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流御弟 >

第114章

风流御弟-第114章

小说: 风流御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他们也不知道。
    “我一天的事情太多,情报这件事很重要,但我一直没有时间管理,回去后你接手吧。”
    “我接手?!”
    “你比我在行。”朱隶戏读地笑了,忽然伸出手想撩起燕飞的长袍,“给我看看你伤在哪里了。”
    燕飞侧身躲过去,笑骂道:“去死吧你!”
    皇宫谨身殿。
    永乐帝沉着脸坐在龙椅上,朱隶一脸严肃地站在一侧。
    朱高煦跪在大殿上。
    “逆子,居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该当何罪?!”永乐帝威严的声音似乎带有实质的压力。
    “儿臣知呆,儿臣再也不敢了,求父皇饶过儿臣。”朱高煦忙磕头道。“饶你怎树我大明吏法,来人,廷权五十,关入静心宫,半年内不得离开。”永乐帝厉声道。
    “父皇饶命!”朱高煦一听急了,廷技五十不死也要打残了。永乐帝是真生气了,朱高煦求助的目光投向朱隶。
    “陛下,郡王身上有旧伤,廷技五十会将他打死的,求陛下开恩。”朱隶为朱高煦求情道。
    永乐帝冷哼了一声,根本不理求情的朱隶和跪在殿上的朱高煦,双手一背,走下龙椅离开了谨身殿。
    执行处罚的宫廷侍卫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纷纷望着朱隶。
    朱隶沉声道:“永乐帝有旨小郡王朱高煦目无法纪,擅抢兵权,本该重责,念其靖难时身体受伤,罚廷技十五,关入精心宫,面壁思过,半年内不得离开。”
    众人再次明白。宁愿犯在永乐帝手里,不要犯在朱隶手里,犯在永乐帝手里,如果朱隶肯求情,还有活路,犯在朱隶手里,永乐帝定不会轻饶。
    “你就罚了他廷杖十五?”上书房中,永乐帝看到朱隶进来问道。
    朱隶没吭声,众人都以为只要朱隶求情永乐帝就能轻罚,却不明白永乐帝根本不想重罚,那么做都是给别人看的。
    朱高炽和朱高煦两个儿子,永乐帝其实偏爱朱高煦,觉得朱高煦更像自己一些,能征善战,敢打敢拼,只是缺乏计谋,为人暴力,但即便如此。朱高煦在武将中还是很有威望的。朱高炽虽然满腹经纶,机智多谋,但身体太胖,虽然在朱隶的多年调教下,能自己行动,但让他指挥征战,实在是不可能。
    两个儿子各有长短,使得永乐帝迟迟定不下来立谁为储君。
    永乐帝看着朱隶,如果朱隶是他的儿子,他会立刻给朱隶娶二十名嫔妃,就不相信生不出一堆儿子。
    朱隶似乎看透了永乐帝的想法,苦笑地说道:“皇上,别用看牲口的目光看着阿四。”
    永乐帝一听愣了:“看牲口?”
    “皇上不是想为大明江山这辆马车寻一匹好牲口吗?皇上的目光在审视着阿四,就像审视着一匹牲口。”
    永乐帝想了一会,忽然爆笑道:“按小四的意思,联现在就是匹牲口。在拉大明江山这辆马车?”
    “用在阿四身上,是牲口,用在皇上身上,就叫有道明君。”
    “哈哈哈,阿四也学会拍马了。”
    站在上书房外面的内官、侍卫们听到永乐帝爽朗的笑声,一个个都喜上眉梢,至少这几天当差不用提心吊胆了,运气好还能得到些赏赐,服侍永乐帝虽然还不到一年,但他们已经摸清楚,只有朱隶在永乐帝身边,永乐帝才会如此开心地大笑,朱隶十几天不来,他们就要求各路神仙,保佑朱隶早些回来。
    “日本国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三宝网从那边回来,对那边的情况比较了解,阿四的想法,派三宝作为使臣,出使日本小朝鲜,确立大明朝与他们的友好关系,敦促他们年年朝贡。”朱隶侃侃而谈。
    永乐帝点点头:“阿四的想法跟联不谋而合,但联的想法更远一些,联想让大明周边的所有国度都来我大明朝朝拜,与我大明朝签订友好关系,扬我大明朝国威!”
