慢慢长大,渐渐懂得了皇宫的生存法则,也能理解那日母亲对话中隐藏着的真相。

我终于解开了多年的心结,可是有些事情放下了,却始终不能代表不曾发生过。多年的习惯使然,我早已无法像儿时那般与人亲近了,母亲曾夸赞我长大了,可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么多年来的纠葛让我越来越冷血了,愈发同皇宫中的勾心斗角之人趋近。

小陈子被打捞了上来,瞧着他青紫色的水肿脸庞,我不由得转头瞧着小贵子,“你跟在我身边几年了?”

小贵子怔了怔,仍是如实回答,“回主子的话,整整五年了。”

是呀!已经整整五年了,在此期间我身旁曾换过多次侍从,有些甚是已经两三个轮番儿了。可是,在这些人当中,只有小贵子始终不温不火,不见晋阶却也未曾犯过什么大错。

“这么些年来伺候在侧的,也只有你一个老人了。前些日子听闻母亲宫中的掌事病了,不如遣你到母亲住处侍奉吧?”

小贵子眸中一闪而逝的惊慌,我尽数瞧在眼里,见他不回答便又道,“我宫里的老人不多,也只有你去了我才放心,如何?”

小贵子伏跪在地,“下仆若是哪里做的不好,请主子责罚,只是莫要赶下仆离开。”

那时的我,只是固执地想要听一句真话,却并不晓得这世间不如意的人太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孤注一掷的说出心里话,“为何?”

我清楚地看到小贵子因了这两个字怔了怔,而后敛眸拜了拜,“这些年来,主子对下仆恩重如山,下仆无以为报,只求能在主子身旁照料一生一世。”

倘若我跟前有一面颈子,或许我能从那冷凝地表情中找回几分理智,然而,世事总是顺着不可逆转的奇特轨迹运行。我看到了开头,却并未同预料那般猜测到结尾。

无论小贵子的神情多么动人、真挚,我所瞧见的却始终是虚伪与奉承,在我眼里,他只不过是想活下去方才如此攀附罢了。

“我的便是母亲的,母亲生我育我,多年辛劳,我却碍于规矩不能时常在她身旁伺候。你身为我宫里的老人,在母亲身旁代我略尽孝道,有何不好?你如此寻死觅活的表忠心,若旁人不知情状,还以为我如何为难一个小太监了。”

小贵子满脸惶恐,却呐呐不言,我沉默着候了他好一段时间,却始终不见他开口说些什么。

我终究忍不住,开口提点道,“小贵子,你可还有什么要同我说?”

小贵子欲言又止,“多谢主子恩典,下仆无话可说。”

我一怒之下,终是将小贵子送到了母亲那里,本想着刁难他几日,待母亲好生教训他一番再将他接回来。谁知,母亲第二天便满脸冷色到了我的住处,我本以为是小贵子犯了什么事儿惹得母亲不悦,可母亲接下来手一挥,便见一名宫娥将一只木匣子放在我面前。

我疑惑地瞧着母亲,她却只是冷声道,“打开看看吧。”

我打开铜扣掀起匣盖,见着里面染血的太监袍子时,不由蓦然抬头,“母亲,这是……”

“正如你所想!”

我只觉脑中“嗡”地一声炸开了,什么都听不到什么都看不见,待我回过神儿来,屋子里的宫人已尽数退了出去。我凄哀的瞧着母亲,沙哑着嗓子问道,“母后为何如此?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太监,为什么母亲就不肯饶他一命?”

母亲神色复杂,直直瞧了我许久,“涵儿,这才正是我要问你的。他不过是一名小太监,只是想在重重夹缝中活下来,你为何不能放过他?你为什么要这么任性?为什么就不能让彼此相安无事?涵儿,我是你的母亲!是这皇宫里永远不会加害你的存在,这些年来你究竟怎么了?”

