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良缘 >

第63章

良缘-第63章

小说: 良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见这阵势,吕简生难掩脸上的得意。他自报身份道:“我是景福楼的吕大掌柜,还请小哥们行个方便,让我出这大门口。”

瘦个子少年道:“出去行,你得帮我们把席面定下来。”

吕简生道:“本店辰时二刻开始预订席面,小哥且稍待,自有伙计与你办理。席面排到谁便是谁,我也做不了主。且先让我出去。”

瘦个子少年撇了撇嘴,道:“你做不了主谁做得了主?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休想骗我。”

青年拐了拐他的肘子。他顺着青年的眼睛看去,两个伙计抬了一张案几过来,一人道:“客官请让一让,好让我们把案几放在外头,方便客官们登记。”

这还差不多。几人这才让开大门口,却依然满眼警惕。

吕简生这才得以出门,与李朝三人见礼。

大家隔着人墙已互相打量过了,这时也不用客气,寒喧两句后一起朝大门走去。

瘦个子少年已头一个定下席面,拿了凭证和汗巾,白了迎面而来的李朝一眼,那神情,要多得意有多得意。

李朝不由莞尔,心想,如果他知道自己是东家,不知会作何感想。

吕简生带三人入内,一一介绍分店的布局、功能、作用。三人哪里懂这些,见他信口侃侃而谈,不由大为信服。

才看了东楼,吕中匆匆走来,道:“东家,乐东家过来了,问起三位呢。”

吕简生拱手道:“不如我们一起迎迎乐东家。我只不过是跑跑腿,所有这一切可是照乐东家的设计做的,也是在乐东家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些天可把她忙坏了。”

李朝抢着道:“自然应该迎一迎。我们享现成,让她忙碌,实在是过意不去。”

四人一齐从东楼出来,乐思齐已走过来,道:“你们可真早。我还以为你们酣睡不已,让人去请呢。”

范阳一指李朝,不满地道:“他呀,吵得我们一晚上睡不着。我以后再也不与他同榻了。”

李朝分辩道:“谁像你们呀,整个两只猪,不,比猪还能睡。要不是我唤你们起床,你们怕是得齐妹妹着人去唤呢,岂不是失礼。”

纪刚打趣道:“这么说来,我们还得感谢你了?”

李朝理直气壮地道:“那是当然。也不用你请客,今晚上为我打洗脚水就行了。”

纪刚一拳打在他肩头,道:“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几人都笑起来。吕简生见东家们和睦,也放下心事。他听说有四个东家,还担心过人多口杂,政出多门,难以统一呢。现在看来,这担心可是多余。

五人把东、西两楼看了,一齐去乐思齐的办公室闲坐。乐思齐决定把每一处分店的办公室都挂牌:总经理室。

李朝三人对永定分店的布局装修无比满意,小鸡啄米般不停点头,到总经理室坐下时,李朝只觉脖子都点酸了。

冬儿才沏了茶来,蓝华进来禀报:“东家,喻大公子来了。”

喻柏名头太响,又一连来了两天,排队的人倒没有为难他。长这么大从没见过排队的王氏见了长龙,咋舌不已。

 第113章 认亲

因喻柏带女眷过来,乐思齐只好另辟一间房招待他的女眷。

喻柏与李朝四人作一堆喝酒,大家都是世家公子,话题很快转到架鹰牵狗的玩乐上,吕简生亲自在下相陪,张罗着酒水吃食。

王氏拉着乐思齐的手,亲热地喊:“妹妹。”道:“妹妹长得可真漂亮,嫂嫂是女子,看着也动心呢。”

乐思齐“扑哧”一声笑,道:“哪里,嫂嫂见爱而已。”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王氏脸上挂着讨好的笑,但是古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她有什么目的自不待言。

王氏轻轻摇手,道:“我说的是实话。要是长得漂亮也就罢了,妹妹却与众不同,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能力出众。试问,有哪一个女子能像妹妹一样,小小年龄便独档一面,酒楼一家又一家地开呢?”

乐思齐给她续茶。

“外间传言,现在景福楼一席难求?”王氏放低声音故作神秘道。

“也不是。”乐思齐含笑道:“是大家太心急了些,想快点尝鲜,才会觉得席面难定。”

“哎呀,不难就好。”王氏就着水里的茶盅喝了口茶,道:“我有几个手帕交,也想尝尝景福楼的美食,妹妹能先帮她们安排一下吗?”

瞧瞧,真有所求了吧。乐思齐道:“想什么时候过来尝鲜?需要几席席面呢?”

王氏笑眯眯地道:“也不多,就是开业当天要四五席上等席面就行。”

开业当天的席面两个时辰就订光了。第二轮三轮也在开订的第一天全订满了,哪里能找到地方摆席?难不成跟喻柏似的,火锅炉摆在院子里开吃?

乐思齐笑了笑,道:“永定分店怕是没有地方。不过可以把席面送到贵府。可以吗?”