    “皇上的目光远大,阿四钦佩。”
    “等三宝出使回来,就着手安排出使西洋各国事宜,联要造一艘大大的船,载着我大明朝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出使各国,展示我殃殃大国的风采,让各国都能感受到我大明朝恩泽,各国的百姓都能像我大明朝的百姓一样,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永乐帝大手一挥,目光深远。
    朱隶也被永乐帝宏伟的心胸所深深震撼。
    “联从这些,虽然我大明朝地域辽阔,经济强盛,但周边国家也有不少值得我大明朝借鉴的地方,联很想到各国看看,但联不能离开,你代联走一趟可好?”永乐帝询问的目光望着朱隶。
    朱隶眯着眼睛笑了:“好啊,这可是趟好差。”
    “不要想得这样轻松,一路上会很辛苦的,还斜良危险,联也是考虑再三,才决定让你去,因为只有你去,联才觉得像联亲自去了一趟。”
    “皇上放心,阿四一定会顺顺利利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把皇上的旨意传播到异域他乡。”
    “联让你去,还有一个想法小你还记得你曾跟联讨论过海外贸易的事,先皇在位时禁海,联觉得开放海外贸易,能增强我大明国力,所以联希望你此去,能为海外贸易打开一条通路。”
    朱隶再次点点头:“阿四也有此想法。”
    永乐帝满意地笑了,他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他和朱隶的意见是很容易统一的,但对自己将要提出的另一件事,永乐帝没多少信心,他曾经试探地问过几个身边的大臣,包括永乐帝最绮重的姚广孝,得到的意见出奇的一致反对。
    如果朱隶也反对,永乐帝觉得就算自己非常想做,但也一定很难实施了。
    看到永乐帝陷入沉思,朱隶走到上书房门口,打开门吩咐门外内官送茶水和点心进来。
    “小四。”永乐帝没注意朱隶走了出去,轻轻地说道:“联还有一件事,要询问你的意见。”   
第164章 督造宝船
    永乐帝陷入沉思,朱隶老到卜书房门口,打开门吩弊,官送茶水和点心进来。
    “小四。”永集帝没注意朱隶走了出去,轻轻地说道:“联还有一件事,要询问你的意见,联想迁都北京。”
    永乐帝说完,静静等待朱隶的母复,可是等了好一会,也没有听到朱隶的回答。
    “小小四。”
    “是,皇上。”朱隶的声音竟然从门口传来。永乐帝抬起头,看到朱隶正端着茶水和点心走过来。
    “吃点点心吧。”朱隶将托盘放在龙案上,倒了杯茶递给永乐帝。“皇上想说什么?”
    永乐帝接过茶杯犹豫着,他实在很担心朱隶也会否定他的想法,毕竟,迁都是一件大事,先皇想迁都想了一辈子,最终也没有实施。
    “联想迁都北京。”永乐帝的声音很小小的似乎只有他自己能听到。
    “好啊。”朱隶回答得更随意,随意地就像永乐帝问他能不能去倒杯茶。
    永乐帝一口茶网喝进嘴里,听到朱隶的回答骤然愣了,就算朱隶同意这个方案,也应该考虑考虑在回答,朱隶的回答也太草率了。
    永乐帝忘了自己口中还有茶,网要开口说话,一口茶全吸进了气管里,呛得他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色瞬间变得通红。
    朱隶忙走过去轻轻拍着永乐帝的后背,同时另一之手带着内力慢慢戈过永幕帝的前胸任脉。
    见永乐帝脸色恢复正常,朱隶方收手。
    “感觉怎样?”
    “好了,联真是老了,一口茶也能呛道。”永乐帝叹息道。
    “皇上正是当年,英明神武,大明朝正要在皇上的手中日益富强,皇上怎么就说自己老了。”朱隶笑着说道。
    永乐帝心中微微感慨,坐在庙堂上,天天听着大臣们歌功颂德,永乐帝已经听习惯了,他也明白那些大臣们只是嘴上说说,只有朱隶说的话,永乐帝听得出是真心的。
    “联方才说想要迁都北京。”吁了口气,永乐帝旧话重提。
    “好啊。”朱隶仍是一副很随意的态度。“皇上离开北京,大明朝在北边就缺少了一个有效的防卫,那些蒙古部落定然会趁机南犯,皇上迁都北京,正好看着他们小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永乐帝惊讶地看着朱隶,朱隶总能和他想到一起去,他并不吃惊,可迁都这件大事,永乐帝已经想了很久,出来,朱隶就能一言命中永乐帝的主要意图,永乐帝甚至觉得,如果这个皇位让朱隶做,会比他自己做得更好。
    他怎么能想到,朱隶之所以能说得这么准,是因为永乐帝这一主张经过历史证明是正确的,而朱隶早已接受了他这一套主张。
    “但北方的经济不如南方。”这一点迁都的最大障碍,迁都不是光把皇宫搬过去,随着皇宫过去的,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迁移,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不能让国家的各个中心跟着转移仅仅迁过去皇宫,早晚还会因为指挥运转不便而搬回来,扔在北京的,最多也就是个行宫。
