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重生 >

第19章

中华重生-第19章

小说: 中华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后的太监这时突然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宁云愣了一愣,不禁脱口而出道:“在下北洋水师参领宁云。”说完心中也不自觉笑了笑,怎么对这个小太监这么推心置腹啊,他说的话,自己好像都不能拒绝般。
    心里稍定,便向乾清宫走去。这时前面的交火声更甚了,看来正是双方火拼到白热化时。乾清宫一旁的侧门处,卫兵见来了个太监,忙拦住喝道:“这里是你来的地方吗?快滚回去!”
    这个太监正是宁云,只听他忙道:“是袁大人叫奴才来跟太后老佛爷传话来的。”卫兵心里一阵奇怪,袁世凯派人来传信怎么会派个太监来呢?
    但是现在是非常时刻,如果这小太监真是袁世凯派来的,那可得罪不起,忙派了一个人进去通报。宁云这下心里一急,如果跟太后一通报,自己岂不是就露馅了?
    心下一横,以迅不及掩耳之势抽出一把匕首向这个卫兵脖子上一抹,然后就地一滚,拔出手枪,对着另外三个卫兵一阵射击!幸亏在部队里磨练的一手好枪法,在这里发挥了出来,三枪过后,三个卫兵应声倒地。
    宁云马上起身向宫殿里冲去。这时宫殿里面似乎有人听到外面的枪声,立即跑出两人来,但手里只是拿着一把大刀,宁云轻蔑的一笑,对着这两人一人一枪,随着两人的应声倒地,宁云以经冲进了乾清宫。
    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要在太后的卫兵赶来前先把太后给制住,不然自己难逃一死,而外面的一干人等也会随之命丧!
    略一打量殿里情况,可能是慈禧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他在乾清宫里逼皇帝退位之事,此时宫里除了刚才以经被宁云解决掉的两个卫兵,就只有她和皇帝两人。
    乘外面的卫兵还没冲进来,宁云一个健步冲了上去!
第十七章 宫中巨变(三)
    宁云猛的冲了上去,大殿上的皇帝和太后都还没有明白过来,就只见宁云如老鹰抓小鸡般一下子就把慈禧太后抓住,然后一手勒住慈禧的脖子,另一手抽出匕首抵在慈禧太后的喉咙!
    这时刚好冲进来的一队卫兵见状马上用手中的枪对准了宁云,却是没一人敢开火。宁云这时大叫道:“谁敢上前来?”
    这时慈禧太后才如梦初醒,但她仍是极力保持她做为太后的尊严,对宁云小声道:“你想干什么?我可是太后,你这样以下犯上,可是要砍头的!”
    宁云却笑道:“哼,我既然敢这样做,就没想过怕被砍头!马上叫这些人退到殿外去!”慈禧太后本就是贪生怕死之辈,只得对冲进来的卫兵叫道:“听到不,都退出去。”
    这时光绪皇帝突然醒悟,马上把手上以经写了一半的什么东西用力撕成粉碎,然后对宁云道:“很好,你护驾有功,朕会重重嘉赏的,现在快护朕出去。”
    宁云并没回光绪的话,只是挟持着慈禧往门外慢慢走去,而光绪皇帝则跟在宁云后面。外面的激斗还在继续,除了门口的一队卫兵,大部分人并没注意到此时乾清宫大门口的特殊情况。
    但是李鸿章,袁世凯等人是看到的了!只见宁云举起手中的枪,对着天就是一枪,叫道:“都给我住手!”这时所有的人才注意到乾清宫大门口现在所发生的一幕!
    当下场中所有人俱皆大惊,顿时悄然无声!这时宁云又向慈禧太后道:“要袁世凯停手,并且全部放下武器!”
    慈禧太后这下倒是犹豫了一阵,如果自己向袁世凯下了这个命令,那就意味着自己的彻底失败,宁云见慈禧太后不说话,便把匕首稍微向她的脖子挤了挤,慈禧太后平时养尊处优惯了,哪里受得了这么一用力?顿时痛的叫了起来,忙道:“好好,我答应你,我答应你!”宁云手上这才放松。
    只听慈禧太后以极不情愿的语气,声音也不大的对袁世凯道:“袁卿家,停手吧!”虽然声音并不大,场中人数也不少,但是这一句话却清淅的传进了袁世凯的耳中。
    这时一边的光绪皇帝突然对袁世凯这边的兵士叫道:“叛贼袁世凯阴谋威胁太后发动政变,尔等只是受他蒙骗,朕现在承诺,只要你们放下手中的武器,不再做无畏的抵抗,就决不会追究你们任何过错!”
    这一番话立刻把袁世凯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其他士兵一听皇上说不治他们的罪,大部分以经把手中的武器丢在了地上。
    慈禧太后也不愧是政治舞台上摸爬滚打过来的,当即叫道:“这次哗变全因袁世凯威胁哀家所造成的,大家听皇上的话,放下武器,一并不予治罪!”
