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续弦王妃 >

第6章

续弦王妃-第6章

小说: 续弦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杏抓一抓脑袋,道:“姑娘知道我是最存不住话的。”
谢琳琅其实也很想知道那小厮的来龙去脉,便将其他人都谴了出去,只留下了跟着自己去东府的碧桃和青杏,对青杏道:“你认得那个将三妹妹救上来的小厮?”
青杏憋了这一路的话了,早就想说,连忙道:“奴婢再认得他不过了!他是杨姨娘哥哥的儿子,如今在襄国公府当差。”
当年谢琳琅的母亲去逝后,她的几房陪嫁便留给了儿子女儿,因为当时安庆郡主将谢琳琅和谢安琅接去了襄国公府抚养,这几房陪嫁便就跟去了襄国公府伺候,他们的身契便也都交到了安庆郡主的手里。
这几房原本就是襄国公府的家生子儿,谢琳琅母亲的四个陪嫁大丫鬟里,有两个在荣安侯府配了人,便没有回去,而杨姨娘本性老实胆小,主母才将她开脸抬了姨娘,她既成了侯府的姨娘,也没有再回襄国公府的道理,而杨姨娘的老子娘和哥哥嫂子都是回去了的。
荣安侯当然不在意这些个陪房,而安庆郡主也说了,等将来谢琳琅出嫁,这几房还照原样儿给谢琳琅陪嫁过去,所以到现今为止,这几房的身契还在安庆郡主手里,几房的人也都在襄国公府当着差。
谢琳琅想了想又道:“当时是绿俏来找的大姐姐,告知三妹妹落水的,想必大姐姐是认得绿俏的。那个绿俏你可认得?”
青杏道:“在襄国公府时,奴婢倒瞧见过绿俏来找在卫大姑娘处当差的二等丫鬟山药,山药前些日子和杨姨娘的侄儿已经过了明路了,等到了日子就办好事儿了。奴婢还听说……”说着倒迟疑了一下。
碧桃在一旁急道:“你这小蹄子,平日里没个正事儿的时候说个没完,这时候你倒吞吞吐吐起来!”
青杏当然是想说的,又怕说了犯忌讳,这才迟疑了一下,接着道:“因为此事奴婢也只是道听途说,做不得准的。那个绿俏是东府夫人的陪嫁,在金府时就和府里的一个小厮相好了,只等到了岁数便求东府夫人放她出去。不过去年的时候,那个小厮不知怎地就得罪了贾家大少爷,竟被那个大少爷活活打死了!那个大少爷的父亲,是咱们侯夫人娘家父亲赵大人身边的一个无品小吏,靠着姑母给赵大人做了姨娘,如今竟也颇得脸面,一起子人都唤他声贾大人。贾老爷使了钱,此事便不了了之了。那个小厮有个妹子,唤作春儿,当时也是随东府夫人陪嫁去了东府的,只怕东府夫人也是想在贾姨娘身边安-插个眼线,便将春儿给贾姨娘使了,春儿倒是机灵,贾姨娘竟颇为信任她。”
说了这么一大篇子的话,谢琳琅理了半天才理清这里面的关系。倒难为青杏记得这样清楚又说得这样明白。
那个贾家的大少爷就是赵氏姨娘的侄儿的儿子,名叫贾儒,如今已经十九岁了,还没有娶媳妇儿。这个贾儒打死了绿俏的情郎,而那个春儿正是绿俏情郎的妹子,这绿俏和春儿两人倒是一条心。只是她们又怎么会联络了杨姨娘的侄儿呢?
青杏也弄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便摇了摇头。
到了晚上,谢琳琅吃过了晚饭,朝晖堂那边依然没什么动静。倒是从东府传出来一个消息,说是东府夫人将贾姨娘打了二十板子,连缘由都没说,打完便将人关禁闭了。
听得谢琳琅瞠目结舌!