    “展经济,展运输业,6路运输时间长费用高,运载能力差,开通水路运输,清理大运河,从水路,把南方的物资运到北方,同时在税收上倾斜北方,鼓励南方与北方的贸易,开通北方与周边国家的商贸,北方的经济,就会逐渐展起来。”朱隶大学里虽然不是学经济贸易的,但他当时女朋友是,为了讨好女朋友,朱隶经常跷课陪女朋友上课了,这些常识性的东西,朱隶说起来跟自己的专业课一样。
    永乐帝再次惊愕了,他甚至开始相信姚广孝说的那句话:朱隶不是普通人。
    姚广孝的下一句话:留之必有害,杀。朱隶看到永乐帝诧异的面孔,徒然察觉自己说得太多了,祸从口出,当初朱元璋总想杀他,就是因为他表现得太出色,怕他有异心对朱允坟不利。朱元樟是对的,在朱隶的辅佐下,燕王确实如虎添翼。
    今天他再次表现出了他的出类拔萃,皇帝由朱元璋换成了朱林,处置的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
    朱隶坦然地注视着永乐帝,他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朱隶,就算永乐帝真要杀他,他也不会像十年前那样引颈就戮。
    永乐帝似乎读懂了朱隶的目光,微微一笑说道:“谁想杀你,除非联死了。”
    朱隶的双眼瞬间模糊了,永乐帝收买人心的手段,日臻成熟。
    永乐元年十一月,朱隶在一个月中当了两次爹,得了两个儿子。朱隶乐坏了,然而比朱隶还高兴的是永乐帝,一直担心朱隶无后,如今终于有了。然后永乐帝又开始用看牲口的目光看着朱隶。
    朱隶哪能不知道永乐帝想什么,在上书房中正式跟永乐帝摊牌:立储,不然带着全家老小玩失踪。
    朱隶知道永乐帝从国家社稷出,真希望他继承大统,但这只是永乐帝的一厢情愿,别看靖难时有不少主和派,那是因为对立双方都是朱家人,无论谁当皇帝,天下仍然姓朱。换成朱隶就不一样了,虽然朱隶也姓朱,但这头猪不同于那头猪,朱隶要是继承大统,天下绝对大乱,除了靖难的这些人会绝对支持他以外,其他人都会转而支持朱元樟的其他儿子们,战争将不可避免,就算打胜,也会让国家经济倒退十年。
    最主要,朱隶根本不想做皇帝。
    按照大明的规矩,皇帝登基后应该尽快立储,朱元璋登基的同时,就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朱允坟登基后,也很快立了自己的长子朱文本为太子,朱林登基一年多了,却迟迟不立太子,朝廷内传闻永乐帝拿不定主意立长子朱高炽还是立次子朱高煦,这确实是让永乐帝犹豫的事,同时让永乐帝迟迟不立储的原因,是永乐帝始终没有放弃对朱隶的希望。
    朱隶在谨身殿为朱高煦求情一事,在京城里传得风言风语,朱隶在永乐帝面前说话的分量大家都清楚,为朱高煦求情,是不是朱隶在立储问题上站在了朱高煦一边?
    立储,已经是安定朝廷人心必须做的一件事。
    “你希望联立谁为储?”永乐帝平静地看着朱隶。
    朱隶微微一笑,心道:我知道你希望我说立朱高煦,你也知道我是朱高炽的师傅,一向是偏爱朱高炽的,反正不管立谁,只要不
    “皇山中早弓定下来了,何必问阿四。”
    “联知道你希望联立长子高炽,哎,高炽虽然不能武,但文不错,而且跟武将的关系也不错,能笼络住武将,最主要的,有你这个师傅做后台,想反他的人也反不动,就立高炽吧。”
    朱隶适时地喊了一句:“陛下英明!”
    永乐帝脸一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朱隶毫不掩饰地哈哈大笑。
    永乐帝也无奈地笑了。
    这介。世上,只有朱隶敢在永乐帝的面前如此的放肆,很多时候,朱隶甚至根本没有把永乐帝当成皇帝,永乐帝却很喜欢与朱隶的这种关系,他也很清楚,除了徐皇后徐仪华,也只有朱隶跟他是一条心,也正是如此,朱隶在没有外人的时候,跟他根本没有君臣之分。
    纷纷扰扰的立储之事在算是毫无悬念情况下结束了,朱高煦虽然因为朱隶曾在大殿上为自己求过情而曾寄希望于朱隶,希望他能在立储的问题上向着自己,但也只是想想而已,他更明白朱隶对他和他胖哥哥的看法,虽然每次看到朱隶对他的胖哥哥真挚的笑容,他都气得想杀了他的胖哥哥。
    随着立储的结束,永乐二年的春天也过去了,这个春天在皇宫里还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小皇子朱高爆因严重水土不服病危,为了救儿子性命,苏蕊只好带着孩子大年初二返回了北京,朱隶很想集自护送回去,却因为立储的事情无法离开。
    所幸朱高爆到了北京后小身体在一点一点的复原。
    龙江船厂也在正月十五后正式开始兴建,郑和出使日本和朝鲜,充分展现了他高的外交能力,出使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永乐二年正月,日本和朝鲜均派出了使臣到南京朝贡。使永乐帝更有决心派船队远行南洋,耀大明之国威,让更多的国家到大明朝朝贡。
    宣布立储后没几天,永乐帝就宣布了南下西洋的决定,令朱隶掌管南下西洋的全部事宜,郑和赐封太监钦差总管,全力协助朱隶。至于人事和财政方面的调度,由朱隶全权负责。
    朱隶也不再顾忌卖弄自己的那点知识会不会引来杀身之祸,造船他不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