    皇上说完,太后也这样一说,袁世凯手下士兵哪里还有心思继续打下去,全部丢下武器,跪下一起叫道:“奴才该死,听信馋言,请皇上,太后恕罪!”
    袁世凯此时心中以然大白,知道自己彻底完了,而且所有的罪过都给推到了他的身上,一下悲从心生,竟仰天大笑三声,口吐鲜血,栽倒在地上。
    宁云见大局以定,便放开了慈禧,退了下去。光绪皇帝手一招马上来两人把慈禧太后带走了。只听光绪又道“李鸿章上前听旨!”
    李鸿章等一众人等忙上前跪下道:“臣等听旨!”光绪望了他们一眼道:“今日护驾,尔等众臣大功一件,明日早朝,朕要大大封赏一番!”
    李鸿章等一众大臣忙高呼道:“谢主隆恩!”这时光绪又对着宁云道:“刚才勇救太后的那位卿家明日也随同一起来上早朝,好了,现在不早了,李卿家,你留下,其他卿家早些回府吧。”说罢便在一众兵勇的保护下同李鸿章往御书房去了。
    此时宫中的大火早以扑灭,除了乾清宫这一快,数百士兵正在收捨残局略显嘈杂外,整个皇宫看似又恢复了往日平静。
    再说此时在皇宫的御书房里,李鸿章正垂首在一边聆听光绪皇帝的话,只听光绪道:“李卿家,你说我们这次该如何对处置太后呢?”
    李鸿章头上冒汗,这种事情,他可不敢枉加言论,只是道:“一切都由皇上做主。”光绪一听不高兴了,道:“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李卿家,现在朕的身边只有你最可以信任了,从这次你舍命来护驾一事就可以看出对朕的忠心。朕问你什么,你照直说就行了。”
    李鸿章想了想,便道:“太后此次虽然做的不对,但是她必竟是母仪天下的太后,我看就让太后到她的颐和园怡养天年去吧。”
    光绪点了点头,道:“嗯,李卿家,你说的有道理,好吧,那明天朕就送太后去颐和园吧。”顿了顿,又问道:“对了,今天只身闯进乾清宫救朕的那人是什么身份啊?”
    李鸿章听皇上问他宁云的事情,当即得意道:“此人名叫宁云,是我北洋水师的参领,皇上上次,不就是因为前线将士对宁云赞赏有加然后强烈推荐,您才才下了圣旨让让其去前线支援的吗?”
    皇帝经李鸿章这么一提醒才猛拍一下脑袋叫道:“啊呀,对对,我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上次并不是朕的意思,朕怎么会让一介水师将领而且不给任何兵士就去支援前线?全因太后一力主张,朕只是过了一下目而矣。”
    李鸿章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道:“原来如此,不过这宁云也真是不简单,他就凭着我们北洋水师的一千多官兵而且不靠军舰,硬是扭转了战局,最终是把倭人给彻底打败了!”
    光绪“哦”了一声,道:“原来就是他啊,宁云其人我早就听说了,前线每次送捷报来,基本上都看的见这个人的名字,我一直想见见这个宁云是什么样的人,想不到第一次跟他见面竟是以这种方式的。”
    李鸿章却道:“禀皇上,其实您今天并不是第一次跟他见面,早在上次黄海海战后,皇上亲自召见我们北洋水师一众将领时,其中就有他,只不过当时皇上专于朝政,并有注意到此人罢了。”
    光绪又是“哦”一声,口上只道:“原来如此,那朕明天早朝时倒要好好的嘉奖嘉奖他。”但是这个皇上心中却又是一个想法:此宁云以前没听说过,想不到刚一出现就成了这么一个风云人物,正所谓功高震主,倒是要小心这个人。
    李鸿章哪想到这么多,还以为皇上真的会重重的嘉奖宁云一番,并对他委以重任,那时自己做为理所当然的伯乐,自然也会风光满面的。
    这时外面进来一个侍卫道:“袁世凯醒了。”光绪一听到还没有什么,但是这个李鸿却是心中一惊,皇上然道还不想要袁世凯的命?”