金氏当时碍于赵氏在那儿拦着,想打贾姨娘没有打成,谢琳琅本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等赵氏走了,她竟照打不误!难怪贾姨娘抖成那样儿,也越不过金氏去!谢琳琅顿时就觉得这个金氏,简直是后宅主母们的楷模,真不愧是金家女,竟比她姐姐也差不到哪儿去!反正是人已经打了,就算赵氏过去给贾姨娘撑腰又能如何?任赵氏是什么侯夫人,总也不能到东府去打人家主母吧。金氏也不怕得罪赵氏,反正不管得不得罪赵氏,赵氏也不会帮着她就是了。等赵氏再去东府,她依然笑脸相迎,赵氏说什么,她还是照听。只是若违了自己的规矩,只等赵氏走了,再罚也是一样!
赵氏当然也听说了此事,但她现在忙着谢芳琅的事,又哪有时间去管什么表妹?
最后倒也让她查出来了,救谢芳琅的那个小厮是周姨娘的侄儿。这周家一大家子的身契都在安庆郡主手里,她自是知道自己在安庆郡主面前是个上不了牌名儿的,更别提要那个小厮的身契了。
只能另想它途。
整整一夜,她都在想着怎样才能不惊动安庆郡主,又悄无声息的拿捏住那个小厮呢?
第二日一大清早,她便派人去贾家送信儿。只一顿饭的功夫,贾儒就来了。

☆、第8章 玉家子

赵氏还是想着照她先前跟贾姨娘讲过的那个计划来办,既然那个小厮是杨姨娘的侄儿,那么拿捏住杨姨娘和谢秋琅不就拿捏住他了吗?还能就此事将谢秋琅定给贾儒,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打定了主意,她便将早就准备好的手帕子交给贾儒,让他贴身收好。这是前些日子,她故意打翻了茶杯,将茶水洒在了裙子上,站在一旁的谢秋琅拿出帕子给她擦拭时,她顺势留下的。
这边准备好了,便打发人去将杨姨娘请了来。
杨姨娘一向胆小,且更是有些怕赵氏的,一进门儿连头都不敢抬,丫鬟搬了凳子来她也不敢坐,直到赵氏发了话,她才坐下。
赵氏前所未有的对她露出了温和的笑容,道:“这几日就要预备着裁夏装了,我看你整日里都穿些深沉的颜色,这回倒不如挑些个鲜亮颜色去,也合这初夏的景致。”
赵氏从来没跟她唠过家常,她倒有些不知所措,忙点头答应着。
赵氏又笑道:“如今秋姐儿也大了,也该打扮起来,我这里有一支碧玺攒的珠花,还有一副碧玺的耳坠子,正好凑成一套,你拿回去给秋姐儿戴着玩儿。”
玉印将东西拿上来,交给了杨姨娘。
杨姨娘简直受宠若惊,连忙站起来,道:“这怎么使得?秋姐儿怎能要夫人这么贵重的东西?”
赵氏就道:“说起来我也是她的母亲,就是多顾着她些儿也是应该的。”接着又另起了个话头儿,道:“虽说这话不该对姨娘说,但你毕竟生她一场,秋姐儿的亲事,你又哪有不关心的呢!”
杨姨娘听她说起秋姐儿的亲事,心顿时就提了起来,听她继续道:“我倒是帮着秋姐儿看好了一家公子,是贾大人家的嫡长子,贾大人虽说官职不高,但前途是好的。且又是嫡长子,人物品格儿也都是极好的,秋姐儿不管怎么说,也是个庶出的,贾大人家既不嫌弃,倒也配得上。如今我只与你说一说,等回了侯爷,便就定下了。”
杨姨娘一听她说是贾大人家的公子,脸都白了。赵氏当着人前不好管她姨娘的侄子叫表兄,便一直是称呼贾大人的。杨姨娘急了,一时却又想不出什么话来,只是道:“这怎么使的?这……侯爷也必不会同意的,秋姐儿虽是庶出,但倒底是侯府的大小姐,怎么能……侯爷也必不会同意。”
赵氏早就料到了她会如此反应,便冷笑一声,道:“侯爷不会同意?这是秋姐儿自己愿意的,就是侯爷又能怎样?女儿已经做出这等不顾廉耻的事来,还能由得你挑挑拣拣不成?”然后也不等她说话,便向外面道:“让贾家大公子进来。”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子便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青水碧广袖直裰,细长的眼睛即便是弯腰作揖时也向上挑着。他对赵氏叫了一声“夫人”,又笑着给杨姨娘作了个揖,道:“姨娘好。”
赵氏瞟了杨姨娘一眼,对贾儒道:“给杨姨娘说一说,你是怎么认得秋姐儿的?”