王氏微微怔了一下。她一上来不说结拜的事,先说席面,也是料定了乐思齐想仰仗喻家的势力在永定府立足,先来个下马威。如果送席面上门的话,岂不是没有优越感?富绅们最近见面互相打招呼的话,可是从“今天天气很好”变成“订了景福楼的席面没有?”

乐思齐呷了一口茶,淡淡道:“或者嫂嫂跟闺蜜们商量一下?”

也就是说,订开业当天的席面已不可能了。

王氏的笑僵在脸上。

乐思齐对侍立身后的冬儿道:“请喻公子过来一下。”

喻柏与三人说得投机,又有吕简生在旁边帮声,真是一团热闹。听说乐思齐有请。一拍脑门。道:“瞧我这脑子。今天带内子过来,是想认亲的。我倒好,只顾得高谈阔论。把正事忘了。”

可不是,几人里头,论见识没人比得上他,谈吃食更是三人拍马莫及,可不是只有他一人高谈阔论,其它人只有听着的份。

李朝一惊,问:“定什么亲?”

他还以为喻柏给乐思齐说亲,说话间,一双眼睛惊疑不定。

范阳和纪刚也很意外,齐声道:“认什么亲?”

喻柏双手在扶手上撑了一下。努力站起来,才道:“我想与思齐结拜为义兄妹,这样以后岂不是可以吃白食?”

李朝三人一听都笑起来。喻柏从坐下到现在三句不离一个“吃”字,对女色应该兴趣不大,再者说他这长相年龄,也没什么竞争力,何况他还有正妻。乐思想齐怎么可能与人为妾?

李朝当先道:“这主意不错。还是喻大哥脑子灵活,我原先怎么没想到呢,要不然我们也可以拜一拜。”

范阳抚掌道:“就是现在也可以,不若我们大家结为异姓兄弟,遇上什么事互相也好有个照顾。思齐年龄最小,就是小妹了。”

喻柏与三人谈得投机,又听说三人是世家子弟,赶考的童生。他考了两次,连个秀才也没能考上,自知不是进学的料,只好放弃,说是做经济,实则混日子,对三人从心底里也钦佩。当下赞成道:“如此甚好。不如我们一起过去。你我既为兄弟,内子也就是你们嫂子了,总得见一见的。”

叔嫂之防甚大,不过总得介绍他们认识嘛。

几人齐朝隔壁的厢房而来。王氏听见脚步声,以为相公来了,站起来准备行礼,哪里料到门帘一掀,几个男人一起进来,她躲闪不及,不由尴尬起来。

喻柏笑着对王氏与乐思齐道:“我与几位兄弟商量了,一起结拜,妹妹快摆香案。”

乐思齐望向李朝三人。

范阳抢着道:“不错,我们说好了,义结金兰,以后你就是我们妹子了。”

王氏在人前自然是听从自己相公的,当下不多说什么。

冬儿带人摆了香案,各人写上自己姓名,上了香,在香案前上了香。不用说,自然喻柏年龄最大为大哥,二哥范阳,三哥纪刚,四哥李朝。乐思齐一一重新见过礼,四人再一齐向喻柏行礼,最后齐声道:“见过嫂嫂。”

王氏笑道:“今天来的匆促没有带见面礼。”从头上拔下金钗,道:“一点小意思,妹妹还请勿嫌弃。叔叔们的只好日后再补上了。”

李朝三人忙逊谢,都道:“嫂嫂别客气,我们不拘这些俗礼。”

不知这些人哪儿冒出来的,一点不知底细。王氏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乐思齐接过金钗,笑着道谢。

喻柏这才问:“妹妹找我什么事?”

乐思齐瞥了王氏一眼,道:“不知需要定多少席面,还请大哥给出个准确数字。”

“什么席面?”喻柏哈哈笑道:“难道大哥到妹子这里吃个饭,妹子还不招待么?”

乐思齐看向王氏,意含询问。

几人的眼睛全看她,王氏不由脸微微有些红,踌躇了一下,才道:“章家与闫家托相公订几席景福楼的席面呢。我不是想着相公事多,又刚好见到妹妹,才开口相求么?”

“真是荒唐。”喻柏不悦道:“要是走后门能求得到,人家用得着托你么?你身为嫂嫂,怎么一开口便让妹子为难呢?”