    只听光绪道:“李卿家,这袁世凯朕留着他还有用,就留他一条命吧。”李鸿章虽是不愿意,但是光绪既然以经开口了,只得道:“皇上既然这样说,那定是有道理。”
    光绪转过头又对他侍卫道:“跟袁世凯安排一个舒适的房间住下,但不许他出去,知道吗?”那侍卫道一声“喳”便退了下去。
    这时光绪想知道的都知道了,便对李鸿章道:“今晚就麻烦李卿家帮朕清理清理残局吧,凡是原太后那边的侍卫,太监,宫女,全部换掉。”说完便由一太监扶着往后宫去了。
    李鸿章愣在当场半天,心里一直感到不安,皇上留着袁世凯况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威慑。摇了摇头,便去安排光绪让他做的事去了。
    宫中的这一场巨变,就这样以保皇派的胜利而告终,但是事情远没有所有人想那么简单,这个光绪皇帝真的是一个愿意让别人给摆布皇帝吗?现在大权到了他的手中,接下的事情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李鸿章安排完所有事情后,天早以微亮,自从当了这个北洋大臣以来,这样的作息时间他自是早以习惯了的。看了看天色,自言自语道:“该早朝了,不知汝昌他们有没有准时来。”
    其实丁汝昌,宁云,邓世昌,李仪婷他们也都一夜没睡,这时早就在宫门口等着了,随着纷纷来上朝的大臣们,丁汝昌和宁云告别了邓世昌和李仪婷,一起进了宫,但是照理来说他们并不是该来上朝的的,所以到了乾清宫外面,就不再进去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太监过来,领着他们进了乾清宫。
    李鸿章早等急了,这时见丁汝昌和宁云进来了,脸上才一松,赶快要他们站在了自己的身后。时朝也正好开始了,只听司礼太监一声大叫:“皇上驾到!”众大臣们都跪了下去,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十八章 另谋出路
    光绪皇帝坐上龙椅后,望了望满殿的文武百官,然后两手一摆道:“众爱卿平身吧。”殿下众臣这才谢恩起身。
    只听光绪又道:“昨晚皇宫起火,想必各位爱卿都是知道了吧?”众大臣一齐叫道:“臣等失职,请皇上恕罪!”
    光绪笑了笑道:“众位爱卿当时都正在梦里,何罪之有?”其实不管这些大臣当时在干什么,皇宫失火后,自是都知道的,只不过每个人心中都明白明哲保身这个道理,没有这个实力如李鸿章般的大臣,谁敢自找没趣的去皇宫?
    这时光绪又道:“昨晚皇宫失火,幸好李爱卿及时来救,才没造成大的损失,此等忠君之心令朕实乃欣慰。”
    李鸿章闻言忙上前跪下道:“此等小事,是我们做臣子理应该做的,皇上不必太过褒奖。”但心中却是得意非常。
    昨晚宫中的一场政变,殿中的大臣基本上都清楚了,以前站在太后那一边的大臣们现在个个都是胆战心惊,生怕皇上跟自己秋后算账。
    但是此时的光绪心中却另有一番打算,现在虽然朝中大权基本归他掌握,但是太后余党的实力仍不容小看,如果现在冒然就对这些太后余党下手,正所谓狗急跳墙,恐怕对自己也会不利,便又道:“不过昨晚的一场大火却让太后受惊过度,竟然病倒了,朕以经安排太后到颐和园养病去了,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尔等大臣们就不要再去打扰她老人家了,知道吗?”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明白了皇帝现在以经正式掌权了,而太后党那边的人也听出皇上暂时还不会对自己下手,心里自是都松了一口气。不过这官是再不能做久了。识趣一点的估计过几天就会把请凑告老还乡的折子递上去了。
    这时李鸿章,丁汝昌,宁云心中都开始奇怪起来了,这皇上说了这么半天怎么还没说到正点子上?特别是宁云,心里一直在想,皇上亲自开口要自己今天来上朝,怎么会这么冷淡他呢?要知道昨天不是他的话,今天他可是不能再站在这里说这些话了的。
    又过了好半天,光绪皇帝说了一大堆的废话后,终于是向宁云这边看了几眼,就在他眼光扫过宁云时,不经意间从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捉摸不透的狡黠。
    只听光绪突道:“啊,对了,李鸿章,你有个手下叫宁云吧?朕昨天曾要他今天上殿来上早朝,不知他有没有来啊?”此话一出众人大惊,宁云在大殿上都站了半天,然道皇上就没看见他吗?
    还是李鸿章反应快,一把拉拉宁云道:“皇上问你呢?”宁云马上上前跪下道:“臣宁云参加皇上。”
    皇上眯着一双眼睛看着宁云道:“哦,你就是宁云啊,朕多次听说你的大名了,前线发来的捷报中,每次朕都见得到你的名字,你可是一个大功臣啊!”
    此番话一说出口,所有人都听得出皇上的语气似乎并不是在夸奖宁云,言不由衷,宁云心中一惊,只的道:“皇上过奖了,下臣只是幸气好才侥幸打了几场胜仗而矣。”
    皇上“哦”一声,道:“是吗?不过朕还是得赏你,就赏黄金五百两,白银三千两,上等丝绸两百匹,怎么样?宁将军,还满意吗?哦,对了,上次派你去前线,曾封了你个抚远大将军,那你就仍是冠以这个头衔吧。”
    包括李鸿章,丁汝昌,三人闻言,俱皆大惊,皇帝不但没有对宁云委以重任,除了一些物质上的奖赏,连那个抚远大将军,皇帝也是亲口说只是个头衔而矣,众人如何能不惊?
    皇帝闭着眼睛又想了想,突道:“日本国向我天朝正式投降了,李卿家,你跟他们谈的怎么样了?”
    李鸿章听皇上突然问他这个,先是一呆,然后道:“一切顺利,只不过有些条件,他们还在考虑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