贾儒便笑道:“我与大姑娘相识是在前些日子,夫人让我来府里给夫人办桩事,当时我想着天色已经深了,便没避讳,就进了后园子,没成想竟见到了大姑娘。大姑娘还与我约定以后进府便还到那处去与她相会。”
杨姨娘已经听得浑身发抖,她颤抖着声音道:“你,你不要乱说!”
贾儒笑着从怀里拿出块帕子,在杨姨娘面前抖了一抖,道:“姨娘应该认得,这是大姑娘贴身用的帕子吧?”
杨姨娘见了那帕子显些晕过去,只觉得脑中嗡嗡乱响。
赵氏见状得意的笑了,示意贾儒先出去,又让人去请谢秋琅来。
杨姨娘缓过来些,就扑过去跪在赵氏面前,哭道:“必不是这样的!求夫人可怜可怜秋姐儿吧,这女孩儿家的清白名声是多么重要!夫人这样会逼死秋姐儿的!”
赵氏凉凉的看她一眼,“不是给你指了出路了么?如今贾家既然不嫌弃秋姐儿,秋姐儿便嫁过去,岂不是两全其美。”
杨姨娘不敢撒泼嚎哭,却是哭得十分伤心。她在这晦暗的一生里,把所有指望都放在了谢秋琅身上,如今她一生的指望竟坏了名声,又要嫁给贾儒这样的人。她又如何能不伤心?
过了半晌,谢秋琅便到了朝晖堂,赵氏笑着对她道:“快把你姨娘扶起来,你姨娘听说了你的好事,竟就这般舍不得了。”
谢秋琅过去扶杨姨娘坐下,才道:“不知夫人说的是什么好事,女儿听不明白。”
赵氏也不想再绕圈子,直接就说:“今儿贾家大公子来找我,说你们两情相悦,想求娶了你去。我还不信,贾儒就拿出了一条你送的手帕子,我看了那绣法,确是你的,这才信了。毕竟你姨娘生你一场,我便想着,既是你的好事到了,就打发人叫了你姨娘来,也好让她欢喜。”
并不询问谢秋琅是否有其事,竟就将此事认定了。
谢秋琅便就跪下了,抬起头直看着赵氏的眼睛,道:“女儿之前并不认识贾家公子,那条帕子也不是我送的。”
赵氏也笑着看着她,“证据确凿,秋姐儿既与他郎情妾意,又有何不能认的?”
谢秋琅的目光无一丝闪躲,慢慢道:“三妹妹在东府落水之事,还没有传扬出去,若是传出去了,三妹妹没了裙子被一个小厮抱着上来,只怕三妹妹的名声也就完了。”
赵氏闻言立时大怒,喝道:“你敢威胁我!我就不信你敢把芳姐儿落水之事传出去,若是传出去了,你也跟着名声受损!况且还有你和贾儒私相受授一事,你再也别想寻得好亲事!”
谢秋琅这时才笑了一笑,“夫人说笑了,再差的亲事还能比现在这桩更差吗?夫人既要毁我名声,我又怎会害怕再被三妹妹带累呢?无非是名声更差一些罢了。况且三妹妹落水之事既是我做的,我又怎么会怕传出去?我若怕也只是怕连累了二妹妹罢了。”
竟是破罐子破摔了!
赵氏咬着牙道:“原来竟是你做的!那个小厮和绿俏也是你指使的了?”