我不明白为何小贵子是在母亲宫里去世的,母亲却质问我为何不放过他。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弄错了,只是觉得似陷入了一团迷雾中,怎么都理不出半分头绪。

“母亲,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母亲摇头叹息,“你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将小贵子送到我宫里,你可曾想过别有用心之人如何看待?说我们母子失和事小,自古后宫不得干政,若被有心人知晓小贵子是我指派给你的,他们又会怎么在皇上跟前儿说道?况且,涵儿你不知道,小贵子还有一个身份……”

我并不晓得小贵子的所谓身份,然而,母亲接下来的那句话却让我不知所措——“他的身份一旦被戳穿了,咱们怕是永世不得翻身。 ”


章节目录 李昂之痴梦难全

我不明白为何小贵子是在母亲宫里去世的,母亲却质问我为何不放过他。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弄错了,只是觉得似陷入了一团迷雾中,怎么都理不出半分头绪。

听了母亲的话后,我如鲠在喉,始终想不明白究竟哪里出错了,竟会酿成眼下的结果。

“涵儿,你在皇宫里这么多年,应当明白很多事情并非是非黑即白,这里面有着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弯弯道道。你遇事总是这般太较真儿了,且又如此固执,日后怎能叫人放心?”

我沉默良久方才渐渐平静下来,“阿娘,他的身份究竟是……”

母亲摇头叹息,并回答我的问题,“涵儿,这件事情以后不要再提及了,如此已是最好的解决之法。相安无事,对谁都好。”

“阿娘,我……”

母亲抬手拍了拍我的肩膀,阻断我下面的话,“涵儿,倘若你还当我是你的娘亲,日后便莫要再提及此事了。”

迎着母亲殷切的目光,我终是点了点头,“阿娘,我知道了。”

母亲离开的身影是那样萧索而遥远,从那一天起,我明白在这皇宫里再尊贵的身份也是瞬息万变。我不是皇子,母亲也不是皇后,我们不过是这皇宫里的石子尘埃,纵然碾碎了也不见得能被人瞧上几眼。

从前我不明白母亲的用意,如今我却懂得,在这里不力争上游,便是粉身碎骨。

那天起,我开始学会怀疑身旁任何一分风吹草动,我不再似从前那般固执,即便再看不过眼的事情,也学着冷却处理。非黑即白的灰色地带,终于被我魔练成了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十岁那年,母亲夸赞我,“驭人有术,帝王道之上乘也。吾儿终于成就大才,日后定是大唐一代明君圣主。”

我赢得了一切,更是一步步登上皇位,我终于拥有了全天下最至高无上的权利。可大唐却在腐朽中式微没落,宦官当道,朝局动荡,纵然我身为大唐之主却始终难以寻到定国安邦的良策。

文宗大和六年,洪州传出奸细当道之风闻,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历经千辛万苦仍是未能斩断根源、安定民心。不得已之下,我佯装生病私自到了洪州。

自打小贵子去世那年起,我便抛却了执念与固执,冷清已然是我骨子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那一年一次无意为之的书稿,竟为我定下了此生难解的姻缘。

那名传世于高阁、名达洪州的女子,我是早就听说过的。她有着绝丽如谪仙之容,清袅似雪峰之莲,高华若纤竹之清幽,姿态同翩跹之流云。

世人口中所盛传的形容,实在令我无法想象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到底拥有着多少旁人不能企及的美好成就了这样一个人。然而,我却始终没有见过她,回到长安后也不过是间或想起她。

真正让我对她念念不忘的,是洪州一桩轰动一时的轶事。若是称之为风流韵事亦不为过,况且这件事情同沈传师有些关联,我便上了几分心。

洪州有一名女子一步一拜三步一叩上了公堂,她不求伸冤不状告任何人,只是请求刺史允准按照大唐律例解除婚约。关于这条百年来未曾被提及过的律例,事实上,我也尽是听说过,未曾想真的会有女子宁愿承受一百大板,去面对未知的生死,也要放手一搏得到自由。

而被退婚的男子,正是沈传师的弟弟二郎沈述师。

可是,两个经历那么多风风雨雨的一双璧人,我纵然不知其中滋味,却也怎么都很难相信这一切皆是那女子一厢情愿。更何况,早些年我便从大哥口中听闻过她的种种事迹,那样一个孤傲冷清的女子,怎可能做出这样死皮赖脸的事情?