李朝与范阳、纪刚对视一眼,他们先是在客栈苦读,接着在考场答题三天,早上虽看到长龙又被挡路,却没想到永定店没开业便这么红火,竟是一席难求,不由都喜上眉梢。

王氏低下了头,旋即抬头道:“我也只是这么一说,哪里知道妹妹当了真。”

瞧这话说的,喻柏白了妻子一眼。

乐思齐打圆场道:“大哥别怪嫂嫂,大哥这两天到这儿来被人瞧见,人家才会相托。我只是想问个准确数字,一次性定下来,不用今天定两席,别天定两席,反而不好安排。”

这是答应了?王氏的眼睛亮了起来。重要的不是吃什么火锅,而是能在景福楼订到席位。这是面子问题。

喻柏见乐思齐不生气,不再责怪妻子,反而认真想了想,道:“既说两席那就两席吧。以后再有请托的,一概推托开就是。谁让他们不早点说呢。”

只要能把这两家定下来,其它人相求时也就有了托词,既不帮忙,反有脸面。王氏笑着应“是”,脸上又浮起那种讨好的样子,道:“那就麻烦妹妹了。”

喻柏道:“你呀,就是麻烦事儿多。”虽是责怪,脸上却是一副小得意。妹妹答应大开方便之门,全是瞧在自己面子上嘛。

王氏低了头笑。

李朝小声问:“还留有席面么?”他没经营过,不知道情况,还真以为乐思齐手里私留一些给那些富绅做人情呢。

乐思齐摇了摇头,道:“还真没有。”

所有人怔住。王氏一张脸变得苍白,一句被耍弄的话才到嘴边,乐思齐已道:“既然只多两席,想必也调度得来。就在我的总经理室摆上两席,中间用屏风隔开,可好?”

原来如此。王氏不由大为感激,道:“那敢情好。能在妹妹的私人地盘摆席,等闲人哪能办得到?说起来还是我们面子大,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也只能摆两席,”乐思齐强调道:“再多,怕是摆不下,只能在院子里搭棚子了。”

一句话说得几人都笑起来。

喻柏自然是留下的,王氏得了准信,喜孜孜先回了家,衣服也没换,马上派人去给章大太太与闫三奶奶送信。

果然得了席面,却只有一席,明显不够嘛。两个妇人得了信,想着能再多得点,马上备了车赶到喻府。

王氏笑吟吟地道:“两位姐姐怕是不知景福楼的席面有多难拿到手,要不是我家相公与乐东家认了干亲,我成了她的干嫂子,怎么能拿得到呢?就这,还是在她的房里摆席,等闲人想都不用想的。”

认了干亲?章大太太细细问了一番,才道:“我们从小到大的交情,你也太不像话了,这么好的事不早说一声,我们也跟她结为干姐妹就是了。不过是认个亲,难道能少斤肉不成?”

要是认了亲便能这么有面子,谁不会认呀。

闫三奶奶道:“正是。你也不早点说。现在才得了一席面,樱儿会不依的。你让我上哪再变一席出来?”

栅儿是她大女儿的小名。小妮子嘴快,早就跟公婆夸口了。

王氏但笑不语。只是招呼两人吃茶。到得晚间,让小丫鬟守在书房,打听喻柏回府马上来报。

喻柏想到妻子今天还算配合,进了府直接过来,叮嘱道:“妹妹忘了自己身世,在这儿没个亲人,你可得好好待她,不许拿乔。”

 第114章 眼缘

王氏是喻家长媳,嫁过来后小心伺候公婆,举止得体,颇得公婆欢心。

喻老太太主持府中中馈多年,到现在也没放权交给王氏,在府中说一不二,是个强势人物。这些天亲戚走动,自然免不了谈起景福楼,以及天天门前排起的长龙。大家一边嘲笑排队人士,一边让家里的小厮半夜里抱着铺盖卷儿去占地盘。

三姑六婆喝茶闲聊中,有人便说起喻柏:“凭他的名头,景福楼得上赶着请他去撑撑场子吧?他可是出了名的美食家。”

上次何家的厨子不就是因为他一句“做工精细”而在富绅间出了名么?难道景福楼不请他过去品评一番?

长子胸无大志,除了会吃别无所长,喻老太太也没办法。别人揶揄也好,取笑也罢,她都坦然受之。好在长媳识得大体。

这会儿听长媳说起认了景福楼的东家为义妹,喻老太太可一点没觉得意外,只是好奇地问:“真的很美味吗?”

要不好吃,想必儿子不会跟她结亲,自己的儿子,谁能比她更了解?

王氏想了想,老老实实道:“这个,儿媳没有尝过,不好说。”

喻老太太吃惊,道:“你没尝过?”

“是。”王氏道:“门口很多人等着订位,想必味道差不到那儿去。”

她还不知自己丈夫给乐思齐做了免费宣传员呢。

喻老太太“哦”了一声,便不言语了。王氏见老太太没反对。马上张罗乐思齐拜见老太太的事。按规矩,既是喻柏的义妹,自然是老太太的义女了。

喻府亭台楼阁,光是从大门口走到喻老太太所居的上房。就得一刻钟。仆妇们抬了软椅恭请乐思齐上座,道:“路有点远,小姐还是坐着去的好。”

家里几个小姐,哪个不是在府门前下了车便上了软椅,从没谁会走路的。

乐思齐笑着道了谢,道:“不用,我走着去好了,顺便欣赏府里的景致。”

仆妇们不敢劝,直到跟在乐思齐身后走完全程,才咋舌道:“小姐腿力真好。”

这位传说中的乐东家。跟府里娇生惯养的小姐们可真不同。一刻钟走下来。不累不喘,气定神闲,难怪可以开酒楼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