谢秋琅道:“奴才也有奴才们的办法,只要哪个奴才在自己主子面前嚼了一舌头这件事儿,只怕一传十,传将下去就不好收拾了。”
赵氏目露凶光,狠狠的盯着谢秋琅足足有一刻钟,才厉声道:“把那帕子给我拿来!”谢秋琅是什么身份,她又如何能与自己的芳姐儿比!岂能为了打老鼠倒伤了玉瓶儿?因着她而坏了芳姐儿的名声可就值得多了!
玉印去贾儒那儿取了帕子来,赵氏当着谢秋琅的面儿就将帕子烧了。然后道:“你也该向我保证一句。”
谢秋琅道:“夫人放心,只要夫人不再究着这些个奴才不放,我便也能替这些个奴才们保证,此事不会外传。”
赵氏冷哼一声:“你最好是个信得过的!”
当天晚上,绿俏就被送回了东府,此事也不再有人提起。
倒是有几个媒人上门,来给大姑娘说亲,赵氏推说身子不适,便都回绝了。有一家却是不折不挠的,又托人找到了谢晋那里。
谢晋平时虽不大理会后宅之事,但这毕竟是女儿的婚姻大事,见赵氏推脱着,便只好自己找了不少相熟的人打听,托了底才定下来。
是皇商玉家的嫡长子玉泓承,这确实是门实惠的好亲事。
玉家虽说带个商字,但是皇商与普通商人又大不相同,身份地位也都不低,这位玉公子是玉家大房的,大房老爷早逝,便是孤母带着一儿一女过活,如今儿女都已长成,家里又没有别的儿子争家业,这大房的产业便都是玉公子一人承了。谢秋琅嫁过去便是当家主母,听说婆婆又是个极和善的。
因玉家大房即将前往天津做一笔生意,恐一两年都不能回京,还有个三五月就要出发了,便想着在离京之前,将长子的婚事定了。且侯府大姑娘已经及笄,虽说时间上仓促些,但就成亲也来得及。
谢晋便也点了头。最高兴的当然还是杨姨娘。
杨姨娘没有嫁妆,本身又只是个陪嫁丫鬟,虽把自己攒的那点儿家底都拿了出来,可倒底也没多少。按理说庶女出嫁,嫡母虽没有陪嫁妆的义务,但多多少少也都会拿出来些,最不济的,给庶女打副头面总是应该的,但是这回赵氏是被气得狠了,也不顾她的贤良名声儿了,竟一分都没拿出来。侯府庶女出嫁,公中本是该拿五千两银子的,因着玉家富庶,且送的定礼又多,又是第一个出嫁的女儿,谢晋便又添了两千两,另外又添了两个庄子,两个铺子。
用这七千两银子置办了嫁妆,也是不少了。
谢秋琅出嫁当天,谢琳琅早早就过来了,她拿了母亲留给她的一支镶红宝石赤金华胜给谢秋琅添妆。
谢秋琅正坐在妆奁前,两个喜娘忙活着给她上妆梳头。谢秋琅望着那支华胜,一直没有吭声。
过了一会儿喜娘突然道:“哎哟!我的姑奶奶,这妆刚上好,你可不能哭啊!要是把这粉冲了,还得都重来一遍。费力气不说,哪里有那么多功夫啊,这一项一项的,都得紧着来呢!”
谢琳琅与这个大姐姐相处时间不长,也谈不上多深厚的感情,但此时见她如此,倒也红了眼圈儿。
喜娘给谢秋琅梳好了头,正要给她蒙上盖头,她突然站起身走到谢琳琅面前,深深揖了一礼。
谢琳琅忙对揖下去,道:“大姐姐,你这是干什么?”
谢秋琅脸上已涂了厚厚一层粉,看不出神色,言语间却明显的带着一丝硬咽,“我知道在这府里,除了爹爹和姨娘,也就二妹妹还把我视为亲人了。这一回我将夫人得罪狠了,她虽然再不能拿捏着我,我却怕姨娘替我受了这委屈。还求二妹妹时常看照姨娘一些。”
谢琳琅点点头,郑重道:“大姐姐放心,我会的。”
谢秋琅这才被喜娘扶着坐到了床上,蒙上盖头,等着新郎来迎亲。
外头院子里鞭炮声突然响起来,顿时便有人哄笑着嚷嚷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