夏梁将过往改编得面目全非之目的,我不晓得。可是,做这样的事情终究是违背了本心,便是二哥在一旁极力劝说,叫我顾念情分,看在这些日子来的交情帮一帮牧之,我却仍是有些犹豫。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忍对她说谎,还是不想伤了她,抑或担忧日后这一切被抖了出来再无交好可能。察觉到自己难以名状的涩痛,我终究是应下了这件事情,若是进展顺利,既成全了姊姊,又成全了大哥。这些年来,他们都为苏家牺牲了太多太多,我怎能自私到只顾自己的感情?

自打那日起,我便在素斋当起了跑堂,连我都不晓得自己心中的急切与焦灼究竟是在期盼着什么。二十天后,我终于在素斋门前见到了她,天知道纵然我一派平静,心却似是跳到了嗓子眼儿里。

她满身狼狈,身后还跟着个气宇轩昂的男子。那一刻,我说不上来自己心里究竟是何滋味,只是当她还未问些什么,便已照本宣科的招呼道,“可巧今儿个苏娘子宴请城中达贵,斋中厨子都过去帮忙,这才闭门早了些。劳娘子白走一趟了,奴有事在身,改日定当好生服侍。”

好在她心思散漫,听得我的话后更是陷入恍惚,我刚松了的半口气儿不禁再度被高高提起。剧烈地心跳声让我听她的话都似是隔着好远好远。

“小二哥既事务在身,儿不敢多行叨扰。今日来此只一事相问,还请小二哥不吝告知。”

我强撑着面上的笑颜,“承蒙娘子抬举,奴定当知无不言。”

我用尽了全身力气,方才坚持着送走他以前维持那副尚算正常的跑堂姿态。她方一离开,我便瘫软在了地上,总是自后方走来的夏梁伸手扶我,却始终提不上半分力气来。

“你当真就这么喜欢她吗?区区一个丫头,你们又相识不久,她怎就入了三郎君的眼?

我摇头轻叹,久久方道,“夏梁,如果还你念及我今日帮你的恩情,便莫要和任何人提及这件事情。

当日的我并不晓得眼前这个男子究竟有多可怕,只是想着即便算不得知己,相交许久也足以称得上友人。可我却怎么也不曾预料到,正是那时被这个人洞悉了心思,方才酿成后来不可逆转的悲剧。

“郎君说到哪里去了?下仆也曾年少轻狂,感情之事素来难以自控。如今偏巧得知郎君心思,郎君既是有所顾忌,下仆定然严守此事,不叫旁人知晓。”

兰月走后,我始终有些心绪不宁,便匆匆与夏梁道了别打道回府。谁知方走近苏府门前,便远远见着一抹素雅纤细的身影婷婷而立,她身后男子面上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那样的神色,我太过熟悉。这些日子以来,我每每想到她,镜子里的自己便是如此模样。我心尖尖儿上最柔软的地方似是被压了块巨石,窒息感涌向四肢百骸,然而尚未待我喘口气,便见着二哥从府中走了出来。

“兰娘子今日来此,不知有何要事?”

即便是隔了很远,她苍白的唇色仍是清晰可见,“婢子听闻杜郎君出席贵府宴上,特此赶来一见。”

二哥哈哈笑着,自怀中取出一封喜帖,“那娘子可要白走一趟了,今个儿是我姊姊与杜兄定亲的大喜之日,怕是抽不出空耳来见娘子了。”

她接过喜帖,面色越发煞白了几分,面上的冷笑令我触目惊心,“好、好,当真是好……京兆牧之!?呵!”

那一刻,我好想不管不顾的走上前去将她拥入怀中,告诉她,“莫伤心,这一切不过是场精心布局的戏,都不是真的。”

可是我却终究做不到那样豁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